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一体化垃圾中转站臭气吸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974741发布日期:2021-07-23 14:24阅读:62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一体化垃圾中转站臭气吸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智能一体化垃圾中转站臭气吸附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的推行,不管在人口相对集中的城镇还是人口分散但分布广阔的农村,生活垃圾的处理一直是困扰我国城镇和农村卫生文明发展的一个难题。我国人口众多,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数量巨大,然而传统的垃圾存储清运方式为:以社区、村庄、巷道、集市、校企机关等为单位,用大的垃圾收集桶收集,然后通过转运车辆运输至转运站,在转运站集中后,再转运至集中处理点进行焚烧处理。

目前现有的垃圾中转站臭气吸附装置除臭效果差,极易造成环境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一体化垃圾中转站臭气吸附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智能一体化垃圾中转站臭气吸附装置,包括吸附舱、主排气管和副排气管,所述吸附舱的侧壁上端开设有活性炭添加口,所述吸附舱的侧壁下端开设有活性炭更换口,所述吸附舱远离活性炭更换口的一侧设置有连接管道,所述吸附舱的顶端左侧与副排气管连通固定连接,所述副排气管的中部设置有一号负压风机,所述吸附舱的顶端右侧与主排气管连通固定连接,所述主排气管的中部设置有二号负压风机。

优选的,所述吸附舱的舱壁底部为一圈多孔状孔洞。

优选的,所述吸附舱的内部填充有活性炭。

优选的,所述吸附舱的顶面从左至右依次开设有两个孔。

优选的,所述副排气管的顶端与主排气管的上端连通,且连通位置位于主排气管内的有二号负压风机之上。

优选的,所述主排气管中二号负压风机功率大于副排气管中一号负压风机。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一体化垃圾中转站臭气吸附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产品密封性能好,臭气处理效果佳,不会污染周围环境空气,污水处理无残留。

(2)、本产品外观美观度高,功能性丰富,使垃圾中转站不再是美丽城镇、乡村发展的难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臭气吸附装置左侧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臭气吸附装置右侧结构示意图。

图中:1吸附舱、2活性炭添加口、3活性炭更换口、4连接管道、5副排气管、6主排气管、7一号负压风机、8二号负压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智能一体化垃圾中转站臭气吸附装置,包括吸附舱1、主排气管6和副排气管5,吸附舱1的侧壁上端开设有活性炭添加口2,吸附舱1的侧壁下端开设有活性炭更换口3,吸附舱1远离活性炭更换口3的一侧设置有连接管道4,吸附舱1的顶端左侧与副排气管5连通固定连接,副排气管5的中部设置有一号负压风机7,吸附舱1的顶端右侧与主排气管6连通固定连接,主排气管6的中部设置有二号负压风机8。

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是,吸附舱1的舱壁底部为一圈多孔状孔洞;

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是,吸附舱1的内部填充有活性炭;

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是,吸附舱1的顶面从左至右依次开设有两个孔;

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是,副排气管5的顶端与主排气管6的上端连通,且连通位置位于主排气管6内的有二号负压风机8之上;

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是,主排气管6中二号负压风机8功率大于副排气管5中一号负压风机7。

使本实用新型不仅密封性能好,臭气处理效果佳,不会污染周围环境空气,污水处理无残留,而且外观美观度高,功能性丰富。

工作时,启动一号负压风机7与二号负压风机8,通过吸附舱底部一圈多孔状孔洞吸附臭气,通过吸附舱1的内部的活性炭,过滤臭气,最后通过主排气管6与副排气管5将过滤后的气体排出,当活性炭数量不够时,可以通过活性炭添加口2添加活性炭,当活性炭长期使用失效后,可以通过活性炭更换口3将废弃活性炭取出,在通过活性炭添加口2进行活性炭的添加,由此进行循环臭气吸附过滤的作业。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智能一体化垃圾中转站臭气吸附装置,包括吸附舱(1)、主排气管(6)和副排气管(5),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舱(1)的侧壁上端开设有活性炭添加口(2),所述吸附舱(1)的侧壁下端开设有活性炭更换口(3),所述吸附舱(1)远离活性炭更换口(3)的一侧设置有连接管道(4),所述吸附舱(1)的顶端左侧与副排气管(5)连通固定连接,所述副排气管(5)的中部设置有一号负压风机(7),所述吸附舱(1)的顶端右侧与主排气管(6)连通固定连接,所述主排气管(6)的中部设置有二号负压风机(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一体化垃圾中转站臭气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舱(1)的舱壁底部为一圈多孔状孔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一体化垃圾中转站臭气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舱(1)的内部填充有活性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一体化垃圾中转站臭气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舱(1)的顶面从左至右依次开设有两个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一体化垃圾中转站臭气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副排气管(5)的顶端与主排气管(6)的上端连通,且连通位置位于主排气管(6)内的有二号负压风机(8)之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一体化垃圾中转站臭气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排气管(6)中二号负压风机(8)功率大于副排气管(5)中一号负压风机(7)。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一体化垃圾中转站臭气吸附装置,涉及垃圾处理技术领域。该智能一体化垃圾中转站臭气吸附装置,包括吸附舱、主排气管和副排气管,所述吸附舱的侧壁上端开设有活性炭添加口,所述吸附舱的侧壁下端开设有活性炭更换口,所述吸附舱远离活性炭更换口的一侧设置有连接管道,所述吸附舱的顶端左侧与副排气管连通固定连接,所述副排气管的中部设置有一号负压风机,所述吸附舱的顶端右侧与主排气管连通固定连接,所述主排气管的中部设置有二号负压风机。本实用新型密封性能好,臭气处理效果佳,不会污染周围环境空气,污水处理无残留,而且外观美观度高,功能性丰富。

技术研发人员:张宝家;徐志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南中境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0.31
技术公布日:2021.07.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