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对辊破碎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936216发布日期:2021-07-20 16:22阅读:85来源:国知局
一种对辊破碎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破碎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对辊破碎机。



背景技术:

对辊破碎机是一种用于矿石、煤焦、铁合金等物料破碎的机械设备,在冶金分析行业实验室中对辊破碎机用于各种物料的破碎具有广泛应用。

当前市场上常见的对辊破碎机包括机架、主、从辊轮、电机、将电机的动力传动到辊轮上的传动系统,位于辊轮上方的漏斗式送料装置和位于辊轮下方的抽屉式收料装置。该类型的破碎机电机直接与电源连接,当破碎的物料粘性大或硬度高时,通常会发生物料堵塞,辊轮卡死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切断电源,手动使物料松动后再启动破碎机,比较危险、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对辊破碎机,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对辊破碎机,包括电机、传动皮带、主动辊轮和从动辊轮、进料斗、机体保护罩以及位于主动辊轮和从动辊轮下方的收料装置,对应收料装置的下方,设置有收料槽;其中所述主动辊轮通过传动皮带与电机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辊轮表面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在从动辊轮表面宽度为5-8mm,深2-3mm,内宽4-6mm,其均匀分布于从动辊轮5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凹槽宽度为5mm,深度为2mm,内宽为4mm。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进料斗为锥形进料斗。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技术效果:采用从动辊轮带凹槽装置,可有效降低甚至避免物料因粘性过大或者强度过大,导致的辊轮卡死现象。在从动辊轮上,制成一系列宽度约为5mm,深度为2mm的凹槽,类似于齿轮结构,在破碎物料时,粘度大的样品碎成细小颗粒,可沿凹槽溜出,避免出现卡顿现象,进而提高安全系数和操作连贯性。避免了因物料堵塞,而造成的辊轮卡死现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主动辊轮和从动辊轮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3是现有技术中主动辊轮和从动辊轮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4是凹槽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电机;2、传动皮带;3、主动辊轮;4、进料斗;5、从动辊轮;6、机体保护罩;7、收料装置;8、收料槽;9、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一种对辊破碎机,包括电机1、传动皮带2、主动辊轮3和从动辊轮5、进料斗4、机体保护罩6以及位于主动辊轮3和从动辊轮5下方的收料装置7,对应收料装置的下方,设置有收料槽8;其中所述主动辊轮3通过传动皮带2与电机1连接,机体保护罩6安装破碎箱的上部,起到防护的作用;所述从动辊轮5表面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位于从动辊轮5上,所述凹槽在从动辊轮表面宽度为5-8mm,深2-3mm,内宽4-6mm,可根据辊轮大小进行适当调整宽度及深度,均匀分布于从动辊轮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凹槽9宽度为5mm,深度为2mm,内宽为4mm。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进料斗4为锥形进料斗。

在使用时,在物料进行破碎过程中,样品通过所述锥形进料斗4进料,经过主动辊轮,和从动辊轮5对样品进行破碎,在破碎过程中,有粘度大的物料或坚硬物料会出现卡样情况,经从动辊轮制成齿轮型结构,口避免物料卡样。破碎后物料经过收料装置7进入收料槽8中。采用从动辊轮带凹槽装置,可有效降低甚至避免物料因粘性过大或者强度过大,导致的辊轮卡死现象。在从动辊轮上,制成一系列的凹槽,类似于齿轮结构,在破碎物料时,粘度大的样品碎成细小颗粒,可沿凹槽溜出,避免出现卡顿现象,进而提高安全系数和操作连贯性。避免了因物料堵塞,而造成的辊轮卡死现象。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对辊破碎机,包括电机(1)、传动皮带(2)、主动辊轮(3)和从动辊轮(5)、进料斗(4)、机体保护罩(6)、以及位于主动辊轮(3)和从动辊轮(5)下方的收料装置(7),对应收料装置的下方,设置有收料槽(8);其中所述主动辊轮(3)通过传动皮带(2)与电机(1)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辊轮(5)表面设有凹槽(9),所述凹槽在从动辊轮表面宽度为5-8mm,深2-3mm,内宽4-6mm,其均匀分布于从动辊轮(5)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辊破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9)宽度为5mm,深度为2mm,内宽4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辊破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斗(4)为锥形进料斗。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对辊破碎机,包括电机(1)、传动皮带(2)、主动辊轮(3)和从动辊轮(5)、进料斗(4)、机体保护罩(6)、以及位于主动辊轮(3)和从动辊轮(5)下方的收料装置(7),对应收料装置的下方,设置有收料槽(8);其中所述主动辊轮(3)通过传动皮带(2)与电机(1)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辊轮(5)表面设有凹槽(9),可根据辊轮大小进行适当调整宽度及深度,均匀分布于从动辊轮上。采用从动辊轮带凹槽装置,可有效降低甚至避免物料因粘性过大或者强度过大,导致的辊轮卡死现象。在破碎物料时,粘度大的样品碎成细小颗粒,可沿凹槽溜出,避免出现卡顿现象,进而提高安全系数和操作连贯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学会;太井超;纪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津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6.01
技术公布日:2021.07.2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