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芽孢杆菌加工用除尘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785722发布日期:2021-09-25 14:49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一种芽孢杆菌加工用除尘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芽孢杆菌加工领域,具体是一种芽孢杆菌加工用除尘设备。


背景技术:

2.芽孢杆菌属,细菌的一属,能形成芽孢(内生孢子)。它们对外界有害因子抵抗力强,分布广,存在于土壤、水、空气以及动物肠道等处。芽孢杆菌属细菌较大,革兰氏阳性、是严格需氧或兼性厌氧的有荚膜的杆菌。该属细菌的重要特性是能够产生对不利条件具有特殊抵抗力的芽孢。芽孢杆菌属可分为以下亚群:多黏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包括蜡样芽孢杆菌和地衣芽孢杆菌)、短芽孢杆菌和炭疽芽孢杆菌。芽孢杆菌具有耐高温、快速复活和较强分泌酶等特点,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存活。在营养缺乏、干旱等条件下形成芽孢,在条件适宜时又可以重新萌发成营养体。
3.但是,芽孢杆菌的成品通常呈现粉末状,因此导致其生产车间会存在大量的粉尘,对工作环境产生严重影响,因此需要一种除尘设备对工作空间进行除尘,以净化工作环境。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芽孢杆菌加工用除尘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芽孢杆菌加工用除尘设备,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顶部内侧固定连接有进气斗,进气斗的下方设有水箱,水箱与箱体的内壁固定连接,进气斗的开口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防护网,水箱的顶面固定安装有抽气泵,抽气泵的进气口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管,第一连接管的一端与进气斗的底端固定连接且连通,抽气泵的出气口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管,第二连接管的一端插入水箱内,且第二连接管的外壁与水箱的顶部外壁固定连接,抽气泵的外侧设有出气管,出气管的一端与水箱固定连接且相互连接通,出气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出气斗,出气斗穿出箱体,出气斗的开口处外壁规定连接有第二防护网,水箱的顶面一角固定连个有与其相连通的注液管,注液管的一端穿出箱体且螺纹连接有管盖,水箱的底面固定连接有与其相连通的出液管,出液管的一端穿出箱体且固定连接有阀门,箱体的底部内侧固定安装有水泵,水泵的外侧设有仓体,仓体与箱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水泵与水箱之间设有第三连接管,水泵与仓体之间设有第四连接管,仓体与水箱之间设有第五连接管,箱体的顶面一角固定安装有开关。
7.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水箱内设有水液,且水液的高度高于第二连接管的管口。
8.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三连接管的一端与水箱的底面固定连接且连通,第三连接管的另一端与水泵的出液口固定连接,第四连接管的一端与水泵的进液口固定连接,第四连接管的另一端与仓体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且相互连接通,第五连接管的一端与仓体的另一侧外壁固定连接且相互连通,第五连接管的另一端与水箱的底面固定
连接且相互连通。
9.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仓体的顶面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与其密封连接的仓盖,仓体的内壁等距离对称固定连接有插槽,插槽内滑动连接有与其相适配的过滤网板。
10.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箱体的底面四角均固定安装有脚轮,箱体的顶部一侧外壁固定安装有推手,箱体的底部一侧外设有门体,门体通过铰链与箱体的外壁铰接,门体的外壁固定安装有拉手,门体与仓体对应。
11.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抽气泵和水泵均通过电线与开关电性连接,开关外接有电源。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1、本实用新型通过进气斗、水箱、抽气泵、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出气管和出气斗之间的配合使用,使得通过抽气泵可以将外界的空气吸入并注入到水箱内,通过与水溶解将空气中的杂质滤除,从而达到降尘的目的,通过箱体、第一防护网和第二防护网之间的配合使用,使得箱体内壁的结构被防护,同时进气斗和出气斗被防护,通过注液管、管盖、出液管和阀门之间的配合使用,使得水箱内的水液更换更加方便,从而使得本芽孢杆菌加工用除尘设备具有对空气中的灰尘滤除的功能,降低生产车间的粉尘,提高工人的操作环境。
14.2、本实用新型通过水泵、仓体、第三连接管、第四连接管、第五连接管、仓盖、插槽、过滤网板之间的配合使用,使得水箱内的水液被持续过滤,维持水箱内水液对粉尘的溶解性,使得水箱内的水液可以对更多的空气进行粉尘滤除,降低了水资源的浪费。从而使得本芽孢杆菌加工用除尘设备具有循环过滤的功能。
15.3、本实用新型通过箱体、门体、仓体、仓盖、插槽和过滤网板之间的配合使用,使得过滤网板可以从仓体内取出,便于对仓体进行清理,维持仓体内过滤网板的过滤效果,通过箱体、脚轮和推手之间的配合使用,使得箱体可以方便的通过脚轮进行移动,从而使得本芽孢杆菌加工用除尘设备的使用维护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16.图1为一种芽孢杆菌加工用除尘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一种芽孢杆菌加工用除尘设备的正面剖视图。
18.图3为一种芽孢杆菌加工用除尘设备的侧面剖视图。
19.图4为一种芽孢杆菌加工用除尘设备中箱体的内部视图。
20.图中:1箱体、2进气斗、3水箱、4第一防护网、5抽气泵、6第一连接管、7第二连接管、8出气管、9出气斗、10第二防护网、11注液管、12管盖、13出液管、14阀门、15水泵、16仓体、17第三连接管、18第四连接管、19第五连接管、20仓盖、21插槽、22过滤网板、23脚轮、24推手、25门体、26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2.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芽孢杆菌加工用除尘设备,包括箱体1,箱体1的顶部内侧固定连接有进气斗2,进气斗2的下方设有水箱3,水箱3与箱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进气斗2的开口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防护网4,水箱3的顶面固定安装有抽气泵5,抽气泵5的进气口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管6,第一连接管6的一端与进气斗2的底端固定连接且连通,抽气泵5的出气口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管7,第二连接管7的一端插入水箱3内,且第二连接管7的外壁与水箱3的顶部外壁固定连接,抽气泵5的外侧设有出气管8,出气管8的一端与水箱3固定连接且相互连接通,出气管8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出气斗9,出气斗9穿出箱体1,出气斗9的开口处外壁规定连接有第二防护网10,水箱3的顶面一角固定连个有与其相连通的注液管11,注液管11的一端穿出箱体且螺纹连接有管盖12,水箱3的底面固定连接有与其相连通的出液管13,出液管13的一端穿出箱体1且固定连接有阀门14,箱体1的底部内侧固定安装有水泵15,水泵15的外侧设有仓体16,仓体16与箱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水泵15与水箱3之间设有第三连接管17,水泵15与仓体16之间设有第四连接管18,仓体16与水箱3之间设有第五连接管19,箱体1的顶面一角固定安装有开关26。
23.水箱3内设有水液,且水液的高度高于第二连接管7的管口。
24.第三连接管17的一端与水箱3的底面固定连接且连通,第三连接管17的另一端与水泵15的出液口固定连接,第四连接管18的一端与水泵15的进液口固定连接,第四连接管18的另一端与仓体16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且相互连接通,第五连接管19的一端与仓体16的另一侧外壁固定连接且相互连通,第五连接管19的另一端与水箱3的底面固定连接且相互连通。
25.仓体16的顶面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与其密封连接的仓盖20,仓体16的内壁等距离对称固定连接有插槽21,插槽21内滑动连接有与其相适配的过滤网板22。
26.箱体1的底面四角均固定安装有脚轮23,箱体1的顶部一侧外壁固定安装有推手24,箱体1的底部一侧外设有门体25,门体25通过铰链与箱体的外壁铰接,门体25的外壁固定安装有拉手,门体25与仓体16对应。
27.抽气泵5和水泵15均通过电线与开关26电性连接,开关26外接有电源。
28.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29.使用时,首先推动推手24,通过脚轮23将设备移动到需要使用的位置,并将开关26外接电源,然后转动管盖12,将管盖12从注液管11上取下,然后通过注液管11向水箱3内注入水液,然后再次拿取管盖12,并将管盖12拧在注液管11上,使得注液管11被封闭,然后通过开关26控制抽气泵5和水泵15开始工作,抽气泵5通过进气斗2、第一连接管6将外界空气吸入,同时抽气泵5将吸入的空气通过第二连接管7导入到水箱3内的,水箱3内的水液对导入的空气进行进行溶解,其中杂质溶解在水中,同时空气由水中脱离,并且由水中脱离出的空气通过出气管8导入到出气斗9排出,完成对空气的过滤除尘,在此过程中箱体1起到对其内部的部件进行防护的作用,同时第一防护网4起到对进气斗2防护的作用,避免外界大颗粒杂质由进气斗2被吸入,造成抽气泵5的损伤,同时第二防护网10起到对出气斗9防护的作用,避免外界杂质通过该出气斗9和出气管8进入到水箱3内,水泵15工作时,在水泵15的作用下,水箱3内的水液通过第五连接管19流入到仓体16内,在仓体16内被过滤网板22过滤,并通过第四连接管18流动到水泵15的进液口,水泵15将其进液口的水液通过第三连接管17
重新输送到水箱3内,形成水液循环过滤,当使用一段时间后,此时可以打开门体25,使得箱体1内的仓体16露出,然后解除仓盖20与仓体16之间的螺栓连接,将仓盖20取下,然后将过滤网板22从仓体16内取出,对过滤网板22进行清理,然后将清理完成的过滤网板22重新插入仓体16内的插槽21内,并将仓盖20盖上,完成仓体16和过滤网板22的维护工作,此时插槽21起到对过滤网板22的定位固定作用,同时使用一段时间后,可以通过阀门14可以将水箱3内的水液排出,并通过注液管11重新注液,完成水箱3内水液的更换工作。
30.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