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反冲洗过滤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62128发布日期:2019-07-24 13:05阅读:788来源:国知局
高压反冲洗过滤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过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压反冲洗过滤器。



背景技术:

煤矿井下综采液压支架采用的液压系统,位于井下煤灰较高的高污染区域,液压系统源头的乳化油箱极易受煤灰粉尘污染,这些煤灰粉尘造成了液压系统各密封件的非正常磨损,致使液压系统单元时间内故障频发,严重影像井下的正常工作。高压过滤器是一种液压系统中用于截留污染物的过滤装置,这种过滤器能滤除液压油中的煤灰、粉尘等污染物,保证液压油的清洁度。

当液压系统工作一段时间后,过滤器会被污染物堵塞,此时液压系统会因为供液不足而不能正常工作,因此,需要停止矿用泵工作,拆卸过滤器对其中的滤芯进行清洗,清洗完毕后再安装好继续工作。这种清洗方式会使整个液压系统停止工作,对矿井下的安全生产带来了隐患,因此亟需一种能在线自动清洗的过滤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清洗过滤器时需要使整个液压系统停止工作,给矿井下的安全生产带来隐患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压反冲洗过滤器,包括外壳以及设置于所述外壳内部的第一过滤组件、第二过滤组件、第一控制阀、第二控制阀、第一驱动组件、第二驱动组件、第一排污组件和第二排污组件;其中:

所述外壳上开设有入口、出口、第一排污口和第二排污口;

所述第一过滤组件,其一端通过所述第一控制阀与所述入口和所述第一排污口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出口连通;所述第一控制阀复位时所述第一过滤组件与所述入口连通;所述第一控制阀动作时所述第一过滤组件与所述第一排污口连通,同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驱动设置于所述第一排污口的第一排污组件动作,使所述第一排污口导通;

所述第二过滤组件,其一端通过所述第二控制阀与所述入口和所述第二排污口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出口连通;所述第二控制阀复位时所述第二过滤组件与所述入口连通,所述第二控制阀动作时所述第二过滤组件与所述第一排污口连通,同时,所述第二驱动组件驱动设置于所述第二排污口的第二排污组件动作,使第二排污口导通。

可选地,上述所述的高压反冲洗过滤器还包括先导阀,其中:

所述外壳上还开设有回液出口;

所述第一控制阀的控制端、所述第一驱动组件、所述第二控制阀的控制端以及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均通过所述先导阀与所述回液出口连接并在所述先导阀复位时与所述回液出口连通;

所述第二过滤组件的另一端通过所述先导阀与所述第一控制阀的控制端和所述第一驱动组件连接并在所述先导阀的阀芯调整至第一位置处时连通,使所述第一控制阀和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动作;

所述第一过滤组件的另一端通过所述先导阀与所述第二控制阀的控制端和所述第二驱动组件连接并在所述先导阀的阀芯位于第二位置处时导通,使所述第二控制阀和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动作。

可选地,上述所述的高压反冲洗过滤器中,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

第一滑动腔和与所述第一滑动腔连通的第一转动腔;

第一液压管道,设置于所述第一滑动腔中远离所述第一转动腔的一侧上其上开设有第一油孔,其一端与所述先导阀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控制阀的控制端连通;

第一滑动块,贯穿所述第一滑动腔和所述第一转动腔设置,并可沿所述第一滑动腔滑动;其位于所述第一转动腔中的部位的顶部垂直设置有第一连接杆;

第一转动块,位于所述第一转动腔中,其一端上成型有第一旋转孔,所述第二旋转孔套接在所述第一连接杆上;

第一转动轴,位于所述第一转动腔中,其垂直于所述第一转动块设置,其一端与所述第一转动块固定连接,其另一端与第一排污组件连接;

当所述先导阀的阀芯位于第一位置处时,所述第一液压管道通过所述先导阀与所述第二过滤组件导通,液压油通过所述第一油孔充满所述第一滑动腔,使所述第一滑动件向所述第一转动腔滑动,带动所述第一转动块转动,所述第一转动块带动所述第一转动轴转动,所述第一排污组件在所述第一转动轴的带动下开启。

可选地,上述所述的高压反冲洗过滤器中,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

第二滑动腔和与所述第二滑动腔连通的第二转动腔;

第二液压管道,设置于所述第二滑动腔中远离所述第二转动腔的一侧上,其上开设有第二油孔,其一端与所述先导阀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控制阀的控制端连通;

第二滑动块,贯穿所述第二滑动腔和所述第二转动腔设置,并可沿所述第二滑动腔滑动;其位于所述第二转动腔中的部位的顶部垂直设置有第二连接杆;

第二转动块,位于所述第二转动腔中,其一端上成型有第二旋转孔,所述第二旋转孔套接在所述第二连接杆上;

第二转动轴,位于所述第二转动腔中,其垂直于所述第二转动块设置,其一端与所述第二转动块固定连接,其另一端与第二排污组件连接;

当所述先导阀的阀芯位于第二位置处时,所述第二液压管道通过所述先导阀与所述第一过滤组件导通,液压油通过所述第二油孔充满所述第二滑动腔,使所述第二滑动件向所述第二转动腔滑动,带动所述第二转动块转动,所述第二转动块带动所述第二转动轴转动,所述第二排污组件在所述第二转动轴的带动下开启。

可选地,上述所述的高压反冲洗过滤器中:

所述第一滑动腔的底部和/或所述第二滑动腔的底部成型有凹槽。

可选地,上述所述的高压反冲洗过滤器中:

所述第一转动腔中成型有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一滑动块的顶端还成型有第一限位杆,所述第一限位杆位于所述第一限位槽中,使所述第一滑动块沿所述第一限位槽滑动;

所述第二转动腔中成型有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二滑动块的顶端还成型有第二限位杆,所述第二限位杆位于所述第二限位槽中,使所述第二滑动块沿所述第二限位槽滑动。

可选地,上述所述的高压反冲洗过滤器中:

所述第一滑动块底部的外壁上和/或所述第二滑动块底部的外壁上设置有橡胶圈。

可选地,上述所述的高压反冲洗过滤器中:

所述第一排污组件和所述第二排污组件均为钢球,所述钢球上成型有开口槽。

可选地,上述所述的高压反冲洗过滤器还包括:

第一压力开关,设置于所述第一过滤组件的内部,当所述第一过滤组件内部的压强大于所述第一压力开关的设定压力值时,所述第一压力开关闭合;

所述先导阀包括第一线圈,所述第一线圈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一压力开关与供电电源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线圈的另一端与所述供电电源的另一端连接;当所述第一压力开关闭合时,所述第一线圈与所述供电电源导通,所述先导阀的阀芯在所述第一线圈的作用下移动至所述第一位置处。

可选地,上述所述的高压反冲洗过滤器中还包括:

第二压力开关,设置于所述第二过滤组件的内部,当所述第二过滤组件内部的压强大于所述第二压力开关的设定压力值时,所述第二压力开关闭合;

所述先导阀包括第二线圈,所述第二线圈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二压力开关与所述供电电源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线圈的另一端与所述供电电源的另一端连接;当所述第二压力开关闭合时,所述第二线圈与所述供电电源导通,所述先导阀的阀芯在所述第二线圈的作用下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处。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高压反冲洗过滤器,通过设置第一控制阀、第二控制阀来控制液压油的走向,通过设置第一驱动组件、第二驱动组件、第一排污组件和第二排污组件完成排污口的打开或闭合,完成了第一过滤组件或第二过滤组件的反冲洗,在反冲洗的同时,仍然能保证液压油的供给,因而冲洗过滤组件时无需停止整个液压系统,保证了井下的生产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所述的高压反冲洗过滤器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所述的高压反冲洗过滤器的局部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所述的高压反冲洗过滤器的液压原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所述的高压反冲洗过滤器中驱动机构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高压反冲洗过滤器,包括外壳100以及设置于所述外壳100内部的第一过滤组件200、第二过滤组件300、第一控制阀400、第二控制阀500、第一驱动组件600、第二驱动组件700、第一排污组件800和第二排污组件,其中第二排污组件未在附图中标示。其中,第一过滤组件200和第二过滤组件300用于过滤液压油,两者可采用市面上常见的过滤组件,例如两者均可包括筒状滤芯筒,插设于滤芯筒上方的滤芯座,插设于滤芯筒下方的滤芯堵头以及设置于滤芯筒内的滤芯,所述滤芯上排布有多个通孔。所述外壳100 上设置有入口103、出口104、第一排污口101和第二排污口102。过滤时,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控制阀400和所述第二控制阀500均复位,所述第一过滤组件200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一控制阀400与所述入口103 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出口104连通。所述第二过滤组件300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二控制阀500与所述入口103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出口104连通。即过滤时,所述液压油从入口103进入外壳100内部后分成两路,一路经第一控制阀400后进入第一过滤组件200进行过滤,过滤后的液压油经出口104流出;另一路经第二控制阀500后进入第二过滤组件300进行过滤,过滤后的液压油经出口104流出。

当第一过滤组件200发生堵塞,需冲洗第一过滤组件200时,所述第一控制阀400动作,使所述第一过滤组件200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一控制阀400与所述第一排污口101连通。同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600动作,使设置于所述第一排污口101的第一排污组件800动作,所述第一排污口101导通。具体地,由于第二控制阀500处于复位状态,第一控制阀400动作,因此所述液压油通过所述入口103进入外壳100内部之后,只会经第二控制阀500进入第二过滤组件300,之后经第二过滤组件 300的另一端后分成两路,一路从出口104流出,另一路从第一过滤组件 200的另一端进入所述第一过滤组件200内部,对第一过滤组件200进行反冲洗,反冲洗后的污染物通过第一控制阀400后从第一排污口101排出。

当第二过滤组件300发生堵塞,需要冲洗第二过滤组件300时,所述第二控制阀500动作,使所述第二过滤组件300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二控制阀500与所述第二排污口102连通;同时,所述第二驱动组件700 动作,使设置于所述第二排污口102的第二排污组件动作,使第二排污口102导通。具体地,由于第一控制阀400处于复位状态,第二控制阀 500动作,因此所述液压油通过所述入口103进入外壳100内部之后,只会经第一控制阀400进入第一过滤组件200,之后经第一过滤组件200 的另一端后分成两路,一路从出口104流出,另一路从第二过滤组件300 的另一端进入所述第二过滤组件300内部,对第二过滤组件300进行反冲洗,反冲洗后的污染物通过第二控制阀500后从第二排污口102排出。

本实施例所述的高压反冲洗过滤器,通过设置第一控制阀400、第二控制阀500来控制液压油的走向,通过设置第一驱动组件600、第二驱动组件700、第一排污组件800和第二排污组件完成排污口的打开或闭合,完成了第一过滤组件200或第二过滤组件300的反冲洗,在反冲洗的同时,仍然能保证液压油的供给,因而冲洗过滤组件时无需停止整个液压系统,保证了井下的生产安全。

一般地,所述第一控制阀400、第二控制阀500、第一驱动组件600、第二驱动组件700均可采用手动或液压驱动的装置。本实施例采用液压驱动装置,并采用先导阀800自动控制第一控制阀400、第二控制阀500、第一驱动组件600和第二驱动组件700的自动动作和复位。具体地,所述外壳100上开设有回液出口105,所述先导阀800为Y型三位四通的阀门,包括四个端口,其第一端口与第一过滤组件200的另一端和第二过滤组件300的另一端的连通,其第二端口与回液出口105连通,其第三端口与第一控制阀400的控制端和第一驱动组件600连通,其第四端口与第二控制阀500的控制端和第二驱动组件700连通。

具体地,如图3所示,当先导阀800位于复位状态时,其第二端口、其第三端口和其第四端口连通,即第一控制阀400的控制端、第二控制阀500的控制端、第一驱动组件600、第二驱动组件700均通过所述先导阀800与回液出口105连通,使第一控制阀400、第二控制阀500、第一驱动组件600、第二驱动组件700位于复位状态。

如图3所示,当先导阀800的阀芯调整至第一位置处时,所述先导阀800的第一端口与第三端口导通,第二端口与第四端口导通,所述第二过滤组件300的另一端通过所述先导阀800与所述第一控制阀400的控制端和所述第一驱动组件600连通,使所述第一控制阀400和所述第一驱动组件600动作,即液压油从第二过滤组件300的另一端流出,通过先导阀800的第一端口、第三端口后进入所述第一控制阀400的控制端和所述第一驱动组件600,当所述液压油增多时,管道内压强增大,推动所述第一控制阀400的控制端和所述第一驱动组件600动作。而第二控制阀500的控制端和第二驱动组件700通过先导阀800与回液出口105 连通,因而处于复位状态。

如图3所示,当先导阀800的阀芯调整至第二位置处时,所述先导阀800的第一端口与第四端口导通,第二端口与第三端口导通,所述第一过滤组件200的另一端通过所述先导阀800与所述第二控制阀500的控制端和所述第二驱动组件700连通,使所述第二控制阀500和所述第二驱动组件700动作,即液压油从第一过滤组件200的另一端流出,通过先导阀800的第一端口、第四端口后进入所述第二控制阀500的控制端和所述第二驱动组件700,当所述液压油增多时,管道内压强增大,推动所述第二控制阀500的控制端和所述第二驱动组件700动作。而第一控制阀400的控制端和第一驱动组件600通过先导阀800与回液出口104 连通,因而处于复位状态。

所述第一驱动组件600和所述第二驱动组件700均为机械结构。具体地,如图4所示,所述第一驱动组件600包括第一滑动腔602、第一转动腔603、第一液压管道601、第一滑动块604、第一转动块606和第一转动轴607,所述第一滑动腔602和所述第一转动腔603连通,所述第一液压管道601设置于所述第一滑动腔602中远离所述第一转动腔603的一侧上,所述第一液压管道601上开设有第一油孔,所述第一液压管道 601的一端与所述先导阀800的第三端口连通,另一端与第一控制阀400 的控制端连通。第一滑动块604则贯穿所述第一滑动腔602和所述第一转动腔603设置,并可沿着第一滑动腔602滑动,第一滑动块604上位于所述第一转动腔603中的部位的顶部垂直设置有第一连接杆605。第一转动块606位于所述第一转动腔603中,其一端上成型有第一旋转孔,所述第一旋转孔套接在所述第一连接杆605上。第一转动轴607位于所述第一转动腔603中,其垂直于所述第一转动块606设置,第一转动轴 607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转动块606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一排污组件800 连接。当所述先导阀800的阀芯位于第一位置处时,所述第一液压管道 601通过所述先导阀800与所述第二过滤组件300导通,液压油通过所述第一油孔充满所述第一滑动腔602,使所述第一滑动件向所述第一转动腔 603滑动,带动所述第一转动块606转动,所述第一转动块606带动所述第一转动轴607转动,所述第一排污组件800在所述第一转动轴607的带动下开启。

所述第二驱动组件700包括第二滑动腔702、第二转动腔703、第二液压管道701、第二滑动块704、第二转动块706和第二转动轴707,所述第二滑动腔702和所述第二转动腔703连通,所述第二液压管道701 设置于所述第二滑动腔702中远离所述第二转动腔703的一侧上,所述第二液压管道701上开设有第二油孔,所述第二液压管道701的一端与所述先导阀800的第三端口连通,另一端与第二控制阀500的控制端连通。第二滑动块704则贯穿所述第二滑动腔702和所述第二转动腔703 设置,并可沿着第二滑动腔702滑动,第二滑动块704上位于所述第二转动腔703中的部分的顶部垂直设置有第二连接杆705。第二转动块706 位于所述第二转动腔703中,其一端上成型有第二旋转孔,所述第二旋转孔套接在所述第二连接杆705上。第二转动轴707位于所述第二转动腔703中,其垂直于所述第二转动块706设置,第二转动轴707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转动块706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排污组件连接。当所述先导阀800的阀芯位于第二位置处时,所述第二液压管道701通过所述先导阀800与所述第一过滤组件200导通,液压油通过所述第二油孔充满所述第二滑动腔702,使所述第二滑动件向所述第二转动腔703滑动,带动所述第二转动块706转动,所述第二转动块706带动所述第二转动轴707转动,所述第二排污组件在所述第二转动轴707的带动下开启。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滑动腔602的底部和/或所述第二滑动腔702 的底部成型有凹槽。所述凹槽用于容纳滞留的液压油,防止第一滑动块 604和/或第二滑动块704无法到达滑动腔的底部,而影像到第一排污组件800和/或第二排污组件的闭合。另外,在所述第一转动腔603中成型有第一限位槽608,所述第一滑块的顶端成型有第一限位杆,所述第一限位杆位于所述第一限位槽608中,使所述第一滑动块604沿所述第一滑动槽滑动,以防止第一滑动块604的脱轨。同样的,所述第二转动腔703 中成型有第二限位槽708,所述第二滑动块704的顶端还成型有第二限位杆,所述第二限位杆位于所述第二限位槽708中,使所述第二滑动块704 沿所述第二限位槽708滑动。所述第一滑动块604底部的外壁上和/或所述第二滑动块704底部的外壁上设置有橡胶圈。所述橡胶圈的设置可避免液压油沿着第一滑动腔602流入第一转动腔603中或沿着第二滑动腔 702流入第二转动腔703中。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排污组件800和第二排污组件均为钢球,所述钢球上成型有开口槽。当钢球旋转时,开口槽与第一排污口101或第二排污口102平行,使第一排污口101或第二排污口102打开;当钢球复位时,开口槽垂直于第一排污口101或第二排污口102,以关闭第一排污口101或第二排污口102。

上述方案中,所述先导阀800可通过机械控制,也可通过电控控制。若通过电控控制,上述方案还包括第一压力开关,所述第一压力开关设置于第一过滤组件200的内部,当所述第一过滤组件200内部的压强大于所述第一压力开关的设定压力值时,所述第一压力开关闭合。所述先导阀800包括第一线圈,所述第一线圈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一压力开关与供电电源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线圈的另一端与所述供电电源的另一端连接。当所述第一压力开关闭合时,所述第一线圈与所述供电电源导通,所述先导阀800的阀芯在所述第一线圈的作用下移动至所述第一位置处。当冲洗完毕时,所述第一过滤组件200内部的压强减小,使第一压力开关断开,当第一压力开关断开后,第一线圈与供电电源断开,先导阀800 的阀芯复位。

相同地,在第二过滤组件300中还设置有第二压力开关,当所述第二过滤组件300内部的压强大于所述第二压力开关的设定压力值时,所述第二压力开关闭合。所述先导阀800还包括第二线圈,所述第二线圈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二压力开关与所述供电电源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线圈的另一端与所述供电电源的另一端连接;当所述第二压力开关闭合时,所述第二线圈与所述供电电源导通,所述先导阀800的阀芯在所述第二线圈的作用下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处。当冲洗完毕时,所述第二过滤组件300内部的压强减小,使第二压力开关断开,当第二压力开关断开后,第二线圈与供电电源断开,先导阀800的阀芯复位。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