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原位悬空MBR膜清洗的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517689发布日期:2022-04-06 21:58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一种原位悬空MBR膜清洗的系统的制作方法
一种原位悬空mbr膜清洗的系统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一种原位悬空mbr膜清洗的系统属于污水处理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mbr膜的原位清洗。


背景技术:

2.mbr技术由于其出水水质好,用地少等优点,现在越来越多的污水处理采用该技术。然而在运行过程中,膜的清洗一直是膜技术运行过程中的一个难题,传统在线清洗往往达不到清洗的要求,膜通量恢复较差。离线清洗需要消耗大量的药剂,造成药剂的浪费。拆膜片清洗则不仅比较麻烦,花费的时间和人工成本较高,还会损伤膜丝,造成不可逆损害。这给mbr技术的运行和推广带来了问题。因此,寻求一种简单,快捷,省药,效果好的膜清洗方法是膜技术运行的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原位悬空mbr膜清洗的系统,使mbr膜可实现原位清洗,且相对传统离线清洗效果要更好、药剂用量更节省。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原位悬空mbr膜清洗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好氧池、mbr膜池、设备间和清水池,mbr膜池安装有膜组器和污泥回流泵,设备间内安装有反洗泵、加药系统、加药泵、反洗电磁阀、清水泵、抖膜风机和plc控制系统;
5.污泥回流泵的出口通过污泥回流管连通好氧池,mbr膜池内设有高压水枪,清水池通过高压水管与高压水枪相连接且高压水管上连接有清水泵,反洗泵的进水管口通过清水管道连通清水池,反洗泵出水管口通过反洗管道与膜组器出口相连通,加药系统的出口上安装有加药泵,加药泵通过加药管道与反洗管道相连通,反洗管道上安装有反洗电磁阀,抖膜风机的出气口通过送气管道与膜组器上设置的曝气吹扫气管入口相连通,所述plc控制系统连接所有管道上的阀门及泵并对其实现控制。
6.所述设备间内安装有多个加药系统,且每个加药系统均通过加药泵及加药管道与反洗管道相连通。
7.所述加药系统内填装有液体次氯酸钠或柠檬酸。
8.所述的mbr膜池的进水口上设有进水闸板。
9.所述好氧池内安装有微孔曝气器。
10.所述mbr膜池中的膜为中空纤维膜。
11.所述反洗泵为自吸泵。
12.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实现了mbr膜的原位悬空清洗,避免了膜拆片清洗,很大的程度加快了膜清洗速度和降低膜清洗成本。
附图说明
1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5.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6.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原位悬空mbr膜清洗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好氧池1、mbr膜池2、设备间3和清水池4,mbr膜池2安装有膜组器5和污泥回流泵13,设备间3内安装有反洗泵6、加药系统9、加药泵10、反洗电磁阀12、清水泵16、抖膜风机17和plc控制系统20;
17.污泥回流泵13的出口通过污泥回流管14连通好氧池1,mbr膜池2内设有高压水枪,清水池4通过高压水管15与高压水枪相连接且高压水管15上连接有清水泵16,反洗泵6的进水管口通过清水管道7连通清水池4,反洗泵6出水管口通过反洗管道8与膜组器5出口相连通,加药系统9的出口上安装有加药泵10,加药泵10通过加药管道11与反洗管道8相连通,反洗管道8上安装有反洗电磁阀12,抖膜风机17的出气口通过送气管道18与膜组器5上设置的曝气吹扫气管入口相连通,所述plc控制系统20连接所有管道上的阀门及泵并对其实现控制。
18.所述设备间3内安装有多个加药系统9,且每个加药系统9均通过加药泵10及加药管道11与反洗管道8相连通。
19.所述加药系统9内填装有液体次氯酸钠或柠檬酸。
20.所述的mbr膜池2的进水口上设有进水闸板。
21.所述好氧池1内安装有微孔曝气器19。
22.所述mbr膜池2中的膜为中空纤维膜。
23.所述反洗泵6为自吸泵。
24.使用方法:
25.第一步,关闭mbr膜池2的进水闸板,通过mbr膜池2内的污泥回流泵13将mbr膜池2的活性污泥抽到好氧池1,将微生物暂存在好氧池1,以保证膜清洗完成后污水处理系统的微生物量,将mbr膜池2抽空,使膜片完全裸露在空气中,悬挂在膜组器5上;
26.第二步,开启清水泵16,通过高压水管15向mbr膜池2内的高压水枪供清水,利用高压水枪对膜组器5及膜丝进行原位冲洗,目的是去除膜组器和膜丝表面较大的附着泥块;
27.第三步,通过反洗泵6及加药泵10将加药系统9中的药剂从膜丝内腔注入,逐渐由内向外渗出,软化附着在膜丝上的泥块和离析膜孔内的污染物,这样避免了传统在线药洗,药剂被膜池中的水稀释导致效果较差的问题,待药剂完全渗透整个膜片后,静置一段时间,使附着泥块和膜腔内的污染物充分软化和离析;
28.第四步,再次开启清水泵16,利用高压水枪对膜组器5及膜丝再次进行原位冲洗,目的是去除已经被软化后附着在膜丝表面泥块;
29.第五步,向mbr膜池2内注水,并开启抖膜风机17进行大气量抖膜,实现膜丝附着泥块脱落和膜丝的自我清洗,该抖膜时间为10分钟。
30.第三步中,通过反洗泵6及加药泵10将加药系统9中的浓度为5000mg/l的次氯酸钠溶液或柠檬酸溶液打入膜组器5的膜丝中,该打药时间为5分钟,目的是使注入膜丝的药剂充分从膜丝内腔浸出,软化附着在膜丝上的泥块和软化膜丝孔隙中的污染物,然后静置膜组器5中的膜丝10分钟,让药剂完全渗透整个膜片,充分软化附着在膜丝上的泥块和孔隙中的污染物,再注入药2分钟补充药液,再静置膜组器中5的膜丝10分钟。
31.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操作能够实现mbr工艺污水处理厂中膜片在膜池的原位清洗,降低了污水处理厂膜清洗药耗和清洗人工成本,同时,减少污水处理厂投资建设费用,具有灵活、简单、高效、稳定的优点。
32.本实用新型中可多个mbr膜池2共用同一系统,且mbr膜池2中也可设置多个膜组器5共同工作。
33.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原位悬空mbr膜清洗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好氧池(1)、mbr膜池(2)、设备间(3)和清水池(4),mbr膜池(2)安装有膜组器(5)和污泥回流泵(13),设备间(3)内安装有反洗泵(6)、加药系统(9)、加药泵(10)、反洗电磁阀(12)、清水泵(16)、抖膜风机(17)和plc控制系统(20);污泥回流泵(13)的出口通过污泥回流管(14)连通好氧池(1),mbr膜池(2)内设有高压水枪,清水池(4)通过高压水管(15)与高压水枪相连接且高压水管(15)上连接有清水泵(16),反洗泵(6)的进水管口通过清水管道(7)连通清水池(4),反洗泵(6)出水管口通过反洗管道(8)与膜组器(5)出口相连通,加药系统(9)的出口上安装有加药泵(10),加药泵(10)通过加药管道(11)与反洗管道(8)相连通,反洗管道(8)上安装有反洗电磁阀(12),抖膜风机(17)的出气口通过送气管道(18)与膜组器(5)上设置的曝气吹扫气管入口相连通,所述plc控制系统(20)连接所有管道上的阀门及泵并对其实现控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原位悬空mbr膜清洗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间(3)内安装有多个加药系统(9),且每个加药系统(9)均通过加药泵(10)及加药管道(11)与反洗管道(8)相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原位悬空mbr膜清洗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药系统(9)内填装有液体次氯酸钠或柠檬酸。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原位悬空mbr膜清洗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mbr膜池的进水口上设有进水闸板。5.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原位悬空mbr膜清洗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好氧池(1)内安装有微孔曝气器(19)。6.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原位悬空mbr膜清洗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mbr膜池(2)中的膜为中空纤维膜。7.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原位悬空mbr膜清洗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洗泵(6)为自吸泵。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的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原位悬空MBR膜清洗的系统,使MBR膜可实现原位清洗,且相对传统离线清洗效果要更好、药剂用量更节省;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污泥回流泵的出口通过污泥回流管连通好氧池,MBR膜池内设有高压水枪,清水池通过高压水管与高压水枪相连接且高压水管上连接有清水泵,反洗泵的进水管口通过清水管道连通清水池,反洗泵出水管口通过反洗管道与膜组器出口相连通,加药系统的出口上安装有加药泵,加药泵通过加药管道与反洗管道相连通,反洗管道上安装有反洗电磁阀,抖膜风机的出气口通过送气管道与膜组器上设置的曝气吹扫气管入口相连通,PLC控制系统连接所有管道上的阀门及泵并对其实现控制。连接所有管道上的阀门及泵并对其实现控制。连接所有管道上的阀门及泵并对其实现控制。


技术研发人员:张忠波 李志平 张崇能 张正阳 乔自平 吴敬平 何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云南城投碧水源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0.13
技术公布日:2022/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