一种结构不同的双流道微喷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15498阅读:226来源:国知局
一种结构不同的双流道微喷头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农业灌溉设备微喷灌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结构不同的双流道微喷头。



背景技术:

人的命脉在于田,田的命脉在于水。尽管农业用水量占全社会用水总量的比例,已从2000年的63%降到目前的55%,但农业仍是第一用水大户,全国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为0.532,这意味着使用1立方米水仅有0.532立方米被农作物吸收利用,与发达国家0.7至0.8的利用系数差距很大。随着我国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和农民经济条件的提高,经济作物和温室大棚种植面积快速增长,对灌溉条件的要求正在提高,作为在喷灌和滴灌基础上逐步形成的一种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微喷灌技术集喷灌和滴灌两者之长,避喷灌和滴灌两者之短,在市场的应用需求也越来越广。微喷灌是压力较小,流量较小,微小水滴的喷灌,可以根据作物的位置进行局部湿润,比喷灌省水。除用于作物灌水外,还可以加湿,降温,调节田间小气候,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提高作物的品质和产量,适于温室蔬菜、育苗、花卉等对湿度有较高要求的设施农业和特色农业种植。

但是目前的微喷头存在流量调节不灵活及喷洒均匀度不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结构不同的双流道微喷头,以提供一种便于生产和施工安装,喷洒均匀度高的双流道旋转式微喷头。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结构不同的双流道微喷头,其特征在于:包括中空圆形支架、与支架上端连接的固定喷嘴、与支架下端连接的喷嘴及位于支架中部的旋转体;

旋转体包括架体及分别位于架体两端且竖直设置的第一中轴流道及第二中轴流道,架体中分别横向设有长短不同且末端喷射角度不同的第一弧形导流槽及第二弧形导流槽;

固定喷嘴、第一中轴流道及第一弧形导流槽从上到下依次连通设置;

喷嘴、第二中轴流道及第二弧形导流槽从下到上依次连通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弧形导流槽及第二弧形导流槽为水平面投影能够组成“s”形的导流槽。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弧形导流槽从起始端到末端的直线距离大于第二弧形导流槽从起始端到末端的直线距离。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弧形导流槽末端喷射角度为0-15°,第二弧形导流槽末端喷射角度为30-45°。

进一步的,所述喷嘴包括第二进水口及位于第二进水口上端的第二出水口;

固定喷嘴包括第一进水口及位于第一进水口下端的第一出水口;

第二出水口及第一出水口分别位于第二中轴流道及第一中轴流道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进水口及进水口的内径相同;

出水口的内径大小是出水口的内径大小的二倍。

进一步的,所述喷嘴与支架下端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旋转体为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旋转体、聚甲醛旋转体、聚苯醚旋转体中的任一种;

支架为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支架、聚甲醛支架、聚苯醚支架的中任一种;

固定喷嘴为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固定喷嘴、聚甲醛固定喷嘴、聚苯醚固定喷嘴中的任一种;

喷嘴为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喷嘴、聚甲醛喷嘴、聚苯醚喷嘴中的任一种。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结构不同的双流道微喷头具有以下优势:

1、旋转体中设有长短不同的双流道,所设定短流道的弧形导流槽的末端喷射角度较大,沿末端喷射的水流的有效射程较小,并且与短流道配合的喷嘴的出水孔也小于与长流道配合的固定喷嘴的出水孔,出水量较小,两方面结合有利于保持由近到远的有效射程内的喷洒均匀度;

2、本装置设有双喷嘴,阀门管件可灵活选择使用喷嘴或固定喷嘴,达到一套旋转微喷头在相同工作压力下具备多种流量的选择,有利于用户根据作物对喷嘴的种类进行调整。

附图说明

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双流道微喷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旋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支架及固定喷嘴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喷嘴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旋转体;11-架体;111-第一弧形导流槽;112-第二弧形导流槽;12-第一中轴流道;13-第二中轴流道;2-支架;3-喷嘴;31-第二进水口;32-第二出水口;6-固定喷嘴;61-第一进水口;62-第一出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一种结构不同的双流道微喷头,如图1所示,包括中空圆形支架2、与支架2上端连接的固定喷嘴6、与支架2下端连接的喷嘴3及位于支架2中部的旋转体1;

如图2所示,旋转体1包括架体11及分别位于架体11两端且竖直设置的第一中轴流道12及第二中轴流道13,架体11中分别横向设有长短不同且末端喷射角度不同的第一弧形导流槽111及第二弧形导流槽112;

固定喷嘴6、第一中轴流道12及第一弧形导流槽111从上到下依次连通设置;

喷嘴3、第二中轴流道13及第二弧形导流槽112从下到上依次连通设置。

本实例的工作过程如下:

若选择的使用方式是地插方式,则微喷头固定喷嘴6在上方,若采用悬挂方式,则微喷头固定喷嘴6在下方。在使用时,喷嘴3及固定喷嘴6通过接头均与供水软管连接,供水软管与输水主管连接,有压水流由输水主管通过供水软管依次通过固定喷嘴6、第一中轴流道12,进入第一弧形导流槽111;同时有压水流由输水主管通过供水软管依次通过喷嘴3、第二中轴流道13,进入第二弧形导流槽112;

水流通过第一弧形导流槽111及第二弧形导流槽112的折射,产生向后的推力,推动旋转体2绕轴高速旋转,折射后的水流沿旋转体2旋转的切向方向以一定角度射出,并粉碎,在有效射程内喷洒;

由于第一弧形导流槽111及第二弧形导流槽112的长短不同且末端喷射角度不同,实现了由近到远的不同射程,增加了喷洒均匀度。

第一弧形导流槽111及第二弧形导流槽112为水平面投影能够组成“s”形的导流槽。

第一弧形导流槽111从起始端到末端的直线距离大于第二弧形导流槽112从起始端到末端的直线距离。

第一弧形导流槽111末端喷射角度为0-15°,第二弧形导流槽112末端喷射角度为30-45°。

如图4所示,喷嘴3包括第二进水口31及位于第二进水口31上端的第二出水口32;

如图3所示,固定喷嘴6包括第一进水口61及位于第一进水口61下端的第一出水口62;

第二出水口32及第一出水口62分别位于第二中轴流道13及第一中轴流道12内部。

进水口61及进水口31的内径相同;

出水口62的内径大小是出水口32的内径大小的二倍。

喷嘴3与支架2下端可拆卸连接。可以根据不用的需求,更换不同流量规格的喷嘴3,扩大了装置的流量范围。

旋转体1为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旋转体、聚甲醛pom旋转体、聚苯醚ppo旋转体中的任一种;

支架2为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支架、聚甲醛pom支架、聚苯醚ppo支架的中任一种;

固定喷嘴6为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固定喷嘴、聚甲醛pom固定喷嘴、聚苯醚ppo固定喷嘴中的任一种;

喷嘴3为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喷嘴、聚甲醛pom喷嘴、聚苯醚ppo喷嘴中的任一种。

本实例的具体工作流程如下:

若选择的使用方式是地插方式,则微喷头固定喷嘴6在上方,若采用悬挂方式,则微喷头固定喷嘴6在下方。在使用时,喷嘴3及固定喷嘴6通过接头均与供水软管连接,供水软管与输水主管连接,有压水流由输水主管通过供水软管进入固定喷嘴6,通过第一进水口61、第一出水口62进入第一弧形导流槽111;同时有压水流由输水主管通过供水软管进入喷嘴3,通过第二进水口31、第一出水口32进入第二弧形导流槽112;

水流通过第一弧形导流槽111及第二弧形导流槽112的折射,产生向后的推力,推动旋转体2绕轴高速旋转,折射后的水流沿旋转体2旋转的切向方向以一定角度射出,并粉碎,在有效射程内喷洒;

第一弧形导流槽111从起始端到末端的直线距离较大,且第一弧形导流槽111的末端喷射角度较大,因此沿末端喷射的水流的有效射程较小,另外与第一弧形导流槽111配合的固定喷嘴6的第一出水孔62尺寸较小,因此出水量较小;

第二弧形导流槽112从起始端到末端的直线距离较大,且第二弧形导流槽112的末端喷射角度较小,因此沿末端喷射的水流的有效射程较大,另外与第二弧形导流槽112配合的喷嘴3的第二出水孔32尺寸较大,因此出水量较大;

两方面结合从而有利于保持由近到远的不同射程内的喷洒均匀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