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原水澄清池排泥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012613发布日期:2022-08-03 14:36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一种原水澄清池排泥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原水澄清池排泥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2.发电厂在运行的过程中常会产生大量带有污泥的废水,常采用原水澄清池对废水进行沉降,将污泥与清水分离,分离后的污泥再进行进一步的脱水处理,清水则通过溢流的方式进行收集,然而废水通入原水澄清池中不可避免地会在原水澄清池中产生湍流,从而导致底部的污泥翻滚,而废水的产生量存在不均匀性,当进水量过大时,则会导致上层溢流的清水带有污泥,影响分离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原水澄清池排泥处理系统,以解决现有原水澄清池泥水分离效果不足的问题,该种原水澄清池排泥处理系统能够有效对泥水进行分离,避免上层清水携带污泥。
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原水澄清池排泥处理系统,包括原水澄清池、清水池、缓冲罐、原水管、进水管、溢流管、排泥管、控制器、分流阀、分流管、回流管、第一流量计、第二流量计和开度控制阀,所述进水管由所述原水澄清池的顶部伸入至所述原水澄清池的底部,所述排泥管连接于所述原水澄清池的底部,所述溢流管连接于所述原水澄清池的顶部侧面,所述溢流管连接所述清水池,所述原水管连接所述分流阀的进口,所述进水管和所述分流管分别连接所述分流阀的出口,所述分流管连接所述缓冲罐,所述回流管分别连接所述缓冲罐和所述进水管,所述第一流量计设置于所述原水管上,所述第二流量计和所述开度控制阀设置于所述回流管上,所述控制器分别连接所述分流阀、所述第一流量计、所述第二流量计和所述开度控制阀。
5.进一步的,所述原水澄清池中设置有挡流板,所述进水管穿过所述挡流板。
6.进一步的,所述原水澄清池排泥处理系统还包括有离心式脱水装置和干泥收集车,所述排泥管连接至所述离心式脱水装置,所述排泥管上设置有污泥泵,所述干泥收集车位于所述离心式脱水装置的下方。
7.本原水澄清池排泥处理系统在进行废水的泥水分离处理时,通过所述第一流量计能够实时了解导入原水澄清池的废水的流量,当废水的流量过大时,可通过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分流阀,将部分废水从所述分流管导流至所述缓冲罐中,避免进水量过大导致污泥翻滚至上层清水的问题,当所述第一流量计的流量下降时,所述控制器再控制所述开度控制阀开启,将所述缓冲罐中储存的废水导流至所述原水澄清池中,利于保持流量稳定,保证泥水分层效果。
附图说明
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
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9.图1为一种原水澄清池排泥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0.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原水澄清池排泥处理系统,该种原水澄清池排泥处理系统能够有效对泥水进行分离,避免上层清水携带污泥。
1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2.参见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原水澄清池排泥处理系统,包括原水澄清池11、清水池10、缓冲罐5、原水管17、进水管6、溢流管9、排泥管14、控制器3、分流阀2、分流管4、回流管8、第一流量计1、第二流量计7和开度控制阀18,所述进水管6由所述原水澄清池11的顶部伸入至所述原水澄清池11的底部,所述排泥管14连接于所述原水澄清池11的底部,所述溢流管9连接于所述原水澄清池11的顶部侧面,所述溢流管9连接所述清水池10,所述原水管17连接所述分流阀2的进口,所述进水管6和所述分流管4分别连接所述分流阀2的出口,所述分流管4连接所述缓冲罐5,所述回流管8分别连接所述缓冲罐5和所述进水管6,所述第一流量计1设置于所述原水管17上,所述第二流量计7和所述开度控制阀18设置于所述回流管8上,所述控制器3分别连接所述分流阀2、所述第一流量计1、所述第二流量计7和所述开度控制阀18。
13.所述原水澄清池11中设置有挡流板12,所述进水管6穿过所述挡流板12。
14.所述原水澄清池11排泥处理系统还包括有离心式脱水装置15和干泥收集车16,所述排泥管14连接至所述离心式脱水装置15,所述排泥管14上设置有污泥泵13,所述干泥收集车16位于所述离心式脱水装置15的下方。
15.本原水澄清池11排泥处理系统在进行废水的泥水分离处理时,通过所述第一流量计1能够实时了解导入原水澄清池11的废水的流量,当废水的流量过大时,可通过所述控制器3控制所述分流阀2,将部分废水从所述分流管4导流至所述缓冲罐5中,避免进水量过大导致污泥翻滚至上层清水的问题,当所述第一流量计1的流量下降时,所述控制器3再控制所述开度控制阀18开启,将所述缓冲罐5中储存的废水导流至所述原水澄清池11中,利于保持流量稳定,保证泥水分层效果。
16.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原水澄清池排泥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原水澄清池、清水池、缓冲罐、原水管、进水管、溢流管、排泥管、控制器、分流阀、分流管、回流管、第一流量计、第二流量计和开度控制阀,所述进水管由所述原水澄清池的顶部伸入至所述原水澄清池的底部,所述排泥管连接于所述原水澄清池的底部,所述溢流管连接于所述原水澄清池的顶部侧面,所述溢流管连接所述清水池,所述原水管连接所述分流阀的进口,所述进水管和所述分流管分别连接所述分流阀的出口,所述分流管连接所述缓冲罐,所述回流管分别连接所述缓冲罐和所述进水管,所述第一流量计设置于所述原水管上,所述第二流量计和所述开度控制阀设置于所述回流管上,所述控制器分别连接所述分流阀、所述第一流量计、所述第二流量计和所述开度控制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原水澄清池排泥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水澄清池中设置有挡流板,所述进水管穿过所述挡流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原水澄清池排泥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水澄清池排泥处理系统还包括有离心式脱水装置和干泥收集车,所述排泥管连接至所述离心式脱水装置,所述排泥管上设置有污泥泵,所述干泥收集车位于所述离心式脱水装置的下方。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原水澄清池排泥处理系统,包括原水澄清池、清水池、缓冲罐、原水管、进水管、溢流管、排泥管、控制器、分流阀、分流管、回流管、第一流量计、第二流量计和开度控制阀,所述进水管由所述原水澄清池的顶部伸入至所述原水澄清池的底部,所述排泥管连接于所述原水澄清池的底部,所述溢流管连接于所述原水澄清池的顶部侧面,所述溢流管连接所述清水池,所述原水管连接所分流阀的进口,所述进水管和所述分流管分别连接所述分流阀的出口,所述分流管连接所述缓冲罐,所述回流管分别连接所述缓冲罐和所述进水管,所述第一流量计设置于所述原水管上。本技术方案用于解决现有原水澄清池泥水分离效果不足的问题。澄清池泥水分离效果不足的问题。澄清池泥水分离效果不足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孙昌瑞 李伟华 孟祖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莞深能源樟洋电力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3.24
技术公布日:2022/8/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