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附土自动均匀抛洒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732461阅读:629来源:国知局
一种吸附土自动均匀抛洒装置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吸附土自动均匀抛洒装置,包括车架,所述车架上方设有送料绞龙、破碎装置和抛土腔,所述抛土腔位于破碎装置下方,所述送料绞龙包括倾斜设置的绞龙筒,绞龙筒上端与破碎装置上部相连接,在绞龙筒下端设有绞龙电机,所述绞龙电机固定在车架上平面,在绞龙筒内设有与绞龙电机输出轴固定的绞龙轴,在绞龙筒下部设有入料斗;所述破碎装置顶部中央设有破碎电机,所述破碎电机上设有伸入破碎装置内部的旋转轴,本装置通过在破碎装置内设置互相交错的转动杆和固定杆将大块的吸附土破碎成小块的吸附土,进而方便抛土腔进行抛洒工作,保证抛洒的均匀性,通过旋转电机带动转动轴进行旋转,进而使得吸附土在离心力作用下沿出土管抛出。
【专利说明】
一种吸附土自动均匀抛洒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现场油污处理装置,具体是一种吸附土自动均匀抛洒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石油,地质勘探的主要对象之一,是一种粘稠的、深褐色液体。地壳上层部分地区有石油储存。主要成分是各种烷烃、环烷烃、芳香烃的混合物。石油经过加工提炼可形成多种工业用品,大致分为燃料、润滑油、沥青和溶溶剂四类,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各个领域。
[0003]在石油的勘探和开采中,特别是在钻井、压裂现场,容易出现大量的地面油污垃圾,而这些油污垃圾中还存在大量的石油原油,对于这些地面油污的处理方式通常是采用吸附土进行吸收后提炼,以减少能源的浪费,常规的方式是采用车辆运送卸载吸附土覆盖,但这种方式在进行装载时会浪费大量人力,并且用车辆卸载的方式进行覆盖,不仅效率低下,且面对大面积的油污时往往存在覆盖不均匀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吸附土自动均匀抛洒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种吸附土自动均匀抛洒装置,包括车架,所述车架上方设有送料绞龙、破碎装置和抛土腔,所述抛土腔位于破碎装置下方,所述送料绞龙包括倾斜设置的绞龙筒,绞龙筒上端与破碎装置上部相连接,在绞龙筒下端设有绞龙电机,所述绞龙电机固定在车架上平面,在绞龙筒内设有与绞龙电机输出轴固定的绞龙轴,在绞龙筒下部设有入料斗;所述破碎装置顶部中央设有破碎电机,所述破碎电机上设有伸入破碎装置内部的旋转轴,所述旋转轴上固定有多个水平方向的转动杆,所述破碎装置内壁上设有多个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与转动杆交错设置,在破碎装置内下部设有振动板,所述振动板底面上固定有振动电机,所述振动板两侧与破碎装置内壁之间留有间隙,在破碎装置下方设有与破碎装置相连通的缓冲腔,在缓冲腔下方设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上下两端分别与抛土腔和缓冲腔相连通,所述抛土腔为水平设置的圆柱筒,在抛土腔内设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上沿圆周方向设置有若干抛料板,所述抛料板呈圆弧状,在抛土腔上设有前端向上倾斜的出土管,在车架上还设有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的输出轴通过传动链与转动轴传动连接。
[0007]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破碎装置底部呈向下收口的圆锥状。
[0008]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缓冲腔内设有两个导向板,所述两个导向板分别位于缓冲腔两侧内壁上并倾斜安装。
[0009]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出土管的倾斜角度为25°。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通过在破碎装置内设置互相交错的转动杆和固定杆将大块的吸附土破碎成小块的吸附土,进而方便抛土腔进行抛洒工作,保证抛洒的均匀性,通过旋转电机带动转动轴进行旋转,进而使得吸附土在离心力作用下沿出土管抛出,并通过调节旋转电机转动速度,能够实现抛洒距离,进而方便大面积的吸附土抛洒工作,提高了清理效率,并减少了人工劳动。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中-车架,2-送料绞龙,21-绞龙电机,22-入料斗,3_破碎装置,31 -破碎电机,32-旋转轴,33-转动杆,34-固定杆,35-振动板,4-缓冲腔,5-连接管,6-旋转电机,7-抛土腔,71-转动轴,72-出土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4]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吸附土自动均匀抛洒装置,包括车架I,所述车架I上方设有送料绞龙2、破碎装置3和抛土腔7,所述抛土腔7位于破碎装置3下方,所述送料绞龙2包括倾斜设置的绞龙筒,绞龙筒上端与破碎装置3上部相连接,在绞龙筒下端设有绞龙电机21,所述绞龙电机21固定在车架I上平面,在绞龙筒内设有与绞龙电机21输出轴固定的绞龙轴,在绞龙筒下部设有入料斗22,吸附土通过入料斗22进入绞龙筒内,启动绞龙电机21将绞龙筒内的吸附土向上运送至破碎装置3内部;
[0015]所述破碎装置3顶部中央设有破碎电机31,所述破碎电机31上设有伸入破碎装置3内部的旋转轴32,所述旋转轴32上固定有多个水平方向的转动杆33,所述破碎装置3内壁上设有多个固定杆34,所述固定杆34与转动杆33交错设置,破碎装置3底部呈向下收口的圆锥状,在破碎装置3内下部设有振动板35,所述振动板35底面上固定有振动电机,所述振动板35两侧与破碎装置3内壁之间留有间隙,在破碎装置3下方设有与破碎装置3相连通的缓冲腔4,所述缓冲腔4内设有两个导向板,所述两个导向板分别位于缓冲腔4两侧内壁上并倾斜安装,在缓冲腔4下方设有连接管5,所述连接管5上下两端分别与抛土腔7和缓冲腔4相连通,所述抛土腔7为水平设置的圆柱筒,在抛土腔7内设有转动轴71,所述转动轴71上沿圆周方向设置有若干抛料板,所述抛料板呈圆弧状,在抛土腔7上设有前端向上倾斜的出土管72,所述出土管72的倾斜角度为25°,在车架I上还设有旋转电机6,所述旋转电机6的输出轴通过传动链与转动轴71传动连接;吸附土进入破碎装置3后,启动破碎电机31,使得旋转轴32进行转动,吸附土在转动杆33和固定杆34之间得到破碎,使大块的吸附土破碎成小块的吸附土,破碎后的吸附土向下掉落,通过振动板35的振动筛选,使体积合适的吸附土块向下掉落,而大体积的吸附土快则继续留在破碎装置3内进行破碎,破碎的吸附土通过缓冲腔4时减缓下落速度,并通过连接管5有序进入抛土腔7内,启动旋转电机6,通过旋转电机6带动转动轴71进行转动,进而使得吸附土在离心力作用下沿出土管72抛出,通过调节旋转电机6转动速度,能够实现抛洒距离,进而方便大面积的吸附土抛洒工作。
[0016]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本装置通过在破碎装置3内设置互相交错的转动杆33和固定杆34将大块的吸附土破碎成小块的吸附土,进而方便抛土腔7进行抛洒工作,保证抛洒的均匀性,通过旋转电机6带动转动轴71进行旋转,进而使得吸附土在离心力作用下沿出土管72抛出,并通过调节旋转电机6转动速度,能够实现抛洒距离,进而方便大面积的吸附土抛洒工作,提高了清理效率,并减少了人工劳动。
[0017]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0018]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主权项】
1.一种吸附土自动均匀抛洒装置,包括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上方设有送料绞龙、破碎装置和抛土腔,所述抛土腔位于破碎装置下方,所述送料绞龙包括倾斜设置的绞龙筒,绞龙筒上端与破碎装置上部相连接,在绞龙筒下端设有绞龙电机,所述绞龙电机固定在车架上平面,在绞龙筒内设有与绞龙电机输出轴固定的绞龙轴,在绞龙筒下部设有入料斗;所述破碎装置顶部中央设有破碎电机,所述破碎电机上设有伸入破碎装置内部的旋转轴,所述旋转轴上固定有多个水平方向的转动杆,所述破碎装置内壁上设有多个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与转动杆交错设置,在破碎装置内下部设有振动板,所述振动板底面上固定有振动电机,所述振动板两侧与破碎装置内壁之间留有间隙,在破碎装置下方设有与破碎装置相连通的缓冲腔,在缓冲腔下方设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上下两端分别与抛土腔和缓冲腔相连通,所述抛土腔为水平设置的圆柱筒,在抛土腔内设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上沿圆周方向设置有若干抛料板,所述抛料板呈圆弧状,在抛土腔上设有前端向上倾斜的出土管,在车架上还设有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的输出轴通过传动链与转动轴传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附土自动均匀抛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破碎装置底部呈向下收口的圆锥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附土自动均匀抛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腔内设有两个导向板,所述两个导向板分别位于缓冲腔两侧内壁上并倾斜安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附土自动均匀抛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土管的倾斜角度为25°。
【文档编号】C02F11/00GK205413187SQ201620211350
【公开日】2016年8月3日
【申请日】2016年3月18日
【发明人】卜涛, 魏莽林, 贺亚维, 楚恒飞, 李艳, 王富
【申请人】陕西创源石油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