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供暖系统防堵型过滤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830933发布日期:2022-02-09 12:20阅读:48来源:国知局
一种供暖系统防堵型过滤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新型供暖系统设备,特别涉及一种供暖系统的防堵型过滤器。


背景技术:

2.过滤器是供暖系统的一种必备设备,用于防止供暖系统中的铁锈、泥沙、水垢、焊渣等杂质等进入水泵、换热器等设备,造成设备故障或换热效率降低的现象,国内目前普遍采用的过滤器大多存在拆卸不便和清理不及时造成堵塞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目的是设计制造一种供暖系统的防堵型过滤器,以达到使供暖系统过滤效果好、杂质清理简单、免维护,确保供暖系统安全可靠运行。
4.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本防堵过滤器由过滤器进口(1)、筒体(2)、防堵隔板 (3)、过滤网(4)、排污口(5)、盖板(6)、过滤器出口(7)组成。过滤器进口(1)布置筒体(2)的前端上部,防堵隔板(3)位于筒体(2)内部,过滤网(4)位于防堵隔板 (3)和过滤器出口(7)之间,盖板(6)位于筒体(2)顶部,排污口(5)位于筒体(2) 底部,过滤器出口(7)位于筒体(2)后端上部,与过滤器进口(1)中心线一致。
5.过滤器进口(1)和过滤器出口(7)采用与管道规格相同的管道制作、法兰连接。
6.筒体(2)采用圆筒形结构。
7.防堵隔板(3)上部设置有一定数量小孔,小孔直径为φ3-φ6,错列布置,防堵隔板上设有固定过滤网的管座。
8.过滤网(4)为圆筒型不锈钢材质,过滤网小孔直径为φ0.5-φ1.5,错列布置。
9.排污口(5)设置于筒体底部,过滤网下部,采用法兰连接。
10.盖板(6)与筒体(2)采用法兰连接,便于拆卸和安装。
11.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供暖系统回水进入防堵过滤器后,在防堵隔板的作用下,水中杂质初次分离后沉降到筒体底部,初次分离后的水进入过滤网进行二次过滤,经过滤的杂质聚集后再次沉降到筒体底部,沉降到底部的杂质定期通过排污口排出。
1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二次分离过滤技术,分离过滤效果好、效率高;杂质容易排出,操作简单;基本免维护。
附图说明
13.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在附图中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4.其中,1、过滤器进口 2、筒体 3、防堵隔板 4、过滤网
15.5、排污口 6、盖板 7、过滤器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筒体(2)前端为过滤器进口(1),后端为过滤器出口(7),筒体(2)内部设有防堵隔板(3)和过滤网(4),筒体(2)上部设有盖板(6),筒体(2)底部设有排污口(5);供暖系统回水通过过滤器进口(1)进入筒体 (2),在筒体内部依次经过防堵隔板(3)和过滤网(4)的分离过滤后通过滤器出口(7) 进入系统设备,系统中的杂质等通过排污口(5)排除,保证了供暖系统畅通、无杂质。
17.本实用新型的工作程序是:供暖热水经过散热器、地暖及系统管道后,系统中的各种杂质被带入回水系统,回水首先经过防堵过滤器,在回水过滤器中杂质被分离和过滤,过滤后的清洁水进入回水水泵和换热器进行循环,而系统中的各种杂质通过过滤器排污口定期排出。
18.应当指出,以上所述具体实施方式可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全面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并能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当中。


技术特征:
1.一种供暖系统防堵型过滤器,包括:过滤器进口(1)、筒体(2)、防堵隔板(3)、过滤网(4)、排污口(5)、盖板(6)、过滤器出口(7),筒体(2)前端上部为过滤器进口(1),后端上部为过滤器出口(7),筒体(2)内部设有防堵隔板(3)和过滤网(4),筒体(2)顶部设有盖板(6),筒体(2)底部设有排污口(5);其特征是:所述防堵隔板(3)与进出口中心线垂直,防堵隔板上部设置有一定数量的小孔,小孔直径为φ3-φ6,错列布置,防堵隔板上设有固定过滤网的管座。

技术总结
针对目前供暖系统采用的过滤器存在拆卸不便和清理不及时会造成堵塞、卡死等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供暖系统新型防堵过滤器,该过滤器由过滤器进口(1)、筒体(2)、防堵隔板(3)、过滤网(4)、排污口(5)、盖板(6)、过滤器出口(7)组成;该过滤器采用采用了二次分离过滤技术,分离过滤效果好、效率高,杂质容易排出,操作简单,免维护。免维护。免维护。


技术研发人员:孟艳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西安瑞轩能源设备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7.09
技术公布日:2022/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