堆肥发酵用尾气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304912阅读:662来源:国知局
堆肥发酵用尾气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堆肥发酵用尾气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0002]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当今社会,人类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然而,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垃圾也成为威胁人类生存健康的一大难题,这一问题在城市尤为突出。生活垃圾以成分多样、刺激性气味浓、空间体积大、污染物类型极其复杂等为显著特点,成为城市净化的特大难题。此外,随着城镇化发展,个体养殖户逐渐消失,大规模养殖场逐渐盛行。养殖场的大量出现使得禽畜粪便的处理成为另一大难题。
[0003]目前,这两种垃圾的最有效处理方式是进行堆肥发酵处理,但是堆肥发酵处理技术受物料发酵过程中所处环境的温度、湿度、含氧量等环境因素影响较大,同时会产生大量有害尾气,现有技术中对这些尾气的处理方式是直接燃烧排空或者采用化学方式处理,燃烧排空处理方式粗放,不能保证尾气的处理效率同时燃烧还可能产生其他有毒气体;化学处理方式成本高,同时化学试剂本身就带有一定的毒性,生产处理过程中极易对员工身体造成损害。因此急需一种处理效率高又环保的堆肥尾气处理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堆肥发酵用尾气处理系统,旨在改善上述技术问题。
[0005]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0006]—种堆肥发酵用尾气处理系统,包括抽风罩、输送管道、尾气处理装置和控制器,所述抽风罩设置在堆肥池上方;
[0007]所述尾气处理装置包括壳体和至少一块吸附板,所述壳体上下两端分别设置出气口和进气口,所述进气口和所述出气口之间形成供尾气通过的通道,所述吸附板设置于所述通道中并分隔所述壳体,所述吸附板上填充有吸附剂;
[0008]所述输送管道一端连通所述抽风罩,另一端连通所述进气口,所述输送管道上设置有风机,所述出气口处设置有探测计,所述出气口连通有排空管,所述排空管上设置有回流管,所述回流管连通所述输送管道,所述排空管和所述回流管上均设置有阀门,所述阀门和所述探测计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0009]当尾气进入尾气处理装置后,流经吸附板,其中的有害物质被吸附板中的吸附剂吸附,在出气口处,探测计对尾气内的有害物质含量进行检测并将检测数据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根据尾气是否达标控制阀门动作。
[0010]具体而言,当尾气达标时,回流管上的阀门关闭,而排空管阀门打开直接将尾气排空;当尾气不达标时,排空管阀门关闭,回流管上的阀门打开,尾气经回流管回流至输送管道再次进入尾气处理装置中进行处理。
[0011]进一步地,所述回流管与所述输送管道的连接处位于所述风机远离所述尾气处理装置的一侧。
[0012]这样风机启动时可以直接将回流管中未处理完毕的尾气抽往尾气处理装置,不必在回流管上安装额外的风机。
[0013]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内壁上设置有横向的卡槽,所述吸附板滑动嵌设于所述卡槽内,所述壳体的侧壁上设置有供所述吸附板抽出的开口。
[0014]吸附剂长期使用后,其吸附效果逐渐下降,需要进行更换。此时只需将吸附板从开口处拉出即可,方便快捷。
[0015]进一步地,所述吸附板上设置有拉手,所述拉手设置在所述开口的一端并伸出所述开口。
[0016]进一步地,所述吸附板横向设置。
[0017]进一步地,所述吸附板包括上夹板和下夹板,所述上夹板和所述下夹板的两端分别连接形成框架,所述上夹板与所述下夹板之间具有间隙,所述吸附剂填充于所述间隙内。
[0018]进一步地,所述框架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取出所述吸附剂的缺口。
[0019]通过设置缺口可以方便的更换失效的吸附剂。
[0020]进一步地,所述缺口位于所述开口的一端。
[0021]进一步地,所述上夹板和所述下夹板均由栅网构成。栅网透气性能好,能使尾气尽快的通过,提高尾气处理效率。
[0022]进一步地,所述吸附剂为改性活性炭材料。
[002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堆肥发酵用尾气处理系统通过在尾气通道内设置填充有吸附剂的吸附板,在尾气通过的过程中尾气中的有害物质被吸附剂吸附,并且通过探测计和回流管的设置保证尾气在处理达标后才能排空,整个过程自动化控制,实现了尾气处理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附图说明】
[002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25]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堆肥发酵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堆肥发酵系统中发酵池的剖面图;
[0027]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堆肥发酵系统中发酵池的立体图;
[0028]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堆肥发酵系统中补给柱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5为图4中a处放大图;
[0030]图6为图4中沿BB线的剖面图;
[0031]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堆肥发酵系统中尾气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吸附板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中标记分别为:
[0034]发酵池101;输送机构102;池底111;侧壁112;通孔113;底盘114;驱动机构115;补给柱120;第一补给柱121;第二补给柱122;第三补给柱123;第四补给柱124;气孔125;探测器126;抽风罩201;输送管道202;风机203;回流管204;探测计205;第二阀门206;排空管207;第一阀门208;壳体210;吸附板211。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36]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37]实施例,请参阅图1至图8
[0038]如图1至图8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堆肥发酵用尾气处理系统及利用其的堆肥发酵系统,堆肥发酵系统包括发酵系统和尾气处理系统,图1示出了本实施例中发酵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发酵系统包括多个发酵池101,多个发酵池101并排设置,其上设置有输送机构102,输送机构102为输送带,输送带将堆肥物料从储仓运至发酵池101中。
[0039]图2和图3示出了本实施例中发酵池101的结构,发酵池101包括池体、监测控制系统和补给系统,所述池体包括侧壁112和池底111,整个池体围成一矩形,其中一侧的侧壁112未封闭供发酵完成后铲车将废料铲走。
[0040]整个池体的宽为4m,长20m,侧壁112高度为4米。池底111上设置有通孔113,通孔113为两列,两列通孔113均与侧壁112平行,且两列通孔113间间距为2m,每列通孔113中的相邻两通孔113间距为2m。
[0041 ]池底111下方设置有一容纳空间,该容纳空间内设置有底盘114,底盘114是与池底111相平行的,底盘114下方设置有驱动机构115,本实施例中,驱动机构115为液压活塞杆,驱动机构115设置在底盘114的中心,用于驱动底盘114上下移动。
[0042]所述补给系统包括补给柱120,补给柱120是设置在底盘114上的,且补给柱120的位置是与池底111上的通孔113—一对应的,所述补给柱120用于连通外界水源和气源,为发酵池101内补充水分、氧气和调整池内温度。
[0043]补给柱120设置的形式可以为多种,固定式的、伸缩式的均可,同时由于需同时补给水和空气,因此可以将补给柱120设置成双管或多管的形式。
[0044]具体而言,本实施例中,为了节省空间,补给柱120为伸缩式结构,其包括从外至内依次滑动套设的第一补给柱121、第二补给柱122、第三补给柱123和第四补给柱124,第一补给柱121的上端与第二补给柱122的下端之间,所述第二补给柱122的上端与所述第三补给柱123的下端之间,所述第三补给柱123的上端与所述第四补给柱124的下端之间均设置有相互对应的挡块,相互对应的挡块相互抵扣并能互相带动。
[0045]上述的“抵扣”是指两者之间在竖向上相对滑动时,当内侧的部件向上滑动到两者相互抵扣的部分时能带动外侧部件向上滑动。
[0046]所述第一补给柱121、第二补给柱122、第三补给柱123和第四补给柱124长度均相等,具体而言,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补给柱121、第二补给柱122、第三补给柱123和第四补给柱124的长度均为lm,正好与池体的侧壁112的高度相配合。
[0047]更好的实施方式是将整个补给柱120的高度设置得比侧壁112的高度略高O?0.5m ο
[0048]图4示出了该补给柱120的结构,第一补给柱121、第二补给柱122、第三补给柱123和第四补给柱124均包括内柱和外柱,内柱和外柱是同轴设置的。
[0049]第一补给柱121、第二补给柱122、第三补给柱123和第四补给柱124的内柱连通为中空的筒状,其下端连通外界水源,第四补给柱124的上端开口供水从上方喷出。第一补给柱121、第二补给柱122、第三补给柱123和第四补给柱124的外柱连通,并且与内柱的外壁形成连一中空的通道,其中第四补给柱124的上端与第四补给柱124的内柱的外壁连接形成腔体,腔体的下端连通外界气源,在第一补给柱121、第二补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