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棒过规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093053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碳棒过规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碳棒过规系统,包括转芯盘、通止规和集芯斗;所述转芯盘设有碳棒成品出口,所述通止规安装在转芯盘的碳棒成品出口处,所述集芯斗安装在通止规旁。所述通止规上设有供正常碳棒通过的通止规通道,所述通止规通道的入口正对转芯盘的碳棒成品出口,通止规通道的尺寸略大于正常碳棒的尺寸;所述集芯斗安装在通止规通道的出口处。本实用新型能将超大碳棒或粘蜡碳棒卡住从碳棒成品中分离出来,让尺寸正常的正常碳棒成品能顺利通过通止规,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能分开超大碳棒或粘蜡碳棒且容易打断碳针的问题,确保了产品的质量,提高了生产效率,且不会打断碳针。
【专利说明】碳棒过规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碳棒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碳棒过规系统。

【背景技术】
[0002]碳棒经一次打磨及防水处理后,夹有超大碳棒或粘蜡碳棒,且打断碳针。需要另外花费时间和人力来从碳棒成品中分检出超大碳棒或粘腊碳棒,以保证碳棒成品在进入下一道工序前是尺寸正常的成品,这样,就会造成生产线生产效率低。
[0003]现有技术中,申请号为201210460018.0的发明公开了一种螺栓通止规,包括底座,底座上设置有可移动的基准座,基准座上设置有与被检螺栓上带螺纹的螺杆配合的定位孔,基准座两端分别设置有通止检测座,通止检测座上表面和所检螺栓头部的底端配合。申请号为201310588931.3的发明公开了一种规格通用的螺栓通止规,包括底座,该底座上固定连接有带有定位孔的基准座,所述基准座两侧分别设置有通过支架与底座滑动连接的通规及止规,该通规及止规能向着或远离基准座的方向进行滑动;通规及止规的上表面与待测螺栓头部底端相配合;所述支架的高度可调节;所述通规及止规上分别设置有可测试其上表面与底座之间高度的高度传感器。以上现有技术,均不能在碳棒生产中分离超大碳棒和粘腊碳棒。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从碳棒成品中分离超大碳棒或粘腊碳棒的碳棒过规系统。
[0005]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碳棒过规系统,包括转芯盘、通止规和集芯斗;所述转芯盘设有碳棒成品出口,所述通止规安装在转芯盘的碳棒成品出口处,所述集芯斗安装在通止规旁。
[0006]所述通止规上设有供正常碳棒通过的通止规通道,所述通止规通道的入口正对转芯盘的碳棒成品出口,通止规通道的尺寸略大于正常碳棒的尺寸;所述集芯斗安装在通止规通道的出口处。
[0007]所述通止规通道为圆柱形,其直径略大于正常碳棒的最大处直径。
[0008]所述通止规通道为长方体形,其宽度和和高度均略大于正常碳棒的最大处直径。
[0009]所述通止规外形为长方体形。
[0010]所述转芯盘包括转盘、位于转盘外圆周表面的环状腔体和连接环状腔体的长方体形的平直过道段,环状腔体上设有碳棒成品的进口和出口,所述平直过道段中间沿长度方向设有碳棒成品通道,所述平直过道段的一端连接在环状腔体的出口处,碳棒成品通道与环状腔体的出口相连通,平直过道段的另一端为转芯盘的碳棒成品出口。
[0011]所述碳棒过规系统还包括连接转芯盘的动力装置。
[0012]所述碳棒过规系统还包括超大碳棒或粘腊碳棒收集装置,所述超大碳棒或粘腊碳棒收集装置设置在转芯盘的碳棒成品出口处,用来及时收集不能通过通止规的超大碳棒或粘腊碳棒。
[0013]所述超大碳棒或粘蜡碳棒收集装置包括控制中心、多孔旋转体、传感器和指示灯,所述传感器安装在多孔旋转体附近,所述多孔旋转体、传感器和指示灯均连接控制中心;所述多孔旋转体通过支架和转轴安装在通止规通道的入口和转芯盘的碳棒成品出口之间,多孔旋转体为圆柱形,其上呈环状均匀分布有沿轴向设置的若干通孔,所述通孔的直径略大于碳棒成品的最大直径;旋转多孔旋转体时,每个通孔均能正对且能连通通止规通道和转芯盘上的碳棒成品通道,使得通孔能成为转芯盘上的碳棒成品通道的延伸段。
[0014]采用本实用新型碳棒过规系统,能将超大碳棒或粘蜡碳棒卡住从碳棒成品中分离出来,让尺寸正常的正常碳棒成品能顺利通过通止规,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能分开超大碳棒或粘蜡碳棒且容易打断碳针的问题,确保了产品的质量。采用本实用新型,不再需要人工或者另外采取措施和工序从碳棒成品中分离检出超大碳棒或粘蜡碳棒,提高了生产效率,且不会打断碳针。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碳棒过规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的通止规外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如图1、图2所示,一种碳棒过规系统,包括转芯盘1、通止规3和集芯斗4 ;所述转芯盘设有供碳棒成品2通过的碳棒成品出口,所述通止规安装在转芯盘的碳棒成品出口处,所述集芯斗安装在通止规旁。所述通止规上设有供正常碳棒通过的通止规通道,所述通止规通道的入口正对转芯盘的碳棒成品出口,通止规通道的尺寸略大于正常碳棒的尺寸;所述集芯斗安装在通止规通道的出口处。转芯盘包括转盘、位于转盘外圆周表面的环状腔体和连接环状腔体的长方体形的平直过道段。
[0018]生产碳棒时,在防水处理后,磨头工序之前,增加一道过规工序,采用上述碳棒过规系统,使得尺寸正常的碳棒能顺利通止规,夹在碳棒成品中的超大碳棒或粘腊碳棒就被卡住并分离开来,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确保产品的质量。正常碳棒是指能通过通止规的尺寸正常的碳棒,所谓尺寸正常是指碳棒的尺寸符合按要求设定的碳棒尺寸。碳棒成品则包括正常碳棒、超大碳棒和粘蜡碳棒。
[0019]碳棒成品进入到转芯盘的环状腔体中后,随转芯盘旋转而运动,通过转芯盘旋转产生的力穿过平直过道段的碳棒成品通道前进到通止规前,其中尺寸正常的碳棒穿过通止规通道后落入到集芯斗中。超大碳棒或粘蜡碳棒被卡住并分离出来。(可以通过在通止规通道的入口和转芯盘的碳棒成品出口之间设置一定的距离,让不能进入通止规通道的超大碳棒或粘腊碳棒自动掉落下来。)
[0020]本实用新型碳棒过规系统还可包括超大碳棒或粘蜡碳棒收集装置,所述超大碳棒或粘蜡碳棒收集装置设置在转芯盘的碳棒成品出口处,用来及时收集不能通过通止规的超大碳棒或粘腊碳棒。超大碳棒或粘腊碳棒收集装置包括控制中心、多孔旋转体、传感器和指示灯,所述传感器安装在多孔旋转体附近,所述多孔旋转体、传感器和指示灯均连接控制中心;所述多孔旋转体通过支架和转轴安装在通止规通道的入口和转芯盘的碳棒成品出口之间,多孔旋转体为圆柱形,其上呈环状均匀分布有沿轴向设置的若干通孔,所述通孔的直径略大于碳棒成品的最大直径;旋转多孔旋转体时,每个通孔均能正对且能连通通止规通道和转芯盘上的碳棒成品通道,使得通孔能成为转芯盘上的碳棒成品通道的延伸段。当有超大碳棒或粘蜡碳棒出现在多孔旋转体中时,传感器及时向控制中心发出信号并连通指示灯电路打开指示灯,控制中心向多孔旋转体发出旋转指令,使多孔旋转体的其他通孔转到通止规通道的入口和转芯盘的碳棒成品出口之间,并把多孔旋转体中的超大碳棒或粘蜡碳棒及时取走。
[0021]所述碳棒过规系统还可包括碳棒自动输送装置,用来将碳棒输送到下一个加工位置,所述集芯斗下面设有碳棒出料口,所述碳棒自动输送装置连接集芯斗。
[0022]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碳棒过规系统,其特征是,包括转芯盘、通止规和集芯斗;所述转芯盘设有碳棒成品出口,所述通止规安装在转芯盘的碳棒成品出口处,所述集芯斗安装在通止规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棒过规系统,其特征是,所述通止规上设有供正常碳棒通过的通止规通道,所述通止规通道的入口正对转芯盘的碳棒成品出口,通止规通道的尺寸略大于正常碳棒的尺寸;所述集芯斗安装在通止规通道的出口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碳棒过规系统,其特征是,所述通止规通道为圆柱形,其直径略大于正常碳棒的最大处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碳棒过规系统,其特征是,所述通止规通道为长方体形,其宽度和和高度均略大于正常碳棒的最大处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棒过规系统,其特征是,所述通止规外形为长方体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棒过规系统,其特征是,所述转芯盘包括转盘、位于转盘外圆周表面的环状腔体和连接环状腔体的长方体形的平直过道段,环状腔体上设有碳棒成品的进口和出口,所述平直过道段中间沿长度方向设有碳棒成品通道,所述平直过道段的一端连接在环状腔体的出口处,碳棒成品通道与环状腔体的出口相连通,平直过道段的另一端为转芯盘的碳棒成品出口。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棒过规系统,其特征是,还包括连接转芯盘的动力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棒过规系统,其特征是,还包括超大碳棒或粘蜡碳棒收集装置,所述超大碳棒或粘蜡碳棒收集装置设置在转芯盘的碳棒成品出口处,用来及时收集不能通过通止规的超大碳棒或粘腊碳棒。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碳棒过规系统,其特征是,所述超大碳棒或粘蜡碳棒收集装置包括控制中心、多孔旋转体、传感器和指示灯,所述传感器安装在多孔旋转体附近,所述多孔旋转体、传感器和指示灯均连接控制中心;所述多孔旋转体通过支架和转轴安装在通止规通道的入口和转芯盘的碳棒成品出口之间,多孔旋转体为圆柱形,其上呈环状均匀分布有沿轴向设置的若干通孔,所述通孔的直径略大于碳棒成品的最大直径;旋转多孔旋转体时,每个通孔均能正对且能连通通止规通道和转芯盘上的碳棒成品通道,使得通孔能成为转芯盘上的碳棒成品通道的延伸段。
【文档编号】B07C5/07GK203917187SQ201420294797
【公开日】2014年11月5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5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5日
【发明者】陈红, 王新华 申请人:湖南省宁乡县长宁炭素制品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