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法脱硫结晶分离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959931阅读:588来源:国知局
氨法脱硫结晶分离装置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氨法脱硫结晶分离装置,属于脱硫技术领域,包括循环结晶槽,结晶泵,稠厚器,离心机和二级循环泵,循环结晶槽与结晶泵相连接,并通过结晶泵与稠厚器相连接,循环结晶槽与二级循环泵相连接,并通过二级循环泵与脱硫塔相连接;稠厚器的上部设有溢流口并通过回流管与循环结晶槽的顶部相连接,稠厚器通过管线与离心机的进料管口相连接,离心机设有溢流口并通过管线与回流管相连接。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工艺简单,易于实现,效果明显,采用的装置磨损小,功耗低,同时饱和水采用回流方式,实现了循环利用,大大降低了水耗。本实用新型的装置简洁明了,易于实现,成本低,利于广泛推广应用。
【专利说明】
氨法脱硫结晶分离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氨法脱硫结晶分离装置,属于脱硫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传统的氨法脱硫结晶分离装置及工艺包括二级循环槽、结晶槽、旋流器、稠厚器、离心机等。所用设备多,占地面积大,功率高。
[0003]如,2010年8月11日公开的,专利号为200920254704.6,名称为“以稀氨水为脱硫剂进行湿法烟气脱硫的装置”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以稀氨水为脱硫剂进行湿法烟气脱硫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烟气预冷系统、脱硫吸收洗涤系统、硫铵结晶分离系统;烟气预冷系统主要包括浓缩塔(9)、凉水塔(10)、循环水栗和风机,浓缩塔(9)的进液口和下出液口分别连接凉水塔(10)形成冷却循环,在该冷却循环上还设有循环水栗及风机;脱硫吸收洗涤系统主要包括脱硫塔(1)、循环槽(2、4)、循环栗(3、5)、氨水供应装置、洗涤水供应装置和氧化风机,脱硫塔(I)的进气口连接浓缩塔(9),脱硫塔(I)上端接有氨气供应装置,脱硫塔(I)塔底连接氧化风机、循环槽(2、4),循环槽再通过循环栗(3、5)分别连接脱硫塔(I)和浓缩塔(9);硫铵结晶分离系统,包括与浓缩塔(9)出液口顺次连接的结晶槽(6)、结晶栗
(7)、旋流器(17)、稠厚器(18)、离心机(19)。该技术方案的缺点在于:1、浓缩装置分为二级循环槽与结晶槽,两者占地面积较大,2、旋流器对结晶栗要求的扬程高,设备功率要求大。
[0004]因此,提供一种简洁合理,易于实现,成本低,利于广泛推广应用的氨法脱硫结晶分离装置就成为该技术领域急需解决的技术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工艺简单,能减少占地面积及设备功耗极大降低的氨法脱硫结晶分离装置。
[0006]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达到的:
[0007]—种氨法脱硫结晶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循环结晶槽,结晶栗,稠厚器,离心机和二级循环栗,所述循环结晶槽与所述结晶栗相连接,并通过结晶栗与所述稠厚器相连接,所述循环结晶槽与所述二级循环栗相连接,并通过所述二级循环栗与脱硫塔相连接;所述稠厚器的上部设有溢流口并通过回流管与所述循环结晶槽的顶部相连接,所述稠厚器通过管线与所述离心机的进料管口相连接,所述离心机设有溢流口并通过管线与所述回流管相连接。
[0008]优选地,所述循环结晶槽设计为下锥体形式。
[0009]优选地,所述结晶栗为两台。
[0010]优选地,所述二级循环栗为两台。
[0011]优选地,所述稠厚器的中部设有重液入口,所述重液入口与稠厚器成一定角度。
[0012]优选地,所述角度为30度80度。
[0013]—种氨法脱硫结晶分离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14](I)循环结晶
[0015]经过脱硫塔浓缩后的脱硫液进入循环结晶槽,重液沉至下部,清液位于上部;
[0016](2)固液分离
[0017]位于循环结晶槽下部的重液经过结晶栗抽取,通过管道打入稠厚器的中部,重液入口与稠厚器成一定角度,保证进入的液体保持旋转状态,稠厚器内溶液始终处于满液状态,由于溶液旋转作用,晶体碰撞过程中不断增大、沉降,集中在稠厚器的下部,清液则集中稠厚器的上部,并通过回流管回流进入循环结晶槽;
[0018](3)离心分离
[0019]稠厚器内沉降的晶体进入离心机,离心机通过离心旋转将晶体与饱和溶液分离,晶体进入仓库包装或储存,饱和溶液并入回流管中回流进入循环结晶槽。
[0020]优选地,所述稠厚器的中部设有重液入口,所述重液入口与稠厚器成一定角度。
[0021]优选地,所述角度为30度-80度。
[002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0023]本实用新型的氨法脱硫结晶分离装置简洁合理,易于实现,成本低,利于广泛推广应用。
[0024]下面通过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但并不意味着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附图说明】
[0025]图1是本实用新型氨法脱硫结晶分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6]主要附图标记说明:
[0027]I循环结晶槽底部2循环结晶槽中部
[0028]3结晶栗4稠厚器
[0029]5稠厚器上部6稠厚器下部
[0030]7离心机8重液入口
[0031]9回流管10 二级循环栗
[0032]11循环结晶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33]实施例1
[0034]如图1所示,是本实施例氨法脱硫结晶分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中,I为循环结晶槽底部,2为循环结晶槽中部,3为结晶栗,4为稠厚器,5为稠厚器上部,6为稠厚器下部,7为离心机,8为重液入口,9为回流管,10为二级循环栗,11为循环结晶槽。所述循环结晶槽11设计为下锥体形式,液体中的晶体由于比重较大,集中在下部,清液则停留在中上部,循环结晶槽11的底部I通过两台结晶栗3与所述稠厚器4的重液入口 8相连接,结晶栗3的进水端与循环结晶槽11相连,结晶栗3的出水端与稠厚器4相连,所述循环结晶槽11的中部2通过管线和两台二级循环栗10与脱硫塔相连接;所述稠厚器4的上部5设置溢流口并通过回流管9与所述循环结晶槽11的顶部相连接,所述稠厚器4的下部6通过管线与所述离心机7的进料管口相连接,所述离心机7设置溢流口并通过管线与所述回流管9相连接。
[0035]自脱硫塔来的浓缩脱硫液进入循环结晶槽11中,此液体含有一定含固量,即硫酸铵晶体,液体中的晶体由于比重较大,集中在下部,清液则停留在中上部;结晶栗3自循环结晶槽11的循环结晶槽底部I中抽取含晶体较多的液体(重液),打入稠厚器4的中部的重液入口 8,重液入口 8与稠厚器4形成一定的角度(30度-80度),保证进入的重液保持旋转状态;稠厚器4内液体始终处于满液状态,由于液体旋转作用,晶体碰撞过程中不断增大、沉降,重液集中在稠厚器下部6所示的部位,清液则集中在稠厚器上部5所示部位,清液通过溢流管9回流进入循环结晶槽11,二级循环栗10将回流的清液再次打入脱硫塔;位于稠厚器下部6的沉降的晶体(重液)进入离心机7,离心机7通过离心旋转将晶体与饱和溶液分离,晶体进入仓库包装或储存,饱和溶液通过管道并入回流管9中,回流至循环结晶槽11。
[0036]本实用新型氨法脱硫结晶分离装置工艺简单,易于实现,利用循环结晶槽替换原有二级循环槽及结晶槽,减少了占地面积,同时将循环结晶槽设置为下椎体形式,取消了旋流器,大大降低了功耗。
[0037]上述实施例的说明,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结构、工艺的限定,任何对本实用新型作简单变换后的结构,或具有相同功能的工艺,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氨法脱硫结晶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循环结晶槽,结晶栗,稠厚器,离心机和二级循环栗;所述循环结晶槽与所述结晶栗相连接,并通过结晶栗与所述稠厚器相连接,所述循环结晶槽与所述二级循环栗相连接,并通过所述二级循环栗与脱硫塔相连接;所述稠厚器的上部设有溢流口并通过回流管与所述循环结晶槽的顶部相连接,所述稠厚器通过管线与所述离心机的进料管口相连接,所述离心机设有溢流口并通过管线与所述回流管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氨法脱硫结晶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结晶槽设计为下锥体形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氨法脱硫结晶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晶栗为两台。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氨法脱硫结晶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循环栗为两台。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氨法脱硫结晶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稠厚器的中部设有重液入口,所述重液入口与稠厚器成一定角度。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氨法脱硫结晶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为30度-80度。
【文档编号】B01D53/50GK205649880SQ201620441438
【公开日】2016年10月19日
【申请日】2016年5月14日 公开号201620441438.8, CN 201620441438, CN 205649880 U, CN 205649880U, CN-U-205649880, CN201620441438, CN201620441438.8, CN205649880 U, CN205649880U
【发明人】张波
【申请人】张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