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液帘增加湿度令沙漠降雨达江南的复式液帘蒸发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207686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海水液帘增加湿度令沙漠降雨达江南的复式液帘蒸发塔的制作方法
【专利说明】海水液帘增加湿度令沙漠降雨达江南的复式液帘蒸发塔
[0001]沙漠地区也有降雨量如江南的地方,新疆天山脚下就存在,原因是天山的雪水令这个小区域的空气湿度如江南。过去也有人做过,用喷海水增加沙漠水量,令沙漠降雨达江南试验。空气湿度是增加了,但地面到处都是海水滴干燥后留下的海盐粉,令试验失败。
[0002]本技术提出的海水液帘增加湿度令沙漠降雨达江南的复式液帘蒸发塔,简称复式液帘蒸发塔,能帮助解决问题。
[0003]复式液帘蒸发塔的有益效果是,增加沙漠水量,从根本上解决沙漠的缺水问题,令沙漠空气保持高湿度,实现降雨如江南;消除海盐粉污染,实现沙漠变绿洲;剰余水增加黄河流量,解决黄河两岸缺水问题;免费获得大量海盐,使我国获得国际海盐市场话语权。
[0004]海水液帘增加湿度令沙漠降雨达江南的复式液帘蒸发塔,其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由海水(I),复式液帘蒸发塔(2),海水泵(3),海水池(4),盐水泵(5),盐水池(6)组成;其中,复式液帘蒸发塔,由支承架(7),浅盘(8)组成,浅盘底均布窄缝隙(9);其安装是:浅盘、支承架交替垂直重叠;海水泵A用管道连接海里的海水、沙漠的海水池;海水泵B用管道连接海水池、复式液帘蒸发塔顶的浅盘;盐水泵用管道连接盐水池、复式液帘蒸发塔顶的浅盘;液帘蒸发塔底用管道连接盐水池;从而使海水液帘增加湿度令沙漠降雨达江南的复式液帘蒸发塔得以运行。如图1
[0005]现介绍复式液帘蒸发塔运行:
[0006]复式液帘蒸发塔建在风力强地势高的地方;塔的长度不限;塔的宽度,以风穿过液帘后,风的含水量达到饱和为好,能获得最好的经济效益;安装时应令液帘窄缝隙方向与风的方向平行,以利风穿过液帘面,提高蒸发效率;塔越高经济效益越好,若塔高100米,浅盘距约I米,窄缝隙距约I公分,全塔的海水液帘面积达2万平方米:启动海水液泵A,将海里的海水送到沙漠的海水池;启动海水液泵B,将海水池的海水送到液帘蒸发塔顶的浅盘,令各浅盘的液层保持适当高度,使各浅盘的液帘不断逐层流下;海水由塔顶流至塔底过程中,在风吹和沙漠高温的两种作用下,海水液帘不断蒸发浓缩;由于是采用液帘蒸发,没有盐粉产生污染环境,不会象以前喷海水时,海水液点在空中蒸发后,在地面留下海盐粉污染环境;盐水泵使各浅盘液帘的浓缩海水与盐水池的浓缩海水巡环;流进盐水池的浓缩海水不断浓缩,直至产生盐块;捞取盐水池的盐;盐水池的盐水减少到设定高度时,海水泵B自动将海水池海水抽到液帘蒸发塔顶的浅盘;海水池海水减少到设定高度时,海水泵A自动将海水抽到海水池;复式液帘蒸发塔群之间距离合理分布,使该地区的沙漠空气获得最高的空气湿度,令雷雨常降,实现沙漠降雨达江南。
[0007]由于海水以液帘蒸发,地面没有盐粉存在,所以不会增加地下水的含盐量,令草木正常生长,最后实现沙漠变绿洲。
[0008]由于海盐免费获得大量,低成本的大量海盐,就能使我国获得国际海盐市场话语权。
[0009]根据资料,草木生长、地面蒸发只消耗约三分二降水;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剰余下来的三分一降水,就会成为地下水流入黄河,增加黄河水流量,帮助解决黄河两岸缺水问题。
[0010]说明书
【附图说明】
[0011]图1:海水液帘增加湿度令沙漠降雨达江南的复式液帘蒸发塔
[0012]I海水,2复式液帘蒸发塔,3海水泵,4海水池,5盐水泵,6盐水池,7支承架,8浅盘,9窄缝隙。
【主权项】
1.海水液帘增加湿度令沙漠降雨达江南的复式液帘蒸发塔,其特征是,由海水,复式液帘蒸发塔,海水泵,海水池,盐水泵,盐水池组成;其中,复式液帘蒸发塔,由支承架,浅盘组成,浅盘底均布窄缝隙;其安装是:浅盘、支承架交替垂直重叠;海水泵A用管道连接海里的海水、沙漠的海水池;海水泵B用管道连接海水池、复式液帘蒸发塔顶的浅盘;盐水泵用管道连接盐水池、复式液帘蒸发塔顶的浅盘;液帘蒸发塔底用管道连接盐水池;从而使海水液帘增加湿度令沙漠降雨达江南的复式液帘蒸发塔得以运行。
【专利摘要】以前用喷海水增加沙漠水量,因海水液滴干燥后在地面留下盐粉,令试验失败。海水液帘增加湿度令沙漠降雨达江南的复式液帘蒸发塔,能大幅增加沙漠的水量,从根本上解决沙漠的缺水;海水以液帘蒸发,消除海盐粉污染,令草木正常生长,实现沙漠变绿洲;它将海水抽至沙漠的水池,再抽到复式液帘蒸发塔顶,海水以液帘方式逐层流下进入盐水池;水泵使盐水在蒸发塔与盐水池巡环,令盐块在盐水池产生。复式液帘蒸发塔效率极高,占地1平方米,塔高100米,液帘蒸发面2万平方米。免费获得的大量海盐,能使我国取得在国际海盐市场的话语权。草木生长、地面蒸发后,还剰余下来的三分一降水,变成为地下水流入黄河,增加黄河流量,帮助解决黄河两岸缺水。
【IPC分类】B01D1/00, C02F1/04, C02F103/08
【公开号】CN104922920
【申请号】CN201410122466
【发明人】廖树汉
【申请人】廖树汉
【公开日】2015年9月23日
【申请日】2014年3月23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