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除极板板耳余膏的涂填挡膏板模具及涂板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706198发布日期:2022-04-16 15:44阅读:261来源:国知局
一种消除极板板耳余膏的涂填挡膏板模具及涂板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铅酸蓄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消除极板板耳余膏的涂填挡膏板模具及涂板机。


背景技术:

2.铅酸蓄电池的主要构件有正负极板、电解液、隔板、电池槽盖、汇流排、极柱、端子等,其中隔板的主要作用是隔开正负极板,防止正负极板连接短路。
3.通过对大量失效电池进行解剖分析,隔板底部磨破问题导致电池短路失效,此类失效模式在售后24mis故障模式中排名第一。针对隔板底部磨破进行原因分析,发现隔板磨破的位置,正对应极板底部的凸起踩脚,凸起踩脚是外板耳两连片板栅从板栅底部分切开后形成的板栅底部凸起。对此类失效模式进行设计改进,将外板耳板栅设计(外板耳板栅是两连片板栅通过板栅底部凸起踩脚连接在一起,板耳分别在两连片板栅的两端)更改为内板耳板栅设计(内板耳板栅是两连片板栅通过板耳连接在一起,板耳居中在内),取消了板栅底部的凸起,可有效改善电池隔板底部磨破故障模式。
4.板栅外板耳设计更改为内板耳设计后,涂填挡膏板模具同步更改为内板耳涂填挡膏板模具设计。但内板耳涂填挡膏板模具在涂填极板过程中,极易产生板耳余膏,此不良极板在后道工序铸焊极板时,因板耳余膏的影响,会导致铸焊焊接不良,极板有掉片风险,将严重影响蓄电池的性能与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从而提供一种消除极板板耳余膏的涂填挡膏板模具,保证蓄电池的性能与使用寿命。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涂板机。
7.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消除极板板耳余膏的涂填挡膏板模具,包括挡膏板模具本体,挡膏板模具本体具有涂膏时紧贴板栅的涂膏面、及与涂膏面相对的挤膏面,在挡膏板模具本体上设有长条形方孔,长条形方孔经挡膏条从中部分割成对称的两个出膏口,挡膏条宽度与极耳的高度一致,挡膏条的下端面凸出于涂膏面,在挡膏板模具本体的涂膏面上设有垫片,垫片位于挡膏条的外侧、且与挡膏条的宽度一致,垫片具有与挡膏条外侧面平齐的平面一,与涂膏面平齐的平面二,及连接于平面一和平面二之间、向挤膏面一侧倾斜的斜面,垫片一端部具有凸出于挡膏板模具本体的凸出部,凸出部位于板栅输出端,凸出部为向挤膏面一侧翘起的弧形结构。
8.所述挡膏板模具本体与垫片对应位置设有螺纹沉孔、并经螺钉连接在一起。
9.所述挡膏条凸出于涂膏面的厚度为0.5~1mm。
10.所述垫片的厚度0.5~3mm。
11.在挡膏板模具本体的涂膏面的四角各固定一个限位螺丝。
12.一种涂板机,包括机架、设于机架上的涂填机头,涂填机头正上方设有膏斗,膏斗
内设有2个搅拌翅,涂填机头内设有2根挤压辊,挤压辊下方设有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挡膏板模具。
13.本实用新型挡膏板模具上挡膏条设置在两个长条形出膏口之间,可用于内板耳板栅涂填,摒弃了外板耳板栅底部边框的凸起踩脚设计,可有效解决外板耳板栅电池隔板底部磨破问题。设计垫片凸出于挡膏条本体,垫片于挡膏条配合提高挡膏精度,可有效解决涂填极板过程中产生的板耳余膏问题,提升极板质量,杜绝铸焊掉片,保证蓄电池的性能与使用寿命。且垫片磨损后可更换,能够延长挡膏板模具使用寿命
14.本实用新型主要用于铅酸蓄电池极板涂填。可有效解决涂填极板过程中产生的板耳余膏问题,提升极板质量,杜绝铸焊掉片;解决板栅底部凸起引起隔板磨破问题,保证蓄电池的性能与使用寿命;且可延长涂填挡膏板模具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16.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仰视图;
17.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图;
18.图4是图1的a-a向剖面图;
19.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涂板机结构图;
20.图中:1.涂填机头;2.挡膏板模具本体;3.挡膏条;4.垫片;5.膏斗;6. 搅拌翅;7.挤压辊;8.挤膏面;9.涂膏面;10.长出膏口;11.限位螺丝;12.凸出部;13. 斜面,14、平面一,15、平面二。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22.如图1、图2、图3所示,涂填挡膏板模具包括挡膏板模具本体2,挡膏板模具本体2具有涂膏时紧贴板栅的涂膏面9、及与涂膏面9相对的挤膏面8,在挡膏板模具本体2上设有长条形方孔,长条形方孔经挡膏条3从中部分割成对称的两个出膏口10,挡膏条3宽度与极耳的高度一致,挡膏条3的下端面凸出于涂膏面9,挡膏条凸出于涂膏面9的厚度范围为0.5~1mm。在挡膏板模具本体2的涂膏面9上设有垫片4,垫片4位于挡膏条3的外侧、且与挡膏条3的宽度一致。垫片4的厚度0.5~3mm。因挡膏条凸出于挡膏板模具本体2的涂膏面9不能太厚或太薄,凸出太厚会阻碍板栅的运行,板栅会在挡膏条3处卡住,太薄则无阻挡铅膏效果。故在挡膏条3位置设有长条形垫片4,垫片4宽度与板耳高度相等,垫片厚度范围为0.5~3mm,可根据需求设定,垫片可提高挡膏条处的挡膏精度,且垫片磨损后可更换,能够延长挡膏板模具使用寿命。在挡膏板模具本体2的涂膏面9的四角各固定一个限位螺丝11,可以调节挡膏板与板栅间的间隙大小及水平位置。
23.如图4所示,垫片4具有与挡膏条3外侧面平齐的平面一14,与涂膏面9平齐的平面二15,及连接于平面一14和平面二15之间、向挤膏面8一侧倾斜的斜面13,斜面13利于板栅输出。垫片4一端部具有凸出于挡膏板模具本体2的凸出部12,凸出部12位于板栅输出端,凸出部12为向挤膏面8一侧翘起的弧形结构,避免长时间使用后,垫片尾部出现倒卷,影响板栅的顺利通过。
24.挡膏板模具本体2与垫片4对应位置设有螺纹沉孔、并经螺钉连接在一起。
25.如图4所示,涂板机包括机架、设于机架上的涂填机头1,涂填机头1正上方设有膏斗5,膏斗5内设有2个搅拌翅6,涂填机头1内设有2根挤压辊7,挤压辊7下方设有挡膏板模具。
26.使用时,调节好挡膏板限位螺丝11,使挡膏板2与板栅间的间隙大小及水平位置符合需求。由输送钢带传送板栅至挡膏板模具本体2下方,膏斗5内铅膏在两个搅拌翅6作用下,运动至两个挤压辊7处,在挤压辊7作用下铅膏由挡膏板模具本体2的出膏口10寄出,并从挤膏面8被挤压到涂膏面9,涂膏面9紧贴板栅,铅膏穿过出膏口10在板栅网孔上均匀分布,多余铅膏遇挡膏条3受阻,垫片4凸出于挡膏条3,垫片4与挡膏条3配合可提高挡膏精度,更好的阻挡多余铅膏不被挤压到板耳上,可有效解决涂填极板过程中产生的板耳余膏,经长时间使用,垫片4磨损后可再次更换,不会磨损挡膏条3,可延长挡膏板模具本体2的使用寿命。挡膏条3设置在两个出膏口10之间,可用于内板耳板栅涂填,摒弃了外板耳板栅底部边框的凸起踩脚设计,可有效解决外板耳板栅电池隔板底部磨破问题。
27.以上以对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一种实施例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创造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其他的等同变型或者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者替换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消除极板板耳余膏的涂填挡膏板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挡膏板模具本体(2),挡膏板模具本体(2)具有涂膏时紧贴板栅的涂膏面(9)、及与涂膏面(9)相对的挤膏面(8),在挡膏板模具本体(2)上设有长条形方孔,长条形方孔经挡膏条(3)从中部分割成对称的两个出膏口(10),挡膏条(3)宽度与极耳的高度一致,挡膏条(3)的下端面凸出于涂膏面(9),在挡膏板模具本体(2)的涂膏面(9)上设有垫片(4),垫片(4)位于挡膏条(3)的外侧、且与挡膏条(3)的宽度一致,垫片(4)具有与挡膏条(3)外侧面平齐的平面一(14),与涂膏面(9)平齐的平面二(15),及连接于平面一(14)和平面二(15)之间、向挤膏面(8)一侧倾斜的斜面(13),垫片(4)一端部具有凸出于挡膏板模具本体(2)的凸出部(12),凸出部(12)位于板栅输出端,凸出部(12)为向挤膏面(8)一侧翘起的弧形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除极板板耳余膏的涂填挡膏板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挡膏板模具本体(2)与垫片(4)对应位置设有螺纹沉孔、并经螺钉连接在一起。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除极板板耳余膏的涂填挡膏板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挡膏条(3)凸出于涂膏面(9)的厚度为0.5~1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除极板板耳余膏的涂填挡膏板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垫片(4)的厚度0.5~3m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除极板板耳余膏的涂填挡膏板模具,其特征在于:在挡膏板模具本体(2)的涂膏面(9)的四角各固定一个限位螺丝(11)。6.一种涂板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设于机架上的涂填机头(1),涂填机头(1)正上方设有膏斗(5),膏斗(5)内设有(2)个搅拌翅(6),涂填机头(1)内设有(2)根挤压辊(7),挤压辊(7)下方设有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挡膏板模具。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消除极板板耳余膏的涂填挡膏板模具,及涂板机。涂填挡膏板模具包括挡膏板模具本体,在挡膏板模具本体上设有长条形方孔,长条形方孔经挡膏条从中部分割成对称的两个出膏口,挡膏条宽度与极耳的高度一致,挡膏条的下端面凸出于涂膏面,在挡膏板模具本体的涂膏面上设有垫片,垫片位于挡膏条的外侧、且与挡膏条的宽度一致,垫片具有与挡膏条外侧面平齐的平面一,与涂膏面平齐的平面二,及连接于平面一和平面二之间、向挤膏面一侧倾斜的斜面,垫片一端部具有凸出于挡膏板模具本体的凸出部,凸出部位于板栅输出端,凸出部为向挤膏面一侧翘起的弧形结构,保证蓄电池的性能、提高蓄电池的使用寿命。提高蓄电池的使用寿命。提高蓄电池的使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胡小俭 高国兴 康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骆驼集团华中蓄电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4.21
技术公布日:2022/4/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