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金属片全自动检测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48843阅读:339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金属片全自动检测设备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自动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双金属片全自动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双金属片也称热双金属片,由于各组元层的热膨胀系数不同,当温度变化时,主动层的形变要大于被动层的形变,从而双金属片的整体就会向被动层一侧弯曲,则这种复合材料的曲率发生变化从而产生形变,其中,膨胀系数较高的称为主动层;膨胀系数较低的称为被动层。利用上述原理,双金属片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温控器中。

为了保证突跳开关动作的准确性,即保证突跳开关在预定的动作温度范围内变形及在预定的复位温度范围内复位,必须要分别检测双金属片的跳变温度和复位温度,而目前并没有合适的双金属片全自动检测设备。

专利申请号为201410843398.5 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磁钢温控器自动检测线,该磁钢温控器自动检测线包括控制器、输送带和两个独立的检测舱,检测舱设有出口和入口,所述输送带依次穿过所述两个检测舱;所述检测舱设有加热部件和温度传感器,所述输送带的驱动装置、加热部件及温度传感器均与控制器相连。上述磁钢温控器自动检测线虽然能够连续对磁钢温控器进行检测,但是其还需要员工来实时观察磁钢温控器的触发及复位情况,人工成本较高;更关键的是,其是将双金属片装配到温控器中之后再进行监测的,如果发现有不合格的温控器,必须将温控器的双金属片拆卸下来进行维修,维修成本很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双金属片全自动检测设备,可以自动检测双金属片的跳变温度及复位温度是否符合要求。

本发明的双金属片全自动检测设备包括输送带、跳变检测舱、复位检测舱及控制器,两个检测舱均设有出口和入口,以及独立的温控单元,跳变检测舱的温度高于复位检测舱的温度;所述输送带沿输送方向依次穿过跳变检测舱和复位检测舱;关键在于所述输送带上间隔设有定位支撑孔或定位支撑凹部,跳变检测舱沿输送带的输送方向依次设有非跳变区和跳变区,非跳变区的温度低于跳变区的温度;复位检测舱沿输送带的输送方向依次设有非复位区和复位区,非复位区的温度高于复位区的温度;输送带的两侧分别设有倾斜的第一支撑壁和第二支撑壁,其中第一支撑壁由跳变检测舱的前方延伸至跳变检测舱的尾端,第二支撑壁由跳变区延伸至复位检测舱的后方,且第一支撑壁和第二支撑壁的倾斜方向相反,均为由下至上逐渐向远离输送带的方向倾斜;所述双金属片全自动检测设备在对应非跳变区、非复位区的位置以及跳变检测舱的尾端、输送带的尾端处均设有低于输送带的不合格品回收区;在对应复位区的位置设有低于输送带的合格品回收区。

上述双金属片全自动检测设备的检测原理如下:

控制器来控制输送带的输送,并通过相应的温控单元来控制跳变检测舱、复位检测舱内的温度,使得跳变检测舱的温度高于复位检测舱的温度,以及使跳变检测舱、复位检测舱内各区的温度符合预定要求。

在检测时,将双金属片放在输送带的定位支撑孔或定位支撑凹部处(最好将双金属片按照同一方向,及双金属片的中部凸起方向相同),并使双金属片倾斜倚靠在第一支撑壁上,输送带移动时,即可带动双金属片随其移动;

双金属片首先进入到跳变检测舱的非跳变区,此处的温度一般设置于167℃左右,即低于双金属片的跳变温度;双金属片在此区内不应该发生跳变,而是应该随输送带继续行进到跳变区;一旦有双金属片在此区因温度升高而跳变(即为不合格品),双金属片会向远离第一支撑壁的方向跳动,由于对面没有第二支撑壁,因此从输送带上掉落到其下方的不合格品回收区,不会继续前行。该不合格品回收区的不合格品为低于预定跳变温度即发生跳变的双金属片。

双金属片随输送带进入到跳变区后,其温度逐渐加热到跳变温度范围,一般为171℃左右,在该区内,双金属片应该发生跳变,从而向第二支撑壁的方向跳动,进而倾斜倚靠在第二支撑壁上,此时双金属片也不会从输送带上掉落,而是随着输送带继续前行至复位检测舱。当然,也有部分双金属片未发生跳变(为不合格品),仍然依靠在第一支撑壁上而随输送带继续前行,直到行进到第一支撑壁的尾端,失去依靠而落在输送带下方的不合格品回收区。该不合格品回收区的不合格品为在预定跳变温度范围内仍不跳变的双金属片。

双金属片随输送带进入到复位检测舱的非复位区后,由于此区的温度(一般高于150℃)高于双金属片的复位温度,因此双金属片在此区内不应该复位,而是应该随输送带继续行进到复位区;一旦有双金属片在此区因温度降低而复位,即为不合格品,由于复位的原因,双金属片会向远离第二支撑壁的方向跳动,由于对面没有第一支撑壁,因此双金属片会从而从输送带上掉落到其下方的不合格品回收区,不会继续前行。该不合格品回收区的不合格品为在未达到复位温度即已经复位的双金属片。

双金属片随输送带进入到复位检测舱的复位区后,其温度逐渐降低到复位温度范围,一般为150℃左右,在该区内,双金属片应该发生复位,由于复位的原因,双金属片会向远离第二支撑壁的方向跳动,由于对面没有第一支撑壁,因此双金属片会从输送带上掉落到其下方的合格品回收区,不会继续前行。当然,也有部分双金属片未发生复位(为不合格品),仍然随输送带继续前行,直至移动到输送带的尾端,因为缺少第二支撑壁的支撑而掉落到输送带下方的不合格品回收区,该不合格品回收区的不合格品为在预定复位温度范围内仍不复位的双金属片。

进一步地,所述跳变检测舱和复位检测舱之间设有过渡舱,输送带和第二支撑壁穿过过渡舱;过渡舱的温度介于跳变检测舱和复位检测舱之间;所述双金属片全自动检测设备对应过渡舱的位置设有低于输送带的不合格品回收区。由于跳变检测舱和复位检测舱之间的温差较大,设置过渡舱可以迅速降低双金属片的温度,从而减少输送带的长度,如果双金属片在过渡舱内发生复位,则会掉落到不合格品回收区内。该不合格品回收区的不合格品为在未达到复位温度即已经复位的双金属片。

进一步地,为便于观察及维修,所述跳变检测舱、复位检测舱及过渡舱均设有可开启的舱门,开启舱门即可对输送带上的双金属片进行人工挑拣等。

进一步地,为便于观察,以及减少对舱内温度的影响,所述舱门设有透明或者镂空的观察部。

进一步地,为便于收集合格品和不合格品,所述不合格品回收区、合格品回收区均为可取出对应舱舱体的抽屉。

进一步地,所述双金属片全自动检测设备还设有用于显示跳变检测舱、复位检测舱及过渡舱温度的显示器,以便于直观观察各舱的温度。

本发明的双金属片全自动检测设备采用了特殊结构的输送带及相应配套结构,使得双金属片能够在跳变和复位时能够自输送带上自行掉落,这样就可以自动区别及收集合格品和不合格品,实现自动检测的功能,而无需将双金属片装配到温控器上再进行相应的检测,节约了时间和维修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双金属片全自动检测设备的整体布局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的布局俯视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2的双金属片全自动检测设备的整体布局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2的布局俯视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中输送带、双金属片、第一支撑壁及第二支撑壁的配合示意图。

附图标示:1、输送带;11、定位支撑孔;2、跳变检测舱;21、非跳变区;22、跳变区;3、复位检测舱;31、非复位区;32、复位区;4、双金属片;5、支撑壁;6、不合格品回收区;7、合格品回收区;8、第二支撑壁;9、显示器;10、过渡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实例的描述,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如所涉及的各构件的形状、构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等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双金属片全自动检测设备包括输送带1、跳变检测舱2、复位检测舱3及控制器(图中未画出,可采用单片机等成熟技术做控制器),两个检测舱均设有出口和入口,以及独立的温控单元(包括但不限于加热器、温度传感器);所述输送带1沿输送方向依次穿过跳变检测舱2和复位检测舱3;输送带1为长条薄片结构,利用驱动轮、从动轮进行持续圆周驱动,其上间隔设有定位支撑孔11,定位支撑孔11的深度远远小于双金属片4竖直放置时的高度;跳变检测舱2沿输送带1的输送方向依次设有非跳变区21和跳变区22;复位检测舱3沿输送带1的输送方向依次设有非复位区31和复位区32。

双金属片全自动检测设备在输送带1的两侧分别设有倾斜的第一支撑壁5和第二支撑壁8,其中第一支撑壁5由跳变检测舱2的前方延伸至跳变检测舱2的尾端,第二支撑壁8由跳变区22延伸至复位检测舱3的后方,且第一支撑壁5和第二支撑壁8的倾斜方向相反,均为由下至上逐渐向远离输送带1的方向倾斜,从而构成类似V形的截面;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支撑壁8要高于第一支撑壁5,从而可以更稳定地承接住自第一支撑壁5跳过来的双金属片4。

所述双金属片全自动检测设备在对应非跳变区21、非复位区31的位置以及跳变检测舱2的尾端、输送带1的尾端处均设有低于输送带1的不合格品回收区6;在对应复位区32的位置设有低于输送带1的合格品回收区7。

在本实施例中,不合格品回收区6、合格品回收区7均为可取出对应舱舱体的抽屉,以便于分类收集合格品和不合格品。

双金属片全自动检测设备还设有用于显示跳变检测舱2、复位检测舱3温度的显示器9,以便于直观观察各舱的温度。

上述双金属片全自动检测设备的检测原理如下:

控制器来控制输送带1的输送,并通过相应的温控单元来控制跳变检测舱2、复位检测舱3内的温度,使得跳变检测舱2的温度高于复位检测舱3的温度,以及使跳变检测舱2的非跳变区21的温度低于跳变区22的温度,使复位检测舱3的非复位区31的温度高于复位区32的温度。在本实施例中,非跳变区21的温度为167℃,跳变区22的温度为171℃,非复位区31的温度为157℃,复位区32的温度为149℃。

在检测时,将双金属片4放在输送带1的定位支撑孔11处(最好将双金属片4按照同一方向,在本实施例中,双金属片4的中部凸起方向均朝向第一支撑壁5),并使双金属片4倾斜倚靠在第一支撑壁5上,输送带1移动时,即可带动双金属片4随其移动。

双金属片4首先进入到跳变检测舱2的非跳变区21,此处的温度低于双金属片4的跳变温度;双金属片4在此区内不应该发生跳变,而是应该随输送带1继续行进到跳变区22;一旦有双金属片4在此区因温度升高而跳变(即为不合格品),双金属片4会向远离第一支撑壁5的方向跳动,由于对面没有第二支撑壁8,因此从输送带1上掉落到其下方的不合格品回收区,不会继续前行。该不合格品回收区的不合格品为低于预定跳变温度即发生跳变的双金属片4。

双金属片4随输送带1进入到跳变区22后,其温度逐渐加热到跳变温度范围,在该区内,双金属片4应该发生跳变,从而向第二支撑壁8的方向跳动,进而倾斜倚靠在第二支撑壁8上,此时双金属片4也不会从输送带1上掉落,而是随着输送带1继续前行至复位检测舱3。当然,也有部分双金属片4未发生跳变(为不合格品),仍然依靠在第一支撑壁5上而随输送带1继续前行,直到行进到第一支撑壁5的尾端,失去依靠而落在输送带1下方的不合格品回收区。该不合格品回收区的不合格品为在预定跳变温度范围内仍不跳变的双金属片4。

双金属片4随输送带1进入到复位检测舱3的非复位区31后,由于此区的温度高于双金属片4的复位温度,因此双金属片4在此区内不应该复位,而是应该随输送带1继续行进到复位区;一旦有双金属片4在此区因温度降低而复位,即为不合格品,由于复位的原因,双金属片4会向远离第二支撑壁8的方向跳动,由于对面没有第一支撑壁5,因此双金属片4会从而从输送带1上掉落到其下方的不合格品回收区,不会继续前行。该不合格品回收区的不合格品为未达到复位温度即已经复位的双金属片4。

双金属片4随输送带1进入到复位检测舱3的复位区32后,其温度逐渐降低到复位温度范围内,在该区内,双金属片4应该发生复位,由于复位的原因,双金属片4会向远离第二支撑壁8的方向跳动,由于对面没有第一支撑壁5,因此双金属片4会从输送带1上掉落到其下方的合格品回收区,不会继续前行。当然,也有部分双金属片4未发生复位(为不合格品),仍然随输送带1继续前行,直至移动到输送带1的尾端,因为缺少第二支撑壁8的支撑而掉落到输送带1下方的不合格品回收区,该不合格品回收区的不合格品为在预定复位温度范围内仍不复位的双金属片4。

当然,上述跳变检测舱2尾端的不合格品回收区6与非复位区31处的不合格品回收区6也可以合并在一起,但是这样就无法分清掉落到里面的双金属片4是在预定跳变温度范围内仍不跳变的双金属片4,还是未达到复位温度即已经复位的双金属片4,而两者的维修方法是不同的,因此为便于后期的维修,最好两个不合格品回收区6分开。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在本实施例中,跳变检测舱2和复位检测舱3之间还设有不装备加热装置的过渡舱10,输送带1和第二支撑壁8穿过过渡舱10;过渡舱10的温度(151℃~167℃)介于跳变检测舱2和复位检测舱3之间;所述双金属片全自动检测设备对应过渡舱10的位置设有低于输送带1的不合格品回收区6。由于跳变检测舱2和复位检测舱3之间的温差较大,设置过渡舱10可以迅速降低双金属片4的温度,从而减少输送带1的长度,如果双金属片4在过渡舱10内发生复位,则会掉落到不合格品回收区6内。该不合格品回收区6的不合格品为在未达到复位温度即已经复位的双金属片4。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