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谷氨酸提取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266245发布日期:2021-06-01 23:49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一种谷氨酸提取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谷氨酸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谷氨酸提取设备。



背景技术:

谷氨酸,又称麸氨酸,是一种酸性氨基酸,医学上谷氨酸主要用于治疗肝性昏迷,还用于改善儿童智力发育,食品工业上,味精是常用的食品增鲜剂,其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盐,目前一般利用微生物发酵的方法获得谷氨酸发酵液,谷氨酸发酵液经灭菌后进入超滤膜进行超滤,澄清的谷氨酸发酵液在第一调酸罐中被调整ph值为3.20~3.25,然后进入常温的等电点连续蒸发降温结晶装置进行结晶,分离、洗涤,得到谷氨酸晶体和母液,将一部分母液进入脱盐装置,脱盐后的谷氨酸母液一部分与超滤后澄清的谷氨酸发酵液合并;另一部分在第二调酸罐中被调整ph值至4.5~7,蒸发、浓缩、再在第三调酸罐中调ph值至3.20~3.25后,进入低温的等电点连续蒸发降温结晶装置,使母液中的谷氨酸充分结晶出来,低温的等电点连续蒸发降温结晶装置排出的晶浆被分离、洗涤,得到谷氨酸晶体和二次母液。

在谷氨酸的提取过程中,调酸罐作为其中重要的设备,一般是将酸液直接通入调酸罐,然后再进行搅拌,以实现充分的调酸,但是,上述的酸液是在同一个部位通入,这就导致后续的调酸过程中,需要搅拌较长的时间,导致调酸的时间过长,且混合的质量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谷氨酸提取设备,简单便捷的实现酸液从不同部位的通入,缩短搅拌的时间,便于调酸,并达到良好的混合效果,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谷氨酸提取设备,包括罐体、电机、供酸泵和旋转接头,所述罐体的上部等距安装有进液管,所述罐体的下部两侧对称焊接有支腿,所述罐体的下中部安装有排液管,所述罐体的两侧内壁之间通过轴承转动架设有空心轴,所述空心轴的外侧环形阵列安装有导液管和搅拌叶片,每组所述搅拌叶片与每组所述导液管之间呈间隔布置,每组所述导液管的侧部均等距开设有出液口,所述电机通过螺栓固定安装于罐体的侧壁,所述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与空心轴相连,所述空心轴的一端外延至罐体的外部并与旋转接头的旋转端相连,所述供酸泵通过水泵座安装于罐体的侧部,所述供酸泵的出液端与旋转接头的固定端相连。

优选的,所述进液管和排液管的中部均安装有电动截止阀,每组所述进液管与每组所述导液管相对。

优选的,所述空心轴的两端分别与轴承的内圈密封固定,且轴承的外圈与罐体的侧壁密封固定。

优选的,每组所述搅拌叶片的侧部均设置有外凸部,每组所述搅拌叶片的端部与罐体的内壁呈间隙配合。

优选的,所述旋转接头的中心线与空心轴的中心线同轴设置,所述旋转接头的固定端与罐体的侧壁通过连接架相连。

优选的,所述供酸泵的输出端与旋转接头的固定端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进液管将谷氨酸母液从多个部位通入到罐体的内部,通过供酸泵将调节用的酸液依次通入空心轴和导液管,并通过导液管侧部开设的出液口将酸液从多个部位通入到罐体的内部,避免了从单个部位通入酸液导致的搅拌时间过长的问题;

2、通过电机的运行带动空心轴在旋转接头的配合下转动,空心轴的转动带动导液管和搅拌叶片转动,导液管的转动带动出液口的位置发生改变,搅拌叶片进行搅拌混合,达到良好的混合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a部分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导液管部分结构侧视剖视示意图。

图中:1、罐体;2、电机;3、供酸泵;4、旋转接头;5、进液管;6、支腿;7、排液管;8、空心轴;9、导液管;10、搅拌叶片;11、出液口;12、电动截止阀;13、外凸部;14、连接架;15、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谷氨酸提取设备,包括罐体1、电机2、供酸泵3和旋转接头4,罐体1的上部等距安装有进液管5,进液管5和排液管7的中部均安装有电动截止阀12,每组进液管5与每组导液管9相对,罐体1的下部两侧对称焊接有支腿6,罐体1的下中部安装有排液管7,罐体1的两侧内壁之间通过轴承转动架设有空心轴8,空心轴8的两端分别与轴承的内圈密封固定,且轴承的外圈与罐体1的侧壁密封固定,空心轴8的外侧环形阵列安装有导液管9和搅拌叶片10,每组搅拌叶片10与每组导液管9之间呈间隔布置,每组搅拌叶片10的侧部均设置有外凸部13,每组搅拌叶片10的端部与罐体1的内壁呈间隙配合,每组导液管9的侧部均等距开设有出液口11;

请参阅图1,电机2通过螺栓固定安装于罐体1的侧壁,电机2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与空心轴8相连,空心轴8的一端外延至罐体1的外部并与旋转接头4的旋转端相连,供酸泵3通过水泵座安装于罐体1的侧部,供酸泵3的出液端与旋转接头4的固定端相连,供酸泵3的输出端与旋转接头4的固定端之间设置有密封圈15,旋转接头4的中心线与空心轴8的中心线同轴设置,旋转接头4的固定端与罐体1的侧壁通过连接架14相连。

工作原理:使用时,通过进液管5将谷氨酸母液从多个部位通入到罐体1的内部,通过供酸泵3将调节用的酸液依次通入空心轴8和导液管9,并通过导液管9侧部开设的出液口11将酸液从多个部位通入到罐体1的内部,避免了从单个部位通入酸液导致的搅拌时间过长的问题;

通过电机2的运行带动空心轴8在旋转接头4的配合下转动,空心轴8的转动带动导液管9和搅拌叶片10转动,导液管9的转动带动出液口11的位置发生改变,搅拌叶片10进行搅拌混合,达到良好的混合效果。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谷氨酸提取设备,包括罐体(1)、电机(2)、供酸泵(3)和旋转接头(4),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的上部等距安装有进液管(5),所述罐体(1)的下部两侧对称焊接有支腿(6),所述罐体(1)的下中部安装有排液管(7),所述罐体(1)的两侧内壁之间通过轴承转动架设有空心轴(8),所述空心轴(8)的外侧环形阵列安装有导液管(9)和搅拌叶片(10),每组所述搅拌叶片(10)与每组所述导液管(9)之间呈间隔布置,每组所述导液管(9)的侧部均等距开设有出液口(11),所述电机(2)通过螺栓固定安装于罐体(1)的侧壁,所述电机(2)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与空心轴(8)相连,所述空心轴(8)的一端外延至罐体(1)的外部并与旋转接头(4)的旋转端相连,所述供酸泵(3)通过水泵座安装于罐体(1)的侧部,所述供酸泵(3)的出液端与旋转接头(4)的固定端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谷氨酸提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管(5)和排液管(7)的中部均安装有电动截止阀(12),每组所述进液管(5)与每组所述导液管(9)相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谷氨酸提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轴(8)的两端分别与轴承的内圈密封固定,且轴承的外圈与罐体(1)的侧壁密封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谷氨酸提取设备,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搅拌叶片(10)的侧部均设置有外凸部(13),每组所述搅拌叶片(10)的端部与罐体(1)的内壁呈间隙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谷氨酸提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接头(4)的中心线与空心轴(8)的中心线同轴设置,所述旋转接头(4)的固定端与罐体(1)的侧壁通过连接架(14)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谷氨酸提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供酸泵(3)的输出端与旋转接头(4)的固定端之间设置有密封圈(15)。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谷氨酸提取设备,包括罐体、电机、供酸泵和旋转接头,所述罐体的上部等距安装有进液管,所述罐体的下中部安装有排液管,所述罐体的两侧内壁之间通过轴承转动架设有空心轴,所述空心轴的外侧环形阵列安装有导液管和搅拌叶片,每组所述导液管的侧部均等距开设有出液口,所述电机通过螺栓固定安装于罐体的侧壁,所述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与空心轴相连,所述空心轴的一端外延至罐体的外部并与旋转接头的旋转端相连,所述供酸泵通过水泵座安装于罐体的侧部,所述供酸泵的出液端与旋转接头的固定端相连。本实用新型简单便捷的实现酸液从不同部位的通入,缩短搅拌的时间,便于调酸,并达到良好的混合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罗启全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峨眉山市龙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9.02
技术公布日:2021.06.0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