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热器组件的封胶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002559阅读:432来源:国知局
一种加热器组件的封胶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封胶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加热器组件的封胶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目前电动汽车空调加热器及除霜器采用PTC加热器组件作为热源,所述PTC加热器组件如图1所述,PTC加热器组件10包括:胶框11以及组装在胶框内的多个PTC片形成的PTC加热元件12,形成在PTC加热元件两侧的第一导电金属片13和第二导电金属片14,以及形成在第一金属片13外侧的第一电极片15和形成在第二金属片14外侧的第二电极片16,或者在第一电极片15和第二电极片16外侧还设有陶瓷片。上述多个元器件组装在一起后如图2所示形成PTC加热组件10,此时为了保证整个组件的电气绝缘性和牢固性,需要在PTC加热器组件的四周边沿处密封如图3所示的绝缘胶17。现有的封胶方法采用人工涂胶,将组装完毕的PTC加热器组件固定在定位治具上,然后采用压头将整个组件固定压紧,人工手持胶桶注射胶体。所述治具上还设置有加热装置,用于使胶体固化,最终形成PTC加热器组件。这种封胶固化方式生产效率低下,形成的胶体封边比较粗糙,成型后需要进行修边,外观一致性差,而且胶体粘结不牢固,影响产品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0003]为了解决现有加热器组件采用治具和人工手动封胶的方式生产效率低、封胶质量差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加热器组件的封胶装置。
[0004]—种加热器组件的封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设有第一表面,所述下模设有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相对设置;所述第一表面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容纳槽,所述第一容纳槽外围设有第一注胶流道;所述第二表面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容纳槽,所述第二容纳槽外围设有第二注胶流道;当上模和下模闭合时,所述第一容纳槽和第二容纳槽组成用于容纳加热器组件的容纳空间,所述第一注胶流道和第二注胶流道组成胶体流动通道;所述上模上设有注胶口,所述注胶口与所述胶体流动通道连通;所述第一注胶流道上设有至少一条与上模边沿连通的排气槽,或与所述第一注胶流道对应的第二注胶流道上设有至少一条与下模边沿连通的排气槽。
[0005]本实用新型的加热器组件的封胶装置,采用模具的方式对加热器组件外围进行封胶,不需要人为手动喷胶,提高了产品的性能且产品一致性好,不需要进行额外的修边,生产效率高。并通过对模具结构的设置,使封胶效果好。
[0006]优选情况下,所述排气槽的深度为0.25-0.5_。
[0007]优选情况下,所述上模和下模的四周均设有相互对应的固定螺孔。
[0008]优选情况下,还包括固定螺丝,所述上模和下模闭合后,通过固定螺丝与固定螺孔相互配合使上模和下模锁紧。
[0009]优选情况下,所述上模的第一表面上设有至少两个定位柱或定位孔,所述下模的第二表面上设有至少两个与上模定位柱或定位孔对应的定位孔或定位柱。
[0010]优选情况下,所述上模的第一表面上设有两个第一容纳槽,所述下模的第二表面上设有两个第二容纳槽。
[0011]优选情况下,所述每个第二容纳槽中设有至少一个贯通下模底部的脱模孔。
[0012]优选情况下,所述脱模孔的个数为两个。
[0013]优选情况下,所述上模的第一表面为下表面,所述上模的上表面设有提手。
[0014]优选情况下,所述注胶口与点胶机相连。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实用新型加热器组件的爆炸图;
[0016]图2为本实用新型加热器组件装配后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实用新型加热器组件封胶后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实用新型加热器组件封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本实用新型带有加热器组件的封胶装置示意图;
[0020]图6为本实用新型加热器组件封胶装置上下模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7为本实用新型加热器组件封胶装置下上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23]如图4至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加热器组件封胶装置包括上模20和下模30,所述上模设有第一表面21,所述下模设有第二表面31,所述第一表面21和第二表面31相对设置。所述上模的第一表面21上设有第一容纳槽22,所述第一容纳槽22的数量为至少一个,如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第一容纳槽22为两个。所述第一容纳槽的外围设有第一注胶流道23,所述第一注胶流道23沿第一容纳槽22的四周设置。相应的,下模的第二表面31上设有第二容纳槽32,所述第二容纳槽32的形状和数量与第一容纳槽22的形状和数量相对应。所述第二容纳槽32的外围设有第二注胶流道33,所述第二注胶流道33沿第二容纳槽的外周设置。
[0024]当所述上模20和下模30闭合时,第一容纳槽22和第二容纳槽32形成用于容纳加热器组件10的容纳空间,所述第一注胶流道23和第二注胶流道33形成胶体的流动通道。所述第一注胶流道23和第二注胶流道33只设置在需要封胶的位置。所述上模20上还设置有注胶口 26,所述注胶口 26与胶体的流动通道相连通。所述注胶时注胶口 26与点胶机连通。
[0025]所述第一表面21或第二表面31至少一面上设置有一端与注胶流道连通,另一端延伸至上模或下模边缘的排气槽28。所述排气槽28用于在注胶过程中排出胶体流动通道中的空气,能够使胶体可以顺利流到胶体流动通道中的最深处,从而使胶体可以覆盖整个加热器组件的外围。所述排气槽28需要满足透气功能,但不能在注胶的过程中使胶体溢出,优选所述排气槽的深度小于第一注胶流道23和第二注胶流道33的深度,优选排气槽的深度为 0.25-0.5mm。
[0026]所述上模20的四角设有四个固定定位螺孔24,所述下模30的四角设有四个相应的螺孔34,当上模20和下模30闭合时,通过四个固定螺栓28穿过相应的固定螺孔将上模和下模锁紧。为了实现上模20和下模30闭合时的精确定位,所述上模上设有定位柱25、下模上相应位置处设有定位孔35,或者上模上设有定位孔、下模上设有定位柱,通过定位孔和定位柱相互配合实现精确定位。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自行设计其他的定位结构,本实用新型不做具体限制。
[0027]当注胶完毕后,可以将整个封胶装置放置于烤箱中进行加热烘烤,使胶体快速固化。为了方便脱模,所述下模30的第二容纳腔32中设有至少一个脱模孔36,所述脱模孔贯通下模的底部。
[0028]利用本实用新型的封胶装置,可以实现胶体与加热器组件一体成型,封胶效果较高好,且封胶后产品一致性好,无需人工修边即可使用,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0029]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加热器组件的封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设有第一表面,所述下模设有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相对设置;所述第一表面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容纳槽,所述第一容纳槽外围设有第一注胶流道;所述第二表面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容纳槽,所述第二容纳槽外围设有第二注胶流道;当上模和下模闭合时,所述第一容纳槽和第二容纳槽组成用于容纳加热器组件的容纳空间,所述第一注胶流道和第二注胶流道组成胶体流动通道;所述上模上设有注胶口,所述注胶口与所述胶体流动通道连通;所述第一注胶流道上设有至少一条与上模边沿连通的排气槽,或与所述第一注胶流道对应的第二注胶流道上设有至少一条与下模边沿连通的排气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器组件的封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槽的深度为0.25-0.5mm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器组件的封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和下模的四周均设有相互对应的固定螺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热器组件的封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螺丝,所述上模和下模闭合后,通过固定螺丝与固定螺孔相互配合使上模和下模锁紧。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器组件的封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的第一表面上设有至少两个定位柱或定位孔,所述下模的第二表面上设有至少两个与上模定位柱或定位孔对应的定位孔或定位柱。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器组件的封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的第一表面上设有两个第一容纳槽,所述下模的第二表面上设有两个第二容纳槽。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器组件的封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第二容纳槽中设有至少一个贯通下模底部的脱模孔。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加热器组件的封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模孔的个数为两个。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器组件的封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的第一表面为下表面,所述上模的上表面设有提手。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器组件的封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胶口与点胶机相连。
【专利摘要】为了解决现有加热器组件采用人工手动封胶的方式生产效率低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加热器组件的封胶装置,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设有第一表面,所述下模设有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相对设置;所述第一表面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容纳槽,所述第一容纳槽外围设有第一注胶流道;所述第二表面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容纳槽,所述第二容纳槽外围设有第二注胶流道;所述第一容纳槽和第二容纳槽组成用于容纳加热器组件的容纳空间,所述第一注胶流道和第二注胶流道组成胶体流动通道;所述上模上设有注胶口,所述注胶口与所述胶体流动通道连通;所述第一注胶流道或第二注胶流道上至少设置有一条与上模或下模边沿连通的排气槽。
【IPC分类】B05C5/00
【公开号】CN204911965
【申请号】CN201520566943
【发明人】温怀通, 任茂林
【申请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2月30日
【申请日】2015年7月31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