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式调节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54700发布日期:2019-01-18 19:45阅读:277来源:国知局
一种组合式调节池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排泥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净水厂的排泥水处理的组合式调节池。



背景技术:

城市用水一直是城市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来源为城市净水厂。净水厂将原水处理成符合标准的自来水一般需经过混合、絮凝、沉淀、过滤、消毒而后进行配水,在沉淀和过滤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排泥水,排泥水的主要成分是原水中的杂质加入混凝剂后形成的絮凝颗粒,而排泥水的去处一般有两种,直排水体和直排管网,排泥水直排水体会导致河道、湖泊淤积、可能会使河床或湖底太高和造成水体污染,而排泥水直排管网会增大污水处理厂的符合,也可能堵塞下水道。排泥水占整个系统净水厂日产水量的3%~5%,直接排掉会造成了水资源的极大浪费。

现有的很多净水厂由于设备老旧、场地有限,不具备排泥水的处理能力,而大多数净水厂的过滤设备为虹吸滤池、无阀滤池等单水冲洗的滤池,反冲洗水量大,而回收水池的容积有限,自然沉淀的效果不好。一般的排泥水处理工程,其处理流程一般都具有调节、浓缩、脱水、泥饼处置四道基本工序。其中调节池的作用为储存排泥水、调节排泥水流量,如现有专利:一种净水厂排泥水回收处理方法(公告号:CN103319028A)的说明书中公开的排泥水回收处理方法的装置,包括污泥排水池和污泥调节池,滤池反冲洗水通过管道进入污泥排水池,而后经沉淀后的底泥排入污泥调节池中,另外,平流沉淀排泥水通过管道流入污泥调节池中,进行收集混合,而后进行后续处理。

但上述专利未公开污泥排水池和污泥调节池的具体结构,也无法实现自动化管理,由于净水厂的排泥水流量不是均匀稳定的,无法进行自动化管理的调节池会增加净水厂的工作量和工作成本,而且净水厂一天24小时均处于工作状态,在调节池出现故障时,无法停止净水厂工作对调节池进行检修,另外,调节池的故障原因也不易检测,容易影响净水厂的正常运行。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现自动监测的组合式调节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组合式调节池,包括用于接收净水厂滤池反冲洗水的排水池和用于接收净水厂沉淀池排泥水的排泥池,所述排水池和所述排泥池并排设置,所述排水池与所述排泥池之间连接有底泥输送装置,所述排泥池的出泥口上设有泥水抽取装置,所述排水池的出水口上设有上清液抽取装置,所述排水池内设有水位检测机构,所述水位检测机构与上清液抽取装置相连接,所述排泥池内设有液位检测机构,所述液位检测机构与所述泥水抽取装置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水位检测机构和所述液位检测机构为超声波液位计。

进一步地,所述泥水抽取装置包括潜污泵,与浓缩池相连接,所述上清液抽取装置包括回收水泵,与净水厂进水口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底泥输送装置包括桁架式泵吸刮泥机和设置在排水池的池壁顶端的导轨,所述桁架式泵吸刮泥机沿所述导轨移动,所述桁架式泵吸刮泥机的吸泥口位于所述排水池底部,排泥口设置在所述排泥池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桁架式泵吸刮泥机底部设有若干刮泥板,相邻的所述刮泥板朝向位于中间的所述吸泥口倾斜设置,所述桁架式泵吸刮泥机包括用于安装所述刮泥板的安装架。

进一步地,所述桁架式泵吸刮泥机底部设有菱形的刮泥组件,所述吸泥口位于两个所述刮泥组件之间,所述桁架式泵吸刮泥机包括用于安装所述刮泥组件的安装架。

进一步地,所述桁架式泵吸刮泥机顶端设有工作桥。

进一步地,两个相邻的所述吸泥口与同一根吸泥管相连接,所述吸泥管与所述排泥口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排泥池通过分离装置与净水厂沉淀池相连接,所述排水池与通过分离装置与净水厂滤池相连接,所述分离装置包括污水管、与污水管相连接的净水厂沉淀池排泥管、与污水管相连接的净水厂滤池排水管、用于截留净水厂滤池的反冲洗水的第一控制阀、用于截留净水厂沉淀池的泥水的第二控制阀、用于连接所述污水管和调节池的排水池的进水管和用于连接所述污水管和调节池的排泥池的进泥管,所述进水管设置在所述第一控制阀和所述净水厂滤池排水管之间;所述进泥管设置在所述第二控制阀和所述净水厂沉淀池排泥管之间,所述净水厂沉淀池位于所述进泥管和第一控制阀之间;所述进泥管与所述污水管的连接处设有用于控制泥水进入所述排泥池的第三控制阀。

进一步地,所述泥水抽取装置包括与浓缩池相连接的排泥管,所述排泥管中设有管道混合器。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回收了净水厂沉淀池的排泥水和滤池反冲洗水,分开储存,并将滤池反冲洗水中的底泥通过底泥输送装置输送至排泥池,抽取上清液继续使用,提高了水利用率,节约水资源。

(2)通过水位检测机构和液位检测机构实现自动化监测排水池和排泥池水位情况监测,实现自动化运行,无需人员进行现场操作,无需增加净水厂原有工作人员和工作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合式调节池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底泥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0、排水池;11、上清液抽取装置;12、水位检测机构;13、上清液流量控制装置;

20、排泥池;21、泥水抽取装置;22、液位检测机构;23、排泥管;24、管道混合器;25、搅拌装置;

30、底泥输送装置;31、桁架式泵吸刮泥机;32、导轨;33、吸泥口;34、排泥口;35、刮泥板;36、刮泥组件;37、工作桥;38、吸泥管;

40、进水装置;41、污水管;42、净水厂沉淀池排泥管;43、净水厂滤池排水管;44、第一控制阀;45、第二控制阀;46、进水管;47、进泥管;48、第三控制阀;49、转换井;

50、控制中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方位词,如有术语“中心”,“横向”、“纵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方位和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叙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方位构造和操作,不能理解为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具体保护范围。

此外,如有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隐含指明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包括一个或者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描述中,“数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另有明确规定和限定,如有术语“组装”、“相连”、“连接”术语应作广义去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也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相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的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式调节池包括调节池本体和进水装置40,调节池本体包括用于接收净水厂滤池反冲洗水的排水池10和用于接收净水厂沉淀池排泥水的排泥池20,排水池10与排泥池20之间连接有底泥输送装置30,相对于现有的调节池,本实施例的调节池具有自动控制功能,具体体现在,排水池10和排泥池20并排设置,排泥池20的出泥口上设有泥水抽取装置21,排水池10的出水口上设有上清液抽取装置11,排水池10内设有水位检测机构12,水位检测机构12与上清液抽取装置11相连接,排泥池20内设有液位检测机构22,液位检测机构22与泥水抽取装置21相连接,由于净水厂滤池反冲洗水的排放时间不定,因此流量也不是匀速的,因此,当排水池10中的底泥被抽取到排泥池20中,留下较清澈的上清液,水位检测机构12检测到上清液达到设定水位,则启动上清液抽取装置11,将上清液回收利用,一般情况下为送至净水厂的进水口,重新进入净水系统;而当液位检测机构22检测到排泥池20中的液位达到设定值时,泥水抽取装置21开始工作,将泥水转移至浓缩池中,防止液位过高,泥水溢出排泥池20中,设备自动化运行,根据调节池水位情况进行自动控制,无需人员进行现场操作,无需额外增加原有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另外,排泥池20中可设置搅拌装置25,用于保持池中泥水平衡,防止底部沉积淤泥,导致排泥池20容量降低。上清液抽取装置11上连接有上清液流量控制装置13。

另外,由于将调节池分隔成排水池10和排泥池20,对于进水装置40还需特别设置,具体地说,排水装置包括污水管41,与污水管41相连接的净水厂沉淀池排泥管42以及与污水管41相连接的净水厂滤池排水管43,包括用于截留净水厂滤池的反冲洗水的第一控制阀44、用于截留净水厂沉淀池的泥水的第二控制阀45、用于连接污水管41和调节池的排水池10的进水管46和用于连接污水管41和调节池的排泥池20的进泥管47,进水管46设置在第一控制阀44和净水厂滤池排水管43之间;进泥管47设置在第二控制阀45和净水厂沉淀池排泥管42之间,净水厂沉淀池位于进泥管47和第一控制阀44之间;进泥管47与污水管41的连接处设有用于控制泥水进入排泥池20的第三控制阀48。利用多个控制阀对进入排泥池20和排水池10的泥水进行控制,可实现排泥水和反冲洗水分离,还可实现排泥池20和排水池10的放空检修,也可在不影响滤池反冲洗水回收使用和水厂正常运行的情况下,实现部分排泥水应急排放。

更具体地说,通过关闭第一控制阀44实现对于反冲洗水的截留,反冲洗水从净水厂滤池排水管43进入污水管41,而后进入排水池10;另外,通过关闭第一控制阀44和第二控制阀45,打开第三控制阀48,实现对于排泥水的截留,排泥水从净水厂沉淀池排泥管42排出,进入污水管41,而后进入排泥池20,实现两者分而治之的目的;另外,如需对调节池进行检修,则可关闭第三控制阀48,打开第一控制阀44和第二控制阀45,排水池10和排泥池20不再接纳滤池反冲洗水和沉淀池排泥水,且不影响水厂正常运转。由于净水厂沉淀池的清洗时间和滤池反冲洗时间不一致,且水量不同,净水厂沉淀池在清洗和大排泥时,排泥水量会远远超出排泥池20的可利用容积,因此排水池10在进行回收的同时,排泥水需应急排放,具体操作为,打开第二控制阀45,关闭第一控制阀44和第三控制阀48,清洗水和大排泥水进入污水管41进入市政管网。排水池10中的泥水沉淀后,排泥池20中的部分泥水也进入了浓缩池,因此可用底泥输送装置30将排水池10中的底泥送至排泥池20中,此时排水池10中的水位检测机构12通过监测水位变化来反馈信号控制上清液抽取装置11,来实现上清液和底泥的分离。

考虑到水厂原有构筑物设施和场地情况,在进泥管47与污水管41的连接处设有转换井49,第三控制阀48位于转换井49中,打开第三控制阀48,通过转换井49转换功能使排泥水进入排泥池20。更具体地说,第三控制阀48为蝶阀,便于调节泥水流量。

对于第一控制阀44的位置设置,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控制阀44设置在进水管46与污水管41的连接处,可设置成截止阀,防止排泥水反冲至排水池中,也可将第一控制阀44设为闸板阀,闸板阀开启,保证了反冲洗水可排入排泥池20中,防止排水池10发生溢流现象,不干扰净水厂和滤池的正常工作。

排水池10中的水位检测机构12和排泥池20中的液位检测机构22为超声波液位计,实际应用中,包括控制中心50,控制中心50为PLC控制柜,水位检测机构12和液位检测机构22与控制中心50相连接,泥水抽取装置21为潜水泵,超声波液位计监控排水池10和排泥池20内的水位,达到一定水位时会把信号反馈到PLC控制柜,然后启动潜水泵开关进行抽水,下降到设定水位时会把信号反馈回PLC控制柜,然后关闭潜水泵,潜水泵与浓缩池相连接。上清液抽取装置11的原理同上,上清液抽取装置11为回收水泵,与净水厂进水口相连接。

本实施例中采用的底泥输送装置30包括桁架式泵吸刮泥机31和设置在排水池10的池壁顶端的导轨32,桁架式泵吸刮泥机31沿导轨32移动,桁架式泵吸刮泥机31的吸泥口33位于排水池10底部,排泥口34设置在排泥池20上方。桁架式泵吸刮泥机31沿导轨32来回移动,将排水池10底部的底泥吸收,通过排泥口34排入排泥池20中,实现了上清液和底泥的分离。

更具体地说,桁架式泵吸刮泥机31底部设有若干刮泥板35,相邻的刮泥板35朝向位于中间的吸泥口33倾斜设置,桁架式泵吸刮泥机31包括用于安装刮泥板35的安装架。桁架式泵吸刮泥机31在移动时,刮泥板35将底泥集中至吸泥口33处,方便吸泥口33吸取,减少了吸泥口33的数量,提高吸泥效率。

另一种刮泥结构为,桁架式泵吸刮泥机31底部设有菱形的刮泥组件36,吸泥口33位于两个刮泥组件36之间,桁架式泵吸刮泥机31包括用于安装刮泥组件36的安装架,方便桁架式泵吸刮泥机31在来回运动时均可刮泥,提高刮泥效率,刮泥效果更好。

由于调节池面积较大,为了方便检修,可利用横跨排水池10的桁架式泵吸刮泥机31,在桁架式泵吸排泥机顶端设有工作桥37。

另外,排水池10中的底泥量可能不多,不方便在桁架式泵吸刮泥机31的吸泥管38中移动,因此,本实施例中的两个相邻的吸泥口33与同一根吸泥管38相连接,吸泥管38与排泥口34相连接,节省了桁架式泵吸刮泥机31的材料,预先将底泥汇总,方便输送至排泥口34,进入排泥池20中。

由于排泥池20与浓缩池相连接,为了加快处理流程,提高污泥沉淀率,泥水抽取装置21包括与浓缩池相连接的排泥管23,排泥管23中设有管道混合器24,在管道混合器24中进行絮凝剂与泥水的混合。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