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粒状硫铵尾气粉尘的收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763329发布日期:2021-09-25 09:36阅读:4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粒状硫铵尾气粉尘的收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尾气处理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粒状硫铵尾气粉尘的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2.在我公司粒状硫酸铵【化学式为:(nh4)2so4】工业化生产过程中,目前主要依靠沸腾炉燃烧原煤产生的热烟气干燥产品颗粒,以此烘干产品颗粒的水分,保证产品的质量。
3.众所周知,燃煤烟气夹带大量的煤灰粉尘颗粒,如果不净化收集这部分煤灰粉尘颗粒,直接使用夹带大量煤灰粉尘颗粒的烟气进行硫酸铵产品的干燥。就会导致硫酸铵产品的杂质多,养分不达标,进而引发产品质量事故。所以沸腾炉出口烟气需要净化,使用煤灰粉尘颗粒含量比较少的热风干燥硫酸铵产品,以保证硫酸铵产品颗粒杂质含量少,养分达标。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于上述沸腾炉烟气的缺点,提出一种用于粒状硫铵尾气粉尘的收集装置。
5.一种用于粒状硫铵尾气粉尘的收集装置,包括圆柱形的筒体和筒体下部的圆锥形粉尘收集装置输灰口;所述筒体和粉尘收集装置输灰口为一体式结构;在筒体的上方一侧设有粉尘收集装置进口管道,在筒体的上方设有粉尘收集装置出口管道;在筒体内部分布有6块粉尘收集装置收灰隔板,在粉尘收集装置收灰隔板上设有振打装置。
6.所述粉尘收集装置进口管道与沸腾炉出口管道连接。
7.所述粉尘收集装置的筒体外设有保温层。
8.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沸腾炉燃煤产生的热烟气通过输出管道进入粉尘收集装置内。热烟气切向进入粉尘收集装置后,在收灰隔板及烟气旋转时所产生的离心力的作用下,烟气粉尘从热烟气流中分离出来,堆集到收灰隔板及筒体上。经振打装置及粉尘自身重力作用,收集到输灰口排出,净化过后的热烟气从粉尘收集装置顶部排出,然后进入生产系统干燥粒状硫铵产品颗粒。
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0.(1)使用该装置能有效的净化沸腾炉产生的烟气煤灰粉尘,有效的阻止杂质进入产品干燥系统,以确保产品质量合格。
11.(2)使用本实用新型装置能确保沸腾炉燃烧后的炉灰、杂质能有效收集。
12.(3)本实用新型装置布置在沸腾炉出风管位置,不另外占用安装位置,装置设计简单,使用效果好。
13.(4)本实用新型装置故障率低,基本不需要维修。
14.(5)本实用新型装置为静设备,不需要使用电能或者造成其他能耗。
附图说明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布置示意图。
17.图中:1、粉尘收集装置输灰口;2、保温层;3、粉尘收集装置;4、粉尘收集装置进口管道;5、粉尘收集装置收灰隔板;6、振打装置;7、粉尘收集装置出口管道;8、沸腾炉;9、沸腾炉出口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18.一种用于粒状硫铵尾气粉尘的收集装置,包括圆柱形的筒体和筒体下部的圆锥形粉尘收集装置输灰口1;所述筒体和粉尘收集装置输灰口1为一体式结构;在筒体的上方一侧设有粉尘收集装置进口管道4,在筒体的上方设有粉尘收集装置出口管道7;在筒体内部分布有6块粉尘收集装置收灰隔板5,在粉尘收集装置收灰隔板5上设有振打装置6。筒体材料使用耐热耐磨不锈钢制作。
19.所述粉尘收集装置进口管道4与沸腾炉出口管道9连接。
20.所述粉尘收集装置的筒体外设有保温层2。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粒状硫铵尾气粉尘的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圆柱形的筒体和筒体下部的圆锥形粉尘收集装置输灰口(1);所述筒体和粉尘收集装置输灰口(1)为一体式结构;在筒体的上方一侧设有粉尘收集装置进口管道(4),在筒体的上方设有粉尘收集装置出口管道(7);在筒体内部分布有6块,粉尘收集装置收灰隔板(5),在粉尘收集装置收灰隔板(5)上设有振打装置(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粒状硫铵尾气粉尘的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粉尘收集装置进口管道(4)与沸腾炉出口管道(9)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粒状硫铵尾气粉尘的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粉尘收集装置的筒体外设有保温层(2)。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粒状硫铵尾气粉尘的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圆柱形的筒体和筒体下部的圆锥形粉尘收集装置输灰口(1);所述筒体和粉尘收集装置输灰口(1)为一体式结构;在筒体的上方一侧设有粉尘收集装置进口管道(4),在筒体的上方设有粉尘收集装置出口管道(7);在筒体内部分布有6块粉尘收集装置收灰隔板(5),在粉尘收集装置收灰隔板(5)上设有振打装置(6)。本实用新型的装置能有效的净化沸腾炉产生的烟气煤灰粉尘,有效的阻止杂质进入产品干燥系统,以确保产品质量合格;同时,本实用新型设计简单,使用效果好;此外,本实用新型的装置故障率低,基本不需要维修。基本不需要维修。基本不需要维修。


技术研发人员:王小裕 杨前武 杨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瓮福(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2.10
技术公布日:2021/9/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