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压滤机的上支式拉板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15210阅读:28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压滤机的上支式拉板机构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滤机,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压滤机的上支式拉板机构。



背景技术:

压滤机是利用一种特殊的过滤介质,对对象施加一定的压力,使得液体渗析出来的一种机械设备,被广泛应用于化工、制药、冶金、燃料、食品、酿造、陶瓷以及环保等行业。

如公告号为CN103212225A的专利,该专利公开了自动拉板厢式压滤机,包括机架、压滤机构和驱动机构,所述压滤机构由塑钢材料的导轨和多数块压滤板组成,所述导轨固设在所述机架上,所述压滤板并行排列在所述导轨上且可沿排列方向前后相对移动,所述导轨上设有可使所述压滤板相对移动的拉板器,所述拉板器位设在所述导轨上,由所述驱动机构带动所述拉板器在所述导轨上前后移动,所述拉板器上设有可推动所述压滤板的活动推板,所述拉板器在通过所述压滤板时所述活动推板由所述压滤板抵压向下运动,所述拉板器在通过所述压滤板后所述活动推板弹性复位。

拉板器在通过压滤板时,活动推板由压滤板抵压向下运动,拉板器在通过压滤板后活动推板弹性复位。复位后的活动推板可抵持在所述压滤板侧面上,通过驱动机构拉动拉板器,即可实现对压滤板的自动拉伸,完成对有腐蚀性的物质进行自动压滤。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安装在所述机架上的液压马达、传动轮、第一链轮、第二链轮和链条,所述链条连接所述第一链轮和所述第二链轮,所述液压马达通过所述传动轮带动所述第一链轮和所述第二链轮正转或反转,所述拉板器连接在所述链条上。第一链轮转动,从而驱动链条转动,驱动拉板器沿导轨方向移动。

该专利的缺点在于:从附图中可看出,传动轮通过链传动驱动第一链轮转动。若传动轮对链传动中的传动链条的张紧力不够,则链传动中的传动链条在转动过程中易发生跳齿,导致第一链轮和链条转动不稳,影响了拉板器的稳定运动。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易发生跳齿、传动稳定的用于压滤机的上支式拉板机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压滤机的上支式拉板机构,包括机架、第一从动轮、第二从动轮、主动轮、用于连接第一从动轮和主动轮的传动链、用于连接第一从动轮和第二从动轮的拉板链条、用于驱动主动轮转动的动力源和固连于拉板链条的拉板器,所述机架上设有用于张紧传动链的张紧组件,所述张紧组件包括设有竖直向上滑槽的安装板、滑动连接于滑槽的张紧轴和用于驱动张紧轴在滑槽内沿背对第一从动轮运动的弹性件,所述张紧轴与主动轮呈同轴固定设置,所述动力源与张紧轴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性件对张紧轴有一个竖直方向背对第一从动轮的力,从而使主动链一直与传动链呈抵紧状态,从而使传动链一直处于动态张紧的状态,从而可防止由于传动链松动而造成的跳齿和传输不稳,从而使拉板器更稳定的运动。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板上设有安装座,所述张紧轴穿设过安装座且转动连接于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相对安装板一端设有滑块,所述滑块嵌设于滑槽内且滑动连接于滑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安装座来带动张紧轴沿滑槽轴向滑动,因为滑块和滑槽为面接触,从而使滑动更加稳定。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槽和滑块截面均呈倒T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而使滑槽给了滑块一个沿径向的限位力,防止滑块在滑动的过程中离开滑槽,使滑块可更稳定的在滑槽内滑动。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座和张紧轴之间设有滚珠轴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而减小了张紧轴在转动时与安装座之间的摩擦力,减小了张紧轴的磨损,延长了其使用寿命。且减小了张紧轴相对安装座转动时产生的噪音。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弹性件为弹簧,所述弹性件一端固定连接于滑块下端面且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滑槽下端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簧位于滑块和滑槽下端面之间,通过其本身的弹性势能对滑块有一个背对第一从动轮的驱动力,从而使张紧轴上的主动轮一直抵紧传动链,使传动链张紧。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槽内定位滑动有用于调节弹性件弹性势能的调节板,所述弹性件一端固定连接于调节板且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滑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通过在滑槽内定位滑动调节板,从而调节弹性件的弹性势能,从而调节弹性件对滑块的驱动力,来确保弹性件有足够的弹性势能来使主动轮抵紧传动链,使传动链张紧。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槽两侧侧壁沿竖直向上开设有腰型通槽,所述调节板两侧侧壁固设有螺杆,所述螺杆穿设过腰型通槽且滑动连接于腰型通槽,所述螺杆上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使螺杆在腰型通槽内滑动来带动调节板在滑槽内滑动杆,通过拧紧固定螺母,使固定螺母夹紧安装板,从而使调节板与安装板固定,实现调节板在滑槽上的定位滑动。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槽内沿竖直向上设有导向柱,所述导向柱下端固定连接于调节板,所述导向柱上端穿设过滑块且滑动连接于滑块,所述弹性件套设于导向柱外。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柱在弹性件形变的过程中起到支撑导向的作用,提高了弹性件的变形稳定性,防止弹性件在压缩时弯曲。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动力源为电机,所述动力源的输出轴上设有驱动轮,所述张紧轴上设有传动轮,所述驱动轮和传动轮之间设有驱动链,所述动力源固定安装于机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电机不需随张紧轴的运动而运动,使其稳定安装在机架上,从而使动力源更稳定的运转。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使传动链呈动态张紧,即不需人为调节传动链一直处于张紧状态,从而使传动链转动稳定,使拉板器运动稳定;可调节弹性件的弹性势能,使其有足够的弹性势能张紧传动链,延长了弹性件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为实施例中安装板和安装座的剖视图;

图4为实施例中安装板和安装座的径向剖视图。

附图标记:1、机架;2、动力源;3、驱动轮;4、安装板;5、张紧轴;6、弹性件;7、滑槽;8、腰型通槽;9、安装座;10、滑块;11、调节板;12、螺杆;13、固定螺母;14、导向柱;15、滚珠轴承;16、传动轮;17、驱动链;18、主动轮;19、第一从动轮;20、传动链;21、第二从动轮;22、拉板链条;23、拉板器。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压滤机的上支式拉板机构,包括机架1。如图2所示,机架1上安装有动力源2。动力源2为电机。动力源2的输出轴上设有驱动轮3。如图2和图3所示,机架1上还设有张紧组件。张紧组件包括安装板4、张紧轴5和弹性件6。

如图2所示,安装板4位于动力源2一侧,且沿竖直向上设置。安装板4设有两块且沿机架1中心呈对称设置,安装板4固定安装于机架1。如图3和图4所示,安装板4上沿竖直向上开设有滑槽7,滑槽7截面呈倒T型设置。滑槽7两侧侧壁沿竖直向上开设有腰型通槽8。

如图2和图3所示,安装板4背对动力源2一侧设有安装座9。安装座9相对滑槽7一侧设有滑块10,滑块10嵌设于滑槽7内且与滑槽7呈滑动连接。如图3所示,滑槽7内滑动连接有调节板11,调节板11位于滑块10下方。调节板11两侧侧壁固设有螺杆12,螺杆12穿设过腰型通槽8且滑动连接于腰型通槽8,螺杆12上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母13。

如图3所示,调节板11上端面沿竖直向上设有导向柱14,导向柱14下端固定连接于调节板11。导向柱14上端穿设过滑块10且滑动连接于滑块10。弹性件6为弹簧,且套设于导向柱14上。弹性件6一端固定连接于调节板11,且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滑块10下端面。

如图2所示,张紧轴5同时穿设过两个安装座9。安装座9和张紧轴5之间设有滚珠轴承15,滚珠轴承15内圈固定连接于张紧轴5,滚珠轴承15外圈固定连接于安装座9,使张紧轴5转动连接于安装座9。

如图2所示,张紧轴5上固设有传动轮16,传动轮16和驱动轮3之间设有驱动链17,驱动链17使传动轮16和驱动轮3连接。张紧轴5两端均固设有主动轮18。如图1和图2所示,主动轮18下方设有第一从动轮19,第一从动轮19转动连接于机架1。主动轮18和第一从动轮19之间设有用于连接主动轮18和第一从动轮19的传动链20。第一从动轮19背对主动轮18一侧设有第二从动轮21,第一从动轮19和第二从动轮21位于同一水平面。第一从动轮19和第二从动轮21之间设有拉板链条22。拉板链条22上固设有拉板器23。

该拉板机构的工作原理如下所示:

如图1和图2所示,动力源2驱动驱动轮3转动,通过驱动链17带动传动轮16转动,从而带动张紧轴5转动。张紧轴5转动带动主动轮18转动,主动轮18通过传动链20带动第一从动轮19转动,从而驱动拉板链条22转动。实现拉板器23沿水平方向移动。

如图2和图3所示,在传动链20传动过程中,弹性件6对张紧轴5有一个沿滑槽7向上的弹力,而主动轮18固定连接于张紧轴5。故主动轮18收到一个向上的弹力,使其一直处于抵紧传动链20的状态,保持传动链20张紧。从而使传动链20传动稳定,第一从动轮19转动稳定,实现拉板器23稳定的沿水平方向移动。

如图2和图3所示,由于弹性件6有疲劳度,故在长时间使用后其储存的弹性势能会不足以使主动轮18抵紧传动链20。此时可拧松固定螺母13。使调节板11沿滑槽7向上滑动,减小调节板11和滑块10之间距离,来压缩弹性件6,增大弹性件6内储存的弹性势能,确保传动链20可被张紧。然后拧紧固定螺母13,使调节板11固定连接于安装板4即可。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