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废水零排放的生物除臭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636252发布日期:2022-07-05 21:25阅读:87来源:国知局
一种废水零排放的生物除臭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气治理领域,特别是一种废水零排放的生物除臭系统。


背景技术:

2.生物除臭系统广泛应用于废气臭味处理中,目前常规的生物净化系统在废气净化的过程中都会产生废污水,对于产生的废污水往往直接排放,不仅污染环境同时也浪费水资源。
3.基于此开发出废水零排放的生物除臭系统,该系统可应用于所有的生物除臭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废水零排放的生物除臭系统。
5.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废水零排放的生物除臭系统,包括循环水箱、风机、喷淋水泵、生物滤池和废水净化系统,所述生物滤池的前端设置有预洗池,所述预洗池的顶部设有第一喷淋结构,所述生物滤池的顶部设有第二喷淋结构,所述废水净化系统的前端设有污泥脱水系统和加药系统,所述废水净化系统的后端通过第一管道与所述循环水箱连接,所述循环水箱通过所述喷淋水泵与所述第一喷淋结构连接,所述预洗池和所述生物滤池的底部设有第一水箱,所述第一水箱的出水口与所述循环水箱连接;所述废水净化系统的排水口端通过第一管道与所述第二喷淋结构连接,所述预洗池的前端设置有风机,所述风机通过第二管道与臭气收集端连接。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污泥脱水系统的污泥出口与所述第二喷淋结构之间设置有污泥回补系统。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水箱的底部设置水质监测口与水质动态平衡系统连接。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水箱中设置喷气管与所述生物滤池的底部连接。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循环水箱中设置有液位继电器。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预洗池中设有塑料填料。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生物滤池的上部设有达标空气排放口。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废水净化系统,将生物除臭系统产生的废水处理并回收至生物除臭系统,确保废水零排放,大大节省水资源,还通过设置水质动态平衡系统,实时监控水质情况,并实时调整污水处理量,确保循环水质浓缩比情况,节省废气净化系统的实施处理量,节省废气净化运行电耗。
14.本实用新型的废水净化系统同时提供了充足的驯化后的活性污泥,通过污泥回流
系统将活性污泥根据生物滤池的运行情况实时补充到生物滤池,可以缩短生物滤池启动挂膜的时间,确保生物滤池的运行稳定性,也提高了生物滤池的抗冲击负荷能力。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6.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技术问题,现结合附图说明与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17.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废水零排放的生物除臭系统,包括循环水箱7、风机6、喷淋水泵8、生物滤池1和废水净化系统12,所述生物滤池1的前端设置有预洗池11,所述预洗池11的顶部设有第一喷淋结构101,所述生物滤池1的顶部设有第二喷淋结构102,所述废水净化系统12的前端设有污泥脱水系统5和加药系统4,所述废水净化系统12的后端通过第一管道15与所述循环水箱7连接,所述循环水箱7通过所述喷淋水泵8与所述第一喷淋结构101连接,所述循环水箱7、所述喷淋水泵8、所述第一喷淋结构101之间通过第一管道15连接,所述预洗池11和所述生物滤池1的底部设有第一水箱14,所述第一水箱14的出水口连接至所述循环水箱7的底部,所述第一水箱14与所述循环水箱7之间的管道为第一管道15;所述废水净化系统12的排水口端通过第一管道15与所述第二喷淋结构102连接,所述预洗池11的前端设置有风机6,所述风机6通过第二管道16与臭气收集端连接。
18.根据不同生物除臭系统循环水质选择不同的废水净化系统12,由于废水净化系统12能够适应不同浓缩比下的循环水质处理,循环水经过废水净化体统处理后,全部回流至生物滤池1进行洗涤和加湿废气,保证处理后的中水全部回用。
19.本实用新型还根据循环水质情况配置一定的加药系统4,确保废水净化系统12出水水质达到生物滤池1回用标准。
20.优选的,所述污泥脱水系统5的污泥出口与所述第二喷淋结构102之间设置有污泥回补系统9。
21.废水净化系统12产生的污泥经过污泥脱水系统5处理后外运,废水回流至废水净化系统12前端,再进行处理;同时,污泥回补系统9将驯化后的活性污泥根据生物滤池1的运行情况实时补充到生物滤池1中,确保生物滤池1的运行稳定,也提高了生物滤池1的抗冲击负荷能力。
22.优选的,所述污泥回补系统9的出口管道接入所述废水净化系统12与所述第二喷淋结构102之间的管道,废水净化系统12的排水通过第一管道15将污泥冲入所述第二喷淋结构102中,使污泥顺利进入生物滤池1中。
23.优选的,所述第一水箱14的底部设置水质监测口与水质动态平衡系统3连接。通过水质动态平衡系统3实施反馈生物除臭系统中循环水水质,将生物除臭系统产生的循环水水质与浓缩比进行关联,当水质变差,超过设定值时,则增大废水排至所述废水净化系统12的水量,减少浓缩比;当水质变好时,减少废水排至废水净化系统12的水量,提高浓缩比。
24.优选的,所述第一水箱14中设置喷气管141与所述生物滤池1的底部连接。
25.其中,所述第一管道15为流通液体的管道,所述第二管道16为流通气体的管道。
26.优选的,所述循环水箱7中设置有液位继电器71,用于检测所述循环水箱7中的水位情况。
27.优选的,所述预洗池11中设有塑料填料,所述生物滤池1中填充有生物滤料。
28.优选的,所述生物滤池1的上部设有达标空气排放口103。所述达标空气排放口103处设置有气体监测仪,用以监测生物除臭系统排入大气中的气体是否达标。
29.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申请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废水零排放的生物除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循环水箱、风机、喷淋水泵、生物滤池和废水净化系统,所述生物滤池的前端设置有预洗池,所述预洗池的顶部设有第一喷淋结构,所述生物滤池的顶部设有第二喷淋结构,所述废水净化系统的前端设有污泥脱水系统和加药系统,所述废水净化系统的后端通过第一管道与所述循环水箱连接,所述循环水箱通过所述喷淋水泵与所述第一喷淋结构连接,所述预洗池和所述生物滤池的底部设有第一水箱,所述第一水箱的出水口与所述循环水箱连接;所述废水净化系统的排水口端通过第一管道与所述第二喷淋结构连接,所述预洗池的前端设置有风机,所述风机通过第二管道与臭气收集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水零排放的生物除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脱水系统的污泥出口与所述第二喷淋结构之间设置有污泥回补系统。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废水零排放的生物除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箱的底部设置水质监测口与水质动态平衡系统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废水零排放的生物除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箱中设置喷气管与所述生物滤池的底部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水零排放的生物除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水箱中设置有液位继电器。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水零排放的生物除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洗池中设有塑料填料。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水零排放的生物除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滤池的上部设有达标空气排放口。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废水零排放的生物除臭系统,包括循环水箱、风机、喷淋水泵、生物滤池和废水净化系统,生物滤池的前端设置有预洗池,预洗池的顶部设有第一喷淋结构,生物滤池的顶部设有第二喷淋结构,废水净化系统的前端设有污泥脱水系统和加药系统,废水净化系统的后端通过第一管道与循环水箱连接,循环水箱通过喷淋水泵与第一喷淋结构连接,预洗池和生物滤池的底部设有第一水箱,第一水箱的出水口与循环水箱连接;废水净化系统的排水口端通过第一管道与第二喷淋结构连接,预洗池的前端设置有风机,风机通过第二管道与臭气收集端连接。本实用新型具有废水回收循环利用,实现废水零排放,减少环境污染,节省水资源等特点。节省水资源等特点。节省水资源等特点。


技术研发人员:唐刚 李云路 付丽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瑞境能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2.26
技术公布日:2022/7/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