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重金属螯合纤维的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0479319阅读:558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重金属螯合纤维的制备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重金属螯合吸附纤维的制备方法,其步骤包括:制备胺源、处理聚丙烯腈纤维、胺化反应,具体制备方法是:(1)、制备胺源:采用摩尔比例1:1.5的盐酸羟胺和碳酸钠混合后溶解为溶液,浓度控制在20~65g/L;(2)处理聚丙烯腈纤维:将聚丙烯腈纤维在0.1mol/L的碳酸钠溶液中浸泡0.5小时,活化纤维表面基团,使用去离子水清洗,烘干,陈化24小时候备用;(3)胺化反应:将胺源溶液加热到85~90℃,将处理后的聚丙烯腈纤维加入到胺源溶液中,进行胺化反应,反应20min,取出纤维,用去离子水清洗后经过70℃的暖风烘干,制得重金属螯合吸附纤维。采用上述方法制备的重金属螯合吸附纤维,具有螯合吸附重金属的能力,对于二价铅离子能够达到180mg/g的平衡吸附量,同时,吸附饱和后的纤维具有较好的抗洗脱能力,重金属离子不易脱落重新进入溶液系统。
【专利说明】
一种新型重金属螯合纤维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专利涉及一种螯合纤维的制备方法,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新型重金属螯合纤维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重金属污染与其他有机化合物的污染不同。不少有机化合物可以通过自然界本身物理的、化学的或生物的净化,使有害性降低或解除。而重金属具有富集性,很难在环境中降解。目前中国由于在重金属的开采、冶炼、加工过程中,造成不少重金属如铅、汞、镉、钴等进入大气、水、土壤引起严重的环境污染。如随废水排出的重金属,即使浓度小,也可在藻类和底泥中积累,被鱼和贝类体表吸附,产生食物链浓缩,从而造成公害。重金属在人体内能和蛋白质及各种酶发生强烈的相互作用,使它们失去活性,也可能在人体的某些器官中富集,如果超过人体所能耐受的限度,会造成人体急性中毒、亚急性中毒、慢性中毒等,对人体会造成很大的危害。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为了解决上述环境污染中的重金属污染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新型重金属螯合纤维的制备方法。
[0004]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重金属螯合纤维的制备方法,其步骤包括:制备胺源、处理聚丙烯腈纤维、胺化反应,其特征是:所述的一种新型重金属螯合纤维的制备方法具体是:(I )、制备胺源:采用摩尔比例1:1.5的盐酸羟胺和碳酸钠混合后溶解为溶液,浓度控制在20?65g/L ; (2)处理聚丙烯腈纤维:将聚丙烯腈纤维在0.lmol/L的碳酸钠溶液中浸泡0.5小时,活化纤维表面基团,使用去离子水清洗,烘干,陈化24小时候备用;(3)胺化反应:将胺源溶液加热到85?90°C,将处理后的聚丙烯腈纤维加入到胺源溶液中,进行胺化反应,反应20min,取出纤维,用去离子水清洗后经过70°C的暖风烘干,制得重金属螯合纤维。
[000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方法制备的重金属螯合纤维,具有螯合吸附重金属的能力,对于二价铅离子能够达到180mg/g的平衡吸附量,同时,吸附饱和后的纤维具有较好的抗洗脱能力,重金属离子不易脱落重新进入溶液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0006](I)、制备胺源:采用摩尔比例1:1.5的盐酸羟胺和碳酸钠混合后溶解为溶液,浓度控制在20?65g/L ; (2)处理聚丙烯腈纤维:将聚丙烯腈纤维在0.lmol/L的碳酸钠溶液中浸泡0.5小时,活化纤维表面基团,使用去离子水清洗,烘干,陈化24小时候备用;(3)胺化反应:将胺源溶液加热到85?90°C,将处理后的聚丙烯腈纤维加入到胺源溶液中,进行胺化反应,反应20min,取出纤维,用去离子水清洗后经过70°C的暖风烘干,制得重金属螯合纤维。
【主权项】
1.一种新型重金属螯合纤维的制备方法,其步骤包括:制备胺源、处理聚丙烯腈纤维、胺化反应,其特征是:所述的一种新型重金属螯合纤维的制备方法具体是: (1)、制备胺源:采用摩尔比例1:1.5的盐酸羟胺和碳酸钠混合后溶解为溶液,浓度控制在20?65g/L ; (2)处理聚丙烯腈纤维:将聚丙烯腈纤维在0.lmol/L的碳酸钠溶液中浸泡0.5小时,活化纤维表面基团,使用去离子水清洗,烘干,陈化24小时候备用; (3)胺化反应:将胺源溶液加热到85?90°C,将处理后的聚丙烯腈纤维加入到胺源溶液中,进行胺化反应,反应20min,取出纤维,用去离子水清洗后经过70°C的暖风烘干。2.根据权利要求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种新型重金属螯合纤维的制备方法,是利用盐酸羟胺和碳酸钠混合溶液作为胺源。3.根据权利要求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种新型重金属螯合纤维的制备方法,是胺化反应温度为85?90°C,反应时间为20min。4.根据权利要求1?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种新型重金属螯合纤维的制备方法,是经制备胺源、处理聚丙烯腈纤维、胺化反应步骤后,制得的重金属螯合纤维。
【文档编号】B01J20/30GK105833845SQ201510022367
【公开日】2016年8月10日
【申请日】2015年1月16日
【发明人】田宝东, 赵金江, 李玉明, 殷志刚, 田玉兰
【申请人】德州东方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