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机硅消泡剂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1449263发布日期:2020-07-10 17:41阅读:74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有机硅消泡剂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有机硅消泡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消泡剂是用于抑制和消除各种有害泡沫的表面活性剂,是最有效控制泡沫的化学方法,广泛应用于化工、医药、纺织、印染、选矿、涂料和污水处理等领域。工业生产中泡沫会带来减小产能、原料浪费、质量下降等危害,对生产造成不利影响。

现有的有机硅消泡剂在制备过程中的乳化效果较差,使得最后消泡剂的使用效果偏低,而且通常的消泡剂都是液态状或粉末状的,液态消泡剂使用时容易受开封后保质期的限制,而粉末消泡剂又容易扬起粉尘,且不易控制用量。

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有机硅消泡剂的制备方法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有机硅消泡剂的制备方法。

一种有机硅消泡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重量配比的组分:甲基硅油90~110份、二甲基硅氧烷水解物40~60份、白炭黑40~60份、聚醚改性硅油40~60份、乳化助剂20~40份、表面改性剂7~9份、固化剂8~10份、载体70~90份和水;

所述有机硅消泡剂的制备过程如下:

s1、向反应釜依次投加甲基硅油、二甲基硅氧烷水解物、聚醚改性硅油和水,升温至100~150℃后进行搅拌,并使其最后降温至70~90℃;

s2、依次向s1中的反应釜中加入白炭黑、表面改性剂和乳化助剂,并保持反应釜内体系的温度在70~90℃,继续搅拌;

s3、向s2中的反应釜中滴加去离子水溶液,滴加完成后,保持反应釜内体系的温度为70~90℃继续搅拌10分钟;

s4、向s3中的反应釜中加入载体和固化剂,混合40~50分钟即得到固体状的消泡剂,并使用模具对其进行成型。

优选的,所述乳化助剂由硬脂酰乳酸钠、硬脂酰乳酸钙和聚氧乙烯醚中的其中两种以及羧甲基纤维素钠按1:1:1比例混合组成。

优选的,所述表面改性剂由卵磷脂和聚山梨酯按1:1比例混合组成。

优选的,所述载体为碳酸钠,固化剂为环氧树脂。

优选的,所述s1中反应釜的搅拌速度为1200转/分钟,且反应时间为1.5~2h。

优选的,所述s3中的去离子水为含有质量分数10%的cacl2去离子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通过在由硬脂酰乳酸钠、硬脂酰乳酸钙配制的乳化助剂中再加入羧甲基纤维素钠,进一步提高该乳化助剂的乳化效果,另外在该消泡剂的制备的成型工序中加入固化剂,令液体状的消泡剂固化成型,既能延长发泡剂的使用期限,又能提高发泡剂用量的准确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解说。

一种有机硅消泡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重量配比的组分:甲基硅油100份、二甲基硅氧烷水解物50份、白炭黑50份、聚醚改性硅油50份、乳化助剂30份、表面改性剂8份、固化剂9份、载体80份和水;

其中,乳化助剂由硬脂酰乳酸钠、硬脂酰乳酸钙和羧甲基纤维素钠按1:1:1比例混合组成,表面改性剂由卵磷脂和聚山梨酯按1:1比例混合组成,载体为碳酸钠,固化剂为环氧树脂。

有机硅消泡剂的制备过程如下:

s1、向反应釜依次投加甲基硅油、二甲基硅氧烷水解物、聚醚改性硅油和水,升温至135℃,以1200转/分钟速度搅拌,反应1.8h后使其降温至75℃;

s2、依次向s1中的反应釜中加入白炭黑、表面改性剂和乳化助剂,并保持反应釜内体系的温度在75℃,继续搅拌;

s3、向s2中的反应釜中滴加含有质量分数10%的cacl2去离子水溶液,滴加完成后,保持反应釜内体系的温度为75℃继续搅拌10分钟;

s4、向s3中的反应釜中加入碳酸钠和环氧树脂,混合45分钟即得到固体状的消泡剂,并使用模具对其进行成型。

本实施例中,

实施例一(不对消泡剂进行固化):

s1、向反应釜依次投加甲基硅油、二甲基硅氧烷水解物、聚醚改性硅油和水,升温至135℃,以1200转/分钟速度搅拌,反应1.8h后使其降温至75℃;

s2、依次向s1中的反应釜中加入白炭黑、表面改性剂和乳化助剂,并保持反应釜内体系的温度在75℃,继续搅拌;

s3、向s2中的反应釜中滴加含有质量分数10%的cacl2去离子水溶液,滴加完成后,保持反应釜内体系的温度为75℃继续搅拌10分钟;

s4、向s3中的反应釜中加入碳酸钠,混合45分钟即得到液态状的消泡剂。

实施例二(对消泡剂进行固化):

s1、向反应釜依次投加甲基硅油、二甲基硅氧烷水解物、聚醚改性硅油和水,升温至135℃,以1200转/分钟速度搅拌,反应1.8h后使其降温至75℃;

s2、依次向s1中的反应釜中加入白炭黑、表面改性剂和乳化助剂,并保持反应釜内体系的温度在75℃,继续搅拌;

s3、向s2中的反应釜中滴加含有质量分数10%的cacl2去离子水溶液,滴加完成后,保持反应釜内体系的温度为75℃继续搅拌10分钟;

s4、向s3中的反应釜中加入碳酸钠和环氧树脂,混合45分钟即得到固体状的消泡剂,并使用模具对其进行成型。

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所制备而成的消泡剂,在使用相同较长时间的情况下,实施例二所制备的固体消泡剂依旧能够进行使用,而实施例一所制备的液态消泡剂则有变质的情况出现。

综上所述,有机硅消泡剂的制备过程中,在成型过程中加入适量的固化剂,既可以延长该发泡剂的使用期限,又能对发泡剂的用量提高准确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有机硅消泡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配比的组分:甲基硅油90~110份、二甲基硅氧烷水解物40~60份、白炭黑40~60份、聚醚改性硅油40~60份、乳化助剂20~40份、表面改性剂7~9份、固化剂8~10份、载体70~90份和水;

所述有机硅消泡剂的制备过程如下:

s1、向反应釜依次投加甲基硅油、二甲基硅氧烷水解物、聚醚改性硅油和水,升温至100~150℃后进行搅拌,并使其最后降温至70~90℃;

s2、依次向s1中的反应釜中加入白炭黑、表面改性剂和乳化助剂,并保持反应釜内体系的温度在70~90℃,继续搅拌;

s3、向s2中的反应釜中滴加去离子水溶液,滴加完成后,保持反应釜内体系的温度为70~90℃继续搅拌10分钟;

s4、向s3中的反应釜中加入载体和固化剂,混合40~50分钟即得到固体状的消泡剂,并使用模具对其进行成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机硅消泡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乳化助剂由硬脂酰乳酸钠、硬脂酰乳酸钙和聚氧乙烯醚中的其中两种以及羧甲基纤维素钠按1:1:1比例混合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机硅消泡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改性剂由卵磷脂和聚山梨酯按1:1比例混合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机硅消泡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为碳酸钠,固化剂为环氧树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机硅消泡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反应釜的搅拌速度为1200转/分钟,且反应时间为1.5~2h。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机硅消泡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的去离子水为含有质量分数10%的cacl2去离子水。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有机硅消泡剂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有机硅消泡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重量配比的组分:甲基硅油90~110份、二甲基硅氧烷水解物40~60份、白炭黑40~60份、聚醚改性硅油40~60份、乳化助剂20~40份、表面改性剂7~9份、固化剂8~10份、载体70~90份和水;本发明通过加入羧甲基纤维素钠,进一步提高该乳化助剂的乳化效果,另外在该消泡剂的制备的成型工序中加入固化剂,既能延长发泡剂的使用期限,又能提高发泡剂用量的准确度。

技术研发人员:肖刚;黄海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传辰立新(厦门)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3.18
技术公布日:2020.07.1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