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扇叶旋转式小型果实上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63892发布日期:2019-05-15 22:34阅读:140来源:国知局
一种扇叶旋转式小型果实上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小型果实分级的上料机构,可实现低位逐个上料。



背景技术:

针对目前我国小型果蔬的生产情况,为了良好的将不同品质和形状的小型果蔬进行分级销售,各种分级装置层出不穷。随着物质生活的发展和需求的不同变化,以及消费人群的层次性变化和需求的多样化,小型果蔬分级处理的意义显得更加重要。目前市场使用较多的分级设备主要是利用筛网孔和振动的作用来实现分级,而且这种分级主要实现的形状和大小的分级。但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新型的检测技术不断出现,其中发展较快的还是以计算机为基础的机器视觉技术,这种技术的发展为分级设备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利用计算机软件和相应的硬件相联系组合的分级设备更具时代性和代表性,为了使分级设备拥有高的工作效率,则需要提高高效率的上料机构。上料机构是分级设备最为关键的部分,没有高效率的上料机构的铺垫,分级机设备的效率则大打折扣。现在大多数分级设备的上料还是单纯地依靠劳动力,人工上料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而且主观性特别大,最关键是上料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易行成本低、分级精度高和上料速度快,自动化程度高且可实现低位逐个上料的扇叶旋转式小型果实上料机构。

本发明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扇叶旋转式小型果实上料机构,包括电动机、联轴器、主动轮、转轮、上料斗、可转动外壳、扇叶、旋转销、出料道、分级传动链和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动机固定在机架上;电动机通过联轴器和主动轮相连接;在上料斗和可转动外壳之间安装有转轮,转轮固定在可转动外壳上;可转动外壳内安装有可旋转扇叶;在主动轮上安装有旋转销;出料道与上料斗在同一直线,且两者相对;在出料道下方安装有分级传动链;主动轮通过联轴器与固定在机架上的电动机相连接;可转动外壳和主动轮同轴连接。

所述的扇叶旋转式小型果实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转动外壳可在旋转销的作用下实现45°角转动,从而上料斗也可在45°角内转动,上料斗的位置可随之降低,实现低位上料。

所述的可转动扇叶可在电动机的带动下实现不同转速,由此可控制上料速度和上料效率;出料道的始端设置了圆弧状凸起,防止物料没有完好进入出料道而继续进入下一轮旋转;出料道倾斜角度45°。

所述的扇叶旋转式小型果实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轮可实现防止上料过多导致可旋转外壳内的旋转扇叶卡死,控制了上料的数量;上料斗肚大口小的形状既保证了能容纳多的物料,而且保证了上料斗在复位过程中物料不外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且易行,成本低;分级精度高,上料速度快,自动化程度高,可实现低位逐个上料,机械损伤小,适用于大多数小型果蔬果实的上料机构。

附图内容

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结构俯视图。

图中所示:1-电动机;2-联轴器;3-主动轮;4-转轮;5-上料斗;6-可转动外壳;7-扇叶;8-旋转销;9-出料道;10-分级传动链;11-机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一种扇叶旋转式小型果实上料机构,包括电动机1、联轴器2、主动轮3、转轮4、上料斗5、可转动外壳6、扇叶7、旋转销8、出料道9、分级传动链10和机架11。

启动电动机1,可转动外壳6在电动机1顺时针转动和旋转销8的带动下转动45°角,上料斗5亦随之降低位置,实现低位上料,小型果实经上料斗5上料后,在旋转销8和电动机1逆时针转动的作用下复位回转45°,扇叶7在主动轮3的带动下开始旋转,在转轮4的作用下上料斗5内的小型果实开始陆续进入扇叶7之间的空隙内,小型果实在旋转扇叶7的带动下跟随转动直至转动到出料道9,此时在小型果实的重力作用下,小型果实开始逐个落入分级传动链10,在出料道9的始端设置了圆弧状凸起,防止物料没有完好进入出料道9而继续进入下一轮旋转。如此往复轮回旋转实现不断上料。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扇叶旋转式小型果实上料机构,包括电动机、联轴器、主动轮、转轮、上料斗、可转动外壳、扇叶、旋转销、出料道、分级传动链和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动机固定在机架上;电动机通过联轴器和主动轮相连接;在上料斗和可转动外壳之间安装有转轮,转轮固定在可转动外壳上;可转动外壳内安装有可旋转扇叶;在主动轮上安装有旋转销;出料道与上料斗在同一直线,且两者相对;在出料道下方安装有分级传动链;主动轮通过联轴器与固定在机架上的电动机相连接;可转动外壳和主动轮同轴连接。本发明结构简单且易行,成本低;分级精度高,上料速度快,自动化程度高,可实现低位逐个上料,机械损伤小,适用于大多数小型果蔬果实的上料机构。

技术研发人员:胡耀华;倪福鹏;梁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技术研发日:2017.11.06
技术公布日:2019.05.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