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开盖离心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86876阅读:424来源:国知局
一种全开盖离心机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离心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全开盖离心机。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离心机多种多样,传统的离心机结构比较复杂,由于机壳是不可翻盖的,在日常的维护中不是很方便,随着食品、制药等行业的快速发展,对离心机内部洁净度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需要对离心机内部进行定期清洗。为了满足生产要求,离心机大多都设计成全开盖离心机,而现有的全开盖离心机大多使用过液压缸或气缸驱动来实现机盖的全部翻开,使用时机盖盖合,定期清洁时打开机盖,能够对机体内部进行彻底清洗。现有的全开盖离心机中通常包括机盖、机座和液压缸或气缸,机盖的侧部伸出有连接耳,连接耳与机座通过枢轴转动连接,液压缸或气缸设置在连接耳的下部,液压缸或气缸的活塞杆能够顶住连接耳上下运动从而使机盖能够绕机座转动实现机盖的翻开/盖合。由于液压缸内的液压油容易泄露会造成环境污染,而由于气缸驱动中的气体具有可压缩性,气缸的工作速度容易受到载荷的变化而变化,时快时慢,具有安全隐患,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发明一种使用安全、无污染的全开盖离心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全开盖离心机,该离心机全开盖使用时采用手动开盖,安全性能高,并且无污染,解决了以往全开盖离心机采用液压缸开盖液压油容易泄露污染环境以及采用气缸开盖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全开盖离心机,包括基座、机壳、转鼓、主轴、机壳盖、电机、手动开盖装置、减震器,所述机壳固定于基座的上端面,所述转鼓安装于机壳的内部,转鼓通过主轴与电机传动连接,所述机壳包括下壳体和上壳体,所述下壳体固定于基座上,所述上壳体通过摆动臂铰接于基座上,手动开盖装置驱动上壳体摆动与下壳体分离或密封配合,所述机壳盖铰接于上壳体上,机壳盖的表面设置有灯镜、视镜、洗涤管、氮气接口、进料管、母液排放口,所述减震器对称固定于基座的下端面。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手动开盖装置为手动蜗杆传动减速机,其包括箱体、蜗轮、蜗杆、摇臂、手柄,所述箱体固定于基座上,所述蜗轮转动安装于箱体内,所述摆动臂固定于蜗轮的蜗轮轴上,所述蜗杆转动安装于箱体内且与蜗轮啮合,所述摇臂转动安装于箱体上且与蜗杆平行,摇臂和蜗杆之间设置有减速齿轮组,手柄可拆卸固定于摇臂上。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减震器包括下部开口的上减震套筒、上部开口的下减震套筒,上减震套筒和下减震套筒为分体式结构且两者的中轴线相同,下减震套筒的上端套装于上减震套筒内,上减震套筒包括上减震筒体和上减震盖,所述上减震盖上设置有插装孔,所述插装孔内安装有与其配合的环形的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包括台阶部,所述台阶部的内部插装有连接杆和调节螺母,连接杆的上端部设置有与调节螺母配合使用的螺纹,所述连接块外部套设有环形的上板和外筒体,所述外筒体安装于上板的下部,上板和下减震套筒之间还预压有减震弹簧,所述减震弹簧设置于外筒体内部,减震弹簧的内部设置有链条,所述链条的上端与连接杆连接,链条的下端与下减震套筒的底部相连接,所述下减震套筒内盛装有阻尼油,阻尼油的液面高于外筒体的下端面。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外筒体的上部对称设置有用于调节外筒体内部气体压力的若干透气孔。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连接杆的上端部还设置有便于调节螺母安装的内螺孔。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下减震套筒的底部内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钩孔,所述链条的下端固定于钩孔内,减震弹簧的下端部与底座相抵触。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上板上还安装有下端开口的第一内筒体,底座上安装有与第一内筒体对应设置的上端开口的第二内筒体,所述第一内筒体和第二内筒体均位于减震弹簧的内部,第一内筒体和第二内筒体的外径均与减震弹簧的内径相同,链条设置于第一内筒体和第二内筒体的内部。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上减震盖与上板之间还设置有用于减震防滑的橡胶垫块。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连接杆上设置有用于限定调节螺母位置的长方体的限位块,连接杆的下端部设置有月牙形的挂钩,链条的上端钩挂于挂钩内。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上板、第一内筒体和外筒体为一体成型,所述减震器为四个,各减震器分别对称设置于基座的四个角。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的效果是:由于一种全开盖离心机,包括基座、机壳、转鼓、主轴、机壳盖、电机、手动开盖装置、减震器,所述机壳固定于基座的上端面,所述转鼓安装于机壳的内部,转鼓通过主轴与电机传动连接,所述机壳包括下壳体和上壳体,所述下壳体固定于基座上,所述上壳体通过摆动臂铰接于基座上,手动开盖装置驱动上壳体摆动与下壳体分离或密封配合,所述机壳盖铰接于上壳体上,机壳盖的表面设置有灯镜、视镜、洗涤管、氮气接口、进料管、母液排放口,所述减震器对称固定于基座的下端面,该离心机全开盖采用手动开盖,安全性能高,并且无污染。

又由于所述手动开盖装置为手动蜗杆传动减速机,其包括箱体、蜗轮、蜗杆、摇臂、手柄,所述箱体固定于基座上,所述蜗轮转动安装于箱体内,所述摆动臂固定于蜗轮的蜗轮轴上,所述蜗杆转动安装于箱体内且与蜗轮啮合,所述摇臂转动安装于箱体上且与蜗杆平行,摇臂和蜗杆之间设置有减速齿轮组,手柄可拆卸固定于摇臂上,该手动开盖装置安装简易、省力便捷、易于维护检修,并且运行平稳、噪音小、安全性高。

又由于所述减震器包括下部开口的上减震套筒、上部开口的下减震套筒,上减震套筒和下减震套筒为分体式结构且两者的中轴线相同,下减震套筒的上端套装于上减震套筒内,上减震套筒包括上减震筒体和上减震盖,所述上减震盖上设置有插装孔,所述插装孔内安装有与其配合的环形的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包括台阶部,所述台阶部的内部插装有连接杆和调节螺母,连接杆的上端部设置有与调节螺母配合使用的螺纹,所述连接块外部套设有环形的上板和外筒体,所述外筒体安装于上板的下部,上板和下减震套筒之间还预压有减震弹簧,所述减震弹簧设置于外筒体内部,减震弹簧的内部设置有链条,所述链条的上端与连接杆连接,链条的下端与下减震套筒的底部相连接,所述下减震套筒内盛装有阻尼油,阻尼油的液面高于外筒体的下端面,减震弹簧缓冲离心机上下方向的震动,外筒体与阻尼油配合作用可以缓冲离心机左右方向的震动,另外,阻尼油具有阻尼、缓冲作用,可以有效缓冲离心机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各个方向晃动,因而减震效果较好。

又由于所述外筒体的上部对称设置有用于调节外筒体内部气体压力的若干透气孔,当减震弹簧被压缩时,上减震套筒、上板、外筒体、内筒体均向下运动,透气孔的存在可以及时调节外筒体内的气体压力,保持减震器良好的减震效果。

又由于所述连接杆的上端部还设置有便于调节螺母安装的内螺孔,采用内螺孔结构,可以利用与内螺孔配合的螺杆,将连接杆向上提起,待调节螺母安装完成后再将调节螺母放回插装孔内,操作方便。

又由于所述下减震套筒的底部内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钩孔,所述链条的下端固定于钩孔内,减震弹簧的下端部与底座相抵触,一方面有利于链条的固定,另一方面防止链条的拉力损坏下减震套筒。

又由于所述上板上还安装有下端开口的第一内筒体,底座上安装有与第一内筒体对应设置的上端开口的第二内筒体,所述第一内筒体和第二内筒体均位于减震弹簧的内部,第一内筒体和第二内筒体的外径均与减震弹簧的内径相同,链条设置于第一内筒体和第二内筒体的内部,第一内筒体和第二内筒体可以分别有效防止减震弹簧的上端和下端发生移位、晃动,保持减震器整体的稳定性。

又由于所述上减震盖与上板之间还设置有用于减震防滑的橡胶垫块,一方面防止上板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滑动,橡胶垫块具有一定的弹性可以起到减震效果,另一方面该橡胶垫块具有一定的厚度,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减震器的整体高度。

又由于所述连接杆上设置有用于限定调节螺母位置的长方体的限位块,连接杆的下端部设置有月牙形的挂钩,链条的上端钩挂于挂钩内,限位块可以调整调节螺母的下限位置,月牙形挂钩既能避免划伤内套筒,又能防止链条从挂钩处脱离。

又由于所述上板、第一内筒体和外筒体为一体成型,所述减震器为四个,各减震器分别对称设置于基座的四个角,一体成型结构便于制作和安装,对称设置的结构更稳定。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手动开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减震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基座;2.机壳;21.下壳体;22.上壳体;3.转鼓;4.主轴;5.机壳盖;6.电机;7.手动开盖装置;71.箱体;72.蜗轮;73.蜗杆;74.摇臂;8.减震器;81.上减震套筒;811.上减震筒体;812.上减震盖;82.下减震套筒;83.链条;84.减震弹簧;85.第一内筒体;86.底座;87.第二内筒体;88.挂钩;89.阻尼油;810.橡胶垫块;813.外筒体;9.灯镜;10.视镜;11.洗涤管;12.氮气接口;13.进料管;14.母液排放口;15.摆动臂;16.连接块;161.台阶部;17.插装孔;18.连接杆;19.调节螺母;20.上板;23.透气孔;24.内螺孔;25.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如图1至4所示,一种全开盖离心机,包括基座1、机壳2、转鼓3、主轴4、机壳盖5、电机6、手动开盖装置7、减震器8,所述机壳2固定于基座1的上端面,所述转鼓3安装于机壳2的内部,转鼓3通过主轴4与电机6传动连接,所述机壳2包括下壳体21和上壳体22,所述下壳体21固定于基座1上,所述上壳体22通过摆动臂15铰接于基座1上,手动开盖装置7驱动上壳体22摆动与下壳体21分离或密封配合,所述机壳盖5铰接于上壳体22上,机壳盖5的表面设置有灯镜9、视镜10、洗涤管11、氮气接口12、进料管13、母液排放口14,所述减震器8对称固定于基座1的下端面。

本实施例中,所述手动开盖装置7为手动蜗杆73传动减速机,其包括箱体71、蜗轮72、蜗杆73、摇臂74、手柄,所述箱体71固定于基座1上,所述蜗轮72转动安装于箱体71内,所述摆动臂15固定于蜗轮72的蜗轮72轴上,所述蜗杆73转动安装于箱体71内且与蜗轮72啮合,所述摇臂74转动安装于箱体71上且与蜗杆73平行,摇臂74和蜗杆73之间设置有减速齿轮组,手柄可拆卸固定于摇臂74上。

本实施例中,所述减震器8包括下部开口的上减震套筒81、上部开口的下减震套筒82,上减震套筒81和下减震套筒82为分体式结构且两者的中轴线相同,下减震套筒82的上端套装于上减震套筒81内,上减震套筒81包括上减震筒体811和上减震盖812,所述上减震盖812上设置有插装孔17,所述插装孔17内安装有与其配合的环形的连接块16,所述连接块16包括台阶部161,所述台阶部161的内部插装有连接杆18和调节螺母19,连接杆18的上端部设置有与调节螺母19配合使用的螺纹,所述连接块16外部套设有环形的上板20和外筒体813,所述外筒体813安装于上板20的下部,上板20和下减震套筒82之间还预压有减震弹簧84,所述减震弹簧84设置于外筒体813内部,减震弹簧84的内部设置有链条83,所述链条83的上端与连接杆18连接,链条83的下端与下减震套筒82的底部相连接,所述下减震套筒82内盛装有阻尼油89,阻尼油89的液面高于外筒体813的下端面,所述外筒体813的上部对称设置有用于调节外筒体813内部气体压力的若干透气孔23,所述连接杆18的上端部还设置有便于调节螺母19安装的内螺孔24。

下减震套筒82的底部内设置有底座86,所述底座86上设置有钩孔,所述链条83的下端固定于钩孔内,减震弹簧84的下端部与底座86相抵触,所述上板20上还安装有下端开口的第一内筒体85,底座86上安装有与第一内筒体85对应设置的上端开口的第二内筒体87,所述第一内筒体85和第二内筒体87均位于减震弹簧84的内部,第一内筒体85和第二内筒体87的外径均与减震弹簧84的内径相同,链条83设置于第一内筒体85和第二内筒体87的内部,所述上减震盖812与上板20之间还设置有用于减震防滑的橡胶垫块810,所述连接杆18上设置有用于限定调节螺母19位置的长方体的限位块25,连接杆18的下端部设置有月牙形的挂钩88,链条83的上端钩挂于挂钩88内,所述上板20、第一内筒体85和外筒体813为一体成型,所述减震器8为四个,各减震器8分别对称设置于基座1的四个角。

当离心机需要维护时,人工摇动手柄,摇臂74转动,再通过蜗轮72蜗杆73的传动,实现摆动臂15的向上摆动,从而将上壳体22向上翻开,上壳体22与下壳体21相分离,当上壳体22盖全部翻开之后,工人即可对离心机的内部进行修理和维护,维护完成后,人工反向摇动手柄,摆动臂15向下摆动,上壳体22向下扣合,上壳体22与下壳体21密封配合,该离心机全开盖采用手动开盖,安全性能高,并且无污染。

离心机正常工作时,电机6通过主轴4带动转鼓3高速旋转,此时离心机必然伴有上下左右等各个方向的抖动,减震器8的减震弹簧84会缓冲离心机上下方向的震动,外筒体813和阻尼油89配合则会缓冲离心机左右方向的震动,另外,阻尼油89具有阻尼、缓冲作用,可以有效缓冲离心机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各个方向晃动,因而减震效果较好,确保离心机在工作时的整体稳定,防止因震动造成的离心机内零部件的磨损。该全开盖离心机的工作原理与其他离心机基本相同,不再赘述。

当然,本实施例中的减震弹簧84的个数还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为两个、三个或者多个,并不局限于上述所述的一个,只要能够满足减震的需求即可。减震器8的个数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描述,不作为对本发明范围的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基础上,对本发明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造,均应落入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