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中物理教学用多功能烧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991076阅读:347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中物理教学用多功能烧杯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中物理教学用多功能烧杯,包括杯体、杯把、吸水装置;所述杯体包括圆形杯底、杯壁,所述杯壁外侧面的上、下边沿分别环切成型有上、下环形凹槽,所述杯壁外侧面还周向均布有竖直设置的竖直槽,所述圆形杯底周向均布有插孔;所述杯把包括横管、第一纵管、第二纵管,所述第一纵管内径小于所述第二纵管内径;所述吸水装置包括设在所述上、下环形凹槽内的吸水环带,所述吸水环内壁与所述竖直槽对应处还设有插槽,所述吸水装置还包括设在所述竖直槽内的竖直吸水带,所述竖直吸水带上下两端分别设有与所述插槽配合的凸耳;本实用新型可以利用杯体盛装液体,还可以通过杯把、吸水装置等演示毛细现象。
【专利说明】
一种高中物理教学用多功能烧杯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实验器材,具体涉及一种高中物理教学用多功能烧杯。
【背景技术】
[0002]毛细作用是指浸润液体在细管里升高的现象和不浸润液体在细管里降低的现象,叫做毛细现象。能够产生明显毛细现象的管就叫做毛细管。另外,大量多孔性的固体材料在与液体接触时即出现毛细现象,例如,纸张、纺织品、粉笔等物体能够吸水就是由于水能够润湿这些多孔性物质从而产生毛细现象。
[0003]现有的高中物理实验装置,通过简单的几只不同粗细的毛细管来演示毛细现象,由于毛细管功能单一,每次演示完毕之后,使用过的毛细管与盛装液体的器皿都失去其他作用而收起来,利用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0004]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高中物理教学用多功能烧杯,可以利用杯体盛装液体,还可以通过杯把、吸水装置等演示毛细现象。
[0005]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0006]—种高中物理教学用多功能烧杯,其特征在于:包括杯体、杯把、吸水装置;
[0007]所述杯体包括圆形杯底、设在所述圆形杯底上端面外沿的呈环形的杯壁,所述杯壁外侧面的上、下边沿分别环切成型有上、下环形凹槽,所述杯壁外侧面还周向均布有竖直设置的竖直槽,所述竖直槽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上、下环形凹槽连通,所述圆形杯底周向均布有插孔;
[0008]所述杯把包括水平设在所述杯壁一侧的、与所述杯体内腔连通的横管,所述杯把还包括设在所述横管上并与所述横管连通的第一纵管、第二纵管,所述第一纵管内径小于所述第二纵管内径;
[0009]所述吸水装置包括设在所述上、下环形凹槽内的吸水环带,所述吸水环带内壁与所述竖直槽对应处还设有插槽,所述吸水装置还包括设在所述竖直槽内的竖直吸水带,所述竖直吸水带上下两端分别设有与所述插槽配合的凸耳。
[0010]进一步的,所述竖直槽设有三只。
[0011]进一步的,每只插孔内分别插设有一只与之匹配的中空管。
[0012]进一步的,由上往下的方向看去,以最接近所述横管处为起点沿顺时针方向行走一周,所述插孔的孔径次递增大。
[0013]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纵管、第二纵管靠近所述杯体的侧面成型为波纹面。
[0014]进一步的,所述吸水环带与竖直吸水带采用石棉或普通棉质材料制成。
[00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0016]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通过杯体盛装水或其他液体。
[0017]由于毛细作用,所述第一纵管、第二纵管内的液面高度高于所述杯体内的液面高度;进一步的,由于所述第一纵管内径小于所述第二纵管内径,所述第一纵管内的液面高度高于所述第二纵管内的液面高度,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第一纵管、第二纵管来演示毛细作用。
[0018]进一步的,每只插孔内分别插设有一只与之匹配的中空管,所述中空管内液面高度高于所述杯体内的液面高度;进一步的,由上往下的方向看去,以最接近所述横管处为起点沿顺时针方向行走一周,所述插孔的孔径次递增大,并且所述插孔对应的中空管内的液面高度逐渐降低,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中空管来演示毛细作用。
[0019]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吸水环带、竖直吸水带将从杯体内溢出的液体吸收,避免流到实验桌上造成污染;所述吸水环带、竖直吸水带的吸水性也是毛细现象的体现。
【附图说明】
[002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21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剖视图。
[0022]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侧视图。
[0023I图3是图1中A部放大示意图。
[0024]图4是图1中B-B截面剖视图。
[0025]图中:I.杯体,11.圆形杯底,12.杯壁,13.上环形凹槽,14.下环形凹槽,15.竖直槽,16.插孔,17.中空管,2.杯把,21.横管,22.第一纵管,23.第二纵管,31.吸水环带,32.插槽,33.竖直吸水带,34.凸耳。
【具体实施方式】
[0026]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0027]一种高中物理教学用多功能烧杯,其特征在于:包括杯体1、杯把2、吸水装置;
[0028]所述杯体I包括圆形杯底11、设在所述圆形杯底11上端面外沿的呈环形的杯壁12,所述杯壁12外侧面的上、下边沿分别环切成型有上、下环形凹槽13、14,所述杯壁12外侧面还周向均布有竖直设置的竖直槽15,所述竖直槽15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上、下环形凹槽13、14连通,所述圆形杯底11周向均布有插孔16;
[0029]所述杯把2包括水平设在所述杯壁12—侧的、与所述杯体I内腔连通的横管21,所述杯把2还包括设在所述横管21上并与所述横管21连通的第一纵管22、第二纵管23,所述第一纵管22内径小于所述第二纵管23内径;
[0030]所述吸水装置包括设在所述上、下环形凹槽13、14内的吸水环带31,所述吸水环带31内壁与所述竖直槽15对应处还设有插槽32,所述吸水装置还包括设在所述竖直槽15内的竖直吸水带33,所述竖直吸水带33上下两端分别设有与所述插槽32配合的凸耳34。
[0031]进一步的,所述竖直槽15设有三只。
[0032]进一步的,每只插孔16内分别插设有一只与之匹配的中空管17。
[0033]进一步的,由上往下的方向看去,以最接近所述横管21处为起点沿顺时针方向行走一周,所述插孔16的孔径次递增大。
[0034]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纵管22、第二纵管23靠近所述杯体I的侧面成型为波纹面。
[0035]进一步的,所述吸水环带31与竖直吸水带33采用石棉或普通棉质材料制成。
[0036]具体使用方法:
[0037]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通过杯体I盛装水或其他液体。
[0038]由于毛细作用,所述第一纵管22、第二纵管23内的液面高度高于所述杯体I内的液面高度;进一步的,由于所述第一纵管22内径小于所述第二纵管23内径,所述第一纵管22内的液面高度高于所述第二纵管23内的液面高度,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第一纵管22、第二纵管23来演示毛细作用。
[0039]进一步的,每只插孔16内分别插设有一只与之匹配的中空管17,所述中空管17内液面高度高于所述杯体I内的液面高度;进一步的,由上往下的方向看去,以最接近所述横管21处为起点沿顺时针方向行走一周,所述插孔16的孔径次递增大,并且所述插孔16对应的中空管17内的液面高度逐渐降低,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中空管17来演示毛细作用。
[0040]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吸水环带31、竖直吸水带33将从杯体I内溢出的液体吸收,避免流到实验桌上造成污染;所述吸水环带31、竖直吸水带33的吸水性也是毛细现象的体现。
[0041]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主权项】
1.一种高中物理教学用多功能烧杯,其特征在于:包括杯体(I)、杯把(2)、吸水装置; 所述杯体(I)包括圆形杯底(11)、设在所述圆形杯底(11)上端面外沿的呈环形的杯壁(12),所述杯壁(12)外侧面的上、下边沿分别环切成型有上、下环形凹槽(13、14),所述杯壁(12)外侧面还周向均布有竖直设置的竖直槽(15),所述竖直槽(15)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上、下环形凹槽(13、14)连通,所述圆形杯底(11)周向均布有插孔(16); 所述杯把(2)包括水平设在所述杯壁(12)—侧的、与所述杯体(I)内腔连通的横管(21),所述杯把(2)还包括设在所述横管(21)上并与所述横管(21)连通的第一纵管(22)、第二纵管(23),所述第一纵管(22)内径小于所述第二纵管(23)内径; 所述吸水装置包括设在所述上、下环形凹槽(13、14)内的吸水环带(31),所述吸水环带(31)内壁与所述竖直槽(15)对应处还设有插槽(32 ),所述吸水装置还包括设在所述竖直槽(15)内的竖直吸水带(33),所述竖直吸水带(33)上下两端分别设有与所述插槽(32)配合的凸耳(3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中物理教学用多功能烧杯,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槽(15)设有三只。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中物理教学用多功能烧杯,其特征在于:每只插孔(16)内分别插设有一只与之匹配的中空管(17)。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中物理教学用多功能烧杯,其特征在于:由上往下的方向看去,以最接近所述横管(21)处为起点沿顺时针方向行走一周,所述插孔(16)的孔径次递增大。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中物理教学用多功能烧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纵管(22)、第二纵管(23)靠近所述杯体(I)的侧面成型为波纹面。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中物理教学用多功能烧杯,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环带(31)与竖直吸水带(33)采用石棉或普通棉质材料制成。
【文档编号】B01L3/00GK205684050SQ201620561568
【公开日】2016年11月16日
【申请日】2016年6月12日 公开号201620561568.5, CN 201620561568, CN 205684050 U, CN 205684050U, CN-U-205684050, CN201620561568, CN201620561568.5, CN205684050 U, CN205684050U
【发明人】王克玉
【申请人】王克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