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产无钒稀土基钛钨粉的蒸发结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145518阅读:43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生产无钒稀土基钛钨粉的蒸发结晶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该实用新型涉及浆料的蒸发专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生产无钒稀土基钛钨粉的蒸发结晶系统。
【背景技术】
[0002]在生产无钒稀土基钛钨粉催化剂的工艺中,有一个蒸发干燥的工艺步骤,其中,浆料的含水量较大,超过50%,且蒸发干燥过程中要求温度恒定。并进一步地要求提高蒸发效率。
[0003]目前的蒸发池原理都是通过一个电加热的方式进行的,其中蒸发出来的水蒸气就直接排入大气中,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
[0004]也有采用蒸发器进行蒸发,但由于本浆料的粘度较高,非常容易造成堵塞,使得生产经常发生中断。
【实用新型内容】
[0005]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生产无钒稀土基钛钨粉的蒸发结晶系统,用于粉状浆料的蒸发,提供一种恒温的、稳定的蒸发设备,并提高蒸发的效率,同时对蒸发出来的水蒸气进行二次回收。
[0006]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7]—种生产无钒稀土基钛钨粉的蒸发结晶系统,其特征在于,
[0008]包括油槽、蒸发池本体和导热油循环栗罐,在所述油槽的四周及底部设有保温层,在所述油槽的上部焊接固定至少两个并列设置的蒸发池本体,所述蒸发池本体的上边沿与油槽进行焊接连接,在充满导热油的所述油槽中设置有电加热棒和温度传感器,在两个油槽顶部设有管道以及在油槽的高点位置设置一排气口,所述排气口处外接一个向上延伸的液位计;
[0009]在每一个蒸发池的一侧设有一个浆料添加口,并在每一个浆料添加口的管道上设置一个阀门;
[0010]在油槽的一端安装一个使油槽中的导热油进行循环的导热油循环栗罐;
[0011]在蒸发池本体的边沿焊接若干立柱,立柱之间为可开启的观察窗,在立柱的顶部设有人字形的顶板,并在顶面的最高点处设置负压风机,在所述立柱的顶部沿顶板的一周设有水平状态的集水槽,所述集水槽通过一支水管连接到一个储水罐。
[0012]进一步地,在相邻的两个蒸发池之间设置一个溢流通道。
[0013]进一步地,还在蒸发池的上部设置一横梁,并在横梁上安装一个竖向设置的可转动的丝杠,同时在蒸发池的中部焊接有一个丝套,所述丝套与丝杠配合。
[0014]进一步地,所述丝杠的顶部为手轮。
[0015]进一步地,所述油槽是一个采用不锈钢焊接而成的长槽状壳体。
[00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7]通过本蒸发池的实施,可以有效的提高蒸发效率,且导热油基本处于恒温状态,实现恒温蒸发,同时通过排气口的设置,可以避免出现导热油循环的死角,蒸发效果更好。
[0018]设置了蒸发水回收系统,可以对收集的蒸馏水进行回收,回收的水份占蒸发量的三分之二以上,节水效果明显。
[0019]蒸发池采用吊装与焊接结合的工艺,结构更加牢靠,且可以根据使用时间进行调节,避免出现脱焊现象。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蒸发池的原理图。
[0021]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横向剖视图之一。
[0022]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横向剖视图之二。
[0023]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纵向剖视图。
[0024]图中:1油槽,11电加热棒,12温度传感器,13排气口,2蒸发池,21管道,22溢流通道,3导热油循环栗罐,4横梁,41丝杠,42丝套,5浆料添加口,61立柱,62观察窗,63顶板,64负压风机,7集水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5]如图1至图4所示,针对现有缺陷,本实用新型的保护主体如下:
[0026]开发的是一种生产无钒稀土基钛钨粉的蒸发结晶系统,其基本的原理是,利用导热油配合电加热棒、温度传感器进行恒温控制加热,同时,配合导热油循环栗罐实现导热油的流动,进一步地提高导热油的均匀性。在蒸发池的上部设置蒸汽回收罩,并同时提高蒸发效率。
[0027]基于上述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蒸发池包括如下几个部分:
[0028]蒸发池部分,包括油槽1、蒸发池2和导热油循环栗罐3,其中,油槽I是一个矩形的长槽状壳体,采用不锈钢焊接而成,并在油槽I的四周及底部设置保温岩棉,形成保温层。油槽I架在一个机架上,在油槽的上部焊接固定一个蒸发池2,蒸发池2为一个独立的结构。上边沿与油槽I进行焊接连接,蒸发池2至少分为两段,分段的布置在油槽中,整体为长方体状。可以根据蒸发量的多少设计多组蒸发池2,其中多个蒸发池之间是并列的,分别灌装浆料,形成多段同时蒸发的模式,提高蒸发效率。
[0029]在蒸发池2下方的油槽中设置有电加热棒11和温度传感器12,分别用于加热和监测油温,且导热油的充满在油槽中,同时在两个相邻的蒸发池2之间,两个管道21进行贯通,实现两个油槽I顶部狭小区域的贯通,通常在油槽的顶部最高点会有少量的气体,此处气体的存在形成导热油加热死角,影响蒸发效果。通过上述管道的设置,并在油槽的其中一个端部设置一个排气口 13,排气口处外接一个向上延伸的液位计,形成向上排气的效果,可以及时的将油槽中的多余空气排出,使得导热油进行充分流动,增加蒸发效率。
[0030]在油槽的一端安装一个导热油循环栗罐3,其结构为一个内部含有导热油的罐体,在罐体中设有栗,通过栗的作用,强制油槽中的导热油进行循环流动,在流动的过程中实现导热油的均匀一致,具有更佳的加热效果。
[0031]在蒸发池2的上部设置一个横向设置的横梁4,并在横梁4上安装一个竖向设置的可转动的丝杠41,其中丝杠的顶部为手轮,同时在蒸发池的中部焊接有一个丝套42,竖向设置,丝套42与丝杠配合,通过丝杠的伸缩作用,可以调节蒸发池的池底的高度,以适应蒸发池的热胀冷缩现象,并对蒸发池形成一种吊挂作用,形成一种支撑,避免蒸发池与油槽的槽沿焊接处出现脱焊。
[0032]在每一个蒸发池2的一侧设有一个浆料添加口 5,上述的浆料添加口 5中的物料来自于同一个浆料供应管道,通过输送栗进行添加浆料,并在每一个浆料添加口的管道上设置一个阀门,用于控制浆料添加的速度,进而保证每一个蒸发池中的浆料处于合理的状态。
[0033]为了调节各个蒸发池之间的浆料的一致性,在相邻的两个蒸发池2之间设置一个溢流通道22,其中溢流通道设置时,尽量靠近蒸发池的底部,实现两者之间的微量的流动,进一步地保证各个蒸发池中的浆料的数量基本一致。
[0034]在蒸发池2的边沿焊接若干立柱61,立柱之间使用帘幕进行遮挡,形成观察窗62,在立柱的顶部设有斜面的顶板63,并在顶面的最高点处设置负压风机64,负压风机64的出风口汇集后外排,在立柱的顶部沿顶面的一周设有水平状态的集水槽7,集水槽7通过一支水管连接到一个储水罐,形成一个对蒸馏水进行收集的系统。
[0035]具体的蒸发过程如下:
[0036]首先将蒸发池中灌装浆料,然后启动导热油加热系统和导热油循环系统,对蒸发池中的浆料进行蒸发,并通过温度传感器测得的温度控制导热油的实际温度,并开启顶部的负压风机,大部分的蒸汽会遇到顶板后凝结,并沿着斜面滑落至集水槽中,进行蒸馏水的收集,少部分蒸汽直接随着排气管道外排。最终,蒸发池中剩下的为干燥的块状物料,完成蒸发工作。
[0037]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相关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扩如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生产无钒稀土基钛钨粉的蒸发结晶系统,其特征在于, 包括油槽(1)、蒸发池本体(2)和导热油循环栗罐(3),在所述油槽⑴的四周及底部设有保温层,在所述油槽的上部焊接固定至少两个并列设置的蒸发池本体(2),所述蒸发池本体(2)的上边沿与油槽(1)进行焊接连接,在充满导热油的所述油槽(1)中设置有电加热棒(11)和温度传感器(12),在两个油槽(1)顶部设有管道(21)以及在油槽的高点位置设置排气口(13),所述排气口处外接一个向上延伸的液位计; 在每一个蒸发池(2)的一侧设有一个浆料添加口(5),并在每一个浆料添加口的管道上设置一个阀门; 在油槽的一端安装一个使油槽中的导热油进行循环的导热油循环栗罐(3); 在蒸发池本体(2)的边沿焊接若干立柱(61),立柱之间为可开启的观察窗(62),在立柱的顶部设有人字形的顶板(63),并在顶面的最高点处设置负压风机(64),在所述立柱的顶部沿顶板的一周设有水平状态的集水槽(7),所述集水槽(7)通过一支水管连接到一个储水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产无钒稀土基钛钨粉的蒸发结晶系统,其特征在于,在相邻的两个蒸发池本体(2)之间设置一个贯通的溢流通道(2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产无钒稀土基钛钨粉的蒸发结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在蒸发池本体(2)的上部设置一横梁(4),并在横梁上安装一个竖向设置的可转动的丝杠(41),同时在蒸发池的中部焊接有一个丝套(42),所述丝套与丝杠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生产无钒稀土基钛钨粉的蒸发结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杠的顶部为手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产无钒稀土基钛钨粉的蒸发结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槽(1)是一个采用不锈钢焊接而成的长槽状壳体。
【专利摘要】一种生产无钒稀土基钛钨粉的蒸发结晶系统,包括油槽、蒸发池本体和导热油循环泵罐,油槽的上部焊接固定至少两个并列设置的蒸发池本体,油槽中设置有电加热棒和温度传感器,在两个油槽顶部设有管道以及在油槽的高点位置设置一排气口,每一个蒸发池的一侧设有一个浆料添加口,并在每一个浆料添加口的管道上设置一个阀门;在油槽的一端安装一个使油槽中的导热油进行循环的导热油循环泵罐;在蒸发池本体顶部设有蒸馏水收集结构。本实用新型可以有效的提高蒸发效率,且导热油基本处于恒温状态,实现恒温蒸发,同时通过排气口的设置,可以避免出现导热油循环的死角,蒸发效果更好。
【IPC分类】B01D1/00, B01D1/26, B01D9/02
【公开号】CN205055480
【申请号】CN201520710268
【发明人】延云刚, 吴郎, 李友学, 延广东
【申请人】山东东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3月2日
【申请日】2015年9月15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