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专用聚氨酯防水涂料用喷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78758发布日期:2018-12-14 22:45阅读:348来源:国知局
高铁专用聚氨酯防水涂料用喷涂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喷涂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高铁专用聚氨酯防水涂料用喷涂装置。



背景技术:

聚氨酯防水涂料是由异氰酸酯、聚醚等经加成聚合反应而成的含异氰酸酯基的预聚体,配以催化剂、无水助剂、无水填充剂、溶剂等,经混合等工序加工制成的单组分聚氨酯防水涂料。该类涂料为反应固化型涂料、具有强度高、延伸率大、耐水性能好、对基层变形的适应能力强等特点。但是在喷涂聚氨酯防水涂料的过程中,喷涂工具涂刷能力不强,不能够连续作业,操作控制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移动便利,储存涂料量大,能够实现连续喷涂作业,能够实现分批定量输料,提高工作效率,也便于控制的高铁专用聚氨酯防水涂料用喷涂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铁专用聚氨酯防水涂料用喷涂装置,包括小车底座,所述小车底座的底部安装有行走轮,所述小车底座上设有出料罐,所述出料罐的侧壁连接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罐内的底部安装有布气盘,所述出料罐的上方设有搅拌罐,所述搅拌罐的顶部设有搅拌电机,所述搅拌电机的输出轴向下连接有搅拌叶片,所述搅拌罐的底部与所述出料罐底部之间连接有导料管,所述导料管上安装有导料阀,所述搅拌叶片的下方设有分料轴,所述分料轴的端部伸出所述搅拌罐连接有分料电机,所述分料轴的周侧沿轴向均布有至少三个分料板,所述分料板的边部与所述搅拌罐的内壁活动接触。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搅拌罐的下部为漏斗状设置。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搅拌罐的下部的外侧设有加热管。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搅拌罐能够将高铁专用聚氨酯防水涂料初步搅拌,保证涂料混合均匀,两相邻两分料板向上时,能够盛装涂料,两相邻两分料板向下时,能够将涂料导入到搅拌罐的下方,实现分批定量输料,搅拌罐最佳为与分料板活动接触部分最佳为长方体设置,涂料经过导料管进入出料罐,布气盘能够不断出气,气体上升穿过涂料保持涂料混合的均匀性,出料管能够与喷涂头连接,进行连续喷涂作业。本实用新型移动便利,储存涂料量大,能够实现连续喷涂作业,能够实现分批定量输料,提高工作效率,便于控制操作。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小车底座;2-行走轮;3-出料罐;4-出料管;5-布气盘;6-搅拌罐;7-搅拌电机;8-搅拌叶片;9-导料管;10-导料阀;11-分料轴;12-分料电机;13-加热管;14-分料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所示,一种高铁专用聚氨酯防水涂料用喷涂装置,包括小车底座1,小车底座1的底部安装有行走轮2,小车底座1上设有出料罐3,出料罐3的侧壁连接有出料管4,出料罐3内的底部安装有布气盘5,出料罐3的上方设有搅拌罐6,搅拌罐6的顶部设有搅拌电机7,搅拌电机7的输出轴向下连接有搅拌叶片8,搅拌罐6的底部与出料罐3底部之间连接有导料管9,导料管9上安装有导料阀10,搅拌叶片8的下方设有分料轴11,分料轴11的端部伸出搅拌罐6连接有分料电机12,分料轴11的周侧沿轴向均布有至少三个分料板14,分料板14的边部与搅拌罐6的内壁活动接触。搅拌罐6能够将高铁专用聚氨酯防水涂料初步搅拌,保证涂料混合均匀,两相邻两分料板14向上时,能够盛装涂料,两相邻两分料板14向下时,能够将涂料导入到搅拌罐6的下方,实现分批定量输料,搅拌罐6最佳为与分料板14活动接触部分最佳为长方体设置,涂料经过导料管9进入出料罐3,布气盘5能够不断出气,气体上升穿过涂料保持涂料混合的均匀性,出料管4能够与喷涂头连接,进行连续喷涂作业。

搅拌罐6的下部为漏斗状设置,上述结构便于涂料聚集到搅拌罐6底部,便于将涂料由搅拌罐6通过导料管9输送到出料罐3。

搅拌罐6的下部的外侧设有加热管13,上述结构在搅拌搅拌罐6内涂料的时候,加热涂料,保持涂料的活性。

本实施例移动便利,储存涂料量大,能够实现连续喷涂作业,能够实现分批定量输料,提高工作效率,便于控制操作。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