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烧炉尾气处理装置的引风机叶片防腐蚀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958225发布日期:2021-05-07 19:57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焚烧炉尾气处理装置的引风机叶片防腐蚀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焚烧炉尾气处理装置,特别是一种焚烧炉尾气处理装置的引风机叶片防腐蚀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焚烧炉产生的尾气经尾气处理装置处理后,由引风机排出,尾气脱硫工艺采用湿法脱硫工艺,焚烧尾气进入洗涤塔后与碱性液体(ca(oh)2)接触,反应形成硫酸盐沉淀分离。在生产过程中,引风机在运行过程中多次出现因为震动而停机的现象。经维修人员检查发现,风机叶轮腐蚀严重,叶轮表面附着物较多。由于叶轮腐蚀及叶轮表面附着物等原因,造成转子质量不平衡,进而引起风机轴承震动,造成风机损坏。焚烧尾气脱硫后会有一定量的液滴随气流带出洗涤塔,这些液滴与废气中未完全吸收的so2等反应形成酸性物质,腐蚀引风机的叶轮及烟气管道,现场部分设备运行一段时间后出现金属部分腐蚀贯穿现象,同时还存在电化学腐蚀、结晶腐蚀和冲刷腐蚀,提高了维修成本,降低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焚烧炉尾气处理装置的引风机叶片防腐蚀结构,提高引风机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问题是:

一种焚烧炉尾气处理装置的引风机叶片防腐蚀结构,包括除酸塔、吸收塔、碱溶液泵,喷淋泵,风机,除酸塔的下部与第一尾气管路连通,除酸塔的上部通过碱溶液泵和第一碱溶液管路与碱溶液池连通,除酸塔的顶部通过第二尾气管路与吸收塔的下部连通,吸收塔的上部通过喷淋泵喷和喷淋管路与循环池连通,除酸塔和吸收塔的底部分别与碱溶液池和循环池连通,吸收塔的顶部出口通过第三尾气管路与除沫器的进口连通,除沫器的上部和底部分别与冲洗水管和循环池连通,除沫器的顶部出口通过第四尾气管路与风机的进口连通。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是:

尾气在进入引风机前首先通过除沫器,尾气中含有的水分在除沫器中聚集成较大液滴,当液滴重力超过气体的上升力与液体表面张力的合力时,液滴就从波形板表面分离下来,减少进入风机尾气中的水含量,进而减轻酸性气体产生的化学腐蚀,提高引风机的使用寿命,降低故障率,降低维修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的优化方案是:

除沫器为折流板结构。

除沫器的材料是聚丙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除酸塔1;第一尾气管路2;碱溶液泵3;碱溶液池4;碱溶液管路5;第一回流管路6;第二尾气管路7;吸收塔8;喷淋泵9;喷淋管路10;第二回流管路11;循环池12;第三尾气管路13;除沫器14;冲洗水管15;第四尾气管路16;第三回流管路17;风机18;连接管路1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详述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本实施例是一种焚烧炉尾气处理装置的引风机叶片防腐蚀结构,由除酸塔1、吸收塔8、除沫器14和风机18等构成。除酸塔1的下部与第一尾气管路2连通,焚烧炉的尾气经第一尾气管路2进入除酸塔1内,除酸塔1的上部通过碱溶液泵3和碱溶液管路5与碱溶液池4连通,除酸塔1的底部通过第一回流管路6与碱溶液4池连通。

除酸塔1的顶部通过第二尾气管路7与吸收塔8的下部进口连通,吸收塔8的上部通过喷淋泵9和喷淋管路10与循环池12连通,吸收塔8的底部通过第二回流管路11与循环池12连通,循环池12与碱溶液池4通过连接管路19连通。吸收塔8的顶部出口通过第三尾气管路13与除沫器14的进口连通,除沫器14的上部与进水管15连通,除沫器14的底部通过第三回流管路17与循环池12连通,除沫器14的顶部出口通过第四尾气管路16与风机17的进口连通,风机17的出口与烟囱连通。除酸塔1和吸收塔8均为筛板塔。除沫器14为折流板结构,折流板填料塔盘为两层,其材料是聚丙烯,每层均与进水管15连通。除沫器14、吸收塔8和除酸塔1的底部距地面两米,碱溶液池4和循环池12为地下池。第一回流管路6、第二回流管路11、冲洗水管15、第三回流管路17和连接管路19分别安装阀门。

在吸收塔8与风机18间增加除沫器14,尾气在进入风机18前首先通过除沫器14,尾气中含有的水分在除沫器中聚集成较大液滴,当液滴重力超过气体的上升力与液体表面张力的合力时,液滴就从波形板表面分离下来,减少进入风机18尾气中的水含量,进而减轻酸性气体产生的化学腐蚀。

由于气体中含有生石灰颗粒、硫酸盐及亚硫酸盐颗粒以及其他颗粒,不宜采用普通金属除沫网,运行一段时间后会堵塞除沫网,使除沫效果下降,同时也会增加管道阻力,破坏炉体(回转窑)内部负压。除沫器14材料选材要考虑耐腐蚀、耐磨损、耐温度波动或短时超温。除沫器14采用聚丙烯材料,可以耐80℃尾气,耐磨损、耐强酸腐蚀,提高了设备有效运行时间。采用折流板式除沫技术,分离效率高,设备阻力降小,允许气流速度大。气体通过波形板后,基本上不含雾(除雾效率96%)。这样在保证除雾效果的同时也保证了立炉(回转窑)内部负压状态。除沫器14的折流板在除沫同时,也起到除尘作用。在运行一段时间后,为了保持除雾通道清洁畅通、不增加阻力、不堵塞、能持续运行,需要定时有效地冲洗除沫器14。现场用一定压力的水反冲除沫器14的冲折流板,将除沫器14的折流板上沉淀物有效冲洗干净,除沫器14产生的冲洗液体排放至循环池12。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可行的实施例而已,并非因此局限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范围,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化,均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焚烧炉尾气处理装置的引风机叶片防腐蚀结构,包括除酸塔、吸收塔、碱溶液泵,喷淋泵,风机,除酸塔的下部与第一尾气管路连通,除酸塔的上部通过碱溶液泵和第一碱溶液管路与碱溶液池连通,除酸塔的顶部通过第二尾气管路与吸收塔的下部连通,吸收塔的上部通过喷淋泵喷和喷淋管路与循环池连通,除酸塔和吸收塔的底部分别与碱溶液池和循环池连通,其特征在于:吸收塔的顶部出口通过第三尾气管路与除沫器的进口连通,除沫器的上部和底部分别与冲洗水管和循环池连通,除沫器的顶部出口通过第四尾气管路与风机的进口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焚烧炉尾气处理装置的引风机叶片防腐蚀结构,其特征在于:除沫器为折流板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焚烧炉尾气处理装置的引风机叶片防腐蚀结构,其特征在于:除沫器的材料是聚丙烯。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焚烧炉尾气处理装置,特别是一种焚烧炉尾气处理装置的引风机叶片防腐蚀结构。包括除酸塔、吸收塔、碱溶液泵,喷淋泵,风机,除酸塔的下部与第一尾气管路连通,除酸塔的上部通过碱溶液泵和第一碱溶液管路与碱溶液池连通,除酸塔的顶部通过第二尾气管路与吸收塔的下部连通,吸收塔的上部通过喷淋泵喷和喷淋管路与循环池连通,除酸塔和吸收塔的底部分别与碱溶液池和循环池连通,吸收塔的顶部出口通过第三尾气管路与除沫器的进口连通,除沫器的上部和底部分别与冲洗水管和循环池连通,除沫器的顶部出口通过第四尾气管路与风机的进口连通。本实用新型减少进入风机尾气中的水含量,减轻酸性气体产生的化学腐蚀,提高引风机的使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李宇增;刘秀梅;李焱;冉德华;谌明;秦跃;乔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辽宁东野环保产业开发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8.30
技术公布日:2021.05.0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