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注胶及传输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324617阅读:659来源:国知局
一种全自动注胶及传输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全自动注胶及传输装置。
【背景技术】
[0002]传统的自动注胶机通常是将注胶嘴的位置固定,由传送带带动工件达到工位并自动注胶,这种机器由于传送带本身的限制,只适用于较小,较轻的工件。对于较大工件,比如胶水的浇注,通常仍采用手工浇注的方法,而采用手工浇注的方法存在以下不足:
[0003]1、效率较低,由于人工的倾倒速度和移动速度都较慢,导致了人工浇注的生产效率远远低于机器自动浇注;
[0004]2、浇注不精确,人工浇注常常会把胶水浇在所需部位之外,造成材料的浪费和产品的质量缺陷;
[0005]3、注胶量控制不准,如0.8mm或0.5mm,而人工浇注很难控制液面高度,容易导致产品不符合要求,并造成不必要的材料浪费;
[0006]4、手工浇注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工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0007]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全自动注胶及传输装置。
[0008]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9]—种全自动注胶及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注胶机,夹持部,传输部及给纸部,其中,注胶机的注胶头(35)通过夹持部的光轴(13)、丝杆(14)及调节杆(15)进行固定及位置的调节,注胶机置于夹持部的侧面,传输部置于夹持部的输入端与输出端,给纸部置于夹持部输出端的末尾;
[0010]所述夹持部还包括,吸风板安装板(1)、吸风板(2)、吸风板吸气端(3)、吸气端支撑板(4)、滚筒(5)、滚筒安装板(6)、调节杆安装板(7)、吸风侧板(8)、从动滚筒(9)、吸风皮带
[10]、支撑架(11)、气缸(12)、光轴(13)、丝杆(14)及调节杆(15);其中,吸风板(2)通过侧面的吸风板安装板(I)安装固定于两边的吸风侧板(8)上,吸风侧板(8)固定于支撑架(11)上,吸风板吸气端(3)通过吸气端支撑板(4)固定于吸风板(2)头部,滚筒(5)及从动滚筒(9)通过滚筒安装板(6)固定于吸风侧板(8)上,吸风皮带(10)围绕于吸风板(2)外围,光轴(13)、丝杆(14)及调节杆(15)通过调节杆安装板(7)依次固定于支撑架(I I)上,气缸(I 2)固定于支撑架(11)底部并通过管道与吸风板(2)相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的全自动注胶及传输装置的传输部还包括,固定侧板(16)、滚筒
(17)、皮带(18)、传输部支撑架(19)、传动齿轮(20)、顶轮(21)、轮轴(22)、带轮(23)及动力系统(24);其中,滚筒(17)穿过皮带(18)固定于两侧的固定侧板(16)上,且有一定的倾角,
(18)通过顶轮(21)、轮轴(22)及带轮(23)置于固定侧板(16)上,动力系统(24)固定于传输部支撑架(19) 一侧,同时,动力系统(24)通过传动齿轮(20)与顶轮(21)进行连接。
[0012]进一步地,优选的,所述的全自动注胶及传输装置的给纸部还包括,给纸部支架(25),给纸部动力(26)、上横杆(27)、红外探测(28)、导向杆(29)、传输带(30)及传输滚轮
(31);其中,给纸部动力(26)置于给纸部支架(25)侧部,上横杆(27)置于给纸部支架(25)上方,红外探测(28)固定于上横杆(27)上,传输滚轮(31)固定于给纸部支架(25)中部,传输带
(30)置于传输滚轮(31)上方,导向杆(29)固定于给纸部支架(25)前部并与传输带(30)相互配合。
[0013]进一步地,优选的,所述的全自动注胶及传输装置的注胶机还包括,支撑架(32)、胶桶(33)、胶栗(34)、注胶头(35)、控制器(36);其中,胶桶(33)置于支撑架(32)上方,胶栗(34)置于支撑架(32)中部,注胶头(35)通过夹持部的光轴(13)、丝杆(14)及调节杆(15)进行固定,控制器(36)置于支撑架(32)顶端。
[0014]本实用新型采取了上述方案以后,借助于给纸部的红外探测(28)及注胶机的精确注胶,从而达到了注胶准确均匀,浪费小且节省了人力,提高了注胶及后续工作的效率,废品率低;同时,由于滚筒(17)穿过皮带(18)固定于两侧的固定侧板(16)上,且有一定的倾角,从而使得滚筒(17)上的物价可自动向一侧靠拢从而起到定位作用。
[0015]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00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使得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优点更加明确。其中,
[0017]图1是本实用新型全自动注胶及传输装置的给纸部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实用新型全自动注胶及传输装置的传输部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是本实用新型全自动注胶及传输装置的夹持部结构示意图;
[0020]图4是本实用新型全自动注胶及传输装置的注胶机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以下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实用新型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效果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需要说明的是,只要不构成冲突,本实用新型中的各个实施例以及各实施例中的各个特征可以相互结合,所形成的技术方案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0022]—种全自动注胶及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注胶机,夹持部,传输部及给纸部,其中,注胶机的注胶头(35)通过夹持部的光轴(13)、丝杆(14)及调节杆(15)进行固定及位置的调节,注胶机置于夹持部的侧面,传输部置于夹持部的输入端与输出端,给纸部置于夹持部输出端的末尾;
[0023]所述夹持部还包括,吸风板安装板(1)、吸风板(2)、吸风板吸气端(3)、吸气端支撑板(4)、滚筒(5)、滚筒安装板(6)、调节杆安装板(7)、吸风侧板(8)、从动滚筒(9)、吸风皮带
(10)、支撑架(11)、气缸(12)、光轴(13)、丝杆(14)及调节杆(15);其中,吸风板(2)通过侧面的吸风板安装板(I)安装固定于两边的吸风侧板(8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