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从生物燃料颗粒中去除硬质杂质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74577发布日期:2018-07-20 18:55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生物燃料的生产设备的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用于从生物燃料颗粒中去除硬质杂质的装置。



背景技术:

生物燃料是指将生物质材料燃烧作为燃料,一般主要是农林废弃物,如秸秆、锯末、甘蔗渣、稻糠等,是一种可直接燃烧的一种新型清洁燃料。其制造过程是经过粉碎、混合、挤压、烘干等工艺,将上述废弃物制成各种形状。

目前,我国的生物燃料的造粒机大多都是将其制作成长条的圆柱状,下称圆柱颗粒,但是在制造的过程中会存在大量的生物燃料粉末和硬质杂质,需要将这些粉末和硬质杂质全部筛选出来。现有技术中,大多是使用筛网来将圆柱颗粒中的粉末和杂质筛除的,但是使用改方法就不可避免需要采用振动或晃动来使粉末和杂质从筛网中落下,在此过程中,圆柱颗粒较长且堆积在一起,位于下方的圆柱颗粒可能会被压断,发生碰撞后极易被折断。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从生物燃料颗粒中去除硬质杂质的装置,以解决圆柱颗粒在筛分时容易折断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基础方案为:用于从生物燃料颗粒中去除硬质杂质的装置,包括机架和漏斗,所述漏斗固定设置在机架上,其特征在于:机架上倾斜设置有滑道,滑道的一端与漏斗的底部连通,机架上设有筛桶,所述筛桶上设有进料口,进料口上可拆卸设有第一挡片,进料口与滑道的另一端相抵;所述筛桶包括筒壁和若干隔板,所述隔板从上到下依次设置在筒壁上,隔板朝向筛桶上远离进料口的一端倾斜,隔板上靠近滑道的一端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的长度为2-8mm,所述第一开口从上到下依次向远离滑道的一端靠近,所述隔板上远离滑道的一端设有第二开口,所有第二开口均上下对齐,筒壁的底部设有出料口,出料口上可拆卸设有第二挡片,出料口与位于最下方的第二开口连通,所述隔板上设有若干筛孔,所述筛桶的底部设有渣盒。

本基础方案的工作原理在于:将圆柱颗粒倒入漏斗中,圆柱颗粒再从漏斗中进入滑道,再从滑道中滑入进料口中,最后进入到隔板上。由于隔板上设有第一开口,所以圆柱颗粒会从第一开口中滑落而不会堆积在上层的隔板上,只有当圆柱颗粒滑落到最下层的隔板时才会停止滑动。当最下层的隔板填满圆柱颗粒后,倒数第二层的隔板才开始聚集圆柱颗粒,所以所有的圆柱颗粒都被分层隔开。同时,本方案中的相邻两个第一开口并不是上下对齐的,所以圆柱颗粒从上方的第一开口滑出后不会立刻落入下方的第一开口中,而是在下方的隔板上滑动一段距离后再落入到该隔板上的第一开口中,该方案可以防止圆柱颗粒从最上方直接落到最下方而导致其折断。最后,由于隔板上设有筛孔,所以当圆柱颗粒在隔板上滑动时,杂质和粉末就能够通过筛孔而落到渣盒中。

本基础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方案中圆柱颗粒被分层放置,所以能够避免圆柱颗粒堆积的情况。同时,本方案中,利用圆柱颗粒在隔板上滚动将其上沾染的杂质从筛孔中排出,所以不会产生圆柱颗粒折断的情况。筛桶还能够拆卸下来放置到振动设备上进行振动筛分,圆柱颗粒在筛桶内分层放置,所以圆柱颗粒也不会被折断。2.本方案中,隔板上还设有第二开口,由于圆柱颗粒是从下到上依次进入到每层隔板中,所以下层隔板的第二开口会被圆柱颗粒堵住,上层隔板上的圆柱颗粒就不会从第二开口中落下。需要将圆柱颗粒放出时,只需将第二挡片拆下,圆柱颗粒就能够逐渐从第二开口中落出。

进一步,所述机架上设有收集箱,收集箱上设有进口通道,进口通道与出料口连通。圆柱颗粒从出料口进入到进口通道,再从进口通道进入到收集箱中。

进一步,所述进口通道上靠近收集箱的一端延伸到收集箱内且该端部封闭,进口通道内设有两组的检测机构,两组检测机构沿进口通道的底部中心轴对称,所述检测机构包括第一楔形槽、第二楔形槽、楔形块、弹簧和弹簧板,所述第一楔形槽和第二楔形槽均设置在进口通道的侧壁上且第二楔形槽更靠近收集箱,所述楔形块能够与第一楔形槽和第二楔形槽配合,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楔形块上远离第一楔形槽的一端连接,弹簧的另一端与弹簧板连接,相邻两个弹簧板固接,所述楔形块上设有第三楔形槽,所述弹簧板上设有支杆,支杆上水平滑动连接有与第三楔形槽配合的楔形杆,所述进口通道的底部设有收集口,收集口位于第一楔形槽和第二楔形槽之间。当圆柱颗粒通过进口通道后会触碰到楔形杆,楔形杆在圆柱颗粒的作用下向第三楔形槽的方向移动,进而带动楔形块向进口通道的中间移动,最后楔形块会与第一楔形槽分离,并在圆柱颗粒的推动下继续移动,最终楔形块会插入到第二楔形槽中,而此时圆柱颗粒能够通过收集口而落入到收集箱中。本方案中,只有当圆柱颗粒触碰到两个楔形杆之后,楔形块才会从第一楔形槽中滑出,而只有当圆柱颗粒保持整齐水平的时候才能够同时触碰到两个楔形杆,所以圆柱颗粒从收集口中滑出时保持水平规整,便于收集和包装。

进一步,所述筛桶的顶部设有鼓风机,鼓风机对准隔板。采用本方案,启动鼓风机后,气流能够对所有的圆柱颗粒进行清理并将杂质从筛孔中吹出。

进一步,相邻两个隔板之间的距离为6mm-12mm。圆柱颗粒的直径一般在6mm-8mm,采用本方案,一层隔板中只能容纳一排圆柱颗粒,防止圆柱颗粒堆积在一起发生压断的情况。

进一步,所述隔板采用弹性材料制成。当圆柱颗粒落在隔板上时,由于隔板具备弹性,所以圆柱颗粒不易受到损伤。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用于从生物燃料颗粒中去除硬质杂质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筛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进口通道的横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机架1、漏斗2、滑道3、筛桶4、筒壁41、隔板42、进料口43、第一开口44、第二开口45、出料口46、渣盒47、鼓风机48、收集箱51、进口通道52、第一楔形槽53、第二楔形槽54、楔形块55、弹簧56、弹簧板57、第三楔形槽58、支杆59、楔形杆60、收集口61。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用于从生物燃料颗粒中去除硬质杂质的装置,包括机架1、漏斗2和滑道3,漏斗2和滑道3均焊接在机架1上,滑道3向右下方倾斜,滑道3的左端与漏斗2的底部连通。机架1上还固定有筛桶4,筛桶4上设有进料口43,进料口43上可拆卸设有第一挡片,进料口43与滑道3的右端相抵。筛桶4包括筒壁41和若干隔板42,隔板42采用弹性材料制成,隔板42上还设有若干筛孔。隔板42从上到下依次设置且均朝向右下方倾斜,相邻两个隔板42之间的距离为10mm。隔板42上均设有第一开口44,第一开口的长度为6mm,现有技术中的圆柱颗粒长度一般都在2-6mm,所以圆柱颗粒能够从第一开口中落下。第一开口44从上到下依次向右位移一定距离,且越靠近筛桶4底部的第一开口44向右位移的距离越大,所有第一开口44呈向右下倾斜的斜线形分布。隔板42上还设有第二开口45,第二开口45均设置在隔板42的右端,且所有第二开口45均上下对齐。筒壁41的右端底部设有出料口46,出料口46与最下方的第二开口45连通,出料口46上可拆卸设有第二挡片。筛桶4的顶部设有鼓风机48,鼓风机48对准隔板42。筛桶4的底部可拆卸设有渣盒47,渣盒47位于最后一个隔板42的下方,渣盒47的底部设有出风管,出风管上设有筛网,出风管延伸到筛桶4外。机架1上还固定连接有收集箱51,收集箱51上连通有进口通道52,进口通道52,进口通道52的右端伸入到收集箱51内,进口通道52的左端与出料口46相抵连通。如图3所示,进口通道52的左右两个侧壁上均设有检测机构,且两个检测机构相对设置。检测机构包括第一楔形槽53、第二楔形槽54、楔形块55、弹簧56、弹簧板57,第一楔形槽53和第二楔形槽54均设置在进口通道52的侧壁上,且第二楔形槽54更靠近收集箱51。进口通道52的底部还设有收集口61,收集口61位于第一楔形槽53和第二楔形槽54之间。楔形块55能够与第一楔形槽53和第二楔形槽54配合,弹簧56的一端与楔形块55上远离第一楔形槽53的一端连接,弹簧56的另一端与弹簧板57连接,相邻两个弹簧板57固接。楔形块55上设有第三楔形槽58,弹簧板57上设有支杆59,支杆59上水平滑动连接有与第三楔形槽58配合的楔形杆60。

具体实施时,将圆柱颗粒倒入漏斗2中,圆柱颗粒从漏斗2中滑出继而从进料口43进入到筛桶4中,圆柱颗粒进入到筛桶4后会在隔板42上滑动,滑到第一开口44后会从第一开口44中落到下一个隔板42上,再从下一个隔板42上的第一开口44落下,最终圆柱颗粒会掉落到最底层的隔板42上。当最底层的隔板42放满圆柱颗粒后,倒数第二层的隔板42才会开始堆积圆柱颗粒,圆柱颗粒在滑动的过程中,其上的部分粉末和杂质就会逐渐从筛孔中落下。当圆柱颗粒全部进入筛桶4后,启动鼓风机48,鼓风机48产生气流,气流将圆柱颗粒上的粉末和杂质全部吹下,最终吹入到渣盒47中。杂质清理完毕后,打开出料口46上的第一挡片,圆柱颗粒逐渐滑动到进口通道52中,且上层的圆柱颗粒能够从第二开口45中向下滑动,最后进入到进口通道52中。圆柱颗粒通过进口通道52后会触碰到楔形杆60,楔形杆60在圆柱颗粒的作用下向第三楔形槽58的方向移动,进而带动楔形块55向进口通道52的中间移动,最后楔形块55会与第一楔形槽53分离,并在圆柱颗粒的推动下继续移动,最终楔形块55会插入到第二楔形槽54中,而此时圆柱颗粒能够通过收集口61而落入到收集箱51中。同时,只有当圆柱颗粒触碰到两个楔形杆60之后,楔形块55才会从第一楔形槽53中滑出,而只有当圆柱颗粒保持整齐水平的时候才能够同时触碰到两个楔形杆60,所以圆柱颗粒从收集口61中滑出时保持水平规整,便于收集和包装。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