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缓冲型气泡陷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94905阅读:21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蛋白层析纯化系统领域,特别是涉及双缓冲型气泡陷阱。



背景技术:

现有气泡陷阱主要采用单缓冲结构排泡形式,基于气体和液体的相对密度差,利用气泡的自然上升现象进行气液分离。蛋白层析纯化系统设计时要求系统实体积尽量小,故气泡陷阱在设计时体积也需要尽量接近满足有效排泡前提下的最小体积。在系统运行时液体流速较快情况下,单缓冲形式的气泡陷阱有气泡分离不及时,气泡易流动至后端管路内的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双缓冲型气泡陷阱,增加二次缓冲结构,提供气泡二次上升的空间,进而提高气液分离的效果。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双缓冲型气泡陷阱,它包括陷阱本体;所述陷阱本体的底部设置有进液口和出液口、顶部设置有排气口;所述进液口插至陷阱本体的中下游位置;所述进液口的区域为第一缓冲区;所述出液口与陷阱本体之间还设置有弯折部;所述弯折部内的空腔为第二缓冲区。

所述弯折部内部空腔的上表面从陷阱本体至出液口的方向设置为向下的倾斜面。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双缓冲型气泡陷阱,设置有两个缓冲区,利用第二缓冲区的弯道结构,降低瞬时液体流速,阻碍气泡流动进程并提供气泡二次上升空间,从而达到提高气液分离效率的效果,排泡效率高,占用空间小,出液结构活拆,改动灵活性高。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双缓冲型气泡陷阱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发明的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描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定。

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双缓冲型气泡陷阱,它包括陷阱本体1;所述陷阱本体1的底部设置有进液口2和出液口3、顶部设置有排气口4;所述进液口2插至陷阱本体1的中下游位置;所述进液口2的区域为第一缓冲区5;所述出液口3与陷阱本体1之间还设置有弯折部4;所述弯折部4内的空腔为第二缓冲区6;所述弯折部4内部空腔的上表面从陷阱本体1至出液口3的方向设置为向下的倾斜面7。

本实施例的双缓冲型气泡陷阱,大部分气泡在第一缓冲区中自然上升排出,少量气泡随高流速液体下降,进入第二缓冲区中,第二缓冲区降低液体的瞬间流速,为第二缓冲区的气泡提供了上升条件,倾斜面的设置,使气泡可快速从第二缓冲区排入到陷阱本体中,上升至第一缓冲区后从排气口排出。

本实施例的双缓冲型气泡陷阱,设置有两个缓冲区,利用第二缓冲区的弯道结构,降低瞬时液体流速,阻碍气泡流动进程并提供气泡二次上升空间,从而达到提高气液分离效率的效果,排泡效率高,占用空间小,出液结构活拆,改动灵活性高。

上述实施例不应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转换的方式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了双缓冲型气泡陷阱。双缓冲型气泡陷阱,它包括陷阱本体;所述陷阱本体的底部设置有进液口和出液口、顶部设置有排气口;所述进液口插至陷阱本体的中下游位置;所述进液口的区域为第一缓冲区;所述出液口与陷阱本体之间还设置有弯折部;所述弯折部内的空腔为第二缓冲区。本发明的双缓冲型气泡陷阱,设置有两个缓冲区,利用第二缓冲区的弯道结构,降低瞬时液体流速,阻碍气泡流动进程并提供气泡二次上升空间,从而达到提高气液分离效率的效果,排泡效率高,占用空间小,出液结构活拆,改动灵活性高。

技术研发人员:周胜;沈林烽;曾虎;余鹏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利穗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6.06
技术公布日:2017.08.1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