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离心式油烟分离滤网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004400阅读:468来源:国知局
一种离心式油烟分离滤网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烟机的油烟分离滤网,尤其涉及一种离心式油烟分离滤网。
【背景技术】
[0002]在当今,几乎每个家庭都会使用油烟机,尽管现在的油烟机品种繁多,都宣称能扫进油烟,但是忽略了一个问题:大力含有油分子的烟气直接排到空中,会造成对大气的污染。表面上看来,每个家庭都卫生,其实又是在共同污染坏境,相互伤害。当今许多油烟机的网罩在使用后都存在大量的油污,但不是主动分离的结果,而是被动地吸附造成的。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油烟机滤网的不足,提供一种方便实用的离心式油烟分离滤网。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实用油烟分离滤网,其分离的油烟效果更佳明显,而且不影响坏境。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离心式油烟分离滤网,包括网体和网眼,所述网体上分布着呈螺旋上升的网眼,所述网眼从外而内向斜上方倾斜螺旋排列,与电机扇叶旋转方向一致,所述网眼内表面留有凸起,形成导流孔,使每个进风口形成导向叶片,让进入滤网的油烟旋转上升,利用旋转产生的离心作用力将油分子“甩”到网壁上,而空气则被抽走。滤网内壁凹下去的沟槽起到了引导油滴流入集油槽的作用。
[0005]使用时,由于电机旋转的作用,烟机腔内空气减少,压强降低,网罩内的空气就来补充,网罩内外形成压差,油烟就随着导流孔进入网罩,由于滤网网眼的特殊设计,烟气会向上倾斜并顺着一定的方向旋转,而旋转产生的离心力,又使比空气分子重的油分子沿圆弧切线抛出,进入内壁的凹槽(不会被抛到网眼的原因是,那里有大量的油烟进入,其力量大于油分子所携带的离心力),油滴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会顺着凹槽流向集油槽。
[0006]本实用新型一种离心式油烟分离滤网巧妙地利用力学原理,在不增加材料,仅仅改变滤网结构的情况下,科学地解决了分离油和烟气的问题,非常环保。
【附图说明】
[0007]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08]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离心式油烟分离滤网的展开图
[0009]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离心式油烟分离滤网的横截面示意图
[0010]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离心式油烟分离滤网的纵切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如图1所示的一种离心式油烟分离滤网,包括网体(I)和网眼(2),所述网体(I)上分布着呈螺旋上升的网眼(2),所述网眼(2)从外而内向斜上方倾斜螺旋排列,与电机扇叶旋转方向一致,所述网眼(2)内表面留有凸起,形成导流孔,使每个进风口形成导向叶片,当滤网围成桶状的网罩时,网眼(2)就排成了螺旋状,容易使进入的气体在网罩内旋转。
[0012]如图2所示,网眼(2)在网罩的内表面有凸起,其目的是给进入网罩的油烟一个预作用力,以利于烟气按设计要求旋转。
[0013]如图3所示,网眼⑵是倾斜向上且与电机的旋转方向一致,这样,烟气从进入网罩开始就能向上旋转,间接增加了电机的吸力,使扫除油烟更为彻底,且对电机的功率要求不会太高,节约能源。
[0014]使用时,由于电机旋转的作用,烟机腔内空气减少,压强降低,网罩内的空气就来补充,网罩内外形成压差,油烟就随着导流孔进入网罩,由于滤网网眼(2)的特殊设计,烟气会向上倾斜并顺着一定的方向旋转,而旋转产生的离心力,又使比空气分子重的油分子沿圆弧切线抛出,进入内壁的凹槽[不会被抛到网眼(2)的原因是,那里有大量的油烟进入,其力量大于油分子所携带的离心力],油滴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会顺着凹槽流向集油槽。
[0015]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主权项】
1.一种离心式油烟分离滤网,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网体(I)和网眼(2),所述网体(I)上分布着呈螺旋上升的网眼(2),所述网眼(2)从外而内向斜上方倾斜螺旋排列,与电机扇叶旋转方向一致,所述网眼(2)内表面留有凸起,形成导流孔,使每个进风口形成导向叶片。
【专利摘要】一种离心式油烟分离滤网,包括网体和网眼,所述网体上分布着呈螺旋上升的网眼,所述网眼从外而内向斜上方倾斜螺旋排列,与电机扇叶旋转方向一致,所述网眼内表面留有凸起,形成导流孔,使每个进风口形成导向叶片,让进入滤网的油烟旋转上升,利用旋转产生的离心作用力将油分子“甩”到网壁上,而空气则被抽走。本实用新型巧妙地利用力学原理,在不增加材料,仅仅改变滤网结构的情况下,科学地解决了分离油和烟气的问题,非常环保,是一款非常实用的新型滤网。
【IPC分类】B01D45/16
【公开号】CN204656169
【申请号】CN201520346547
【发明人】蒋宾川
【申请人】蒋宾川
【公开日】2015年9月23日
【申请日】2015年5月27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