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设有生物除臭装置的造口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075923发布日期:2021-12-18 00:52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一种设有生物除臭装置的造口袋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品领域,特别是一种设有生物除臭装置的造口袋。


背景技术:

2.造口是指需要通过手术将病变的肠段切除,只将一段肠管拉出,翻转缝于腹壁,用于排泄粪便。造口患者需要通过在造口处佩戴造口袋,用于收集排泄物,易产生异味,对造口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日常社交带来很大影响。
3.现有技术大多使用在造口袋上增加炭片或在袋内增加除臭层,除臭剂大多使用活性炭进行异味吸附,但由于吸附性能有限,使用一段时间后效果大大减弱,有效使用时间较短;且造口处排泄物中的水分会降低活性炭吸附性能,降低造口袋的使用寿命,需要频繁更换造口袋,成本较大。市场需要一种吸附效果好,使用寿命长的除臭造口袋,本实用新型解决这样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有生物除臭装置的造口袋,实现生物除臭,缩短除臭时间,提高吸附效率,延长使用寿命。
5.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6.一种设有生物除臭装置的造口袋,包括:袋体,设置于袋体上的胶盘,设置于袋体上的除臭装置,设置于除臭装置下与袋体相连的废气收集处;除臭装置包括:设置于袋体上的外壳,设置于外壳内并连通于袋体内部的透水膜,设置于透水膜上的生物填料,附着于生物填料表面和内部空隙的微生物膜,设置于生物填料顶部上方的透气薄膜。
7.前述的一种设有生物除臭装置的造口袋,除臭装置设于袋体的上部。
8.前述的一种设有生物除臭装置的造口袋,袋体包括:前膜和后膜;前膜、后膜为不透气防水膜。
9.前述的一种设有生物除臭装置的造口袋,透水膜为多孔氧化石墨烯薄膜。
10.前述的一种设有生物除臭装置的造口袋,生物填料为火山岩和竹炭组合填料。
11.前述的一种设有生物除臭装置的造口袋,微生物膜为复合菌膜,主要菌株为巨大芽孢杆菌、嗜酸乳杆菌和粪产碱杆菌。
12.前述的一种设有生物除臭装置的造口袋,透气薄膜为负载有活性炭的聚乙烯透气薄膜。
13.前述的一种设有生物除臭装置的造口袋,废气收集处为防水pom废气收集处。
14.前述的一种设有生物除臭装置的造口袋,外壳为防水pom外壳。
15.前述的一种设有生物除臭装置的造口袋,废气收集处与外壳之间通过螺纹连接部固定。
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
17.本实用新型将生物填料和微生物膜配合,恶臭物质作为养料在微生物生长繁殖的
同时被降解成无害的co2,h2o,h2so4,hno3等简单无机物;降解产生的h2o,h2so4,hno3通过多孔氧化石墨烯膜进入袋体,co2通过负载有活性炭的聚乙烯透气薄膜排放于袋体外;
18.采用透水膜多孔氧化石墨烯膜,水分不会影响装置的吸附性能,而是为微生物膜提供养分;
19.除臭装置能排放气体,防止造口袋涨袋破裂;
20.本装置除臭时间短,吸附效率高,使用寿命久。
附图说明
21.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2.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的截面图;
23.图3是本实用新型除臭装置的一种实施例的截面图。
24.图中附图标记的含义:
25.1袋体,11前膜,12后膜,13废气收集处,2胶盘,21废物进口,3生物除臭装置,31透水膜,32生物填料,33微生物膜,34透气薄膜,35外壳。
具体实施方式
26.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具体的介绍。
27.如图1、2所示,一种设有生物除臭装置3的造口袋,包括:袋体1,设置于袋体1上的胶盘2,设置于袋体1上的除臭装置,设置于除臭装置下与袋体相连的废气收集处13。袋体1包括:前膜11和后膜12;前膜11和后膜12均为不透气的防水材质。前膜11为靠近身体一侧袋体1膜,后膜12为远离身体一侧袋体1膜,胶盘2设置在袋体1的前膜11上,胶盘2使用水胶体,用于将造口袋粘贴于造口周围,造口患者排放的排泄物通过废物进口21进入袋体1内。
28.除臭装置设置于袋体1的后膜12的上部,作为进一步优选设置于袋体1的后膜12的左上部或右上部。市面上的造口袋,除臭装置多设于袋内底部,易被排泄物浸泡,减弱除臭效果,本实用新型将除臭装置设于袋体1左上部或右上部,解决了这一问题。
29.如图3所示,除臭装置包括:设置于袋体1上的外壳35,设置于外壳35内并连通于袋体1内部的透水膜31,设置于透水膜31上的生物填料32,附着于生物填料32表面和内部空隙的微生物膜33,设置于生物填料32顶部上方位置的透气薄膜。生物填料32、微生物膜33和透气薄膜形成除臭吸附腔。
30.作为一种优选,透水膜31为多孔氧化石墨烯薄膜,需要说明的是凡可透水的膜均能应用于本实用新型,材质不受限制。作为一种优选,生物填料32为火山岩和竹炭组合填料,主要成分为火山岩和竹炭;微生物膜33为复合菌膜,主要菌株为巨大芽孢杆菌、嗜酸乳杆菌和粪产碱杆菌;透气薄膜为负载有活性炭的聚乙烯透气薄膜。
31.废气收集处13和外壳35的材质均为防水的pom材质;废气收集处13与袋体1的后膜12通过热焊接工艺复合在一起,废气收集处13与外壳35之间通过螺纹连接部固定。
32.本装置的除臭原理:造口患者在造口处排出气体、液体或固体排泄物,通过废物进口21进入造口袋袋体1,固体或液体排泄物进入袋体1,气体先通过透水膜31进入由生物填料32、微生物膜33、透气薄膜形成的除臭吸附腔,由于透水膜31的透水性能,臭味气体内的水分进入除臭吸附腔,为微生物膜33提供水分,生物填料32提供微生物膜33生长的有机质,
同时微生物膜33可利用造口患者在造口处排出的臭味气体及水分进行生长繁殖,其吸附性能不会受到造口袋袋体1内的水分的影响;微生物膜33一方面以废气中的污染物为养料,另一方面将臭味气体中的有毒、有害恶臭物质分解,降解成无害的co2,h2o,h2so4,hno3等简单无机物,降解产生的h2o,h2so4,hno3通过透水膜31多孔氧化石墨烯薄膜进入袋体1,co2通过负载有活性炭的聚乙烯透气薄膜排放于袋体1外,排放于袋体1外以减少造口袋涨袋。
33.本实用新型实现生物除臭,缩短除臭时间,提高吸附效率,延长使用寿命。
34.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实用新型,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设有生物除臭装置的造口袋,其特征在于,包括:袋体,设置于袋体上的胶盘,设置于袋体上的除臭装置,设置于除臭装置下与袋体相连的废气收集处;所述除臭装置包括:设置于袋体上的外壳,设置于外壳内并连通于袋体内部的透水膜,设置于透水膜上的生物填料,附着于生物填料表面和内部空隙的微生物膜,设置于生物填料顶部上方的透气薄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设有生物除臭装置的造口袋,其特征在于,所述除臭装置设于袋体的上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设有生物除臭装置的造口袋,其特征在于,所述袋体包括:前膜和后膜;所述前膜、后膜为不透气防水膜。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设有生物除臭装置的造口袋,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膜为多孔氧化石墨烯薄膜。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设有生物除臭装置的造口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填料为火山岩和竹炭组合填料。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设有生物除臭装置的造口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膜为复合菌膜,主要菌株为巨大芽孢杆菌、嗜酸乳杆菌和粪产碱杆菌。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设有生物除臭装置的造口袋,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薄膜为负载有活性炭的聚乙烯透气薄膜。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设有生物除臭装置的造口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气收集处为防水pom废气收集处。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设有生物除臭装置的造口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为防水pom外壳。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设有生物除臭装置的造口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气收集处与外壳之间通过螺纹连接部固定。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设有生物除臭装置的造口袋,包括:袋体,设置于袋体上的胶盘,设置于袋体上的除臭装置,设置于除臭装置下与袋体相连的废气收集处;除臭装置包括:设置于袋体上的外壳,设置于外壳内并连通于袋体内部的透水膜,设置于透水膜上的生物填料,附着于生物填料表面和内部空隙的微生物膜,设置于生物填料顶部上方的透气薄膜;本实用新型通过结构的改进实现生物除臭,缩短除臭时间,提高吸附效率,延长使用寿命。延长使用寿命。延长使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冯兰棋 鲁建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振德医疗用品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3.29
技术公布日:2021/12/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