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缝隙式过滤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010464阅读:44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全自动缝隙式过滤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处理设备。
目前,国内用于工业循环水过滤装置一般分为二类,一类是机械过滤器,所用的滤料品种多为石英砂、无烟煤、活性炭等机械物料。另一类为微孔网式过滤器,此类过滤器所用滤元多数采用PE管、砂滤棒、蜂房滤元等过滤原件。然而,上述过滤器过滤速度较慢。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过滤速度快、具有自动反冲洗的无人操作的全自动缝隙式过滤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全自动缝隙式过滤器,将其安装在工业水处理管道上,它是由自控装置、壳体、滤元、反冲洗装置、辅助冲洗管、隔板组成,其特征在于壳体内通过隔板分为上、下腔体,在上腔体内设有上端与顶板相接,下端与隔板上设置的孔相连接的骨架上缠绕梯形钢丝的滤元,由电机、减速器相连接的传动机构设置于顶板上端,与顶板、隔板及底板中心线相重合的传动轴,上部与传动装置相连接,壳体下部一侧设有进水口,另一侧上部设有出水口,壳体下底设有泄水管,上腔体与下腔体内分别设有压力传感器,壳体下部中心处设有带反冲洗阀的排水管,自控装置分别与上、下腔体设置的压力传感器、电机及排水管的反冲洗阀门相连。
本实用新型全自动缝隙式过滤器的优点是体积小,无滤料过滤速度快;无人管理可自动反冲洗运行,滤元强度高,过滤面积大,易反洗,长期工作不糊网,该装置可在高压状态下工作,并保持高精度过滤。


图1是本实用新型总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滤元示意图;图3是图2的A-A剖视图;图4是图2的俯视图。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由图1~图4可知,它是由自控装置、壳体、滤元、反冲洗装置、辅助冲洗管、隔板组成,其特征在于壳体7内通过隔板11分为上、下腔体,在上腔体内设有上端与顶板相接,下端与隔板11上设置的孔相连接的骨架上缠绕梯形钢丝17的滤元3,由电机1、减速器5相连接的传动机构设置于顶板13上端,与顶板13、隔板11及底板14中心线相重合的传动轴,上部与传动装置相连接,壳体7下部一侧设有进水口10,另一侧上部设有出水口4,壳体7下底设有泄水管9,上腔体与下腔体内分别设有压力传感器16,壳体7下部中心处设有带反冲洗阀的排水管15,自控装置12分别与上、下腔体设置的压力传感器16、电机1及排水管15的反冲洗阀门8相连。
所述的滤元3横断面为圆形;所述的滤元3横断面为多边形;所述的壳体7为圆柱形;所述的缠绕在骨架上的钢丝17为梯形不锈钢丝。
全自动缝隙式过滤器工作过程需要处理的水经进口10流入配水区 配给每个滤元3,水经滤元3处理后流入过滤区,过滤后的水由出口4流出。当滤元截留一定数量的杂质后,阻力逐渐增加,当达到设定值时,自动控制系统12自动启动传动装置1,反冲洗阀8自动打开,传动轴带动反冲洗管6旋转,过滤区的滤后水与大气形成的压差对滤元逐个进行清洗,反冲洗排水经排水管排出,由于自动反冲洗滤元内外的压差逐渐减小,当小到设定值时,反冲洗结束。反冲洗结束后,传动机构1自动停机,反冲洗阀8自动关阀。由此循环往复,形成一个全自动运行的工作装置。
权利要求1.一种全自动缝隙式过滤器,由自控装置、壳体、滤元、反冲洗装置、辅助冲洗管、隔板组成,其特征在于壳体(7)内通过隔板(11)分为上、下腔体,在上腔体内设有上端与顶板相接,下端与隔板(11)上设置的孔相连接的骨架上缠绕梯形钢丝(17)的滤元(3),由电机(1)、减速器(5)相连接的传动机构设置于顶板(13)上端,与顶板(13)、隔板(11)及底板(14)中心线相重合的传动轴,上部与传动装置相连接,壳体(7)下部一侧设有进水口(10),另一侧上部设有出水口(4),壳体(7)下底设有泄水管(9),上腔体与下腔体内分别设有压力传感器(16),壳体(7)下部中心处设有带反冲洗阀的排求管(15),自控装置(12)分别与上、下腔体设置的压力传感器(16)、电机(1)及排水管(15)的反冲洗阀门(8)相连,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缝隙式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滤元(3)横断面为圆形。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缝隙式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滤元(3)横断面为多边形。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缝隙式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7)为圆柱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处理设备。它是由壳体的隔板分为上、下腔体,在上腔体内设有滤元,壳体设有进水口、出水口,由电机、减速器构成的传动机构并通过设置于与隔板中心线相重合的传动轴相连,壳体下底设有漏水管、壳体下底处设有排水管,上下腔体内设有压力传感器,壳体下部中心处设有带反冲洗阀的排水管相接,自控装置与上下腔体上设置的压力传感器、电机等相连。它体积小,无滤料,过滤速度快,可以自动反冲洗。
文档编号B01D29/48GK2281203SQ9622688
公开日1998年5月13日 申请日期1996年7月12日 优先权日1996年7月12日
发明者王维良, 杨天伟, 王 琦, 彭光舜, 许增本, 邱相国 申请人:王维良, 杨天伟, 王 琦, 彭光舜, 许增本, 邱相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