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火材料料浆振混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032257发布日期:2021-12-15 12:25阅读:72来源:国知局
一种耐火材料料浆振混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无机非金属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耐火材料料浆振混装置。


背景技术:

2.耐火材料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是按照比例称取原料,对原料进行研磨,增加其分散度。然后加入适量的可塑性物质结合剂,如纸浆废液混成浆料。这个混合过程均匀与否十分关键,直接关系到耐火材料浆料乃至成型后耐火材料成品的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耐火材料料浆振混装置。
4.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5.一种耐火材料料浆振混装置,包括振动部、传振部和振混釜,振动部包括下振板和上振板,下振板和上振板之间通过弹簧盒竖直安装弹簧,上振板的侧面安装振动器;传振部包括底板和锥座,底板为圆形,包括多组,固定于上振板的上表面,底板上固定锥座;所述振混釜通过挂耳连接拎手;振混釜底部中央向内开设传振凹槽,传振凹槽为上小下大的圆台阶梯塔形;所述传振凹槽内侧的阶梯直角均与锥座的母线抵接,振混釜的底面与底板贴合。
6.所述底板为不锈钢材料。
7.所述底板的外径大于振混釜的底面外径。
8.所述传振凹槽的阶梯层数为5层。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技术效果:
10.本实用新型借助振凹槽内侧的阶梯直角均与锥座的母线抵接,振混釜的底面与底板贴合,将振动器的振动通过底座上传,并在阶梯直角处同时向水平和竖直两个方向分散传递,形成料浆水平和竖直方向上的双重振动。同时振动器的振动向下传递至振动部的弹簧上,使得下振板和上振板持续上下振动,振动器的振动向上传递至振混釜,振混釜在上振板的带动作用下,进行竖直方向上的上下振动,进一步加大振动的幅度,实现更好的振混和分散的效果。
附图说明
11.图1为本实用新型振混装置振混底座结构示意图;
12.图2为本实用新型振混装置振混釜结构示意图;
13.图3为本实用新型振混底座与振混釜安装平面示意图;
14.图4为本实用新型振混底座与振混釜安装立体示意图。
15.图中,1—下振板;2—弹簧盒;3—弹簧;4—上振板;5—振动器;6—底板;7—锥座;8—振混釜;9—传振凹槽;10—挂耳;11—拎手。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仅限于附图。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振混装置振混底座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振混装置振混釜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耐火材料料浆振混装置,包括振动部、传振部和振混釜8,振动部包括下振板1和上振板4,下振板1和上振板4之间通过弹簧盒2竖直安装弹簧3,上振板4的侧面安装振动器5;传振部包括底板6和锥座7,底板6为圆形,包括多组,固定于上振板4的上表面,底板6上固定锥座7;所述振混釜8通过挂耳10连接拎手11;振混釜8底部中央向内开设传振凹槽9,传振凹槽9为上小下大的圆台阶梯塔形;所述传振凹槽9内侧的阶梯直角均与锥座7的母线抵接,振混釜8的底面与底板6贴合。所述底板6为不锈钢材料。底板6的外径大于振混釜8的底面外径。所述传振凹槽9的阶梯层数为5层。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振混底座与振混釜安装平面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振混底座与振混釜安装立体示意图,如图所示,工作时,将振混釜8坐于传振部的锥座7上,使传振凹槽9内侧的阶梯直角均与锥座7的母线抵接,振混釜8的底面与底板6贴合。然后将待振混的料浆倒入振混釜8内,开启振动器5,振动器5的振动向下传递至振动部的弹簧上,使得下振板1和上振板4持续上下振动,振动器5的振动向上传递至振混釜8,振混釜8在上振板4的带动作用下,进行竖直方向上的上下振动,同时振混釜8底部的阶梯直角均与锥座7的母线抵接,振动器5的振动经由锥座7向阶梯直角传递,从而向水平和竖直两个方向上,形成料浆水平和竖直方向上的双重振动,达到更好的振混分散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耐火材料料浆振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振动部、传振部和振混釜,振动部包括下振板和上振板,下振板和上振板之间通过弹簧盒竖直安装弹簧,上振板的侧面安装振动器;传振部包括底板和锥座,底板为圆形,包括多组,固定于上振板的上表面,底板上固定锥座;所述振混釜通过挂耳连接拎手;振混釜底部中央向内开设传振凹槽,传振凹槽为上小下大的圆台阶梯塔形;所述传振凹槽内侧的阶梯直角均与锥座的母线抵接,振混釜的底面与底板贴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火材料料浆振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为不锈钢材料。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火材料料浆振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的外径大于振混釜的底面外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火材料料浆振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振凹槽的阶梯层数为5层。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机非金属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耐火材料料浆振混装置,振动部包括下振板和上振板,下振板和上振板之间通过弹簧盒竖直安装弹簧,上振板的侧面安装振动器;传振部包括底板和锥座,固定于上振板的上表面,底板上固定锥座;振混釜通过挂耳连接拎手;振混釜底部中央向内开设传振凹槽,传振凹槽为上小下大的圆台阶梯塔形;传振凹槽内侧的阶梯直角均与锥座的母线抵接,振混釜的底面与底板贴合。本实用新型借助振凹槽内侧的阶梯直角均与锥座的母线抵接,振混釜的底面与底板贴合,将振动器的振动通过底座上传,并在阶梯直角处同时向水平和竖直两个方向分散传递,形成料浆水平和竖直方向上的双重振动,实现更好的振混和分散的效果。和分散的效果。和分散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张伟 顾元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鞍山特尔冶金炉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4.28
技术公布日:2021/12/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