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系抽滤装置过滤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639630发布日期:2020-05-06 23:42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系抽滤装置过滤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真空抽滤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水系抽滤装置过滤杯。



背景技术:

真空抽滤装置是众多高校、研究所、生物制药、工业企业和环境监测等单位需要使用的一款仪器。其作为一个基础的工具,主要的作用是可以固定微孔滤膜,然后通过滤膜将液体中的固体、颗粒物或微生物截留在滤膜上,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为了达到分离的目的,一套完整的真空抽滤装置需要包括过滤瓶组、抽气泵和连接他们的泵管。过滤杯是过滤瓶组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一些需要避免不同组别水样品之间发生交叉污染的情况下,每次使用过滤杯进行抽滤处理后均需要对过滤杯进行消毒和灭菌处理,这样将会造成时间和人力的浪费,如果实验组别较多且灭菌不充分,还会造成样品的污染,从而导致实验样品采集的失败。因此,需要一种有效提高抽滤效率且避免样品污染的抽滤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一次性且使用快捷的水系抽滤装置过滤杯,通过该种过滤杯可提高水系样品抽滤效率,避免样品间的交叉污染,减少抽滤时间和人力的浪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水系抽滤装置过滤杯,由聚丙烯pp材质的漏斗型杯体和上下两层过滤网组成,杯体内壁上有上下两层凸出的环状结构以放置上下两层过滤网,外壁上印有容积刻度,杯体和上下两层过滤网经过灭菌和去dna酶和rna酶处理。

进一步,杯体上端口直径为120mm,下端底部外径为50mm,内径为47mm,容积为300ml。

进一步,上层环状结构外径为100mm,下层环状结构外径为80mm,两个环状结构的厚度同为4mm。

进一步,上层过滤网的直径为100mm,网孔为425μm,放置在上层环状结构上,下层过滤网直径为80mm,网孔为96μm,放置在下层环状结构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结合了真空抽滤的特点,提高了多组别水样处理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水系抽滤装置过滤杯的杯体示意图;

图2为水系抽滤装置过滤杯的上下两层过滤网示意图。

1、杯体,2、上层过滤网,3、下层过滤网,4、容积刻度,5、上层环状结构,6、下层环状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

本技术:
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由聚丙烯pp材质的漏斗型过滤杯杯体1和上层过滤网2(直径为100mm,网孔为425μm)和下层过滤网3(直径为80mm,网孔为96μm)组成。杯体1的容积为300ml,在杯壁上印有容积刻度4,内壁有上下两层凸出的环状结构5(外径为100mm)和6(外径为80mm),厚度同为4mm,用以分别放置滤网2和3;杯体1上端口7直径为120mm,下端底部外径8为50mm,内径9为45mm。杯体和滤网均经过灭菌和去dna酶和rna酶处理。

本装置使用时先将一次性包装打开,取出杯体1覆盖在放置好微孔滤膜的抽滤装置上,使用夹具固定,再将下层过滤网3与上层过滤网2依次放入杯中,即可进行抽滤操作,在进行不同组别的水样品抽滤时进行更换;在抽滤过程中,如遇杂质较多堵塞网孔,可根据需要更换过滤网。



技术特征:

1.一种水系抽滤装置过滤杯,由聚丙烯pp材质的漏斗型杯体(1)和上下两层过滤网(2、3)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杯体内壁上有上下两层凸出的环状结构(5、6)以放置所述上下两层过滤网(2、3),外壁上印有容积刻度(4),所述杯体(1)和上下两层过滤网(2、3)经过灭菌和去dna酶和rna酶处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系抽滤装置过滤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杯体(1)上端口直径为120mm,下端底部外径为50mm,内径为47mm,容积为300ml。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系抽滤装置过滤杯,其特征在于,上层环状结构(5)外径为100mm,下层环状结构(6)外径为80mm,两个环状结构的厚度同为4mm。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系抽滤装置过滤杯,其特征在于,上层过滤网(2)的直径为100mm,网孔为425μm,放置在所述上层环状结构(5)上,下层过滤网(3)直径为80mm,网孔为96μm,放置在所述下层环状结构(6)上。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系抽滤装置过滤杯,由聚丙烯PP材质的漏斗型杯体和上下两层过滤网组成,杯体内壁上有上下两层凸出的环状结构以放置上下两层过滤网,外壁上印有容积刻度,杯体和上下两层过滤网经过灭菌和去DNA酶和RNA酶处理。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一次性使用,操作方便,结合了真空抽滤的特点,提高了多组别水样处理的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孙鹏;姜亚洲;凌建忠;唐保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2019.06.10
技术公布日:2020.05.0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