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应高效的吸收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956272阅读:309来源:国知局
反应高效的吸收塔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吸收塔,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反应高效的吸收塔。
【背景技术】
[0002]吸收塔是实现吸收操作的设备;吸收塔包括筒体、设置在筒体顶端的出气口、设置在筒体侧面上部的进液口、设置在筒体侧面的进气口、设置在筒体侧面下部的出液口 ;塔内气液两相的流动方式可以逆流也可并流;通常采用逆流操作,吸收剂以塔顶加入自上而下流动,与从下向上流动的气体接触,吸收了吸收质的液体从塔底排出,净化后的气体从塔顶排出;现有的吸收塔气液接触的时间和过程均较短,使气体不能被有效的吸收,使处理后的气体不达标。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吸收塔气液接触的时间和过程均较短,使气体不能被有效的吸收。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5]—种反应高效的吸收塔包括筒体、设置在筒体顶端的出气口、设置在筒体侧面上部的进液口、设置在筒体侧面的进气口、设置在筒体侧面下部的出液口、多个匀液机构;多个匀液机构均匀设置在进液口和进气口之间的筒体内;匀液机构包括多个栅板,相邻栅板之间连接有布液管,布液管上均匀设有多个通孔;栅板具有一定的倾斜角,倾斜角为除180°外的任一角度,吸收液经过栅板时被甩出,经过布液管时吸收液通过通孔流出的方向不一样,使吸收液分布更广,使其和气体接触更均匀。
[0006]具体地,位于最内层的圆形栅板外边缘依次连接多个内径逐渐增加的环形栅板,布液管为环形,且转动设置在相邻两个栅板之间,布液管连接有电机;栅板和布液管的形状及相互组合的方式,不局限于上述方式,也可选用其他方式,如布液管可为不规则的椭圆环,匀液机构的形状不限制圆形,跟随根据筒体的形状发生变化,当筒体为长方形体时匀液机构为长方形。
[0007]具体地,布液管和栅板组成的匀液机构为圆形,布液管为条形,其一端与筒体内壁接触连接,其另一端连接有电机,且位于筒体外;栅板和布液管的形状及相互组合的方式,不局限于上述方式,也可选用其他方式,如布液管为中间弯曲两端为条形的结构,匀液机构的形状不限制圆形,跟随根据筒体的形状发生变化,当筒体为正方形体时匀液机构为正方形。
[0008]进一步的,至少一个通孔连接有洒液管;撒液管的长度小于等于20mm ;使吸收液在筒体内运动的时间更长,限制撒液管的长度为了保证吸收液与气体接触。
[0009]具体地,通孔的直径小于等于8mm,布液管上通孔数量至少为66个;保证吸收液在筒体内分布的更广,与气体接触的时间更长。
[0010]作为优选,匀液机构为三个;匀液机构包括三个栅板;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匀液机构和栅板的数量。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2](I)本实用新型中栅板具有一定的倾斜角,倾斜角为除180°外的任一角度,吸收液经过栅板时被甩出,使吸收液分布更均匀,与气体的接触面及接触时间均延长,使吸收液和气体反应更充分。
[0013](2)经过布液管时吸收液通过通孔流出的方向不一样,使吸收液分布更广,使其和气体接触更均匀,反应更充分。
[0014](3)本实用新型中至少一个通孔连接有洒液管;撒液管的长度小于等于20_ ;使吸收液在筒体内运动的时间更长,限制撒液管的长度为了保证吸收液与气体接触。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实施例1中的匀液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实施例2中的匀液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实施例2中的布液管的结构示意图。
[0020]上述附图中,附图标记对应的部件名称如下:
[0021 ] 1-筒体,2-出气口,3-进液口,4-进气口,5-出液口,6-栅板,7_布液管,8_通孔,9-电机,10-洒液管,11-圆形栅板,12-环形栅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
[0023]实施例1
[0024]如图1和图3所示,反应高效的吸收塔包括筒体1、设置在筒体I顶端的出气口 2、设置在筒体I侧面上部的进液口 3、设置在筒体I侧面的进气口 4、设置在筒体I侧面下部的出液口 5、三个匀液机构;三个匀液机构均匀设置在进液口 3和进气口 4之间的筒体I内;匀液机构包括一个圆形栅板11和两个环形栅板12,位于最内层的圆形栅板11外边缘依次连接两个环形栅板12,布液管7为环形可转动设置在相邻两个栅板6之间,布液管7连接有电机9,该电机9能正反转使布液管7上下摆动,布液管7上均匀设有多个通孔8 ;通孔8的直径小于等于8mm,布液管7上通孔8数量至少为66个;为了保证吸收液在筒体I内分布的更广,与气体接触的时间更长。
[0025]其中,栅板6具有一定的倾斜角,倾斜角为除180°外的任一角度,吸收液经过栅板6时被甩出,经过布液管7时吸收液通过通孔8流出的方向不一样,使吸收液分布更广,使其和气体接触更均匀;栅板6和布液管7的形状及相互组合的方式,不局限于上述方式,也可选用其他方式,如布液管7可为不规则的椭圆环,匀液机构的形状不限制圆形,跟随根据筒体I的形状发生变化,当筒体I为长方形体时匀液机构为长方形。
[0026]实施例2
[0027]如图4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点在于,布液管7和栅板6组成的匀液机构为圆形,布液管7为条形,其一端与筒体I内壁接触连接,其另一端连接有电机9,且位于筒体I外;栅板6和布液管7的形状及相互组合的方式,不局限于上述方式,也可选用其他方式,如布液管7为中间弯曲两端为条形的结构,匀液机构的形状不限制圆形,跟随根据筒体I的形状发生变化,当筒体I为正方形体时匀液机构为正方形。
[0028]实施例3
[0029]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和实施例2的不同点在于,至少一个通孔8连接有洒液管10 ;撒液管的长度小于等于20mm ;使吸收液在筒体I内运动的时间更长,限制撒液管的长度为了保证吸收液与气体接触。
[0030]实施例1至实施例3在使用时,吸收液通过进液口 3进入筒体I内,吸收液经过栅板6和布液管7,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落,气体从进气口 4向上与吸收液接触,使气体得到充分吸收,经过吸收净化的液体从排气口排出;在使用过程中,电机9带动布液管7转动,使吸收液向四方喷洒,使吸收液沿各个角度洒出,进而使吸收液下落的更慢,与气体接触的时间更长,使气体和吸收液混合的更充分,也减少了吸收液的浪费。
[0031]按照上述实施例,便可很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值得说明的是,基于上述结构设计的前提下,为解决同样的技术问题,即使在本实用新型上做出的一些无实质性的改动或润色,所采用的技术方案的实质仍然与本实用新型一样,故其也应当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反应高效的吸收塔,包括筒体(I)、设置在筒体(I)顶端的出气口(2)、设置在筒体(I)侧面上部的进液口(3)、设置在筒体(I)侧面的进气口(4)、设置在筒体(I)侧面下部的出液口(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匀液机构;多个匀液机构均匀设置在进液口(3)和进气口⑷之间的筒体⑴内;匀液机构包括多个栅板(6),相邻栅板(6)之间连接有布液管(7),布液管(7)上均匀设有多个通孔(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高效的吸收塔,其特征在于:位于最内层的圆形栅板(11)外边缘依次连接多个内径逐渐增加的环形栅板(12),布液管(7)为环形,且转动设置在相邻两个栅板(6)之间,布液管(7)连接有电机(9)。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高效的吸收塔,其特征在于:布液管(7)和栅板(6)组成的匀液机构为圆形,布液管(7)为条形,其一端与筒体(I)内壁接触连接,其另一端连接有电机(9),且位于筒体⑴外。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反应高效的吸收塔,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通孔(8)连接有洒液管(10);撒液管(10)的长度小于等于20mm。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反应高效的吸收塔,其特征在于:通孔(8)的直径小于等于8mm,布液管(7)上通孔⑶数量至少为66个。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反应高效的吸收塔,其特征在于:匀液机构为三个;匀液机构包括三个栅板(6)。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反应高效的吸收塔,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吸收塔气液接触的时间和过程均较短,使气体不能被有效的吸收的问题。该反应高效的吸收塔包括筒体、设置在筒体顶端的出气口、设置在筒体侧面上部的进液口、设置在筒体侧面的进气口、设置在筒体侧面下部的出液口、多个匀液机构;多个匀液机构均匀设置在进液口和进气口之间的筒体内;匀液机构包括多个栅板,相邻栅板之间连接有布液管,布液管上均匀设有多个通孔。通过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达到了增加吸收液和气体的接触时间和接触面,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IPC分类】B01D53/78
【公开号】CN204865503
【申请号】CN201520486352
【发明人】牟嘉云, 宋睿, 唐雷, 杨波
【申请人】成都市新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2月16日
【申请日】2015年7月8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