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套色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98741阅读:24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套色工具领域,尤其是一种套色工装。



背景技术:

轮毂产品在后期加工的过程中,通常需要根据客户的要求对其表面进行套色处理。在对轮毂进行套色处理时,主要是将两种颜色分别涂设在轮毂的辐条与轮辋上,套色时要求两种颜色的分界必须非常明确.目前在对轮毂进行套色处理时通常是先将对轮毂的辐条及内侧部位喷涂上所需的颜色,然后再对轮毂的轮辋及周边喷涂上客户要求的另一种颜色,此时为了避免二次喷涂时对轮毂的辐条及内侧已经喷涂好颜色的部位产生混色影响,现在通常是人工剪切出适合轮毂内圈大小的纸片来对内圈喷好颜色的轮毂表面进行覆盖,这样在后期喷涂时就可以快速的对外侧轮辋进行套色而不会使轮毂内侧的辐条部位受到影响,但是现在这种防止窜色的部件通常在使用一次之后就必须更换掉,在下一次使用时用必须使用新的纸片,同时这种工具在轮毂套色使用时只能针对统一规格的轮毂进行套色处理,当需要对多种不同规格的轮毂进行套色处理时,就必须提前为每种规格的轮毂都准备多个现有的套色工具,这样不仅使得前期的操作工序相对繁琐,而且在针对大量的轮毂进行套色处理时也会造成所使用的套色工具的大量浪费。另外采用目前的这种轮毂套色工具在套色完成时因涂料未干等原因很容易使用于套色的纸片直接粘附在轮毂上,从而对轮毂表面造成粘附,影响轮毂整体的美观程度,显然现有的套色方式和套色装置无法更有效地满足人们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套色工装,它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操作简单,在对轮毂进行轮辋的套色处理时,能够针对不同规格的轮毂快速的对轮辋内侧的轮毂辐条部位进行快速的卡接定位,可多次重复使用,套色时本装置不会对已经套色的轮毂表面产生影响,可以使套色分界线明显,更有效地满足了人们的需求,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套色工装,包括一套色底盘,在套色底盘顶部中心设有一中心螺孔,在中心螺孔外侧的套色底盘上沿其圆周均匀设有若干个沿套色底盘径向设置的条形滑槽;在套色底盘的中部上方设有一调节支撑装置,在各条形滑槽上分别设有一伸展装置,各相邻的伸展装置的相邻侧均有相互重叠区域,所述调节支撑装置的四周分别与所述调节支撑装置相配合。

所述调节支撑装置包括一竖直设置、且下段与中心螺孔螺纹配合的导向杆,导向杆的下段的螺纹段伸至套色底盘下方并与一紧固螺母相配合连接,在导向杆的上方外侧套设一拉压套,所述拉压套外侧壁与导向杆之间分别分别通过若干个设置在其圆周外侧的支撑变换部件相连。

所述支撑变换部件为一四连杆机构,所述四连杆机构包括一水平设置在套色底盘上方的导向杆的外侧壁上且内端与导向杆相固连的下支杆,在下支杆的上方平行且水平设有一内端与拉压套外侧壁下部相固连的上支杆,在上支杆与下支杆之间通过上连杆与下连杆活动相连,所述上连杆与下连杆之间、上支杆与上连杆之间、下支杆与下连杆之间均通过螺栓、螺母活动连接。

所述伸展装置包括一套色扇片,在条形滑槽上方的套色扇片顶部设有一扇片拉扣,所述扇片拉扣的内端向上竖起,在扇片拉扣的竖直段的内侧壁上固连一连接板,所述连接板通过转孔套接在其对应位置上的上连杆与下连杆之间的螺栓杆部外侧,在套色扇片与扇片拉扣的内端和外端分别设有一位于条形滑槽上方的内螺孔、外螺孔,在内螺孔、外螺孔内分别螺纹旋合一内限位螺栓、外限位螺栓,所述内限位螺栓、外限位螺栓的下端依次穿过套色扇片、条形滑槽并伸至套色底盘下方,在套色扇片下方的内限位螺栓上螺纹旋合一T型限位块,在套色扇片下方的外限位螺栓上螺纹旋合一限位螺母。

在各条形滑槽外端的套色底盘底部分别固连一弹簧拉扣,在各拉扣与其对应的T型限位块之间分别设有一复位弹簧,所述各复位弹簧的内端分别与其对应一侧的T型限位块相连、外端分别与其对应一侧的弹簧拉扣相连。

所述各复位弹簧的内端均向上倾斜设置。

在各条形滑槽两侧的套色底盘的外沿分别设有一与条形滑槽相平行设置的导向开口,在各导向开口内分别配合插装一导向块,所述各导向块分别通过螺钉与其对应位置上的套色底盘相固连。

各导向开口分别对称设置在条形滑槽的两侧。

在拉压套的上部外侧壁上设有把手。

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操作简单,在对轮毂进行轮辋的套色处理时,能够针对不同规格的轮毂快速的对轮辋内侧的轮毂辐条部位进行快速的卡接定位,可多次重复使用;通过调节支撑装置可以带动各伸展装置向外伸展,各伸展装置可以根据不同待套色的轮毂的尺寸的大小来实现对轮毂内圈及辐条部位的完整覆盖、契合,套色时本装置不会对已经套色的轮毂表面产生影响,可以使套色分界线明显,另外通过旋合本调节支撑装置从而实现其可以适应不同高度的轮毂需求,适应性强,更有效地满足人们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位置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位置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套色底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中心螺孔;2、导向杆;3、套色底盘;4、拉压套;5、下支杆;6、上连杆;7、下连杆;8、套色扇片;9、条形滑槽;10、扇片拉扣;11、连接板;12、内螺孔;13、外螺孔;14、内限位螺栓;15、外限位螺栓;16、上支杆;17、T型限位块;18、限位螺母;19、弹簧拉扣;20、复位弹簧;21、导向开口;22、导向块;23、把手;24、紧固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如图1-8中所示,一种套色工装,包括一套色底盘3,在套色底盘3顶部中心设有一中心螺孔1,在中心螺孔1外侧的套色底盘3上沿其圆周均匀设有若干个沿套色底盘3径向设置的条形滑槽9;在套色底盘3的中部上方设有一调节支撑装置,在各条形滑槽9上分别设有一伸展装置,各相邻的伸展装置的相邻侧均有相互重叠区域,所述调节支撑装置的四周分别与所述调节支撑装置相配合;通过调节支撑装置可以带动其外侧的伸展装置实现整个装置的尺寸大小的调节,各伸展装置可以根据不同待套色的轮毂的尺寸的大小来实现对轮毂内圈及辐条部位的完整覆盖、契合,套色时本装置不会对已经套色的轮毂表面产生影响,可以使套色分界线明显。

所述调节支撑装置包括一竖直设置、且下段与中心螺孔1螺纹配合的导向杆2,导向杆2的下段的螺纹段伸至套色底盘3下方并与一紧固螺母24相配合连接,在导向杆2的上方外侧套设一拉压套4,所述拉压套4外侧壁与导向杆2之间分别分别通过若干个设置在其圆周外侧的支撑变换部件相连;通过上下拉压拉压套4可以带动其沿着导向杆2进行上下移动,会带动各支撑变换部件实现收缩或伸展,从而可以带动伸展装置实现不同程度的伸缩。

所述支撑变换部件为一四连杆机构,所述四连杆机构包括一水平设置在套色底盘3上方的导向杆2的外侧壁上且内端与导向杆2相固连的下支杆5,在下支杆5的上方平行且水平设有一内端与拉压套4外侧壁下部相固连的上支杆16,在上支杆16与下支杆5之间通过上连杆6与下连杆7活动相连,所述上连杆6与下连杆7之间、上支杆16与上连杆6之间、下支杆5与下连杆7之间均通过螺栓、螺母活动连接;上下拉压拉压套4的过程中可以带动四连杆机构实现其中的上连杆6与下连杆7连接处的角度发生变化,从而实现上连杆6的下端与下连杆7的上端同时向内缩回或向外伸出,进而通过与其活动相连的连接板11带动扇片拉扣10和其下方的套色扇片8实现径向的移动,在套色扇片8进行径向移动的过程中通过内限位螺栓14、外限位螺栓15及下的T型限位块17与限位螺母18、其上的限位凸块共同实现对套色扇片8的限位与导向。

所述伸展装置包括一套色扇片8,在条形滑槽9上方的套色扇片8顶部设有一扇片拉扣10,所述扇片拉扣10的内端向上竖起,在扇片拉扣10的竖直段的内侧壁上固连一连接板11,所述连接板11通过转孔套接在其对应位置上的上连杆6与下连杆7之间的螺栓杆部外侧,在套色扇片8与扇片拉扣10的内端和外端分别设有一位于条形滑槽9上方的内螺孔12、外螺孔13,在内螺孔12、外螺孔13内分别螺纹旋合一内限位螺栓14、外限位螺栓15,所述内限位螺栓14、外限位螺栓15的下端依次穿过套色扇片8、条形滑槽9并伸至套色底盘3下方,在套色扇片8下方的内限位螺栓14上螺纹旋合一T型限位块17,在套色扇片8下方的外限位螺栓15上螺纹旋合一限位螺母18;上下拉压拉压套4的过程中可以带动四连杆机构实现其中的上连杆6与下连杆7连接处的角度发生变化,从而实现上连杆6的下端与下连杆7的上端同时向内缩回或向外伸出,进而通过与其活动相连的连接板11带动扇片拉扣10和其下方的套色扇片8实现径向的移动,在套色扇片8进行径向移动的过程中通过内限位螺栓14、外限位螺栓15及下的T型限位块17与限位螺母18、其上的限位凸块共同实现对套色扇片8的限位与导向。。

在各条形滑槽9外端的套色底盘3底部分别固连一弹簧拉扣19,在各拉扣与其对应的T型限位块17之间分别设有一复位弹簧20,所述各复位弹簧20的内端分别与其对应一侧的T型限位块17相连、外端分别与其对应一侧的弹簧拉扣19相连;在向外扩展套色扇片8的过程中复位弹簧20可以起到辅助复位的作用。

所述各复位弹簧20的内端均向上倾斜设置;将复位弹簧20设置为内端向上倾斜可以使复位弹簧20在复位使更加省力。

在各条形滑槽9两侧的套色底盘3的外沿分别设有一与条形滑槽9相平行设置的导向开口21,在各导向开口21内分别配合插装一导向块22,所述各导向块22分别通过螺钉与其对应位置上的套色底盘3相固连;当套色扇片8在外力的作用下实现沿径向运动时,各导向开口21与导向块22相互配合使用可以更好的起到导向作用,同时当导向块22移动至导向开口21的内端时可以起到限位的作用。

各导向开口21分别对称设置在条形滑槽9的两侧;对称设置的导向开口21在其进行导向的过程中可以使受力更加平衡、从而可以在运行的过程中更加顺畅、减少因受力偏移造成运动受阻的情况的发生。

在拉压套4的上部外侧壁上设有把手23,在按压拉压套4时把手23可以去起到省力的作用。

使用时,当待套色的轮毂的尺寸大于本装置原始尺寸时,需要通过调节本装置实现对其适应待套色轮毂的内圈尺寸。另外,根据待套色的轮毂的高度来确定导向杆2的下段的螺纹段在中心螺纹孔内的旋合的尺寸,从而可以使套色底盘3下方的导向杆2穿过轮毂的中心孔并使其支撑在对轮毂起支撑的支撑地面上,根据旋合的高度来适应不同厚度的轮毂。

在使套色底盘3下方的导向杆2穿过轮毂的中心孔并使其支撑在对轮毂起支撑的支撑地面上,根据旋合的高度来适应不同厚度的轮毂的同时可以带动,采用这样的调节方式的同时可以使导向杆2向下旋合的同时使四连杆机构间接的将套色扇片8撑开一定的距离,这时在导向杆2的螺纹段与中心螺孔1的旋合作用下,撑开后套色扇片8时不会出现复位情况的,根据在后期使用时具体的尺寸要求,技术人员在设计时,此种情况下在调节本装置的支撑高度的同时只是对套色扇片8进行了初步的扩展,如果此种情况下套色扇片8的向外的扩展的外径的尺寸仍不能与待套色的轮毂的轮辋内侧壁实现紧固配套时,通过自行按压拉压套4就可以实现后续套色扇片8的继续调节。

首先,握住把手23向下按压拉压套4,在向下按压拉压套4的过程中会带动拉压套4,在向下的外力的作用下会带动其下方的各四连杆机构机构中的上连杆6与下连杆7连接处的角度变小,同时上连杆6的下端与下连杆7的上端同时向外伸出,从而带动通过与其活动相连的连接板11带动扇片拉扣10和其下方的套色扇片8实现径向的移动。因正常状态下各相邻的套色扇片8相邻侧均有相互重叠区域,在套色扇片8沿径向移动的过程中会有向外扩展的趋势,同时使得各个套色扇片8构成的外圆的半径变大,同时各套色扇片8依旧存在重叠区域,当本装置的外部尺寸扩展到最大尺寸时各套色扇片8的相邻边面处于共面的状态,因此在后期向轮毂的外侧的轮辋上进行套色时整个装置可以对轮毂内侧的辐条区域起到很好的覆盖作用,同时使得本装置的外侧边缘能够很好的与轮毂轮辋的内侧壁实现良好的契合、抵接。在调节的过程中当本装置的套色扇片8向外伸至合适的尺寸后,操作人员可以自行握住各限位凸块来将内限位螺栓14、外限位螺栓15向T型限位块17、限位螺母18下方旋合,在旋合的过程中会将各扇片拉扣10、套色扇片8与套色底盘3之间实现抵紧,抵紧后在夹紧力的作用下会使各扇片拉扣10、套色扇片8不能沿套色底盘3滑槽内移动,同时可以克服其各自位置上的复位弹簧20的弹簧拉力,此时调整好的本装置的顶部的各套色扇片8组成的新的圆板的尺寸就可以保持不变,此时根据需要来完成套色工具,因本装置在设计时均采用硬质防水塑料或者金属材质,因此在长期套色的过程中不会使其产生严重的损坏等情况。另外,当套色扇片8在外力的作用下实现沿径向运动时,各导向开口21与导向块22相互配合使用可以更好的起到导向作用,同时当导向块22移动至导向开口21的内端时可以起到限位的作用,当各套色扇片8缩回至最靠近径向位置时本装置的导向块22与导向开口21的内端面相抵接;当各套色扇片8扩展至最远离径向位置时本装置的导向块22此时刚好滑移至本装置的套色底盘3的边缘外侧处,因此导向块22与导向开口21可以起到良好的限位作用。因此使得本装置在使用时更加待用,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操作简单,在对轮毂进行轮辋的套色处理时,能够针对不同规格的轮毂快速的对轮辋内侧的轮毂辐条部位进行快速的卡接定位,可多次重复使用;通过调节支撑装置可以带动各伸展装置向外伸展,各伸展装置可以根据不同待套色的轮毂的尺寸的大小来实现对轮毂内圈及辐条部位的完整覆盖、契合,套色时本装置不会对已经套色的轮毂表面产生影响,可以使套色分界线明显,另外通过旋合本调节支撑装置从而实现其可以适应不同高度的轮毂需求,适应性强,,更有效地满足人们的需求。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不能作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所做出的任何替代改进或变换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本实用新型未详述之处,均为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