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流澄清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109705阅读:336来源:国知局
一种旋流澄清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领域的污水处理设备,尤其涉及可适应高流速的并且自动化程度高的水处理澄清器。
【背景技术】
[0002]对于地表水、高浊度原水的澄清处理和回收利用,实现泥沙水的澄清分离,一般均采用澄清池来快速处理,澄清池的处理效率的高低直接决定处理吨水的占地面积和投资成本,澄清池为实现快速澄清一般采用混合、絮凝、沉淀等工艺综合应用于一个池体内,为了加快絮凝反应的进程一般采用机械式搅拌加大絮凝药剂与泥沙等颗粒的碰撞几率,从而形成大的絮凝团,实现快速澄清分离,但采用机械式的搅拌装置能耗较高,而且对大型的澄清池很难起到较好的效果,并且自动化程度较低,并且对于下暴雨等高流速的城市污水难以有效的进行处理。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能耗低、自动化程度高、流速快、处理效果好的高流速浊水自动澄清器。
[0004]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旋流澄清器,包括密封壳体,壳体底端设置有排泥管道,壳体顶部设置有出水管道,壳体内腔设置有絮凝反应室,所述絮凝反应室包括两端相通的第一反应室筒体、顶端封闭的第二反应室筒体以及底端封闭的并连接有污水进泥管道的第三反应室筒体,所述第一反应室筒体套设于第二反应室筒体内,第二反应室筒体套设于第三反应室筒体内,所述第一反应室筒体底端与第二反应室筒体底端、第三反应室筒体近底部均相通,所述第三反应室筒体顶端与壳体内腔相通。所述污水进泥管道与第三反应室筒体底端密封连接,其管道端口为由大变小的变径管,变径管与第三反应室筒体侧壁旋切连接。
[000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增设第三反应室以及其与第二反应室的位置关系,并在污水进水管道上增设污泥回流管道,使整个壳体内形成自动循环回流,可处理高流速的污水,结构简单,制作成本较低,处理效果好。
【附图说明】
[0006]图1为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7]实施例1:一种旋流澄清器,包括密封壳体001,壳体001底端设置有排泥管道002,壳体001顶部设置有出水管道003,壳体001内腔设置有絮凝反应室004,所述絮凝反应室004包括两端相通的第一反应室筒体041、顶端封闭的第二反应室筒体042以及底端封闭的并连接有污水进泥管道005的第三反应室筒体043,所述第一反应室筒体041套设于第二反应室筒体042内,第二反应室筒体042套设于第三反应室筒体043内,所述第一反应室筒体041底端与第二反应室筒体042底端、第三反应室筒体043近底部均相通,所述第三反应室筒体043顶端与壳体001内腔相通。所述污水进泥管道005与第三反应室筒体043底端密封连接,其管道005端口为由大变小的变径管051,变径管051与第三反应室筒体043侧壁旋切连接。
【主权项】
1.一种旋流澄清器,包括密封壳体,壳体底端设置有排泥管道,壳体顶部设置有出水管道,壳体内腔设置有絮凝反应室,所述絮凝反应室包括两端相通的第一反应室筒体、顶端封闭的第二反应室筒体以及底端封闭的并连接有污水进泥管道的第三反应室筒体,所述第一反应室筒体套设于第二反应室筒体内,第二反应室筒体套设于第三反应室筒体内,所述第一反应室筒体底端与第二反应室筒体底端、第三反应室筒体近底部均相通,所述第三反应室筒体顶端与壳体内腔相通,所述污水进泥管道与第三反应室筒体底端密封连接,其管道端口为由大变小的变径管,变径管与第三反应室筒体侧壁旋切连接。
【专利摘要】一种旋流澄清器,包括密封壳体,壳体底端设置有排泥管道,壳体顶部设置有出水管道,壳体内腔设置有絮凝反应室,所述絮凝反应室包括两端相通的第一反应室筒体、顶端封闭的第二反应室筒体以及底端封闭的并连接有污水进泥管道的第三反应室筒体,所述第一反应室筒体套设于第二反应室筒体内,第二反应室筒体套设于第三反应室筒体内,所述第一反应室筒体底端与第二反应室筒体底端、第三反应室筒体近底部均相通,所述第三反应室筒体顶端与壳体内腔相通。通过增设第三反应室以及其与第二反应室的位置关系,并在污水进水管道上增设污泥回流管道,使整个壳体内形成自动循环回流,可处理高流速的污水,结构简单,制作成本较低,处理效果好。
【IPC分类】B01D21/02, B01D21/26
【公开号】CN205019780
【申请号】CN201520588267
【发明人】郑才忠, 鲁舜峰
【申请人】江苏半岛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2月10日
【申请日】2015年8月7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