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热滴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131820发布日期:2022-05-18 21:57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一种加热滴管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滴定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加热滴管。


背景技术:

2.在进行化工反应量热的过程中,底料高温的情况下,由于采用现有的滴定管滴加至底料内的试剂为室温状态,从而导致反应量热过程中出现误差,甚至导致最终结果错误呈现为吸热,若将预滴定的试剂提前加热后注入滴定管,试剂在进入滴定管后依然会与外界发生热交换,降温至低于底料的温度,同样会出现上述问题;部分化学实验过程中,需要将固态物质加热融化后采用滴定管滴加到体系内,加热融化后的固体在滴定管内随着与外界热交换降温,再次凝固、结晶,给滴定过程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热滴管,克服上述缺陷,使滴定管能够对内部盛装的试剂进行加热控制。
4.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为:一种加热滴管,包括滴定管、顶盖、加热管、加热装置、温度检测装置,所述滴定管底部开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设置有使其开启或关闭的截止阀,所述滴定管顶部开设有加热管安装口,所述顶盖扣合在所述加热管安装口上,所述加热管固定在所述顶盖下方,并延伸至所述滴定管内,所述加热管内填充有导热介质,并安装所述加热装置,所述温度检测装置固定在所述顶盖上,并延伸至所述滴定管内。
5.进一步,所述滴定管与所述加热管间隔。
6.进一步,所述温度检测装置与所述滴定管和加热管间隔。
7.进一步,所述加热装置为加热丝。
8.进一步,所述加热管顶部开口,所述顶盖在所述加热管上方贯穿开设有导热介质入口。
9.进一步,所述加热管管壁设置有内螺纹段,所述顶盖设置有连接端,所述连接端设置有与所述内螺纹段配合的外螺纹段。
10.进一步,所述滴定管由外壁向上延伸导通有进料通道。
11.进一步,所述滴定管为透明玻璃管。
12.进一步,所述滴定管的管壁由上至下横向设置有刻度线。
13.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所述滴定管底部开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设置有使其开启或关闭的截止阀,所述滴定管顶部开设有加热管安装口,所述顶盖扣合在所述加热管安装口上,所述加热管固定在所述顶盖下方,并延伸至所述滴定管内,所述加热管内填充有导热介质,并安装所述加热装置,所述温度检测装置固定在所述顶盖上,并延伸至所述滴定管内,在需要对滴定管内的试剂进行加热时,开启所述加热装置,加热装置对加热管内的导热介质加热,导热介质将热量由加热管管壁均匀传递至滴定管内的试剂
上,使试剂均匀受热升温,同时通过温度检测装置实时测量试剂的温度,控制加热装置的加热功率,进而实现对滴定管内部盛装的试剂进行加热控制。
附图说明
14.图1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5.图2本实用新型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16.标号说明:1-滴定管,2-顶盖,3-加热管,4-加热装置,5-温度检测装置,6-出料口,7-截止阀,8-加热管安装口,9-导热介质,10-连接端,11-进料通道,12-刻度线,13-试剂,14-挡壁,15-导热介质入口,16-插孔。
具体实施方式
17.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的说明。
18.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加热滴管,如图1、图2所示,包括滴定管1、顶盖2、加热管3、加热装置4、温度检测装置5,所述滴定管1为透明玻璃管,所述滴定管1的管壁由上至下横向设置有刻度线12,所述滴定管1底部开有出料口6,所述出料口6设置有使其开启或关闭的截止阀7,所述截止阀7可以是现有的任意一种滴定管上的截止阀,通过调整所述截止阀7来控制所述出料口6的开口大小,以控制将试剂13滴入底料内的速率,在滴定的过程中,通过刻度线12观测滴定管1内的液面高度变化,进而得到排出的试剂13的计量;所述滴定管1顶部开设有加热管安装口8,所述顶盖2扣合在所述加热管安装口8上,所述加热管3固定在所述顶盖2下方,并延伸至所述滴定管1内,以与滴定管1内的试剂13接触,所述加热管3内填充有导热介质9,并安装所述加热装置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加热装置4为加热丝,所述温度检测装置5固定在所述顶盖2上,并延伸至所述滴定管1内,与滴定管1内的试剂13接触,本实施例中,所述顶盖2纵向贯穿有插孔16,所述温度检测装置5插接固定在所述插孔16上;
19.具体地,所述顶盖2外围向下延伸有挡壁14,在所述顶盖2扣合在所述加热管安装口8上时,所述挡壁14套接在所述滴定管1的外周,进而使所述滴定管1和所述温度检测装置5在所述滴定管1内的位置固定,从而使所述滴定管1与所述加热管3间隔,防止加热管3将热量直接传递至滴定管1,导致加热管3的热量未传递至试剂13便与外界发生热交换散失,同时使所述温度检测装置5与所述滴定管1和加热管3间隔,以防止温度检测装置5与滴定管1和加热管3接触,导致测得的温度误差过大。
20.所述加热管3顶部开口,所述顶盖2在所述加热管3上方贯穿开设有导热介质入口15,进而通过所述导热介质入口15便可以向所述加热管3内加装导热介质9,在组装该加热滴管时,不需要提前将导热介质9装入加热管3,组装过程更加方便,所述加热管3管壁设置有内螺纹段,所述顶盖2设置有连接端10,所述连接端10设置有与所述内螺纹段配合的外螺纹段,从而所述加热管3可以便捷地从所述顶盖2上拆卸下来,以便于在实验后将加热管3内的导热介质9倒出,以及对所述加热管3的清洁。
21.所述滴定管1由外壁向上延伸导通有进料通道11,在实验过程中,试剂13装入滴定管1更加便捷,同时在对试剂13加热的过程中,进料通道11使滴定管1与外界大气相通,以平衡滴定管1内的气压。
22.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案设计的限制,凡依本案的设
计关键所做的等同变化,均落入本案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加热滴管,其特征在于:包括滴定管(1)、顶盖(2)、加热管(3)、加热装置(4)、温度检测装置(5),所述滴定管(1)底部开有出料口(6),所述出料口(6)设置有使其开启或关闭的截止阀(7),所述滴定管(1)顶部开设有加热管安装口(8),所述顶盖(2)扣合在所述加热管安装口(8)上,所述加热管(3)固定在所述顶盖(2)下方,并延伸至所述滴定管(1)内,所述加热管(3)内填充有导热介质(9),并安装所述加热装置(4),所述温度检测装置(5)固定在所述顶盖(2)上,并延伸至所述滴定管(1)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加热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滴定管(1)与所述加热管(3)间隔。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加热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检测装置(5)与所述滴定管(1)和加热管(3)间隔。4.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加热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4)为加热丝。5.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加热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管(3)顶部开口,所述顶盖(2)在所述加热管(3)上方贯穿开设有导热介质入口(15)。6.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加热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管(3)管壁设置有内螺纹段,所述顶盖(2)设置有连接端(10),所述连接端(10)设置有与所述内螺纹段配合的外螺纹段。7.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加热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滴定管(1)由外壁向上延伸导通有进料通道(11)。8.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加热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滴定管(1)为透明玻璃管。9.如权利要求8所述一种加热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滴定管(1)的管壁由上至下横向设置有刻度线(12)。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加热滴管,包括滴定管、顶盖、加热管、加热装置、温度检测装置,所述滴定管底部开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设置有使其开启或关闭的截止阀,所述滴定管顶部开设有加热管安装口,所述顶盖扣合在所述加热管安装口上,所述加热管固定在所述顶盖下方,并延伸至所述滴定管内,所述加热管内填充有导热介质,并安装所述加热装置,所述温度检测装置固定在所述顶盖上,并延伸至所述滴定管内。本实用新型使滴定管能够对内部盛装的试剂进行加热控制。制。制。


技术研发人员:况思雨 张鑫林 党阳浩 刘勇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厦门标安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27
技术公布日:2022/5/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