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调料配料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002901发布日期:2022-02-23 19:05阅读:110来源:国知局
智能调料配料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餐饮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智能调料配料机。


背景技术:

2.火锅一般是指以锅为器具,以热源烧锅,以水或汤烧开来涮煮各类食物的烹调方式,同时亦可指这种烹调方式所用的锅具。其特色为边煮边吃,或是锅本身具有保温效果,吃的时候食物仍热气腾腾,汤物合一。世界各地均有类似的料理,但主要在东亚地方特别盛行。典型的火锅食材包括各种肉类、海鲜类、蔬菜类、豆制品类、菌菇类、蛋类制品、主食等,将其放入煮开的清水或特制的高汤锅底烫熟后食用。有些吃法还会蘸上调味料一起食用。
3.传统火锅汤料的制作都是配料师傅根据个人的经验以及对食客口味的把握进行配料操作。由于人工操作完全凭借经验,即使是再有经验的操作人员,其每次配出的汤料也不完全相同,从而造成汤料味道的稳定性不能得到保证。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智能调料配料机。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6.智能调料配料机,包括配料机下箱体,所述配料机下箱体的上表面且位于右侧设置有配料口,所述配料口的上侧设置有配料箱,所述配料箱与配料机下箱体固定连接;
7.所述配料箱由配料投入模块以及混合箱体组成,所述配料投入模块的输入端设置为若干配料入口,所述配料入口分为三层,最上层所述配料入口通过第一导料段固定连接有配料暂储仓,中间层所述配料入口通过第二导料段与配料暂储仓固定连接,最下层所述配料入口通过第三导料段与配料暂储仓固定连接;
8.所述混合箱体的后表面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若干搅拌叶,若干搅拌叶均设置在混合箱体内部;
9.所述配料暂储仓的内部且位于下端设置有第二流量计,所述混合箱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流量计。
10.所述配料机下箱体的前侧壁内部活页连接有箱体门,所述配料机下箱体的下表面均匀设置有若干万向轮。
11.所述第一流量计、第二流量计、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均与控制主板信号连接。
12.所述配料机下箱体的上表面且位于左侧固定连接有操作台,所述操作台与配料箱的左表面固定连接。
13.所述操作台的前侧壁且位于左侧活页连接有柜体门,所述柜体门的后侧设置有柜体结构。
14.所述操作台的内部设置有控制主板、显示屏以及控制系统。
15.所述配料暂储仓与混合箱体固定连接且内部连通。
16.每个所述配料暂储仓的内部均设置有第二电磁阀,所述出料口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电磁阀。
17.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8.1、与传统技术相比,该智能调料配料机设置有若干配料入口以及相对应的配料暂储仓,可以对多重配料进行调制,大大增加了火锅调料口味的多样性。
19.2、与传统技术相比,该智能调料配料机设置有混合箱体,可以将从配料暂储仓内流出的配料进行混合,避免了配料混合不均的情况,能够有效提高汤料口味的稳定性。
20.3、与传统技术相比,该智能调料配料机设置有第一流量计以及第二流量计,可以定量对不同配料以及混合后的配料进行调制与取出,能够有效保障配料的口感。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智能调料配料机的示意图;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智能调料配料机的操作台内部示意图;
23.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智能调料配料机的配料箱内部示意图;
24.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智能调料配料机的配料箱示意图。
25.图例说明:
26.1、配料机下箱体;2、箱体门;3、配料口;4、配料箱;5、操作台;6、柜体门;7、柜体结构;8、控制主板;9、显示屏;10、控制系统;11、驱动电机;12、配料入口;13、第一导料段;14、混合箱体;15、搅拌叶;16、出料口;17、第一流量计;18、第一电磁阀;19、第二流量计;20、第二电磁阀;21、配料暂储仓;22、第二导料段;23、第三导料段。
具体实施方式
27.参照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智能调料配料机,包括配料机下箱体1,配料机下箱体1的上表面且位于右侧设置有配料口3,配料口3的上侧设置有配料箱4,配料箱4与配料机下箱体1固定连接,配料箱4由配料投入模块以及混合箱体14组成,配料投入模块的输入端设置为若干配料入口12,配料入口12分为三层,最上层配料入口12通过第一导料段13固定连接有配料暂储仓21,中间层配料入口12通过第二导料段22与配料暂储仓21固定连接,最下层配料入口12通过第三导料段23与配料暂储仓21固定连接,配料机下箱体1的前侧壁内部活页连接有箱体门2,配料机下箱体1的下表面均匀设置有若干万向轮,配料机下箱体1的上表面且位于左侧固定连接有操作台5,操作台5与配料箱4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操作台5的前侧壁且位于左侧活页连接有柜体门6,柜体门6的后侧设置有柜体结构7,操作台5的内部设置有控制主板8、显示屏9以及控制系统10。
28.混合箱体14的后表面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11,驱动电机1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若干搅拌叶15,若干搅拌叶15均设置在混合箱体14内部,用于搅拌配料。
29.配料暂储仓21的内部且位于下端设置有第二流量计19,混合箱体1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出料口16,出料口16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流量计17,配料暂储仓21与混合箱体14固定连接且内部连通,每个配料暂储仓21的内部均设置有第二电磁阀20,出料口1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电磁阀18,第一流量计17、第二流量计19、第一电磁阀18、第二电磁阀20均与控制主板8信号连接,第一流量计17、第二流量计19用于计量流出配料或者汤料的量,并反
馈给控制主板8,第一电磁阀18、第二电磁阀20分别用于控制汤料、配料的流出。
30.首先,通过操作台5输出不同配料的比例参数,然后将不同配料放入相对应的配料入口12,配料会通过第一导料段13、第二导料段22、第三导料段23进入配料暂储仓21内,当需要进行汤料调制时,启动配料机,这时第一电磁阀18与第一流量计17会根据输入的配料参数,向混合箱体14内投放相应的配料,进过搅拌叶15的作用混合均匀,成为汤料,当需要取出汤料时,通过向操作台5输入需要的汤料的量,这时第二电磁阀20以及第二流量计19会根据相应操作台5的信号,向配料口3投放配料。
31.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智能调料配料机,其特征在于:包括配料机下箱体(1),所述配料机下箱体(1)的上表面且位于右侧设置有配料口(3),所述配料口(3)的上侧设置有配料箱(4),所述配料箱(4)与配料机下箱体(1)固定连接;所述配料箱(4)由配料投入模块以及混合箱体(14)组成,所述配料投入模块的输入端设置为若干配料入口(12),所述配料入口(12)分为三层,最上层所述配料入口(12)通过第一导料段(13)固定连接有配料暂储仓(21),中间层所述配料入口(12)通过第二导料段(22)与配料暂储仓(21)固定连接,最下层所述配料入口(12)通过第三导料段(23)与配料暂储仓(21)固定连接;所述混合箱体(14)的后表面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11),所述驱动电机(1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若干搅拌叶(15),若干搅拌叶(15)均设置在混合箱体(14)内部;所述配料暂储仓(21)的内部且位于下端设置有第二流量计(19),所述混合箱体(1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出料口(16),所述出料口(16)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流量计(1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调料配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料机下箱体(1)的前侧壁内部活页连接有箱体门(2),所述配料机下箱体(1)的下表面均匀设置有若干万向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调料配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料机下箱体(1)的上表面且位于左侧固定连接有操作台(5),所述操作台(5)与配料箱(4)的左表面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调料配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台(5)的前侧壁且位于左侧活页连接有柜体门(6),所述柜体门(6)的后侧设置有柜体结构(7)。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调料配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台(5)的内部设置有控制主板(8)、显示屏(9)以及控制系统(10)。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调料配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料暂储仓(21)与混合箱体(14)固定连接且内部连通。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调料配料机,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配料暂储仓(21)的内部均设置有第二电磁阀(20),所述出料口(1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电磁阀(18)。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调料配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量计(17)、第二流量计(19)、第一电磁阀(18)、第二电磁阀(20)均与控制主板(8)信号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智能调料配料机,包括配料机下箱体,所述配料机下箱体的上表面且位于右侧设置有配料口,所述配料口的上侧设置有配料箱,所述配料箱与配料机下箱体固定连接;所述配料箱由配料投入模块以及混合箱体组成,所述混合箱体的后表面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若干搅拌叶,若干搅拌叶均设置在混合箱体内部,所述配料暂储仓的内部且位于下端设置有第二流量计,所述混合箱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流量计。本实用新型中,通过配料箱对配料进行自动化调制,能够有效提高汤料味道的稳定性。味道的稳定性。味道的稳定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文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兆沃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2.02
技术公布日:2022/2/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