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岩土工程施工的双液混合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174158阅读:36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岩土工程施工的双液混合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岩土工程施工设备的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用于岩土工程施工的双液混合器。
【背景技术】
[0002]传统的岩土工程施工采用固体速凝剂拌合,其在拌合过程中粉尘很多,造成了大气的粉尘污染,也给施工员带来健康威胁。而且固体速凝剂拌合不均匀,因地下水的流动稀释水泥浆,使用注浆作业达不到加固,更无法改善地层地质条件。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出了用液体速凝剂拌合,但没有一种有效的拌合设备。本实用新型由此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0003]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岩土工程施工的双液混合器,能够有效实现液体速凝剂的拌合,克服了固体速凝剂拌合的缺陷,为岩土工程施工奠定了基础。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种用于岩土工程施工的双液混合器,包括喷嘴,所述喷嘴连接有渐缩段,所述渐缩段的外部设有混合室,渐缩段的端部连接有喉管,所述混合室的上方设有吸液管,所述喉管的端部连接有扩散管,所述扩散管设有排除口。
[0006]所述的混合室为真空混合室。
[000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0008]本实用新型用于岩土工程施工的双液混合器,用于需要采用速凝剂喷射混凝土的工序,采用液态速凝剂,直接作用于混凝土拌合物,避免了采用固体速凝剂拌合过程中粉尘较大和拌合不均匀的缺点,从而避免了因地下水的流动稀释水泥浆,使用注浆作业达不到加固和改善地层地质条件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0]其中,1为喷嘴、2为吸液管、3为混合室、4为喉管、5为扩散管、6为渐缩段。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此。
[0012]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用于岩土工程施工的双液混合器,包括喷嘴1,喷嘴1连接有渐缩段6,渐缩段6的外部设有混合室3,混合室3为真空混合室,渐缩段6的端部连接有喉管4,混合室3的上方设有吸液管2,喉管4的端部连接有扩散管5,扩散管5设有排除口。
[0013]本实用新型使用时,两种流体A和B经本装置混合后形成特定作用的物料。其原理是高压流体A从入进口以高的速度从喷嘴1喷出,高速流动的流体经由渐缩段6,通过喉管4时,在混合室3形成真空,由吸液管2吸入流体B j和B两种流体进入混合室后,在喉管4剧烈混合,形成混合体,混合体由扩散管5排出,在整个过程中形成高效的物质传递,使混合流体输送到使用部位。
[0014]本实用新型喷射混凝土液体速凝剂混合时,水流A以高的速度从喷嘴1喷出,高速流动的水流通过混合室3时,会在混合室形成真空,由吸液管2吸入液体速凝剂B。液体速凝剂B进入混合室后,在喉管4处与水流剧烈混合,形成水A+B混合体,由扩散管5排出,在整个过程中形成高效的物质传递。含有速凝剂的液态混合物在喷射混凝土喷嘴1与混凝土混合料充分拌合后,喷射到工作面,形成混凝土喷射面并快速初凝。本实用新型可以用于需要采用速凝剂喷射混凝土的工序,由于采用液态速凝剂,直接作用于混凝土拌合物,从而避免采用固体速凝剂拌合过程中飞扬和拌合不均匀的缺点。
[0015]本实用新型双液注浆高效混合时,水流以高的速度从喷嘴1喷出,高速流动的水泥浆通过混合室3时,会在混合室形成真空,由吸液管2吸入液体速凝剂B,液体速凝剂B进入混合室后,在喉管4处与水泥浆流剧烈混合,形成水A+B混合体,由扩散管5排出,在整个过程中形成高效的物质传递。含有速凝剂的液态混合液,经高压泥浆栗注入地层后能快速凝固,在地层裂隙、空隙中固化成具有一定强度的固结体,从而避免因地下水的流动稀释水泥浆使用注浆作业达不到加固和改善地层地质条件的目的。
[0016]上述实施例仅用于解释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而非对本实用新型权利保护的限定,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用于岩土工程施工的双液混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喷嘴,所述喷嘴连接有渐缩段,所述渐缩段的外部设有混合室,渐缩段的端部连接有喉管,所述混合室的上方设有吸液管,所述喉管的端部连接有扩散管,所述扩散管设有排除口。2.如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岩土工程施工的双液混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合室为真空混合室。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岩土工程施工的双液混合器,包括喷嘴,喷嘴连接有渐缩段,渐缩段的外部设有混合室,渐缩段的端部连接有喉管,混合室的上方设有吸液管,喉管的端部连接有扩散管,扩散管设有排除口。本实用新型用于需要采用速凝剂喷射混凝土的工序,采用液态速凝剂,直接作用于混凝土拌合物,避免了采用固体速凝剂拌合过程中粉尘较大和拌合不均匀的缺点,从而避免了因地下水的流动稀释水泥浆,使注浆作业达不到加固和改善地层地质条件的目的。
【IPC分类】B01F5/06
【公开号】CN205084642
【申请号】CN201520882453
【发明人】温泽华
【申请人】温泽华
【公开日】2016年3月16日
【申请日】2015年11月5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