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貌不对称的介孔有机硅空心纳米颗粒及其合成方法

文档序号:10634647阅读:825来源:国知局
形貌不对称的介孔有机硅空心纳米颗粒及其合成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形貌不对称的介孔有机硅空心纳米颗粒的合成方法,包括采用法制备内核SiO2纳米颗粒;采用双硅基有机烷氧基硅烷为硅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为造孔剂,在所述的SiO2纳米颗粒外包覆一层有机官能团杂化的SiO2层;采用Na2CO3或者HF或者氨水刻蚀掉所述的核壳材料SiO2&PMOs的内核SiO2,得到有机官能团杂化的SiO2基空心纳米颗粒;采用盐酸?乙醇或者NaCl?甲醇溶液萃取掉所述的有机官能团杂化的SiO2基空心纳米颗粒中的造孔剂,得到形貌不对称的介孔有机硅空心纳米颗粒。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所面临的介孔有机硅空心纳米颗粒因形貌、纳米结构、组成和粒径难以调控而极大地限制其应用的问题。
【专利说明】
形貌不对称的介孔有机硅空心纳米颗粒及其合成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介孔纳米材料,特别是一种形貌不对称的介孔有机硅空心纳米颗粒 (简称:JHPMOs)及其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因具有高的比表面积,大的孔容,在大的范围内可调的孔 径、粒径,内/外表面易于修饰等优点在很多领域被广泛地研究着,如用作药物载体、催化 剂、吸附剂等(参见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2012,134,5722)。在介 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中,介孔二氧化硅空心纳米颗粒由于兼具助于提高吸附/担载量的空 心内腔和利于客体分子扩散的薄介孔壳层引起了更多的关注。更为重要的是,介孔二氧化 硅空心纳米颗粒在药物/基因传递、生物成像诊断、高强度聚焦超声、放疗、光热/光动力学 治疗等纳米医药领域展现出非常好的性能(参见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2014,136,16326)。然而,其惰性的以及相对稳定的纯无机的-Si-〇-Si-骨架使得 其生物降解性、血液相容性以及生物安全性有待提升,进而使其进一步的临床应用备受争 议。相比之下,传统的有机纳米载体具有高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但其稳定性较低且 功能单一(参见Nature Nanotechnology ,2011,6,594)。因此,如果能发展一种新的兼具无 机介孔二氧化硅空心纳米颗粒和有机纳米载体优点的材料是非常有意义的。
[0003] 以桥梁的双硅基有机烷氧基硅烷(R' 0)3Si-R-Si (0R')3为前驱体合成的周期性的 介孔有机硅空心纳米颗粒(简称为HPMOs),R为有机官能团,因有机官能团是通过共价键键 合到二氧化硅骨架中,实现了分子层次的有机-无机均匀杂化,因而使得其同时兼具无机介 孔二氧化硅空心纳米颗粒和有机纳米载体的优点,展现出更好的生物相容性、血液相容性 和化疗疗效(Advanced Materials ,2016,28,1963)。迄今为止,HPMOs的合成方法主要基于 软/硬模板法。然而,软模板法合成的HPMOs的孔径、粒径和形貌不均一,这极大地限制了其 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相比之下,硬模板法更易于控制HPMOs的孔径、粒径、形貌和介孔结构 等关键参数(参见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B,2015,3,766)。尽管如此,HPMOs的 合成和应用仍然处于初期。特别的是,对于HPMOs的形貌、纳米结构、组成和粒径的调控仍然 是本领域的巨大的挑战,归因于双硅基有机烷氧基硅烷前驱体中所含的桥梁的有机官能 团,会影响双硅基有机烷氧基硅烷的水解/缩合速率以及自组装过程中双硅基有机烷氧基 硅烷和表面活性剂/胶束间的相互作用(参见Advanced Materials,2016,28,3235)。

【发明内容】

[0004]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所面临的HPMOs因形貌、纳米结构、组成和粒径难以调控而 极大地限制其应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形貌不对称的介孔有机硅空心纳米颗粒及其合 成方法。
[0005]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0006] -种形貌不对称的介孔有机硅空心纳米颗粒的合成方法,其特点在于,该方法包 括下列步骤:
[0007] 1)米甩StcTber法(参见Journal of Colloid and Interface Science,1968,26, 62)制备内核Si02纳米颗粒;
[0008] 2)采用双硅基有机烷氧基硅烷为硅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为造孔剂,在所述的 Si02纳米颗粒外包覆一层有机官能团杂化的Si0 2层,具体过程是:
[0009] 将所述的内核Si〇2纳米颗粒分散到乙醇中形成悬浊液,Si〇2/乙醇的质量比的选择 范围为1/8~1/63,再将所述的悬浊液分散到蒸馏水、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和氨水的混合 液中,使得Si0 2/蒸馏水/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氨水的质量比为1~4/1250/15/72.8~ 145.6,在搅拌下,按每克Si0 2纳米颗粒向溶液中滴加lmL以上的双硅基有机烷氧基硅烷,反 应多2小时,离心分离,再用乙醇和水分别各洗涤2次以上,得到有机官能团杂化的介孔Si0 2 层包覆Si02纳米颗粒的核壳材料Si02&PM0s;
[0010] 3)采用Na2C〇3或者HF或者氨水刻蚀掉所述的核壳材料Si〇2&PMOs的内核Si〇2得到 有机官能团杂化的Si〇2基空心纳米颗粒(参见Advanced Materials,2013,25,3100);
[0011] 4)采用盐酸-乙醇(参见Advanced Materials,2013,25,3100)或者NaCl-甲醇溶液 (参见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2012,134,5722)萃取掉所述的有机 官能团杂化的S i02基空心纳米颗粒中的造孔剂,得到JHPMOs。
[0012] 所述的双硅基有机烷氧基硅烷为1,4_双(三乙氧基硅基)苯、二(三乙氧基硅烷)乙 烯或1,2_二(三乙氧基硅基)乙烷。
[0013] -种形貌不对称的介孔有机硅空心纳米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颗粒是形貌不 对称的苯基、乙烯基或乙烷基分子层次杂化的介孔Si0 2基空心纳米颗粒材料,简称JHPMOs (R:苯基、乙烯基或乙烷基)。
[0014]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如下:
[0015] 基于本发明提供的方法,通过改变双硅基有机烷氧基硅烷的种类和用量,可以实 现JHPMOs的形貌、纳米结构、组成和粒径的调控;
[0016] 本发明提供的JHPMOs (R:苯基、乙烯基或乙烷基),可用作药物载体,对药物阿霉素 Dox的担载效率为55.84~94.37 %,相应的担载量为74.45~125.83mg g-1,且对Dox展现出 pH响应型的药物释放特性;并对癌细胞的杀伤效率远优于游离的Dox,当Dox的浓度为5yg ml/ 1,将41\癌细胞与载药后的JHPMOs (fo:苯基)共孵育24h和48h,对应的41\癌细胞存活率只 有55.7%和11.5%,远低于41'1癌细胞与游离的0(?共孵育2411和4811后的存活率(78.3%和 53.4%)。可用作胆红素吸附剂,对胆红素的吸附速率快(近10min达平衡)、吸附容量高 (42.13~80.96mg g^1);可用作超声造影剂,显著地增强了超声信号;且当材料的浓度为 31.25~2000yg ml/1,对红细胞均没有引起明显的溶血效应。
【附图说明】
[0 0 17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3制得的材料的S EM (上)及T EM (下)照片;
[0018]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3制得的材料的氮气吸附一脱附等温曲线;
[0019]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1~3制得的材料的孔径分布图;
[0020]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1制得的JHPMOs (fo:苯基)的碳的固体核磁共振谱;
[0021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2制得的JHPMOs(R2:乙烯基)的碳的固体核磁共振谱;
[0022]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3制得的JHPM0s(R3:乙烷基)的碳的固体核磁共振谱;
[0023]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4制得的材料的SEM照片;
[0024]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11~13中各个JHPM0s(R:苯基、乙烯基或乙烷基)对药物Dox的 担载效率和担载量;
[0025]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14~16中JHPM0s(R1:苯基)对药物Dox在不同pH值(6.0和7.4) 的释放介质中的释放情况;
[0026] 图10是本发明请实施例14~16中JHPM0s(R2:乙烯基)对药物Dox在不同pH值(6.0 和7.4)的释放介质中的释放情况;
[0027]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14~16中JHPM0s(R3:乙烷基)对药物Dox在不同pH值(6.0和 7.4)的释放介质中的释放情况;
[0028]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17~20中细胞的存活率;
[0029]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21~23中JHPMOs (R:苯基、乙烯基或乙烷基)对胆红素的吸附 动力学曲线;
[0030]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21~23中JHPM0s(R:苯基、乙烯基或乙烷基)和临床用的活性 炭、传统的介孔碳材料CMK-3和介孔空心碳球HMCM(Chemistry Communication,2009,6071) 对胆红素的吸附容量;
[0031]图15是本发明实施例24~27中的超声成像图像;
[0032]图16是本发明实施例28~38中溶血实验的数码照片;
[0033]图17是本发明实施例28~38中溶血实验的溶血率。
【具体实施方式】
[0034] 以下,结合附图和下述实施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发明。应理解,附图【具体实施方式】仅 用于说明本发明而非限制本发明。
[0035] 实施例1
[0036] 1)采用SttTber法制备内核Si〇2纳米颗粒;
[0037] 2)采用双硅基有机烷氧基硅烷为硅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为造孔剂,在所述的 Si02纳米颗粒外包覆一层有机官能团杂化的Si0 2层,具体过程是:
[0038] 将所述的100mg内核Si02纳米颗粒分散到2.5mL乙醇中形成悬浊液,Si02/乙醇的质 量比为1/19.7,再将所述的悬浊液分散到62.5mL蒸馏水、0.75g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和 6mL氨水的混合液中,使得Si0 2/蒸馏水/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氨水的质量比为2/1250/ 15/109.2,在搅拌下,向溶液中滴加0.25mL L 1,4_双(三乙氧基硅基)苯,反应20小时,离心 分离,再用乙醇和水分别各洗涤3次,得到苯基杂化的介孔Si02层包覆了 Si02纳米颗粒的核 壳材料 Si〇2&PMOs;
[0039] 3)采用Na2C03刻蚀掉所述的核壳材料Si0 2&PM0s的内核Si02,得到苯基杂化的Si02 基空心纳米颗粒;
[0040] 4)采用盐酸-乙醇溶液萃取掉所述的苯基杂化的Si02基空心纳米颗粒中的造孔 剂,得到JHPM0s(R1:苯基)。
[0041 ] 实施例2
[0042] 1)采用Std'ber法制备内核Si〇2纳米颗粒;
[0043] 2)采用双硅基有机烷氧基硅烷为硅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为造孔剂,在所述的 Si02纳米颗粒外包覆一层有机官能团杂化的Si02层,具体过程是:
[0044] 将所述的100mg内核Si〇2纳米颗粒分散到2.5mL乙醇中形成悬池液,Si〇2/乙醇的质 量比为=1/19.7,再将所述的悬浊液分散到62.5mL蒸馏水、0.75g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和 6mL氨水的混合液中,使得Si02/蒸馏水/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氨水的质量比为2/1250/ 15/109.2,在搅拌下,向溶液中滴加0.25mL二(三乙氧基硅烷)乙烯,反应20h,离心分离,再 用乙醇和水分别各洗涤3次,得到乙烯基杂化的介孔Si0 2层包覆了 Si02纳米颗粒的核壳材料 Si02&PM0s;
[0045] 3)采用Na2C03刻蚀掉所述的核壳材料Si0 2&PM0s的内核Si02,得到乙烯基杂化的 Si〇2基空心纳米颗粒;
[0046] 4)采用盐酸-乙醇溶液萃取掉所述的乙烯基杂化的Si02基空心纳米颗粒中的造孔 剂,得到JHPMOs(R2:乙烯基)。
[0047] 实施例3
[0048] 1)采用S.td'ber法制备内核Si〇2纳米颗粒;
[0049] 2)采用双硅基有机烷氧基硅烷为硅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为造孔剂,在所述的 Si02纳米颗粒外包覆一层有机官能团杂化的Si0 2层,具体过程是:
[0050] 将所述的100mg内核Si02纳米颗粒分散到2.5mL乙醇中形成悬浊液,Si0 2/乙醇的质 量比为=1/19.7,再将所述的悬浊液分散到62.5mL蒸馏水、0.75g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和 6mL氨水的混合液中,使得Si0 2/蒸馏水/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氨水的质量比为2/1250/ 15/109.2,在搅拌下,向溶液中滴加0.25mL 1,2-二(三乙氧基硅基)乙烷,反应20h,离心分 离,再用乙醇和水分别各洗涤3次,得到乙烷基杂化的介孔Si02层包覆了 Si02纳米颗粒的核 壳材料 Si〇2&PMOs;
[00511 3)采用Na2C03刻蚀掉所述的核壳材料Si0 2&PM0s的内核Si02,得到乙烷基杂化的 Si02基空心纳米颗粒;
[0052] 4)采用盐酸-乙醇溶液萃取掉所述的乙烷基杂化的Si02基空心纳米颗粒中的造孔 剂,得到JHPMOs(R3:乙烷基)。
[0053]图1为实施例1~3制得的材料的SEM(上)及TEM(下)照片,由图可见,所有的材料均 呈现出单分散的不对称的形貌,并具有空心结构;另外,三种材料JHPMOs (:苯基),JHPMOs (R2:乙烯基)和JHPM0s(R3:乙烷基)的形貌和空心结构差异很大,即在本发明中,基于本发明 提供的方法,通过改变双硅基有机烷氧基硅烷的种类可以实现JHPMOs的形貌和空心结构的 调控。
[0054]图2和3分别为实施例1~3制得的材料的氮气吸附一脱附等温曲线及孔径分布图, 由图可见,所有的材料均具有不错的孔结构,孔径分布较均一,都具有非常高的比表面积 950~1254m2/g。表1为实施例1~3制得的材料的孔结构参数,由表可见,JHPM0s(R 1:苯基), JHPMOs(R2:乙烯基)和JHPMOs(R3:乙烷基)的各个孔结构参数不同,即在本发明中,基于本发 明提供的方法,通过改变双硅基有机烷氧基硅烷的种类可以实现JHPMOs的孔结构参数的调 控。
[0055]综合上述两点,在本发明中,基于本发明提供的方法,通过改变双硅基有机烷氧基 硅烷的种类可以实现JHPMOs的形貌和纳米结构的调控。
[0056]表1:实施例1~3制得的材料的孔结构参数
[0058] 图4为实施例1制得的JHPMOs (办:苯基)的碳的固体核磁共振谱,证明JHPMOs⑶:苯 基)中所含的有机官能团为苯基。
[0059] 图5为实施例2制得的JHPM0s(R2:乙烯基)的碳的固体核磁共振谱,证明JHPM0s(R2: 乙烯基)中所含的有机官能团为乙烯基。
[0060] 图6为实施例3制得的JHPMOs(R3:乙烷基)的碳的固体核磁共振谱,证明JHPMOs(R3: 乙烷基)中所含的有机官能团为乙烷基。
[0061] 由上述可知,在本发明中,基于本发明提供的方法,通过改变双硅基有机烷氧基硅 烷的种类可以实现JHPMOs的组成的调控。
[0062] 实施例4
[0063] 1)采用St6_ ber法制备内核Si〇2纳米颗粒;
[0064] 2)采用双硅基有机烷氧基硅烷为硅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为造孔剂,在所述的 Si02纳米颗粒外包覆一层有机官能团杂化的Si0 2层,具体过程是:
[0065] 将所述的100mg内核Si02纳米颗粒分散到2.5mL乙醇中形成悬浊液,Si0 2/乙醇的质 量比为=1/19.7,再将所述的悬浊液分散到62.5mL蒸馏水、0.75g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和 6mL氨水的混合液中,使得Si02/蒸馏水/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氨水的质量比为2/1250/ 15/109.2,在搅拌下,向溶液中滴加O.lmL二(三乙氧基硅烷)乙烯,反应20h,离心分离,再用 乙醇和水分别各洗涤3次,得到乙烯基杂化的介孔Si0 2层包覆了 Si02纳米颗粒的核壳材料 Si02&PM0s;
[0066] 3)采用Na2C03刻蚀掉所述的核壳材料Si0 2&PM0s的内核Si02,得到乙烯基杂化的 Si〇2基空心纳米颗粒;
[0067] 4)采用盐酸-乙醇溶液萃取掉所述的乙烯基杂化的Si02基空心纳米颗粒中的造孔 剂,得到JHPMOs(R2:乙烯基)。
[0068] 图7为实施例4制得的材料的SEM照片,由图可见,所制得的材料的粒径远小于图1 中展示的实施例2制得的材料的粒径;即在本发明中,基于本发明提供的方法,通过改变双 硅基有机烷氧基硅烷的用量可以实现JHPMOs的粒径的调控。
[0069] 实施例5
[0070] 1)采用Stei'ber法制备内核Si〇2纳米颗粒;
[0071] 2)采用双硅基有机烷氧基硅烷为硅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为造孔剂,在所述的 Si02纳米颗粒外包覆一层有机官能团杂化的Si0 2层,具体过程是:
[0072] 将所述的50mg内核Si02纳米颗粒分散到4mL乙醇中形成悬浊液,Si02/乙醇的质量 比为=1/63,再将所述的悬浊液分散到62.5mL蒸馏水、0.75g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和4mL 氨水的混合液中,使得Si02/蒸馏水/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氨水的质量比为1/1250/15/ 72.8,在搅拌下,向溶液中滴加0.05mL 1,4-双(三乙氧基硅基)苯,反应2h,离心分离,再用 乙醇和水分别各洗涤3次,得到苯基杂化的介孔Si02层包覆了 Si02纳米颗粒的核壳材料 Si02&PM0s;
[0073] 3)采用氨水刻蚀掉所述的核壳材料Si02&PM0s的内核Si0 2,得到苯基杂化的Si02基 空心纳米颗粒;
[0074] 4)采用NaCl-甲醇溶液萃取掉所述的苯基杂化的Si02基空心纳米颗粒中的造孔 剂,得到JHPM0s(R1:苯基)。
[0075] 实施例6
[0076] 1)采用Std'ber法制备内核Si〇2纳米颗粒;
[0077] 2)采用双硅基有机烷氧基硅烷为硅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为造孔剂,在所述的 Si02纳米颗粒外包覆一层有机官能团杂化的Si0 2层,具体过程是:
[0078]将所述的50mg内核Si02纳米颗粒分散到4mL乙醇中形成悬浊液,Si02/乙醇的质量 比为=1/63,再将所述的悬浊液分散到62.5mL蒸馏水、0.75g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和4mL 氨水的混合液中,使得Si0 2/蒸馏水/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氨水的质量比为1/1250/15/ 72.8,在搅拌下,向溶液中滴加0.05mL二(三乙氧基硅烷)乙烯,反应2h,离心分离,再用乙醇 和水分别各洗涤3次,得到乙烯基杂化的介孔Si0 2层包覆了 Si02纳米颗粒的核壳材料Si02& PMOs;
[0079] 3)采用氨水刻蚀掉所述的核壳材料Si02&PM0s的内核Si0 2,得到乙烯基杂化的Si02 基空心纳米颗粒;
[0080] 4)采用NaCl-甲醇溶液萃取掉所述的乙烯基杂化的Si02基空心纳米颗粒中的造孔 剂,得到JHPMOs(R2:乙烯基)。
[0081 ] 实施例7
[0082] 1)采用.Std'ber法制备内核Si〇2纳米颗粒;
[0083] 2)采用双硅基有机烷氧基硅烷为硅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为造孔剂,在所述的 Si02纳米颗粒外包覆一层有机官能团杂化的Si02层,具体过程是:
[0084]将所述的50mg内核Si02纳米颗粒分散到4mL乙醇中形成悬浊液,Si02/乙醇的质量 比为=1/63,再将所述的悬浊液分散到62.5mL蒸馏水、0.75g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和4mL 氨水的混合液中,使得Si0 2/蒸馏水/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氨水的质量比为1/1250/15/ 72.8,在搅拌下,向溶液中滴加0.05mL 1,2-二(三乙氧基硅基)乙烷,反应2h,离心分离,再 用乙醇和水分别各洗涤3次,得到乙烷基杂化的介孔Si02层包覆了 Si02纳米颗粒的核壳材料 Si02&PM0s;
[0085] 3)采用氨水刻蚀掉所述的核壳材料Si02&PM0s的内核Si0 2,得到乙烷基杂化的Si02 基空心纳米颗粒;
[0086] 4)采用NaCl-甲醇溶液萃取掉所述的乙烷基杂化的Si02基空心纳米颗粒中的造孔 剂,得到JHPMOs(R3:乙烷基)。
[0087] 实施例8
[0088] 1)采用SteTber法制备内核Si〇2纳米颗粒;
[0089] 2)采用双硅基有机烷氧基硅烷为硅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为造孔剂,在所述的 Si02纳米颗粒外包覆一层有机官能团杂化的Si0 2层,具体过程是:
[0090] 将所述的200mg内核Si02纳米颗粒分散到2mL乙醇中形成悬浊液,Si02/乙醇的质量 比为=1/8,再将所述的悬浊液分散到62.5mL蒸馏水、0.75g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和8mL氨 水的混合液中,使得Si0 2/蒸馏水/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氨水的质量比为1/1250/15/ 145.6,在搅拌下,向溶液中滴加0.25mL 1,4-双(三乙氧基硅基)苯,反应4h,离心分离,再用 乙醇和水分别各洗涤3次,得到苯基杂化的介孔Si02层包覆了 Si02纳米颗粒的核壳材料 Si02&PM0s;
[0091] 3)采用HF刻蚀掉所述的核壳材料S i 02&PM0s的内核S i 02,得到苯基杂化的S i 02基空 心纳米颗粒;
[0092] 4)采用盐酸-乙醇溶液萃取掉所述的苯基杂化的Si02基空心纳米颗粒中的造孔 剂,得到JHPM0s(R1:苯基)。
[0093] 实施例9
[0094] 1)采用SteTber法制备内核Si〇2纳米颗粒;
[0095] 2)采用双硅基有机烷氧基硅烷为硅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为造孔剂,在所述的 Si02纳米颗粒外包覆一层有机官能团杂化的Si0 2层,具体过程是:
[0096]将所述的200mg内核Si02纳米颗粒分散到2mL乙醇中形成悬浊液,Si02/乙醇的质量 比为=1/8,再将所述的悬浊液分散到62.5mL蒸馏水、0.75g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和8mL氨 水的混合液中,使得Si0 2/蒸馏水/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氨水的质量比为1/1250/15/ 145.6,在搅拌下,向溶液中滴加0.25mL二(三乙氧基硅烷)乙烯,反应4h,离心分离,再用乙 醇和水分别各洗涤3次,得到乙烯基杂化的介孔Si0 2层包覆了 Si02纳米颗粒的核壳材料 Si02&PM0s;
[0097] 3)采用HF刻蚀掉所述的核壳材料S i 02&PM0s的内核S i 02,得到乙烯基杂化的S i 02基 空心纳米颗粒;
[0098] 4)采用盐酸-乙醇溶液萃取掉所述的乙烯基杂化的Si02基空心纳米颗粒中的造孔 剂,得到JHPMOs(R2:乙烯基)。
[0099] 实施例10
[0100] 1)采用SM'ber法制备内核Si〇2纳米颗粒;
[0101] 2)采用双硅基有机烷氧基硅烷为硅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为造孔剂,在所述的 Si02纳米颗粒外包覆一层有机官能团杂化的Si0 2层,具体过程是:
[0102] 将所述的200mg内核Si02纳米颗粒分散到2mL乙醇中形成悬浊液,Si02/乙醇的质量 比为=1/8,再将所述的悬浊液分散到62.5mL蒸馏水、0.75g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和8mL氨 水的混合液中,使得Si0 2/蒸馏水/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氨水的质量比为1/1250/15/ 145.6,在搅拌下,向溶液中滴加0.25mL 1,2-二(三乙氧基硅基)乙烷,反应4h,离心分离,再 用乙醇和水分别各洗涤3次,得到乙烷基杂化的介孔Si02层包覆了 Si02纳米颗粒的核壳材料 Si02&PM0s;
[0103] 3)采用HF刻蚀掉所述的核壳材料S i 02&PM0s的内核S i 02,得到乙烷基杂化的S i 02基 空心纳米颗粒;
[0104] 4)采用盐酸-乙醇溶液萃取掉所述的乙烷基杂化的Si02基空心纳米颗粒中的造孔 剂,得到JHPMOs(R3:乙烷基)。
[0105] 实施例11
[0106] 将30mg的JHPM0s(R1:苯基)分散到20mL 0.2mg mL-^ox的磷酸缓冲溶液PBS中室温 黑暗下搅拌24h后离心收集,上清液进行UV-vis测试以获得各个JHPM0s(R1:苯基)对阿霉素 的担载量。
[0107] 实施例12
[0108] 将30mg的JHPM0s(R2:乙烯基)分散到20mL 0.2mg mL-hox的磷酸缓冲溶液PBS中室 温黑暗下搅拌24h后离心收集,上清液进行UV-vis测试以获得各个JHPM0s(R2:乙烯基)对阿 霉素的担载量。
[0109] 实施例13
[0110] 将30mg的JHPM0s(R3:乙烷基)分散到20mL 0.2mg mL-hox的磷酸缓冲溶液PBS中室 温黑暗下搅拌24h后离心收集,上清液进行UV-vis测试以获得各个JHPM0s(R3:乙烷基)对阿 霉素的担载量。
[0111] 图8为实施例11~13中各个JHPM0s(R:苯基、乙烯基或乙烷基)对药物Dox的担载效 率和担载量,由图可见三材料JHPM0s(R:苯基、乙烯基或乙烷基)对药物Dox的担载效率为 55.84~94.37%,相应的担载量为74.45~125.83mg g-1。
[0112] 实施例14
[0113] 将5mg担载了 Dox的JHPMOs (h:苯基)置于透析袋中密封好,再置于20mL不同pH值 (6.0和7.4)的释放介质中,最后置于37°C的摇床中lOOrprn震荡,于特定的时间点通过UV-vis测试担载了 Dox的JHPM0s(R1:苯基)释放到介质中Dox的含量。释放24h后,将pH = 7.4的 释放介质替换为pH = 6的释放介质,继续在特定的时间点测试担载了Dox的JHPM0s(Ri:苯 基)释放到介质中Dox的含量。
[0114] 实施例15
[0115] 将5mg担载了Dox的JHPM0s(R2:乙烯基)置于透析袋中密封好,再置于20mL不同pH 值(6.0和7.4)的释放介质中,最后置于37°C的摇床中1 OOrpm震荡,于特定的时间点通过UV-vis测试担载了Dox的JHPM0s(R2:乙烯基)释放到介质中Dox的含量。释放24h后,将pH = 7.4 的释放介质替换为pH=6的释放介质,继续在特定的时间点测试担载了Dox的JHPMOs(R2:乙 烯基)释放到介质中Dox的含量。
[0116] 实施例16
[0117] 将5mg担载了Dox的JHPMOs (R3:乙烷基)置于透析袋中密封好,再置于20mL不同pH 值(6.0和7.4)的释放介质中,最后置于37°C的摇床中1 OOrpm震荡,于特定的时间点通过UV-vis测试担载了Dox的JHPM0s(R3:乙烷基)释放到介质中Dox的含量。释放24h后,将pH = 7.4 的释放介质替换为pH=6的释放介质,继续在特定的时间点测试担载了Dox的JHPMOs(R3:乙 烷基)释放到介质中Dox的含量。
[0118] 图9~11为实施例14~16中JHPM0s(R:苯基、乙烯基或乙烷基)对药物Dox在不同pH 值(6.0和7.4)的释放介质中的释放情况。由图可见,对于所有JHPMOs (R:苯基、乙烯基或乙 烷基),担载药物后,在低pH值介质中释放出更多的Dox,即对Dox展现出pH响应性释放特性。
[0119] 实施例17
[0120] 将裸鼠的乳腺癌胞种到96孔板中,使得每孔中细胞密度为5X 103个,加入细 胞培养基;待细胞贴壁后,将培养基换成含游离Dox的新鲜培养基共孵育24h,其中阿霉素的 浓度为5yg ml/1。之后用含0.8mg ml/1噻唑蓝的培养基培养4h后再换成二甲亚砜,轻轻摇晃 后结合空白对照组在酶标仪上测试吸光度(A = 490nm)获得细胞的存活率。
[0121] 实施例18
[0122] 将裸鼠的乳腺癌胞种到96孔板中,使得每孔中细胞密度为5X 103个,加入细 胞培养基;待细胞贴壁后,将培养基换成含游离Dox的新鲜培养基共孵育48h,其中阿霉素的 浓度为5yg ml/1。之后用含0.8mg ml/1噻唑蓝的培养基培养4h后再换成二甲亚砜,轻轻摇晃 后结合空白对照组在酶标仪上测试吸光度(A = 490nm)获得细胞的存活率。
[0123] 实施例19
[0124] 将裸鼠的乳腺癌胞种到96孔板中,使得每孔中细胞密度为5X 103个,加入细 胞培养基;待细胞贴壁后,将培养基换成含担载了Dox的JHPMOs (心:苯基)的新鲜培养基共 孵育24h,其中阿霉素的浓度为5yg ml/1。之后用含0.8mg ml/1噻唑蓝的培养基培养4h后再 换成二甲亚砜,轻轻摇晃后结合空白对照组在酶标仪上测试吸光度(A = 490nm)获得细胞的 存活率。
[0125] 实施例20
[0126] 将裸鼠的乳腺癌胞种到96孔板中,使得每孔中细胞密度为5X 103个,加入细 胞培养基;待细胞贴壁后,将培养基换成含担载了Dox的JHPMOs (心:苯基)的新鲜培养基共 孵育48h,其中阿霉素的浓度为5yg ml/1。之后用含0.8mg ml/1噻唑蓝的培养基培养4h后再 换成二甲亚砜,轻轻摇晃后结合空白对照组在酶标仪上测试吸光度(A = 490nm)获得细胞的 存活率。
[0127] 图12为实施例17~20中细胞的存活率,由图可见当Dox的浓度为5yg ml/1,将打丄癌 细胞与载药后的JHPMOs (心:苯基)共孵育24h和48h,对应的4Ti癌细胞存活率只有55.7 %和 11.5%,远低于打:癌细胞与游离的Dox共孵育24h和48h后的存活率(78.3%和53.4%),即 载药后的JHPM0s(R 1:苯基)对癌细胞的杀伤效率远优于游离的Dox。
[0128] 实施例21
[0129] 37°C,100rpm的搅拌速度下,O.lg的JHPM0s(R1:苯基)添加到80mL 200mg L-1 胆红 素的P B S溶液中,在特定的时间点通过U V - v i s测试P B S中胆红素的浓度,并进一步计算出 JHPMOs (h:苯基)对胆红素的吸附量。
[0130] 实施例22
[0131] 37°C,100rpm 的搅拌速度下,O.lg 的 JHPM0s(R2:乙烯基)添加到 80mL 200mg L-1 胆 红素的roS溶液中,在特定的时间点通过UV-vis测试roS中胆红素的浓度,并进一步计算出 JHPMOs (R2:乙烯基)对胆红素的吸附量。
[0132] 实施例23
[0133] 37°C,100rpm 的搅拌速度下,O.lg 的 JHPM0s(R3:乙烷基)添加到 80mL 200mg L-1 胆 红素的ros溶液中,在特定的时间点通过uv-viS测试ros中胆红素的浓度,并进一步计算出 JHPMOs (R3:乙烷基)对胆红素的吸附量。
[0134] 图13为实施例21~23中JHPM0s(R:苯基、乙烯基或乙烷基)对胆红素的吸附动力学 曲线,由图可见JHPMOs (R:苯基、乙烯基或乙烷基)对胆红素的吸附速率快,近1 Omin达平衡;
[0135] 图14为实施例21~23中JHPM0s(R:苯基、乙烯基或乙烷基)对胆红素的吸附容量, 为42.13~80.96mg g-S远高于临床用的活性炭(28mg g-i),且部分高于文献报道的传统的 介孔碳材料CMK-3和介孔空心碳球HMCM(49 ? 94mg g-1) (Chemistry Communication, 2009, 6071)。
[0136] 实施例24
[0137] 取2mL PBS于表面涂覆有超声诊断用凝胶剂的塑料管中,再将此塑料管置于脱气 水浴中,将超声探头接触塑料管进行成像。
[0138] 实施例25
[0139] 取2mL含5mg mL-ijHPMOsUn苯基)PBS于表面涂覆有超声诊断用凝胶剂的塑料管 中,再将此塑料管置于脱气水浴中,将超声探头接触塑料管进行成像。
[0140] 实施例26
[0141] 取2mL含5mg mL-ijHPMOMfe:乙烯基)PBS于表面涂覆有超声诊断用凝胶剂的塑料 管中,再将此塑料管置于脱气水浴中,将超声探头接触塑料管进行成像。
[0142] 实施例27
[0143] 取2mL含5mg mL-ijHPMOsUs:乙烷基)PBS于表面涂覆有超声诊断用凝胶剂的塑料 管中,再将此塑料管置于脱气水浴中,将超声探头接触塑料管进行成像。
[0144] 图15为实施例24~27中的超声成像图像,由图可见JHPM0s(R:苯基、乙烯基或乙烷 基)存在显著地增强了超声信号。
[0145] 实施例28
[0146] 将红细胞(RBC)用roS稀释到它最初体积的10倍后,取0.3mL的RBC的roS悬浮液与 1.2mL的PBS溶液混合,作为阴性对比。混合溶液上下颠倒6次后,室温下静置2h,离心后取 lmL上层液稀释3倍后用UV-vis吸收光谱测试。
[0147] 实施例29
[0148] 将红细胞(RBC)用roS稀释到它最初体积的10倍后,取0.3mL的RBC的roS悬浮液与 1.2mL的去离子水混合,作为阳性对比。混合溶液上下颠倒6次后,室温下静置2h,离心后取 lmL上层液稀释3倍后用UV-vis吸收光谱测试。
[0149] 实施例30
[0150] 将红细胞(RBC)用roS稀释到它最初体积的10倍后,取0.3mL的RBC的roS悬浮液与 1.2mL的31.25yg mL^JHPMOsUi:苯基)PBS悬浮液混合。混合溶液上下颠倒6次后,室温下静 置2h,离心后取lmL上层液稀释3倍后用UV-vis吸收光谱测试。
[0151] 实施例31
[0152] 将红细胞(RBC)用roS稀释到它最初体积的10倍后,取0.3mL的RBC的roS悬浮液与 1.2mL的250yg ml^JHPMOs(fo:苯基)PBS悬浮液混合。混合溶液上下颠倒6次后,室温下静置 2h,离心后取lmL上层液稀释3倍后用UV-vis吸收光谱测试。
[0153] 实施例32
[0154] 将红细胞(RBC)用roS稀释到它最初体积的10倍后,取0.3mL的RBC的roS悬浮液与 1.2mL的2000yg mL-ijHPMOsUi:苯基)PBS悬浮液混合。混合溶液上下颠倒6次后,室温下静 置2h,离心后取lmL上层液稀释3倍后用UV-vis吸收光谱测试。
[0155] 实施例33
[0156] 将红细胞(RBC)用roS稀释到它最初体积的10倍后,取0.3mL的RBC的roS悬浮液与 1.2mL的31.25yg ml^JHPMOs^:乙烯基)PBS悬浮液混合。混合溶液上下颠倒6次后,室温下 静置2h,离心后取lmL上层液稀释3倍后用UV-vis吸收光谱测试。
[0157] 实施例34
[0158] 将红细胞(RBC)用roS稀释到它最初体积的10倍后,取0.3mL的RBC的roS悬浮液与 1.2mL的250yg mL-ijHPMOsU^乙烯基)PBS悬浮液混合。混合溶液上下颠倒6次后,室温下静 置2h,离心后取lmL上层液稀释3倍后用UV-vis吸收光谱测试。
[0159] 实施例35
[0160] 将红细胞(RBC)用roS稀释到它最初体积的10倍后,取0.3mL的RBC的roS悬浮液与 1.2mL的2000yg mL-ijHPMOMfe:乙烯基)PBS悬浮液混合。混合溶液上下颠倒6次后,室温下 静置2h,离心后取lmL上层液稀释3倍后用UV-vis吸收光谱测试。
[0161] 实施例36
[0162] 将红细胞(RBC)用roS稀释到它最初体积的10倍后,取0.3mL的RBC的roS悬浮液与 1.2mL的31.25yg ml^JHPMOsfe:乙烷基)PBS悬浮液混合。混合溶液上下颠倒6次后,室温下 静置2h,离心后取lmL上层液稀释3倍后用UV-vis吸收光谱测试。
[0163] 实施例37
[0164] 将红细胞(RBC)用roS稀释到它最初体积的10倍后,取0.3mL的RBC的roS悬浮液与 1.2mL的250yg 乙烷基)PBS悬浮液混合。混合溶液上下颠倒6次后,室温下静 置2h,离心后取lmL上层液稀释3倍后用UV-vis吸收光谱测试。
[0165] 实施例38
[0166] 将红细胞(RBC)用roS稀释到它最初体积的10倍后,取0.3mL的RBC的roS悬浮液与 1.2mL的2000yg mL-ijHPMOsUs:乙烷基)PBS悬浮液混合。混合溶液上下颠倒6次后,室温下 静置2h,离心后取lmL上层液稀释3倍后用UV-vis吸收光谱测试。
[0167] 图16和17分别为实施例28~38中溶血实验的数码照片和溶血率,由图可见JHPMOs (R:苯基、乙烯基或乙烷基;浓度范围为31.25~2000yg ml/1)都没引起明显的溶血效应。
[0168] 在本发明提及的所有文献都在本申请中引用作为参考,就如同每一篇文献被单独 引用作为参考那样。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的上述讲授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 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 围。
【主权项】
1. 一种形貌不对称的介孔有机硅空心纳米颗粒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下列步骤: 1) 采用S i(n)er法制备内核S i 〇2纳米颗粒; 2) 采用双硅基有机烷氧基硅烷为硅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为造孔剂,在所述的SiO2纳米 颗粒外包覆一层有机官能团杂化的SiO 2层,具体过程是: 将所述的内核S i 〇2纳米颗粒分散到乙醇中形成悬池液,S i 〇2/乙醇的质量比为=1 /8~ 1/63,再将所述的悬浊液分散到蒸馏水、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和氨水的混合液中,使得 SiO2/蒸馏水/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氨水的质量比为1~4/1250/15/72.8~145.6,在搅 拌下,按每克SiO 2纳米颗粒向溶液中滴加 ImL以上的双硅基有机烷氧基硅烷,反应多2小时, 离心分离,再用乙醇和水分别各洗涤2次以上,得到有机官能团杂化的介孔SiO 2层包覆SiO2 纳米颗粒的核壳材料Si02&PM0s; 3) 采用Na2CO3或者HF或者氨水刻蚀掉所述的核壳材料Si02&PM0s的内核SiO 2,得到有机 官能团杂化的Si〇2基空心纳米颗粒; 4) 采用盐酸-乙醇或者NaCl-甲醇溶液萃取掉所述的有机官能团杂化的SiO2基空心纳米 颗粒中的造孔剂,得到形貌不对称的介孔有机硅空心纳米颗粒。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形貌不对称的介孔有机硅空心纳米颗粒的合成方法,其特征 在于所述的双硅基有机烷氧基硅烷为M-双(三乙氧基硅基)苯、二(三乙氧基硅烷)乙烯或 1,2_二(三乙氧基硅基)乙烷。3. -种形貌不对称的介孔有机硅空心纳米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颗粒是形貌不对 称的苯基、乙烯基或乙烷基分子层次杂化的介孔SiO 2基空心纳米颗粒材料。
【文档编号】B01J13/02GK106000246SQ201610329619
【公开日】2016年10月12日
【申请日】2016年5月18日
【发明人】陶桂菊, 张龙, 白正元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