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碾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773986发布日期:2021-12-04 09:48阅读:46来源:国知局
湿碾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湿碾机,属于混料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湿碾机全称湿式碾磨机,其利用碾轮的自身重量及碾轮公转自转时与碾盘产生的巨大摩擦力对原料进行搅拌——滚压——破碎——滚压,使物料与水充分混合均匀,使矿浆浓度等各项磨指标稳定。
3.专利申请号cn2011103809194提出一种悬浮湿碾机及使用方法,包括传动机构、出料机构和湿碾机构,传动机构由电动机用三角皮带传动连接减速机,减速机输出主轴端小伞齿轮与碾盘下固定的大齿盘啮合,出料机构是碾盘中心设置的中心孔,中心孔上方设置有连接液压气缸的出料锥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浮湿碾机的湿碾机构包括固定在刮板油缸(1)上的连杆(2),与连杆(2)的另一端相连的出料刮板(13),刮板油缸(1)与液压油路(7)相连,碾盘(12)通过主轴承装置(17)安装在滑块(9)上,滑块(9)固定在机架(16)上。
4.该湿碾机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未设计单独的搅拌机构,导致压匀和混匀效果较差;另外其只设计一个出料刮板,且刮板角度无法调节,易使进入碾轮与碾盘,两碾轮间的物料滚压不到。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上述缺陷,提出一种湿碾机,通过设置搅拌机构和刮板机构,使物料混合及压匀。
6.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湿碾机包括轴承体,与轴承体外圈固定连接的碾盘;与所述轴承体内圈固定的底架;固定于碾盘上方的支撑架;设置于碾盘中部的出料机构,设置于出料机构两侧的碾轮机构;以及驱动所述碾盘转动的驱动机构,还包括设置于碾轮机构一侧的搅拌机构和设置于碾轮机构另一侧的调向刮板机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竖向设置,且与所述支撑架转动连接的第一转轴;固定于第一转轴底部的搅拌爪;以及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转轴转动的驱动电机;所述调向刮板机构包括竖向设置,且与所述支撑架转动连接的第二转轴;固定于第二转轴底部的转向刮板;以及用于驱动所述第二转轴转向的驱动气缸。
7.轴承体可采用能够轴向承压的推力球轴承,便于承受碾盘和碾轮的重量,驱动机构包括固定在轴承外圈上的齿圈以及驱动所述齿圈转动的主驱动电机和减速机,减速机通过齿轮驱动轴承外圈上的齿圈转动,进而带动碾盘和物料的转动。被碾轮机构初步压实的物料在第一转轴和搅拌爪的作用下再次破碎,并继续被碾轮机构再次压实,以此循环提高物料的压匀度。转向刮板可对即将进入两碾轮间隙的物料进行导向,使物料向碾轮侧移动,避免物料进入两碾轮无法碾压,另外在排料时,通过驱动气缸和第二转轴调节转向刮板的角度可将物料导入两碾轮间的出料机构,由出料机构的出料口排出。
8.优选的,所述碾轮机构包括导向板;设置于导向板两侧,与所述支撑架固定连接的导向槽;固定于导向板底部的支撑轴;以及碾轮;所述导向板与所述导向槽滑动连接,所述
支撑轴水平贯穿碾轮,且与所述碾轮转动连接。
9.支撑轴通过轴承与碾轮转动连接,导向板与导向槽滑动连接,使导向板在碾轮自重作用下与物料接触,由于物料随碾盘转动,碾轮在自重与摩擦力影响下,实现碾轮的自转和对物料的碾压。
10.优选的,还包括设置于碾轮进料端的导向刮板。
11.导向刮板呈弧形,设置于碾轮与碾盘间,可对即将进入碾轮与碾盘间隙的物料进行导向,使物料向碾轮侧移动,避免物料进入碾轮与碾盘间无法碾压。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搅拌机构提高物料的混匀及压匀程度;通过设置刮板机构,防止物料进入碾轮与碾盘间隙以及两碾轮间的间隙,导致物料无法并碾压;通过设置碾轮机构,使碾轮利用自重和物料的摩擦对物料进行碾压,节能环保;该湿碾机结构简单合理,易于操作,减少维护成本。
附图说明
13.图1是一种实施例主视图;
14.图2是一种实施例侧视图;
15.图3是一种实施例俯视图;
16.图中:1、轴承体;2、碾盘;3、底架;4、支撑架;5、出料机构;6、第一转轴;7、搅拌爪;8、驱动电机;9、第二转轴;10、转向刮板;11、驱动气缸;12、导向板;13、导向槽;14、支撑轴;15、碾轮;16、导向刮板;17、主驱动电机;18、减速机。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18.如图1

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湿碾机,包括轴承体1,与轴承体1外圈固定连接的碾盘2;与所述轴承体1内圈固定的底架3;固定于碾盘2上方的支撑架4;设置于碾盘2中部的出料机构5,设置于出料机构5两侧的碾轮机构;以及驱动所述碾盘2转动的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碾轮机构一侧的搅拌机构和设置于碾轮机构另一侧的调向刮板机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竖向设置,且与所述支撑架4转动连接的第一转轴6;固定于第一转轴6底部的搅拌爪7;以及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转轴6转动的驱动电机8;所述调向刮板机构包括竖向设置,且与所述支撑架4转动连接的第二转轴9;固定于第二转轴9底部的转向刮板10;以及用于驱动所述第二转轴9和转向刮板10转向的驱动气缸11。所述碾轮机构包括导向板12;设置于导向板12两侧,与所述支撑架4固定连接的导向槽13;固定于导向板12底部的支撑轴14;以及碾轮15;所述导向板12与所述导向槽13滑动连接,所述支撑轴14水平贯穿碾轮15,且与所述碾轮15转动连接。所述碾轮15进料端设有导向刮板16。
19.该实施例中,轴承体1采用能够轴向承压的推力球轴承,便于承受碾盘和碾轮的重量,驱动机构包括固定在轴承外圈上的齿圈以及驱动所述齿圈转动的主驱动电机17和减速机18,减速机15通过齿轮驱动轴承外圈上的齿圈转动,进而带动碾盘2和物料转动。
20.支撑轴14通过轴承与碾轮15转动连接,导向板12与导向槽13滑动连接,使导向板12在碾轮15自重作用下与物料接触,由于物料随碾盘2转动,碾轮15在自重与摩擦力影响下,实现碾轮15的自转和对物料的碾压。
21.被碾轮15初步压实的物料在第一转轴6和搅拌爪7的作用下再次破碎,并继续被碾轮机构再次压实,以此循环提高物料的压匀度。转向刮板10可对即将进入两碾轮15间隙的物料进行导向,使物料向碾轮15侧移动,避免物料进入两碾轮15间导致无法碾压,导向刮板15呈弧形,设置于碾轮15与碾盘2间,可对即将进入碾轮15与碾盘2间隙的物料进行导向,使物料向碾轮15侧移动,避免物料进入碾轮15与碾盘2间导致无法碾压。
22.排料时,通过驱动气缸11和第二转轴8调节转向刮板15的角度可将物料导入两碾轮15间的出料机构5,由出料机构的出料口排出。
23.当然,上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范围。本实用新型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湿碾机,包括轴承体(1),与轴承体(1)外圈固定连接的碾盘(2);与所述轴承体(1)内圈固定的底架(3);固定于碾盘(2)上方的支撑架(4);设置于碾盘(2)中部的出料机构(5),设置于出料机构(5)两侧的碾轮机构;以及驱动所述碾盘(2)转动的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碾轮机构一侧的搅拌机构和设置于碾轮机构另一侧的调向刮板机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竖向设置,且与所述支撑架(4)转动连接的第一转轴(6);固定于第一转轴(6)底部的搅拌爪(7);以及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转轴(6)转动的驱动电机(8);所述调向刮板机构包括,竖向设置,且与所述支撑架(4)转动连接的第二转轴(9);固定于第二转轴(9)底部的转向刮板(10);以及用于驱动所述第二转轴(9)和转向刮板(10)转向的驱动气缸(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碾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碾轮机构包括,导向板(12);设置于导向板(12)两侧,与所述支撑架(4)固定连接的导向槽(13);固定于导向板(12)底部的支撑轴(14);以及碾轮(15);所述导向板(12)与所述导向槽(13)滑动连接,所述支撑轴(14)水平贯穿碾轮(15),且与所述碾轮(15)转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湿碾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碾轮(15)进料端的导向刮板(16)。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湿碾机,属于混料机械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搅拌机构和刮板机构使物料混合及压匀。本实用新型包括轴承体,与轴承体外圈固定连接的碾盘;与所述轴承体内圈固定的底架;固定于碾盘上方的支撑架;设置于碾盘中部的出料机构,设置于出料机构两侧的碾轮机构;以及驱动所述碾盘转动的驱动机构,还包括设置于碾轮机构一侧的搅拌机构和设置于碾轮机构另一侧的调向刮板机构。置于碾轮机构另一侧的调向刮板机构。置于碾轮机构另一侧的调向刮板机构。


技术研发人员:刘业 刘同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刘业
技术研发日:2021.06.18
技术公布日:2021/1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