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轨道交通用绿色单组分聚氨酯胶粘合剂混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990968发布日期:2021-10-19 21:01阅读:98来源:国知局
一种轨道交通用绿色单组分聚氨酯胶粘合剂混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聚氨酯胶粘合剂混料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轨道交通用绿色单组聚氨酯胶粘合剂混料装置。


背景技术:

2.聚氨酯胶粘剂是指在分子链中含有氨基甲酸酯基团或异氰酸酯基的胶粘剂。聚氨酯胶粘剂分为多异氰酸酯和聚氨酯两大类。多异氰酸酯分子链中含有异氰基和氨基甲酸酯基,故聚氨酯胶粘剂表现出高度的活性与极性。与含有活泼氢的基材,如泡沫、塑料、木材、皮革、织物、纸张、陶瓷等多孔材料,以及金属、玻璃、橡胶、塑料等表面光洁的材料都有优良的化学粘接力。聚氨酯粘合剂在混料加工时原料的添加很难控制搅拌的量,无法连续进行搅拌,因此提出一种轨道交通用绿色单组聚氨酯胶粘合剂混料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传统高精密空气净化器当受到碰撞的时候,空气过滤器精度和寿命很容易下降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轨道交通用绿色单组聚氨酯胶粘合剂混料装置。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轨道交通用绿色单组分聚氨酯胶粘合剂混料装置,包括框架,所述框架内设有搅拌腔,所述框架顶部两侧设有卸料箱,所述卸料箱顶部设有输入管,所述卸料箱内设有转动连接的卸料辊,所述卸料辊设有储存槽,所述框架顶部靠近卸料箱设有电机二,所述框架中心顶部设有电机一,所述电机一输出轴贯穿框架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上设有搅拌杆一和搅拌杆二,所述转动杆底部设有扇叶,所述框架底部设有出料装置。
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7.所述出料装置在框架内设有与搅拌槽连通的输送腔,所述框架靠近输送腔设有电机三,所述电机三输出轴贯穿框架在输送腔内连接有螺旋杆,所述输送腔一端设有出料口。
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9.所述出料口设有阀。
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1.两个所述电机二为伺服电机。
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3.所述搅拌杆二上设有穿孔。
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5.两个所述电机二输出轴通过链条与卸料辊转动轴连接。
16.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7.1、本实用新型中,框架内设有搅拌腔,框架顶部两侧设有卸料箱,卸料箱顶部设有连接有输入管,卸料箱内设有转动连接的卸料辊,卸料辊设有储存槽,卸料辊与卸料箱内壁
紧贴,通过控制两个电机二的转动速度,控制卸料辊转动的速度,进而控制投料的量,可连续进行连续的投料,方便进行混料,可提高粘合剂的质量。
附图说明
18.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混料转动装置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19.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框架俯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20.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搅拌杆二俯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21.图例说明:
22.1、框架;2、卸料箱;3、输入管;4、搅拌腔;5、卸料辊;6、储存槽;7、电机一;8、转动杆;9、搅拌杆一;10、电机二;11、链条;12、搅拌杆二;13、穿孔;14、电机三;15、输送腔;16、螺旋杆;17、扇叶;18、出料口;19、阀。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4.请参阅图1

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轨道交通用绿色单组分聚氨酯胶粘合剂混料装置,包括框架1,框架1内设有搅拌腔4,框架1顶部两侧设有卸料箱2,搅拌腔4与两个卸料箱2连通,卸料箱2顶部设有输入管3,输入管3顶部连接料筒,卸料箱2内设有转动连接的卸料辊5,卸料辊5设有储存槽6,框架1顶部靠近卸料箱2设有电机二10,框架1中心顶部设有电机一7,电机一7输出轴贯穿框架1连接有转动杆8,转动杆8上设有搅拌杆一9和搅拌杆二12,转动杆8底部设有扇叶17,框架1底部设有出料装置。
25.具体的,如图1所示,出料装置在框架1内设有与搅拌腔4连通的输送腔15,框架1靠近输送腔15设有电机三14,电机三14输出轴贯穿框架1在输送腔15 内连接有螺旋杆16,输送腔15一端设有出料口18,出料口18设有阀19,可控制出料。
26.具体的,如图1所示,两个电机二10为伺服电机,伺服电机精度高、转速稳定、抗过载能力强。
27.具体的,如图1和图3所示,搅拌杆二12上设有穿孔13,增加搅拌的效率。
28.具体的,如图1所示,两个电机二10输出轴通过链条11与卸料辊5转动轴连接,链条11连接能够保证准确的传动比,传递功率较大,并且作用在轴上的力较小,传动效率高。
29.工作原理:使用时,框架1内设有搅拌腔4,框架1顶部两侧设有卸料箱2,搅拌腔4与两个卸料箱2连通,卸料箱2顶部设有连接有输入管3,输入管3顶部连接料筒,卸料箱2内设有转动连接的卸料辊5,卸料辊5设有储存槽6,卸料辊5与卸料箱2内壁紧贴,通过控制两个电机二10的转动速度,控制卸料辊5 转动的速度,卸料辊5每转动一个储存槽6的角度,可使储存槽6的原料投入搅拌腔4内,在进行一次投料后顶部的储存槽6会填满原料,从而可以不停的进行原料投入和搅拌,可提高粘合剂的质量。
3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
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轨道交通用绿色单组分聚氨酯胶粘合剂混料装置,包括框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内设有搅拌腔(4),所述框架(1)顶部两侧设有卸料箱(2),所述卸料箱(2)顶部设有输入管(3),所述卸料箱(2)内设有转动连接的卸料辊(5),所述卸料辊(5)设有储存槽(6),所述框架(1)顶部靠近卸料箱(2)设有电机二(10),所述框架(1)中心顶部设有电机一(7),所述电机一(7)输出轴贯穿框架(1)连接有转动杆(8),所述转动杆(8)上设有搅拌杆一(9)和搅拌杆二(12),所述转动杆(8)底部设有扇叶(17),所述框架(1)底部设有出料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道交通用绿色单组分聚氨酯胶粘合剂混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装置在框架(1)内设有与搅拌腔(4)连通的输送腔(15),所述框架(1)靠近输送腔(15)设有电机三(14),所述电机三(14)输出轴贯穿框架(1)在输送腔(15)内连接有螺旋杆(16),所述输送腔(15)一端设有出料口(18)。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轨道交通用绿色单组分聚氨酯胶粘合剂混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口(18)设有阀(19)。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道交通用绿色单组分聚氨酯胶粘合剂混料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电机二(10)为伺服电机。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道交通用绿色单组分聚氨酯胶粘合剂混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杆二(12)上设有穿孔(13)。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道交通用绿色单组分聚氨酯胶粘合剂混料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电机二(10)输出轴通过链条(11)与卸料辊(5)转动轴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轨道交通用绿色单组分聚氨酯胶粘合剂混料装置,包括框架,所述框架内设有搅拌腔,所述框架顶部两侧设有卸料箱,所述卸料箱顶部设有连接有输入管,所述卸料箱内设有转动连接的卸料辊,所述卸料辊设有储存槽,所述框架顶部靠近卸料箱设有电机二,所述框架中心顶部设有电机一,所述电机一输出轴贯穿框架连接有转动杆。本实用新型中,框架内设有搅拌腔,框架顶部两侧设有卸料箱,卸料箱顶部设有连接有输入管,卸料箱内设有转动连接的卸料辊,卸料辊设有储存槽,卸料辊与卸料箱内壁紧贴,通过控制两个电机二的转动速度,控制卸料辊转动的速度,进而控制投料的量。进而控制投料的量。进而控制投料的量。


技术研发人员:刘卫 刘斌彬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靖江市恒宇粘合剂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2.17
技术公布日:2021/10/1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