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植物提取液加热搅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386292发布日期:2022-03-23 14:30阅读:49来源:国知局
一种植物提取液加热搅拌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植物提取液加热搅拌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植物提取液加热搅拌装置。


背景技术:

2.提取液,提取某种物质所用的溶液,常见的植物蛋白提取液,一般含有细胞裂解的成分,和抑制蛋白酶的成分,以及一定的ph值,植物提取液指采用适当的溶剂或方法,从植物为原料提取或加工而成的物质,可用于医药行业、食品行业、健康行业、美容行业以及其它行业,植物提取液是以植物为原料,按照对提取的最终产品的用途的需要,经过物理化学提取分离过程,定向获取和浓集植物中的某一种或多种有效成分,而不改变其有效成分结构而形成的产品。按照提取植物的成份不同,形成甙、酸、多酚、多糖、萜类、黄酮、生物碱等;按照性状不同,可分为植物油、浸膏、粉、晶状体等;实验室中常使用烧杯和玻璃杯对植物提取液进行加热搅拌,使用这种方式对植物提取液进行加热搅拌需要工作人员不停搅拌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3.(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4.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植物提取液加热搅拌装置。
5.(二)技术方案
6.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
7.一种植物提取液加热搅拌装置,包括搅拌釜,所述搅拌釜包含内外两层,两层之间为加热腔一,所述加热腔一内设置有加热装置一,所述搅拌釜内壁底部的圆心处设置有柱形凸起,所述柱形凸起内设置有加热腔二,所述加热腔二内设置有加热装置二;所述加热装置一和所述加热装置二能够对搅拌釜内的搅拌腔实现内外加热,所述搅拌釜上盖合有封盖,所述封盖底部设置有搅拌机构。
8.优选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上固定安装有太阳轮,所述封盖底部转动安装有多个行星轮,多个所述行星轮均与所述太阳轮相互啮合,每个所述行星轮底部的圆心处均固定安装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上设置有搅拌桨叶。
9.优选的,所述搅拌釜内壁开口处设置有环形凸起,所述环形凸起的内圈转动连接有齿圈,所述齿圈内壁设置有与所述行星轮向啮合的齿槽,所述太阳轮驱动行星轮旋转时能够同步驱动齿圈旋转,所述齿圈底部设置有至少一个弧形板,所述弧形板靠近所述搅拌釜内壁的一侧设置有摩擦层。
10.优选的,所述加热装置一为电加热丝,所述电加热丝固定在加热腔一内,所述加热装置二为电加热棒,所述电加热丝和所述电加热棒均连接有用于控制其温度的控制器。
11.优选的,所述搅拌釜的底部设置有排料管,所述排料管上设置有控制阀。
12.优选的,所述搅拌釜底部沿四周边角处均设置有支脚,所述支脚底部设置有万向
轮。
13.(三)有益效果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植物提取液注入搅拌釜内的搅拌腔,通过加热装置一和加热装置二对其进行内外加热;再通过伺服电机带动太阳轮的旋转,太阳轮同步带动各个行星轮转动,从而驱动搅拌轴旋转,利用搅拌轴上的搅拌桨叶实现搅拌,伺服电机还能同步驱动齿圈旋转,齿圈转动时利用齿圈底部弧形板的摩擦层对搅拌釜的内壁进行清洁,从而提供了一种多功能的植物提取液加热搅拌装置。
附图说明
15.图1为一种植物提取液加热搅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太阳轮、行星轮和齿圈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17.【附图标记说明】
18.1-搅拌釜;2-加热装置一;3-搅拌桨叶;4-弧形板;5-行星轮;6-齿圈;7-伺服电机;8-太阳轮;9-封盖;10-环形凸起;11-搅拌轴;12-摩擦层;13-加热腔一;14-加热装置二;15-控制阀;16-支脚;17-排料管;18-加热腔二。
具体实施方式
19.为了更好的解释本实用新型,以便于理解,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20.请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植物提取液加热搅拌装置,包括搅拌釜1,搅拌釜1包含内外两层,两层之间为加热腔一13,加热腔一13内设置有加热装置一2,搅拌釜1内壁底部的圆心处设置有柱形凸起,柱形凸起内设置有加热腔二18,加热腔二18内设置有加热装置二14;加热装置一2和加热装置二14能够对搅拌釜1内的搅拌腔实现内外加热,搅拌釜1上盖合有封盖9,封盖9底部设置有搅拌机构;使用时,将植物提取液注入搅拌釜1内的搅拌腔,通过加热装置一2和加热装置二14对其进行内外加热,再配合搅拌机构对其进行搅拌,便于实现对需要加热的植物提取液的搅拌,使植物提取液受热均匀,提高搅拌效率。
21.参考图2,本实施例中,搅拌机构包括伺服电机7,伺服电机7的输出端上固定安装有太阳轮8,封盖9底部转动安装有多个行星轮5,多个行星轮5均与太阳轮8相互啮合,每个行星轮5底部的圆心处均固定安装有搅拌轴11,搅拌轴11上设置有搅拌桨叶3;通过伺服电机7带动太阳轮8的旋转,太阳轮8同步带动各个行星轮5转动,从而驱动搅拌轴11旋转,利用搅拌轴11上的搅拌桨叶3实现搅拌。
22.参考图2,本实施例中,搅拌釜1内壁开口处设置有环形凸起10,环形凸起10的内圈转动连接有齿圈6,齿圈6内壁设置有与行星轮5向啮合的齿槽,太阳轮8驱动行星轮5旋转时能够同步驱动齿圈6旋转,齿圈6底部设置有至少一个弧形板4,弧形板4靠近搅拌釜1内壁的一侧设置有摩擦层12;太阳轮8带动各个行星轮5转动时,同步带动齿圈6旋转,齿圈6转动时利用齿圈6底部弧形板4的摩擦层12对搅拌釜1的内壁进行清洁,将粘粘在搅拌釜1内壁残留物刮下。
23.本实施例中,加热装置一2为电加热丝,电加热丝固定在加热腔一13内,加热装置二14为电加热棒,电加热丝和电加热棒均连接有用于控制其温度的控制器。
24.本实施例中,搅拌釜1的底部设置有排料管17,排料管17上设置有控制阀15。
25.本实施例中,搅拌釜1底部沿四周边角处均设置有支脚16,支脚16底部设置有万向轮。
26.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将植物提取液注入搅拌釜1内的搅拌腔,通过加热装置一2和加热装置二14对其进行内外加热;再通过伺服电机7带动太阳轮8的旋转,太阳轮8同步带动各个行星轮5转动,从而驱动搅拌轴11旋转,利用搅拌轴11上的搅拌桨叶3实现搅拌,伺服电机7还能同步驱动齿圈6旋转,齿圈6转动时利用齿圈6底部弧形板4的摩擦层12对搅拌釜1的内壁进行清洁,从而提供了一种多功能的植物提取液加热搅拌装置。
27.涉及到电路和电子元器件和模块均为现有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完全可以实现,无需赘言,本实用新型保护的内容也不涉及对于软件和方法的改进。
28.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29.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技术特征:
1.一种植物提取液加热搅拌装置,包括搅拌釜,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釜包含内外两层,两层之间为加热腔一,所述加热腔一内设置有加热装置一,所述搅拌釜内壁底部的圆心处设置有柱形凸起,所述柱形凸起内设置有加热腔二,所述加热腔二内设置有加热装置二;所述加热装置一和所述加热装置二能够对搅拌釜内的搅拌腔实现内外加热,所述搅拌釜上盖合有封盖,所述封盖底部设置有搅拌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植物提取液加热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机构包括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上固定安装有太阳轮,所述封盖底部转动安装有多个行星轮,多个所述行星轮均与所述太阳轮相互啮合,每个所述行星轮底部的圆心处均固定安装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上设置有搅拌桨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植物提取液加热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釜内壁开口处设置有环形凸起,所述环形凸起的内圈转动连接有齿圈,所述齿圈内壁设置有与所述行星轮相啮合的齿槽,所述太阳轮驱动行星轮旋转时能够同步驱动齿圈旋转,所述齿圈底部设置有至少一个弧形板,所述弧形板靠近所述搅拌釜内壁的一侧设置有摩擦层。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植物提取液加热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一为电加热丝,所述电加热丝固定在加热腔一内,所述加热装置二为电加热棒,所述电加热丝和所述电加热棒均连接有用于控制其温度的控制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植物提取液加热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釜的底部设置有排料管,所述排料管上设置有控制阀。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植物提取液加热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釜底部沿四周边角处均设置有支脚,所述支脚底部设置有万向轮。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植物提取液加热搅拌装置,包括搅拌釜,搅拌釜包含内外两层,两层之间为加热腔一,加热腔一内设置有加热装置一,搅拌釜内壁底部的圆心处设置有柱形凸起,柱形凸起内设置有加热腔二,加热腔二内设置有加热装置二;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植物提取液注入搅拌釜内的搅拌腔,通过加热装置一和加热装置二对其进行内外加热;再通过伺服电机带动太阳轮的旋转,太阳轮同步带动各个行星轮转动,从而驱动搅拌轴旋转,利用搅拌轴上的搅拌桨叶实现搅拌,伺服电机还能同步驱动齿圈旋转,齿圈转动时利用齿圈底部弧形板的摩擦层对搅拌釜的内壁进行清洁,从而提供了一种多功能的植物提取液加热搅拌装置。的植物提取液加热搅拌装置。的植物提取液加热搅拌装置。


技术研发人员:林理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福州弘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01
技术公布日:2022/3/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