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氨回收塔用w型塔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738876阅读:226来源:国知局
一种氨回收塔用w型塔板的制作方法
【专利说明】
[0001]技术领域:
[0002]本实用新型涉及氨回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氨回收塔用W型塔板。
[0003]【背景技术】:
[0004]合理的氨回收流程只能解决回收氨水的最终去向与节能降耗问题,许多企业也自行设计了类似的流程,但却保证不了系统的水平衡,基至出现多处排放稀氨水的现象,其原因是所选用的氨回收塔仍为传统型设计结构。而传统的氨回收塔在应用中存在如下弊端:
[0005]1、单板效率低、传质效果差,虽然在一个塔中设置数十块塔板阻力高达0.1MpaJS仍然不能保证工艺上所要求的指标。
[0006]2、单塔加水量过大,为了保证各塔的尾气达标,只得加入大量的洗涤水,导致回收氨水浓度过低,大量稀氨水外排严重污染环境。
[0007]3、有的企业为了保证回收氨水浓度达标,采用打循环提高合成“两气”及再生气净氨塔的氨水滴度,而尾气指标时高时低,导致罗茨机进口管道结晶,合成“两气”燃烧时氨味过大,污染大气环境。
[0008]4、传统氨回收塔塔板结构复杂但整塔传质元件单一,要么全是泡罩,要么单一浮阀,板层数多,塔体偏高,投资偏大。
[0009]【实用新型内容】:
[0010]为了弥补现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氨回收塔用W型塔板,其结构设计简单,使液体在板面上的流动过程呈现的多次再分布,消除了传统板面的边缘出现的“死区”、“盲区”现象。
[0011]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0012]氨回收塔用W型塔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中间板,所述的中间板两侧分别安装有左吸收板、右吸收板,左吸收板、右吸收板上设有冷却槽,所述的左吸收板左端安装有承液板,承液板位于所述的左吸收板下方且平行,所述的右吸收板右端设有竖直的降液板,降液板中部固定于右吸收板上;所述的氨回收塔用W型塔板,:所述的冷却槽为V形槽;所述的氨回收塔用W型塔板,其所述的中间板、左吸收板与右吸收板上冷却槽两侧均匀分布有供泡罩安装的升气孔;所述的氨回收塔用W型塔板,所述的中间板、左吸收板、右吸收板及承液板固定成一体后边缘与塔体内壁相配合。
[0013]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0014]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一方面使板上冷却器、泡罩安装、维修方便,另一方面使液体在板面上的流动过程呈现的多次再分布,消除了传统板面的边缘出现的“死区”、“盲区”现象,有效地提高了板效率。
[0015]【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0018]【具体实施方式】:
[0019]参见图1:氨回收塔用塔板,包括中间板1,中间板I两侧分别安装有左吸收板2、右吸收板3,左吸收板2、右吸收板3上设有冷却槽4,左吸收板2左端安装有承液板5,承液板5位于左吸收板2下方且平行,右吸收板3右端设有竖直的降液板6,降液板6中部固定于右吸收板3上,降液板6与塔体之间设有间隙8,便于液体超过降液板6位于右吸收板3上端高度后下落。
[0020]冷却槽4为V形槽,冷却效果好,由于对称设置在中间板I两侧的冷却槽4使得塔板从截面看成W形状。
[0021]中间板1、左吸收板2与右吸收板3上冷却槽两侧均匀分布有供泡罩安装的升气孔?。
[0022]中间板1、左吸收板2、右吸收板3及承液板5固定成一体后边缘与塔体内壁相配入口 ο
[0023]在安装到回收塔中时需要根据各塔液流量不同,让每层塔板沿液流的方向保持1-3%。倾斜度,以减少液面梯度,保证同一层塔板的各吸收部件均在接近等高的液面下鼓泡吸收并降低了板阻力。本实用新型安装到回收塔中时,各塔板之间的回收塔外壁设置不同面积的冷却水箱与冷却槽联通,结构简单,装卸方便,造价低。
【主权项】
1.一种氨回收塔用W型塔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中间板,所述的中间板两侧分别安装有左吸收板、右吸收板,左吸收板、右吸收板上设有冷却槽,所述的左吸收板左端安装有承液板,承液板位于所述的左吸收板下方且平行,所述的右吸收板右端设有竖直的降液板,降液板中部固定于右吸收板上;所述的冷却槽为V形槽;所述的中间板、左吸收板与右吸收板上冷却槽两侧均匀分布有供泡罩安装的升气孔;所述的中间板、左吸收板、右吸收板及承液板固定成一体后边缘与塔体内壁相配合。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氨回收塔用W型塔板,包括中间板,中间板两侧分别安装有左吸收板、右吸收板,左吸收板、右吸收板上设有冷却槽,左吸收板左端安装有承液板,承液板位于所述的左吸收板下方且平行,右吸收板右端设有竖直的降液板,降液板中部固定于右吸收板上。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一方面使板上冷却器安装、维修方便,另一方面使液体在板面上的流动过程呈现的多次再分布,消除了传统板面的边缘出现的“死区”、“盲区”现象,有效地提高了板效率。
【IPC分类】C01C1-12, B01D53-18
【公开号】CN204447687
【申请号】CN201520114284
【发明人】纪烈义, 陈金奎, 朱昆鹏, 张慧慧
【申请人】河北中化滏恒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7月8日
【申请日】2015年2月17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