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滑脱具塞容器绑连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70142阅读:448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滑脱具塞容器绑连带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实验仪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具塞容器的塞盖与容器之间的防滑脱绑连带。



背景技术:

容量瓶、比色管、具塞离心管、具塞量筒、碘量瓶、分液漏斗、具塞三角烧瓶和磨口试剂瓶等具塞仪器在化学实验室中有着广泛应用。但在使用过程中,经常需要拔掉塞盖来进行添加或移取试剂或样品,因此,在每次操作时塞盖与容器是分离状态,在容器较多时,会造成塞盖的丢失、混淆、塞盖与容器不匹配而污染已有试剂和样品或封闭不严。为了避免上述问题,很多实验室采用细线绳或橡皮筋等将塞盖绑在容器上,但这种方式存在以下不足:其一,这种方法很难绑系结实,绑绳很容易松动,造成塞盖的脱落;其二,当取用容器内试剂或样品时,塞盖打开,自然垂落下来,塞盖在瓶口处容易摆动,塞盖深入容器内的一端易与容器外壁接触,容器外壁上的附着物会沾附于塞盖上,当将塞盖盖回容器时,会污染容器内的液体;同时塞盖上沾附的容器内的液体,也会留在容器外壁,威胁操作者安全;其三,在清洗容器时,塞盖因自然垂落贴着容器外壁,容易碰撞打破玻璃容器;其四,细线绳或橡皮筋不耐高温、耐酸碱性差,容易老化脱落。

中国专利公告号为:cn205819958u,于2016年12月21日公告的一种玻璃仪器捆扎带,包括两根扎带和一根连接带,两根扎带以对称方式固定在连接带的两端,扎带包括锯齿条和锁扣,此技术方案采用两个扎带,只要轻轻一拉,就能够把瓶体和与瓶体相配套的塞子捆扎好,但是仍存在的问题是:在塞子打开状态下,塞子深入瓶体内的一端仍会与瓶体外壁接触或来回摆动,进而受到污染;在清洗时,塞盖容易碰撞打碎瓶体;两条扎带与瓶体外壁、塞子外壁直接接触,非常容易滑脱。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将塞盖与容器绑扎在一起、且避免塞盖在容器口处摆动、防滑脱的具塞容器绑连带。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提供一种防滑脱具塞容器绑连带,包括平行布置的第一绑扎本体、第二绑扎本体以及位于第一绑扎本体和第二绑扎本体之间的扁平状连接带,所述扁平状连接带与第一绑扎本体、第二绑扎本体一体注塑而成,且垂直于所述第一绑扎本体和第二绑扎本体;所述第一绑扎本体包括第一绑扎卡座以及自第一绑扎卡座一端延伸而出用于捆扎容器塞盖的扁平状第一绑扎带,所述第一绑扎带上与容器塞盖接触的第一捆扎面上设有沿所述第一绑扎带长度方向延伸并贯穿所述第一捆扎面的扁平带状第一龙脊吸盘,与所述第一捆扎面相对的另一面上设有若干并列平行的啮齿;所述第二绑扎本体包括第二绑扎卡座以及自第二绑扎卡座一端延伸而出用于捆扎容器瓶的扁平状第二绑扎带,所述第二绑扎带上与容器瓶接触的第二捆扎面上设有沿所述第二绑扎带长度方向延伸并贯穿所述第二捆扎面的扁平带状第二龙脊吸盘,与所述第二捆扎面相对的另一面上设有若干并列平行的啮齿;所述第一绑扎卡座与所述第二绑扎卡座上均设有通槽,所述通槽包括相通的绑扎通槽和吸盘通槽,所述绑扎通槽内设有与啮齿匹配的止退齿,所述吸盘通槽用于与对应的所述第一龙脊吸盘、第二龙脊吸盘匹配。

所述第一绑扎带所在的平面平行于所述第二绑扎带所在的平面,所述连接带垂直于所述第一绑扎带和所述第二绑扎带所在的平面,所述第一绑扎带穿过对应的通槽后形成容器塞盖捆扎空间,所述第二绑扎带穿过对应的通槽后形成容器瓶捆扎空间,所述容器塞盖捆扎空间和所述容器瓶捆扎空间的中轴线与所述连接带垂直。

所述第一绑扎带在其长度方向的中心线和所述第二绑扎带在其长度方向的中心线均位于所述连接带所在的平面内或均平行于所述连接带所在的平面。

所述第一绑扎卡座的通槽在所述第一绑扎带长度方向上的中心线和所述第二绑扎卡座的通槽在所述第二绑扎带长度方向上的中心线均位于所述连接带所在的平面或均平行于所述连接带所在的平面。

所述第一绑扎卡座包括与所述连接带一端连接的第一连接面和与所述第一连接面相对的第一接触面,所述连接带垂直于所述第一连接面,所述第一接触面用于与容器塞盖外壁接触;所述第二绑扎卡座包括与所述连接带另一端连接的第二连接面和与所述第二连接面相对的第二接触面,所述连接带垂直于所述第二连接面,所述第二接触面用于与容器瓶外壁接触。

所述第一接触面与所述第一捆扎面共面,所述第一龙脊吸盘沿所述第一绑扎带长度方向贯穿所述第一接触面;所述第二接触面与所述第二捆扎面共面,所述第二龙脊吸盘沿所述第二绑扎带长度方向贯穿所述第二接触面。

所述第一绑扎卡座上的通槽位于靠近所述第一连接面的一侧,所述第二绑扎卡座上的通槽位于靠近所述第二连接面的一侧。

所述第一龙脊吸盘与所述第二龙脊吸盘的断面均为燕尾形。

所述连接带的弯曲刚度的取值范围是1-120n/m。

所述第一龙脊吸盘和所述第二龙脊吸盘分别与所述第一绑扎带和第二绑扎带一体成型,或所述第一龙脊吸盘和所述第二龙脊吸盘分别粘接在所述第一绑扎带和第二绑扎带上。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所述第一绑扎带上与容器塞盖接触的第一捆扎面上设有与所述第一绑扎带一体成型、沿所述第一绑扎带长度方向延伸并贯穿所述第一捆扎面的扁平带状第一龙脊吸盘,所述第二绑扎带上与容器瓶接触的第二捆扎面上设有与所述第二绑扎带一体成型、沿所述第二绑扎带长度方向延伸并贯穿所述第二捆扎面的扁平带状第二龙脊吸盘,所述第一龙脊吸盘与所述第二龙脊吸盘的断面为燕尾形,即与容器塞盖和容器瓶接触的面为向内凹的弧面,在实现对容器塞盖和容器瓶的捆扎时,所述第一龙脊吸盘与容器塞盖之间的空气、所述第二龙脊吸盘与容器瓶之间的空气由于挤压而快速排出,实现了防滑脱绑扎;

2、所述连接带垂直于所述第一绑扎带和所述第二绑扎带所在的平面,且所述容器塞盖捆扎空间与所述容器瓶捆扎空间的中轴线与所述连接带垂直,因此,所述容器塞盖捆扎空间与所述容器瓶捆扎空间在所述连接带长度方向上,位于所述连接带的两侧,当对塞盖和容器瓶捆扎之后,所述连接带是具有一定弯曲刚度的扁平带状体,在拔下塞盖过程中,其自身的弯曲刚度促使所述连接带趋向于初始的伸直状态,因此绑扎塞盖的第一绑扎带很容易翻转,使得塞盖的顶端朝向容器瓶外壁,不能自由扭转摆荡,塞盖深入容器瓶内的一端悬空,避免其沾染而导致容器中的试剂污染;

3、所述第一绑扎带在其长度方向的中心线和所述第二绑扎带在其长度方向的中心线位于所述连接带所在的平面内或均平行于所述连接带所在的平面;且所述第一绑扎卡座的通槽在所述第一绑扎带长度方向上的中心线和所述第二绑扎卡座的通槽在所述第二绑扎带长度方向上的中心线均位于所述连接带所在的平面或均平行于所述连接带所在的平面;因此在塞盖拔掉翻转过来后,塞盖受到所述第一绑扎卡座和所述第一绑扎带的力是均匀的,不会任意摆动,因此避免了碰撞打碎玻璃容器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防滑脱具塞容器绑连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ⅰ部放大图;

图3为图1中ⅱ部放大图;

图4为图1所示的防滑脱具塞容器绑连带的侧视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防滑脱具塞容器绑连带绑扎时自由状态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防滑脱具塞容器绑连带在具塞玻璃容器瓶上使用时容器塞盖盖合后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防滑脱具塞容器绑连带在具塞玻璃容器瓶上使用时容器塞盖打开后的示意图;

本实施例中:1-连接带,2-第一绑扎本体,21-第一绑扎卡座,211-第一接触面,213-第一连接面,22-第一绑扎带,221-第一捆扎面,23-第一龙脊吸盘,3-第二绑扎本体,31-第二绑扎卡座,311-第二接触面,313-第二连接面,32-第二绑扎带,33-第二龙脊吸盘,41-绑扎通槽,411-止退齿,42-吸盘通槽,5-玻璃容器瓶,6-容器塞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防滑脱具塞容器绑连带,包括平行布置的第一绑扎本体2、第二绑扎本体3以及位于第一绑扎本体2和第二绑扎本体3之间的扁平状连接带1,所述连接带1与所述第一绑扎本体2和所述第二绑扎本体3一体注塑成型,所述连接带1与所述第一绑扎本体2和所述第二绑扎本体3垂直。

所述第一绑扎本体2包括第一绑扎卡座21以及自所述第一绑扎卡座21一端延伸而出的用于捆扎容器塞盖6的扁平状第一绑扎带22,所述第二绑扎本体3包括第二绑扎卡座31以及自所述第二绑扎卡座31一端延伸而出的用于捆扎玻璃容器瓶5的扁平状第二绑扎带32,所述连接带1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绑扎卡座21与所述第二绑扎卡座31。

所述第一绑扎带22所在的平面平行于所述第二绑扎带32所在的平面,所述连接带1垂直于所述第一绑扎带22和所述第二绑扎带32所在的平面,所述第一绑扎带22在其长度方向的中心线和所述第二绑扎带32在其长度方向的中心线均位于所述连接带1所在的平面内,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是均平行于所述连接带1所在的平面。

如图2、图3和图4所示,所述第一绑扎卡座21包括与所述连接带1一端连接的第一连接面213和与所述第一连接面213相对的第一接触面211,所述连接带1垂直于所述第一连接面213;所述第二绑扎卡座31包括与所述连接带1另一端连接的第二连接面313和与所述第二连接面313相对的第二接触面311,所述连接带1垂直于所述第二连接面313。所述第一绑扎带22上与容器塞盖接触的第一捆扎面221上设有与所述第一绑扎带22一体成型、沿所述第一绑扎带22长度方向延伸并贯穿所述第一捆扎面221的扁平带状第一龙脊吸盘2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接触面211与所述第一捆扎面221共面,所述第一龙脊吸盘23沿所述第一绑扎带22长度方向贯穿所述第一接触面211,所述第一龙脊吸盘23的断面为燕尾形,所述第一龙脊吸盘23与容器塞盖接触的面为向内凹的弧面,所述第一绑扎带22上与所述第一捆扎面221相对的另一面上设有若干并列平行的啮齿;所述第二绑扎带32上与容器瓶接触的第二捆扎面上设有与所述第二绑扎带32一体成型、沿所述第二绑扎带32长度方向延伸并贯穿所述第二捆扎面的扁平带状第二龙脊吸盘33,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接触面311与所述第二捆扎面共面,所述第二龙脊吸盘33沿所述第二绑扎带32长度方向贯穿所述第二接触面311,所述第二龙脊吸盘33的断面为燕尾形,所述第二龙脊吸盘33与容器瓶接触的面为向内凹的弧面,所述第二绑扎带32上与所述第二捆扎面相对的另一面上设有若干并列平行的啮齿。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龙脊吸盘23与所述第二龙脊吸盘33可以不贯穿所述第一接触面211和第二接触面311,因此所述第一接触面211和所述第二接触面311分别用于与容器塞盖6和玻璃容器瓶5外壁接触。

所述第一绑扎卡座21与所述第二绑扎卡座31上均设有通槽,所述第一绑扎卡座21的通槽位于靠近所述第一连接面213的一侧,所述第二绑扎卡座31上的通槽位于靠近所述第二连接面313的一侧,所述第一绑扎卡座21的通槽在所述第一绑扎带22长度方向上的中心线和所述第二绑扎卡座31的通槽在所述第二绑扎带32长度方向上的中心线均位于所述连接带1所在的平面内,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是均平行于所述连接带1所在的平面。每一所述通槽包括相通的绑扎通槽41和吸盘通槽42,所述绑扎通槽41内设有与对应的所述第一绑扎带22、所述第二绑扎带32上的啮齿匹配的止退齿411,所述吸盘通槽42用于与对应的所述第一龙脊吸盘23、第二龙脊吸盘33匹配。

如图1、图4和图5所示,所述第一绑扎带22穿过对应的通槽后形成容器塞盖捆扎空间,所述第二绑扎带32穿过对应通槽后形成容器瓶捆扎空间,所述塞盖捆扎空间与所述容器捆扎空间的中轴线与所述连接带1垂直,即所述防滑脱具塞容器绑连带绑扎后自由状态下,所述连接带1与所述第一绑扎带22穿过对应的通槽后形成的塞盖捆扎面、所述第二绑扎带32穿过对应通槽后形成的容器捆扎面位于同一平面内。

图6和图7为所述防滑脱具塞容器绑连带在具塞玻璃容器瓶上使用时塞盖盖合、打开状态的示意图。所述防滑脱具塞容器绑连带在使用时,将所述第二绑扎带32的所述第二龙脊吸盘33附靠在待绑扎的玻璃容器瓶5上,所述第二绑扎带32环绕玻璃容器瓶5上,使得所述第二龙脊吸盘33向内凹的弧面正对玻璃容器瓶5表面,所述第二绑扎带32的末端穿过所述第二绑扎卡座31上的通槽,拉紧,所述通槽中绑扎通槽41内的止退齿411和所述第二绑扎带32的啮齿啮合,并锁紧,所述第二龙脊吸盘33与玻璃容器瓶5间的空气因挤压而排出,完成对玻璃容器瓶5的防滑脱绑定;再将所述连接带1向上弯曲,无扭转,同理,完成对容器塞盖6的防滑脱绑定。在容器塞盖6盖合状态下,所述连接带1从侧面看呈“c”字形,如图6所示;当容器塞盖6打开时,绑连带1伸展开,如图7所示。

所述防滑脱具塞容器绑连带的扁平状连接带1的长、宽、厚,其自身的弯曲刚度,以及扁平状的第一绑扎带22和第二绑扎带32的长、宽是根据待绑定的容器种类、容量大小来设定的。其中所述第一绑扎带22上的所述第一龙脊吸盘23是沿所述第一绑扎带22长度方向贯穿所述第一绑扎面221的,因此所述第一龙脊吸盘23的长度由所述第一绑扎带22的长度确定,同理,所述第二龙脊吸盘33的长度由所述第二绑扎带32的长度确定,所述第一龙脊吸盘23与所述第二龙脊吸盘33的宽度略小于所述第一绑扎带22和所述第二绑扎带32的宽度。举出以下例子用以说明:(1)长80mm,宽15mm,厚为3mm,弯曲刚度为7.4n/m的连接带以及长均为110mm,宽均为3mm的第一绑扎带和第二绑扎带,宽度均为2.8mm的第一龙脊吸盘和第二龙脊吸盘,用以绑连2l的玻璃容量瓶;(2)长90mm,宽20mm,厚为5mm,弯曲刚度为108.9n/m的连接带以及长均为125mm,宽均为4mm的第一绑扎带和第二绑扎带,宽度均为3.7mm的第一龙脊吸盘和第二龙脊吸盘,用以绑连2l的磨口试剂瓶;(3)长50mm,宽5mm,厚为1.5mm,弯曲刚度为4.5n/m的连接带以及长均为70mm,宽均为2mm的第一绑扎带和第二绑扎带,宽度均为1.9mm的第一龙脊吸盘和第二龙脊吸盘,用以绑连100ml的玻璃容量瓶;(4)长35mm,宽5mm,厚为1mm,弯曲刚度为6.5n/m的连接带以及长均为90mm,宽均为2mm的第一绑扎带和第二绑扎带,宽度均为1.8mm的第一龙脊吸盘和第二龙脊吸盘,用以绑连25ml的具塞玻璃比色管;(5)长30mm,宽3mm,厚为0.2mm,弯曲刚度为1n/m的连接带以及长均为50mm,宽均为1.5mm的第一绑扎带和第二绑扎带,宽度均为1.4mm的第一龙脊吸盘和第二龙脊吸盘,用以绑连10ml的玻璃容量瓶,(6)长200mm,宽50mm,厚为15mm,弯曲刚度为120n/m的连接带以及长均为400mm,宽均为10mm的第一绑扎带和第二绑扎带,宽度均为8mm的第一龙脊吸盘和第二龙脊吸盘,用以绑连50l的玻璃试剂瓶。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带1的长90mm,宽10mm,厚为2mm,弯曲刚度为6.5n/m,所述第一绑扎带22和所述第二绑扎带32长均为100mm,宽均为3mm,第一龙脊吸盘和第二龙脊吸盘的宽度均为2.8mm,用以绑连500ml容量瓶。所述连接带1、第一绑扎本体2、第二绑扎本体3和所述第一龙脊吸盘23、第二龙脊吸盘33是由聚氯乙烯一体注塑成型制成的;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龙脊吸盘23和所述第二龙脊吸盘33可以分别粘接在所述第一绑扎带22和第二绑扎带32上,所述第一绑扎带22和所述第二绑扎带32均采用聚氯乙烯、聚酰胺、聚丙烯和聚乙烯中的任意一种材料制成,所述第一龙脊吸盘23和所述第二龙脊吸盘33均采用聚氯乙烯、聚氨酯、丁腈橡胶、硅橡胶和氟橡胶中的任意一种材料制成,然后粘结成一体;因为所述连接带1与所述第一绑扎卡座21、第二绑扎卡座31以及第一绑扎带22、第二绑扎带32是一体成型的,因此连接带1、第一绑扎卡座21、第二绑扎卡座31、以及第一绑扎带22、第二绑扎带32是采用相同的材料制成。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