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道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67539发布日期:2018-10-16 17:40阅读:12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除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管道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过滤器是输送介质的管道系统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过滤装置,过滤器可用来清除介质中的杂质。

如授权公告号为CN2810722Y的中国专利,该专利申请公开了管道过滤器,包括塑料壳体和过滤筒,其进水口与出水口为直通式,出污口与出水口呈30°-60°角斜设;过滤筒安置在出污口内,一端与进水口相通,另一端与出污口相通;出污口的端部设置一可拆卸的出污盖,出污口的内壁焊接有金属螺纹圈,出污盖以螺纹方式旋接在出污口内壁。进水口或出水口内壁上可焊接有金属螺纹圈,外壁上可设有若干凹槽。具体原理为:带有杂质的水先进入过滤筒内,杂质被阻挡在过滤筒内而水将透过过滤孔排向出水口。

但是存在不足之处,当需要取出过滤筒内的杂质时,必须先截断进水口,使管道断流,并拆卸过滤筒才能完成清理。对于某些管道而言,断流意味着整套系统将停止工作,如此将大大降低整套系统的工作效率,造成一定的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道过滤装置,当需要对第一过滤筒进行拆卸清理时,可通过控制分流组件将水流导向至第二过滤筒内进行过滤。从而在取出第一过滤筒并进行倾倒杂质的过程中,该装置仍能正常导流,保持通水效率。同理在取出第二过滤筒并进行倾倒杂质的过程中,该装置也仍能正常导流,保持通水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管道过滤装置,包括进水端、出水端、分流组件、第一分流管、第二分流管;第一分流管两端分别连通在进水端和出水端,第二分流管两端分别连通在进水端和出水端;所述第一分流管上连通有第一过滤管且第一过滤管轴线与第一分流管的轴线相交设置,第一过滤管远离第一分流管一端开口设置且第一过滤管内安装有第一过滤筒,第一过滤筒一端封闭设置另一端开口设置,且第一过滤筒远离第一分流管一端为封闭一端,第一过滤筒的周壁上开有第一过滤孔;水将从进水端先进入第一过滤筒内,再通过第一过滤孔流动至出水端;第一分流管上安装有防止水倒流的第一单向阀组;

所述第二分流管上连通有第二过滤管且第二过滤管轴线与第二分流管的轴线相交设置,第二过滤管远离第二分流管一端开口设置且第二过滤管内安装有第二过滤筒,第二过滤筒一端封闭设置另一端开口设置,且第二过滤筒远离第二分流管一端为封闭一端,第二过滤筒的周壁上开有第二过滤孔;水将从进水端先进入第二过滤筒内,再通过第二过滤孔流动至出水端;第二分流管上安装有防止水倒流的第二单向阀组;

第一分流管靠近进水端一端为第一分流口,第二分流管靠近进水端一端为第二分流口;分流组件包括分流头和用于使分流头堵住第一分流口或第二分流口的分流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对第一过滤筒进行拆卸清理时,可通过控制分流组件将水流导向至第二过滤筒内进行过滤。且由于第一单向阀组的存在,水将不会反流至第一过滤管处。从而在取出第一过滤筒并进行倾倒杂质的过程中,该装置仍能正常导流,保持通水效率。同理在取出第二过滤筒并进行倾倒杂质的过程中,该装置也仍能正常导流,保持通水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分流管的轴线、第一过滤筒的轴线、第二分流管的轴线、第二过滤筒的轴线均在同一平面内,且该平面与水平面平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减少第一分流管与第二分流管内的积水,从而降低由于积水导致病菌此生的可能性。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分流头迎水一侧的侧壁向迎水一侧凸起,以起到分流作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分流头的中段能起到分流作用,降低水流对分流头、分流杆的冲击。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分流口的内壁上凹陷有第一凹槽,分流头的周壁上固连有第一凸块;当分流头堵住第一分流口时,第一凸块嵌于第一凹槽内;

所述第二分流口的内壁上凹陷有第二凹槽,分流头的周壁上固连有第二凸块;当分流头堵住第二分流口时,第二凸块嵌于第二凹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大第一分流口与分流头之间的接触面积,以提高第一分流口与分流头之间的密封性能。增大第二分流口与分流头之间的接触面积,以提高第二分流口与分流头之间的密封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分流组件还包括与第二分流管连通的连接管,连接管与第一分流口、第二分流口均同轴线设置;连接管内填充有密封层,分流杆远离分流头一端穿出密封层,连接管外周壁上固连有限位架,且分流杆穿出密封层一端与限位架螺纹连接;分流杆的周壁上开有限位孔且限位孔内可拆卸连接有限位杆;当分流头堵住第二分流口时,限位杆的周壁抵接在密封层上并用于防止分流头脱离第二分流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分流头堵住第二分流口时,限位杆可限制分流杆沿其轴向朝第一分流口位移,从而操作者在误碰分流杆时,也不容易使分流头脱离第二分流口,从而在对第二过滤筒进行拆卸清理时,不会出现有水从第二分流口漏至第二过滤筒处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分流杆远离分流头一端的端头处固连有便于转动分流杆的转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操作者转动分流杆。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过滤筒封闭一端的外侧固连有第一把手;所述第二过滤筒封闭一端的外侧固连有第二把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操作者拆下第一过滤筒或第二过滤筒。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过滤筒与第一过滤管的内壁之间安装有第一密封圈;第二过滤筒与第二过滤管的内壁之间安装有第二密封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高第一过滤筒封闭一端与第一过滤管内壁之间的密封性,提高第二过滤筒封闭一端与第二过滤管内壁之间的密封性。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在取出第一过滤筒或第二过滤筒并进行倾倒杂质的过程中,该装置仍能正常导流,保持通水效率;

2、分流头迎水一侧的侧壁向迎水一侧凸起,使得分流头的中段能起到分流作用,降低水流对分流头、分流杆的冲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图3为图2中A-A处的剖面示意图;

图4为图3中D处的放大示意图,示出分流头与第一分流口、第二分流口的连接关系;

图5为图3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示出第一过滤筒与第一过滤管的连接关系;

图6为图3中C处的放大示意图,示出第二过滤筒与第二过滤管的连接关系;

图7为分流杆上各部件的结构图。

附图标记:1、进水端;11、出水端;2、第一分流管;21、第一过滤管;22、第一过滤筒;221、第一把手;222、第一密封圈;223、第一过滤孔;23、第一分流口;231、第一凹槽;3、第二分流管;31、第二过滤管;32、第二过滤筒;321、第二把手;322、第二密封圈;323、第二过滤孔;33、第二分流口;331、第二凹槽;4、分流组件;41、分流头;411、第一凸块;412、第二凸块;42、分流杆;421、限位孔;422、限位杆;423、转轮;43、连接管;431、密封层;432、限位架;5、第一单向阀组;51、第一固定板;52、第一橡胶片;53、第一通水孔;6、第二单向阀组;61、第二固定板;62、第二橡胶片;63、第二通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管道过滤装置,参考图1,包括进水端1、出水端11、分流组件4、第一分流管2、第二分流管3。第一分流管2两端分别连通在进水端1和出水端11,第二分流管3两端分别连通在进水端1和出水端11。

参考图1,第一分流管2上连通有第一过滤管21,且第一过滤管21轴线与第一分流管2的轴线呈30度设置,第一过滤管21内螺纹安装有第一过滤筒22,第一过滤筒22用于过滤第一分流管2内的水。第二分流管3上连通有第二过滤管31,且第二过滤管31轴线与第二分流管3的轴线呈30度设置,第二过滤管31内螺纹安装有第二过滤筒32,第二过滤筒32用于过滤第二分流管3内的水。

参考图1,第一分流管2的轴线、第一过滤筒22的轴线、第二分流管3的轴线、第二过滤筒32的轴线均在同一平面内,且该平面与水平面平行。从而减少第一分流管2、第一过滤筒22、第二分流管3、第二过滤筒32内的积水。

参考图3,第一过滤筒22一端封闭设置,另一端开口设置,且第一过滤筒22远离第一分流管2一端为封闭一端,第一过滤筒22的周壁上开有第一过滤孔223。第一分流管2内的水将从进水端1先进入第一过滤筒22内,再通过第一过滤孔223流动至出水端11,而杂质将留在第一过滤筒22内。

参考图3,第二过滤筒32一端封闭设置,另一端开口设置,且第二过滤筒32远离第二分流管3一端为封闭一端,第二过滤筒32的周壁上开有第二过滤孔323。第二分流管3内的水将从进水端1先进入第二过滤筒32内,再通过第二过滤孔323流动至出水端11,而杂质将留在第二过滤筒32内。

参考图5,第一过滤筒22封闭一端的外侧固连有第一把手221。第一过滤筒22与第一过滤管21的内壁之间安装有第一密封圈222。

参考图6,第二过滤筒32封闭一端的外侧固连有第二把手321。第二过滤筒32与第二过滤管31的内壁之间安装有第二密封圈322。

参考图3,第一分流管2上安装有第一单向阀组5,第一单向阀组5包括固定在第一分流管2内的第一固定板51、安装在第一固定板51远离迎水一侧的第一橡胶片52,第一固定板51上开有第一通水孔53,第一橡胶片52一端固定在第一固定板51上。第一分流管2内的水流只能通过第一通水孔53排至出水端11,且由于第一橡胶片52的缘故,出水端11的水将无法反流至第一过滤管21处。

参考图3,第二分流管3上安装有第二单向阀组6,第二单向阀组6包括固定在第二分流管3内的第二固定板61、安装在第二固定板61远离迎水一侧的第二橡胶片62,第二固定板61上开有第二通水孔63,第二橡胶片62一端固定在第二固定板61上。第二分流管3内的水流只能通过第二通水孔63排至出水端11,且由于第二橡胶片62的缘故,出水端11的水将无法反流至第二过滤管31处。

参考图3和图4,第一分流管2靠近进水端1一端为第一分流口23,第二分流管3靠近进水端1一端为第二分流口33。分流组件4包括连接管43、分流头41、用于使分流头41堵住第一分流口23或第二分流口33的分流杆42。

参考图3和图4,连接管43与第一分流口23、第二分流口33均同轴线设置。连接管43内填充有密封层431,分流杆42远离分流头41一端穿出密封层431,连接管43外周壁上固连有限位架432,且分流杆42穿出密封层431一端与限位架432螺纹连接。分流杆42远离分流头41一端的端头处固连有转轮423。分流杆42的周壁上开有限位孔421(参考图7),且限位孔421(参考图7)内可拆卸连接有限位杆422。当分流头41堵住第二分流口33时,限位杆422的周壁抵接在密封层431上并用于防止分流头41脱离第二分流口33。

参考图4,沿分流杆42轴线方向,分流头41的中段向外凸起,从而使分流头41的中段能起到分流作用,降低水流对分流头41、分流杆42的冲击。第一分流口23的内壁上凹陷有第一凹槽231,分流头41的周壁上固连有第一凸块411。当分流头41堵住第一分流口23时,第一凸块411嵌于第一凹槽231内,以起到增强第一分流口23与分流头41之间密封的作用。第二分流口33的内壁上凹陷有第二凹槽331,分流头41的周壁上固连有第二凸块412。当分流头41堵住第二分流口33时,第二凸块412嵌于第二凹槽331内,以起到增强第二分流口33与分流头41之间密封的作用。

具体实施过程:正常状态下,分流头41堵住第二分流口33,且限位杆422穿于限位孔421内,此时分流杆42无法沿其轴向运动,水将从第一分流口23流进第一过滤筒22内,杂质将停留在第一过滤筒22内,水将通过第一过滤孔223并流至出水端11。这个过程中,由于第二单向阀组6的存在,水将不会流至第二过滤管31处。

当需要对第一过滤筒22进行清理时,先拆下限位杆422,转动转轮423使分流头41堵住第一分流口23,此时水将通过第二分流口33流进第二过滤筒32内,杂质将停留在第二过滤筒32内,水将通过第二过滤孔323并流至出水端11。这个过程中,可旋转第一过滤筒22并将第一过滤筒22拆下进行杂质的倾倒,而且由于第一单向阀组5的存在,水将不会流至第一过滤管21处。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